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为何失去教育之本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学者哈瑞·刘易斯教授通过总结自己在哈佛任教30余年的经验,撰写了新作《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本文是对该书的解读。笔者认为,刘易斯教授所说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是指哈佛为了维护自己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在追求所谓的卓越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而牺牲了远大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卓越;教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41-02
  刘易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失去灵魂的卓越》主要从教学、评分、个人责任、金钱与学生这几方面,简要地指出了哈佛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哈佛对本科教育使命的理解变得肤浅,开始缺乏办学智慧,作者认为是竞争和消费主义这两股力量导致了哈佛当前教育的困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课程方面的原因
  埃利奥特出任哈佛校长时提出了他的两大理想,教師的学术卓越和学生的选择自由。也正是在埃利奥特的带领下,哈佛发生了巨变,他计划让哈佛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和课程开放。但随着学生选择权利的扩大,一系列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作者质疑课程改革究竟是该满足谁的需要?学生应该为谁服务?当教师和学生被赋予了自由的同时,学校是否已经想清楚了这些问题。通识教育旨在向学生传授共同的价值观,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同的体验,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但是在后来的贯彻与实施中,通识教育很难坚持一贯的教育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在逻辑也不复存在。刘易斯认为,学生应该有机会学习实用知识,这是最简单的教育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贡献。而学校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助餐”式的课程,缺乏系统性,始终没有弄明白学校该教会学生什么,只是一味地去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大学沦为消费者文化的牺牲品。
  二、教学方面的原因
  在哈佛这样的研究型大学里,很多教授虽然也担任本科教育任务,但更多时候,他们把自己的教育责任转交给了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的助手,或者其他兼职教师。学校在聘任教师时也注重学术成就多余教学表现,这将无益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只顾着学术成就,怎么会有时间去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在学生咨询过程中,总会遇到道德方面的问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够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说出真正困惑学生的问题,并且要跳出自己的学科局限,和学生平等对话,承担道德义务,具备责任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支持学生坚持做自己,不能被他人主宰。教师就是学生的活教材,对于老师来说,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老师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老师怎样去以身作则?怎样教?而研究型大学在教师聘任和晋升方面更加看重的是教师的学术工作做得如何,良好的品行基本不被列入考虑之列。哈佛一直恪守的原则是:教学、科研和作为学术公民的义务。
  三、领导人方面的原因
  在笔者看来,该书是刘易斯教授对空降到哈佛大学的校长萨默斯的批判书。萨默斯热衷于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筹款,对外公共关系与校友的联系,与政府企业和媒体打交道,等等。但他很少花时间关注学校内部的学术事务,由于他个人的能力不足,未能改善哈佛本科的教育质量。而在道德教育问题上,哈佛领导人也表现得唯唯诺诺,失去了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在书中,刘易斯列举了两个事件:一件是安德烈施莱费尔,在研究俄罗斯经济时,不恰当地使用了私人投资,一直密谋欺骗政府。可是直到2006年,哈佛还是没有对此事件发表任何新的看法,施莱费尔仍然安安稳稳地做着他的哈佛教授。另一事件是法学教授Charles Ogletree和Laurence Tribe被指控不恰当地引用了其他作者著作中的话语。但调查最后的结论是,两位教授虽然均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但都是不经意中犯下的错误,还够不上剽窃。假如教授的行径如此,怎么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大学对学术腐败惩治的乏力。作者认为:为了把充满希望的大学新生培养成社会英杰,学校领导人不只应该是聪敏和有成就的专家,他们必须是有智慧、成熟和善良的人。围绕大学组成的家庭家长、学生、教授及学校主管部门都应该有权判定大学领导人是否达到上述标准。
  读完这本书,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一流大学不一定能提供一流的教育,即便是一流大学,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教育困境。纵观整本书,无疑是对研究型大学,尤其是针对哈佛的一本批判书。当外界都认为哈佛已经有无数光环的时候,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刘易斯教授却独具慧眼,尖锐地指出了哈佛存在的种种问题。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哈佛本科教育如何失去方向、日益功利化的过程。刘易斯教授认为,在这种困境下,大学领导人、大学教师必须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使命。
  关于大学究竟该是一个什么样子,从大学产生之日起,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看法也都各不相同。在现代化刚刚起步的时候,英国的教会学者约翰·亨利·纽曼在他时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时写的《大学的理念》一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纽曼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大学的使命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道。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柏林大学引领了新的大学理念,代表人物洪堡认为大学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创造知识,强调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由此把科研推向了一个高潮。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场经济和现代化都越来越复杂,第三种大学理念应运而生,大学不单单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研究机构,还应该是一个服务机构。美国是这种理念的兴起地。研究型大学之所以存在本科生教育质量下滑问题,这与大学理念的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理念发展到现在,就算是哈佛这样的一流大学,也在不断地反思与摸索之中。
  全书中,作者关注的主题是哈佛的本科教育,关心的是“把有依赖性的年轻人培养成为有智慧的成年人”。他把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力量放在哈佛的领导人身上。回顾哈佛历史不难发现,正是在埃利奥特、洛厄尔、科南特、普西、博克等优秀教育家的执掌下,哈佛才一步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本科教育的信念,博克有精彩的评论;“我们大学问题的根源,主要不在于大学领导畏首畏尾、缺乏创新,也不在于教授思想激进,而主要在于如今的高等教育系统缺乏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压力……问题不在于统计数据是否下降、教师的精力分配是否得当,而在于大学是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会。”[7]p33-34归根到底,大学教育的核心仍旧是学生的成长,学校要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智慧、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完美的人。
  参考文献:
  [1]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曲铭峰,龚放.哈佛大学与当代高等教育德里克博克访谈录[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
  [3]侯定凯.一流大学与一流教育之间的距离—《失去灵魂的卓越》引出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8,(1).
  [4]潘金林,龚放.本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使命—“大学之道”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回归[J].中国大学教学,2010,(2).
  [5]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莎莎(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础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体现了中央对城乡社区建设的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完善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摘要:介绍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我校《国际会计》课程中应用的紧迫性。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置分章节课堂探究式讨论話题,撰写探究式实验报告,提供课后研究专题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调研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普遍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方法;国际会计;应用效果  中
摘要: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所发问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要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沉闷课堂;积极思维;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32-02  一节化学课下来课堂气氛异常沉闷,课上学生昏昏沉沉,思考问题不积极,回答问题
摘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出现教育与企业生产需求脱节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在高职院校建设中通过工学交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应该更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交替体制的创新,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局面。  关键词:工学交替;高职院校;实训;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47-03  一、工学交替的界定  “工学
摘要:随着中国与日本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日本,学习中文的热情也很高涨。自古以来,中国的汉语与日语文字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日语从五十音图到各种短语表达,都借鉴了汉字,深受汉语的影响。因此,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母语汉字的影响,从字的表面来理解日语,这也造成了不少的错误影响。而在这之中,最为典型之一便是惯用句。  关键词:日语;中语;惯用句;比较  中图分类号: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地理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79-02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地理题材的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初步体会到只要教
摘要:在新世纪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具有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拓学生思维的创新,这个责任是需我们教师来承担的。因此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质量,这也仅仅是开始而已,阅读教学能否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找到更多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质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为了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地级市地方高等院校,更应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管理实践,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认为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摘要:选择理想的英语教学法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当前主要有阅读法、听说法、情景法等几种英语教学法。作者指出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教学法不符合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法;情境模拟  一、主要的几种英语教学法  英语是我国众多职业学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育界一直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我们党以超人的胆识和智慧带领广大人民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世界刮目相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促进中国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