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菩提树》系作家刘书良先生精心创作的一部散文集。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理解为作家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命运多舛的一己悲欢,也可以理解为作家在与命运博弈后的人生反思和拷问,还有身处逆境时的挣扎、呐喊、超脱与顿悟。他用这些朴素无华,亦庄亦谐的文字,反映了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他笔下的芸芸众生喜怒哀乐的故事,对于任何时代的青年人来说,不啻是一种智慧的提醒,从而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向导。
【关键词】《菩提树》;散文;艺术特色
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是一位不倦的文化思考者。当他跋涉在人生苦旅时,走完每一个人生驿路,便吹响自己感情的集结号,试图在这激越、亢奋又夹杂着不尽优伤的旋律中,负载着自己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眩惑与升腾。
于是他用了2年的时间完成了散文集《菩提树》一书的创作。可以这样说,《菩提树》一书便是作家在走完每一个人生驿路时,记录了自己人生理想与命运博弈时的血泪、流放、毁灭、复苏以及超脱与顿悟。
1 书名的寓意
刘书良是我国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为中国文坛奉献了他很有社会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品,诸如《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北满骁将》(199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出版;2005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再改版时,改为《黑土骁将》);《医缘》,散文诗集《昆仑在落雪》等。
其中《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一书,经八一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还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吴运铎纪念馆与总后政治部文化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199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刘书良的长达30多万字的《北满骁将》,书中的主人公是现代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马占山。2001年初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纪念“9.18”事变20周年,两次连播了这部作品。
可以这样说,正是《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和《黑土骁将》奠定了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史上的地位。
散文这种体裁对刘书良来说并不是他的强项,我以为这是作家在架轻就熟的报告文学体裁之外染指散文,就像长途跋涉的旅人走累了,随意地席地而坐,或贪婪地喝着自带的水;或抽一根香烟歇息的那样。试图“一颗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本是散文创作的惯伎,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散文集《菩提樹》是作家呕心沥血之作。当千家万户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欢度春节时,我们的作家却孤独地把自己封闭在一间办公室里,在方格纸上去写自己、写他人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故事。
当我问他为何将这部散文集以《菩提树》来命名时,作家说这部散文集负载了他的一种人生理想。
有关菩提树的佛教故事是这样说的:跟随五祖弘忍学禅的僧人有700多名。忽一天,五祖弘忍召集众僧,宣布要传授衣钵,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有一位首席的上座师,名叫神秀,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素来为大家敬仰。他知道众望所归的旨意,便在走廊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弘忍看了神秀偈语后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正果。”
六祖慧能闻知神秀的这首偈语认为“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请人在神秀偈语旁边写了这样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认为其见解透彻禅宗旨意,遂将法衣传于慧能。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散文集《菩提树》。这部散文集,你可以理解为作家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命运多舛的一己悲欢,也可以理解为作家在与命运博弈后的人生反思和拷问,还有身处逆境时的挣扎、呐喊、超脱与顿悟。他用这些朴素无华,亦庄亦谐的文字,反映了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他笔下的芸芸众生喜怒哀乐的故事,对于任何时代的青年人来说,不啻是一种智慧的提醒,从而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向导。
2 自传体散文,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刘书良长期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能够驾轻就熟地驾驭报告文学这种体裁。在他的笔下,既有历史风云人物,某个领域出类拔萃的翘楚,也有对某个新闻事件的深度报告和剖析。当他闲暇下来,踱进信马由缰的散文王国里的时候,便有一种稳操胜券的底气,指挥和操纵着手下的“三千毛瑟精兵”,纵横驰骋在散文的王国。
果然他的这种稳操胜券的底气,表现出不同凡响,形成了他由报告文学作家到散文作家角色、风格、结构及语言的嬗变后的艺术特色。
一是司马迁开辟的传记文学的又一位传承者和发扬者。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为浩若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学宝库,奉献了他的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一代文豪郭沫若是司马迁开辟的传记文学的第一位传承者和继承者。他在亡命日本的第二个十年内,特创了回忆录式自传体的散文,譬如《我的童年》、《反正前后》等名篇。郭沫若说“纯然是一种自叙传的性质,没有一事一语是加了一点意想化的。”(《我的童年·后话》动机“是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少年时代·序》)。
在中国文坛上,作为一位颇有文学建树的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无疑是司马迁开辟的传纪文学的又一传承者和继承者。这种薪火相传,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达形式,从而让中国文学这朵开不败的花朵绚丽多姿。
当我们看散文集《菩提树》一书时,我们不难看到,作家较为成功地把自己的一己悲欢融合进他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较为成功地将个人经历的记述与时代的描绘统一起来。在散文集《菩提树》一书中,我们还看到,个人,反映时代;时代;映衬个人。个人和时代都鲜活在我们的阅读视野,让读者看到时代的变迁,谛听到历史脚步的回声。
《菩提树》一书共为五章。在第一章《乡村旧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作家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广袤的黑土地有着那种难以割舍的眷恋和怀旧的情结。
我们跟随作家笔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东北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还有生于斯,逝于斯的黑土地上的人们鲜为人知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在《草屋》一文里,作家拨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并且让这串记忆已尘埃落定,把一串串鲜活、明亮的记忆,串成一条岁月的项链。在这篇散文里,作家向读者交待自己出生在辽北一个小山沟沟里,离家不远处有一个神秘的椴树林,那里既有苍狼的凄惨嚎叫,也有“一不留神撞破我家窗纸的大都是些出生没多久时间刚长满了羽毛的山鸡。”
作家在文章结尾萌发出这样的愿望:“也许有一天,我会回到那里,在它的旁边再盖一座小草屋,过一阵清贫恬静的日子。”在这篇散文里,作家用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叙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辽北农村的贫穷落后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家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也对生他养他这片土地那种绿叶对根的感恩心情。
在第一章《乡村旧事》中,《扫除“四旧”》、《敬请红宝书》、《匆匆过客》、《偷来的书》、《羊倌和忠字舞》、《改名》、《来时的路找不到》等篇什,表达了作家对十年文革的反思。我想这些题涉文革的篇什,应该归结于伤痕文学的范畴。“在新时期早期文化界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伤痕文学作品是带有前锋形的,它挟着血泪,挟着扬善伐恶的战斗者的真诚,向‘文革’以来所造成的沉闷局面,向由诸多教条和极左观念所构筑的堤坝,所形成的网罗与桎梏,进行了勇敢的、义无反顾的冲击。”(何西来、杜书瀛《新时期文学与道德》)
在《扫除“四旧”》一文里,作家在审视那段指鹿为马的混乱时代后,有力地抨击了十年文革:“我想十年文革虽然全国上下,因为破‘四旧’损失的珍贵古玩字画等不可计数,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却难以用金钱来弥补。”
在我认为,第二章的《山凹小镇》和第一章《乡村旧事》完全可以集结为一章,后来我通过看完整部书稿,才知晓这是作家有意为之。少年时代,作家举家从辽宁省西丰县迁徙到黑龙江海林县(现在为海林市)。原来是“移民情结”作祟。
在《山凹小镇》这一章里,作家为我们展开了有别于《乡村旧事》里没有的风土人情。如秉承着东北女人的风骚之衣钵的翠花,“一不小心就被勋家老二弄大了肚子,翠花爹在人面前不好看,一怒之下,把她嫁给了半斗豆子没喂肥的主儿——勋家老大。”当勋家老大发现翠花与公社派来的驻队干部老郝偷情时,出于畏惧老郝的权势,不敢面对面地与其理论,把状告到公社、县委,甚至告到中央,后来老郝被撤换掉职务。让作家很不理解的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真的可以一笔勾销吗?看他们家相安无事,还常在一起喝酒、赌牌。我有些吃惊,不明白村里人为何如此的宽宏大量?”
在这章散文里,作家将黑土地上的人们那种人性善美的光芒和彼此之间心灵中没有栅栏阻碍的“原生态式”的生存状态皆跃然纸上,让人看了之后,可亲可信。
《中学在高高的山岗上》一文,有这么几句精彩的对白——朋友很惊异:“走出大山?!”。“大山那边是什么?”
“是海,是平原,是都市”。
“大山那边的那边呢?”
“我不知道”
作家的文章中,向我们交待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批判教育战线右倾回潮的风随着“白卷英雄”张铁生的“英雄事迹”刮起了8级台风。作家和当时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试图圆上大学梦,走出落后、蒙昧的大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这个梦却破碎了,于是作家承载了那个时代无形中的魔掌击碎自己的大学梦的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那种人生理想之翅的试飞—破灭—迷惘交织在作家的心灵深处,让作家成长历程中第一次舔舐着伤痕累累的心灵。
伤痕文学的始作俑者卢新华在谈论他的小说《伤痕》创作研讨会上强调指出:“‘四人帮’给我们社会留下的最深刻的伤痕还是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
当我们还沉浸在作家对“十年文革”回忆中所营造的人物在荒唐的年代里那种蒙昧、狂热;那种万马齐喑、噤若寒蝉的政治氛围;那种普通老百姓身处那个时代洪流中对人生理想的渴望与憧憬,无奈地挣扎与呐喊……
作者峰回路转,在第三章《跃上高楼》里,向读者交待了自己人生最初理想的实现。作者大学梦破灭后,投身军营,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火热沸腾的军营生涯,不仅锻炼出作者一副铮铮傲骨,也为他今后成长为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家曾告诉过我,如果说他参军实现了自己走出大山的第一步,那么他得力于总后勤部工程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张亚南的提携,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在《张亚南副主任》一文中,叙述了张亚南为即将退伍转业的作者找战勤科张科长说情,终于得以留京继续服役。作者在文末说:“20多年來,我一直感激他的提携,也许正是这次赶鸭子上架才使我有了后来的那么一股勇气,才把文学坚持到如今。”。
在《冰心:生命从80岁开始》一文开头中,作家向我们交待了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是我在20多年前采访文学巨匠冰心老人写出的文章题目。那时,我还年轻,‘文革’已经结束,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百废待兴,但它毕竟是春天,迟到的春天。人们在春天里耕种土地,播撒希望……”
在《人格的魅力——采访吴运铎散记》一文中,作家向我们讲述了他创作报告文学《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始末。
作家告诉读者,在198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那天,遇到了吴运铎,萌发了为这位英雄写书的想法。他历经7年时间写出了长达23万字的报告文学《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吴运铎纪念馆及总后政治部文化部联合在北京举办了这部作品的研讨会。
全国政协常委王郁昭在作品讨论会上说:“当前正是全国上下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14大制定的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高举江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主旋律的要求,向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吴运铎的事迹和他的书以及《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都是向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在第五章《守望理想》,《守望理想——我在〈今日科苑〉8年》一文中,作家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担任《今日科苑》主编后,为了期刊的发展、为了期刊能够继续出版,不得不放下文人的清高,“折腰去为稻粮谋”了,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化缘”。
作者作为一家期刊主编遇到办刊时种种磨难也正是我国期刊大多被国家“断奶”,被国家赶下商海去自筹资金,办刊的艰辛历程。
综上所述,作家以个人经历,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作家在对每个时代的叙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自己的思想演变的脉络,表达出作家对人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于他熟悉的人物抱着信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健康乐观的情绪思想闪光。
3 抒发真情实感是刘书良散文的重要艺术特色
作家刘书良的《菩提树》第二艺术特色是抒发真情实感。
温家宝总理曾经给国学大师季羡林这样的评价:“您是倡导真的。要真情、要真实、要真挚、要真切。”
季羡林大师在出版《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集》中有一个写作自白:“……我的文笔可能是拙劣的,我的技巧可能是低下的。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的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得事物,我决不下笔。这也就是我写散文不多的原因。我绝不敢说,这些都是好文章。”
诚如是,我们来探讨刘书良这一散文创作的特色。
从整本书来看,刘书良都在倾力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并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没有沉湎于小花小草的低吟浅唱;也没有板面说教,谆谆教导我们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他只是集结自己所有的情感,或歌颂,或鞭挞,试图将自己感情的闸门,一泻千里、万里。
在这些篇什中,我最喜欢《大哥》、《怀念母亲》、《不敢念记那双眼睛—吾师王宗仁散记(五)》等。
特别是《大哥》一文,我读着、读着便眼眶湿润了。在这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大潮的荡涤下,人们的感情似乎也被铜臭薰得枯竭了,表达亲情、友情时也似乎“失语”了。从让人们的感情小河重新注入清清的水这一意义层面来讲,作家不啻在这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作家这样怀念不幸去世的大哥的:“我一直不能接受他离开的事实,虽然是我推他的灵车进了火化车间。随着火光的燃烧,一个曾经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就这样随着一股青烟而离开了我们,带走了他所有的希冀和没来得及实现的愿望,明明是我流着泪和他的儿子细细地收拾他的那小堆残骨,又是我陪着他的骨灰回到他生活几十年的村落,眼看着侄子侄女把他的骨灰放进棺木里,跟在他棺木后面把他安落在父母的身边,让他的灵魂陪着父母在另外一个世界过生活。但我还是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在这篇散文里,作家对已到遥远的天国的大哥表达了那种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声声泪,字字泣,如同烙铁一般灼痛读者的内心深处。作家把这种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在结尾处得以再次升华:“当棺木抬起,向山凹走去时,我的心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巨大的打击,躺在小屋子里痛哭起來。我和大哥50年的手足之情,就此被一丘黄土掩埋了,阴阳相隔了,惟有在梦乡依稀看清大哥的音容笑貌……”
又比如《怀念母亲》,这篇散文以质朴、沉郁的风格,表达了母亲的勤劳、贤淑、母爱,透视出平凡母亲身上的伟大的母爱。在作家的笔下,母爱给予子女的是无际无涯,而作家作为一位母亲的儿子那种对母亲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感恩之情皆力透背上。作家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到遥远的天国去了,然而作家却在冥冥中为读者营造了这么一个意象,他认为母亲没有去世,还活在人世间。他说:“母亲去世的当晚,大雨瓢泼,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冲刷着我剧痛的心。我一直站在雨中,恍惚间我看见母亲从我眼前经过。有时,我甚至想,母亲只是上山摘野菜去了……”
在这个作家假想的意象里,作家告诉读者,母爱那缕温馨、祥和的光芒还照耀在他的心底,一如既往地庇护着他在漫漫长路上行走。
叶圣陶曾经这样论述作家作品应有的特殊艺术风格:“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主张,一个意思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叶圣陶《读者的话》)。
我想,通过看完散文集《菩提树》,我认为作家就如同叶圣陶主张的特殊艺术风格那样,他写身边人、身边事、抒自家情。尽管《菩提树》里,作家在叙说过去的人生屐痕时,有些篇什存在着人生颓废思想,有些篇什故事情节重复,但是我依然以为这是一部很好看的书。在散文的自由王国里,作家刘书良既像一个天真烂漫的顽童在绿草坪上因为放飞一只风筝在蓝天,看到它在蓝天白云间翱翔,便在绿草坪上撒欢儿似的打滚;也像一位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在血色残阳下,如同一头老牛反刍四季更迭,人情冷暖。
在《不敢忘记那双眼睛——吾师王宗仁散记(五)》一文中,作家有幸得到王宗仁先生的青藏系列《壶中煮》一书。王宗仁先生在扉页上为他写下这么一句话:“书良,热切地希望你不要放弃文学,这是你的根呀。”
作家告诉我,那句话给予了他很大的鞭策,成为他为文、为人的人生座右铭。
【关键词】《菩提树》;散文;艺术特色
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是一位不倦的文化思考者。当他跋涉在人生苦旅时,走完每一个人生驿路,便吹响自己感情的集结号,试图在这激越、亢奋又夹杂着不尽优伤的旋律中,负载着自己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眩惑与升腾。
于是他用了2年的时间完成了散文集《菩提树》一书的创作。可以这样说,《菩提树》一书便是作家在走完每一个人生驿路时,记录了自己人生理想与命运博弈时的血泪、流放、毁灭、复苏以及超脱与顿悟。
1 书名的寓意
刘书良是我国知名报告文学作家,为中国文坛奉献了他很有社会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品,诸如《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北满骁将》(199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出版;2005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再改版时,改为《黑土骁将》);《医缘》,散文诗集《昆仑在落雪》等。
其中《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一书,经八一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还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吴运铎纪念馆与总后政治部文化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作品研讨会。
199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刘书良的长达30多万字的《北满骁将》,书中的主人公是现代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马占山。2001年初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纪念“9.18”事变20周年,两次连播了这部作品。
可以这样说,正是《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和《黑土骁将》奠定了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史上的地位。
散文这种体裁对刘书良来说并不是他的强项,我以为这是作家在架轻就熟的报告文学体裁之外染指散文,就像长途跋涉的旅人走累了,随意地席地而坐,或贪婪地喝着自带的水;或抽一根香烟歇息的那样。试图“一颗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本是散文创作的惯伎,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散文集《菩提樹》是作家呕心沥血之作。当千家万户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欢度春节时,我们的作家却孤独地把自己封闭在一间办公室里,在方格纸上去写自己、写他人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故事。
当我问他为何将这部散文集以《菩提树》来命名时,作家说这部散文集负载了他的一种人生理想。
有关菩提树的佛教故事是这样说的:跟随五祖弘忍学禅的僧人有700多名。忽一天,五祖弘忍召集众僧,宣布要传授衣钵,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有一位首席的上座师,名叫神秀,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素来为大家敬仰。他知道众望所归的旨意,便在走廊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弘忍看了神秀偈语后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正果。”
六祖慧能闻知神秀的这首偈语认为“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请人在神秀偈语旁边写了这样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认为其见解透彻禅宗旨意,遂将法衣传于慧能。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散文集《菩提树》。这部散文集,你可以理解为作家半个世纪的心路历程、命运多舛的一己悲欢,也可以理解为作家在与命运博弈后的人生反思和拷问,还有身处逆境时的挣扎、呐喊、超脱与顿悟。他用这些朴素无华,亦庄亦谐的文字,反映了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他笔下的芸芸众生喜怒哀乐的故事,对于任何时代的青年人来说,不啻是一种智慧的提醒,从而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向导。
2 自传体散文,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刘书良长期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能够驾轻就熟地驾驭报告文学这种体裁。在他的笔下,既有历史风云人物,某个领域出类拔萃的翘楚,也有对某个新闻事件的深度报告和剖析。当他闲暇下来,踱进信马由缰的散文王国里的时候,便有一种稳操胜券的底气,指挥和操纵着手下的“三千毛瑟精兵”,纵横驰骋在散文的王国。
果然他的这种稳操胜券的底气,表现出不同凡响,形成了他由报告文学作家到散文作家角色、风格、结构及语言的嬗变后的艺术特色。
一是司马迁开辟的传记文学的又一位传承者和发扬者。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为浩若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文学宝库,奉献了他的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一代文豪郭沫若是司马迁开辟的传记文学的第一位传承者和继承者。他在亡命日本的第二个十年内,特创了回忆录式自传体的散文,譬如《我的童年》、《反正前后》等名篇。郭沫若说“纯然是一种自叙传的性质,没有一事一语是加了一点意想化的。”(《我的童年·后话》动机“是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少年时代·序》)。
在中国文坛上,作为一位颇有文学建树的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无疑是司马迁开辟的传纪文学的又一传承者和继承者。这种薪火相传,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达形式,从而让中国文学这朵开不败的花朵绚丽多姿。
当我们看散文集《菩提树》一书时,我们不难看到,作家较为成功地把自己的一己悲欢融合进他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较为成功地将个人经历的记述与时代的描绘统一起来。在散文集《菩提树》一书中,我们还看到,个人,反映时代;时代;映衬个人。个人和时代都鲜活在我们的阅读视野,让读者看到时代的变迁,谛听到历史脚步的回声。
《菩提树》一书共为五章。在第一章《乡村旧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作家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广袤的黑土地有着那种难以割舍的眷恋和怀旧的情结。
我们跟随作家笔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东北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还有生于斯,逝于斯的黑土地上的人们鲜为人知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在《草屋》一文里,作家拨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并且让这串记忆已尘埃落定,把一串串鲜活、明亮的记忆,串成一条岁月的项链。在这篇散文里,作家向读者交待自己出生在辽北一个小山沟沟里,离家不远处有一个神秘的椴树林,那里既有苍狼的凄惨嚎叫,也有“一不留神撞破我家窗纸的大都是些出生没多久时间刚长满了羽毛的山鸡。”
作家在文章结尾萌发出这样的愿望:“也许有一天,我会回到那里,在它的旁边再盖一座小草屋,过一阵清贫恬静的日子。”在这篇散文里,作家用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叙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辽北农村的贫穷落后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家对家乡的热爱、眷恋之情,也对生他养他这片土地那种绿叶对根的感恩心情。
在第一章《乡村旧事》中,《扫除“四旧”》、《敬请红宝书》、《匆匆过客》、《偷来的书》、《羊倌和忠字舞》、《改名》、《来时的路找不到》等篇什,表达了作家对十年文革的反思。我想这些题涉文革的篇什,应该归结于伤痕文学的范畴。“在新时期早期文化界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伤痕文学作品是带有前锋形的,它挟着血泪,挟着扬善伐恶的战斗者的真诚,向‘文革’以来所造成的沉闷局面,向由诸多教条和极左观念所构筑的堤坝,所形成的网罗与桎梏,进行了勇敢的、义无反顾的冲击。”(何西来、杜书瀛《新时期文学与道德》)
在《扫除“四旧”》一文里,作家在审视那段指鹿为马的混乱时代后,有力地抨击了十年文革:“我想十年文革虽然全国上下,因为破‘四旧’损失的珍贵古玩字画等不可计数,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却难以用金钱来弥补。”
在我认为,第二章的《山凹小镇》和第一章《乡村旧事》完全可以集结为一章,后来我通过看完整部书稿,才知晓这是作家有意为之。少年时代,作家举家从辽宁省西丰县迁徙到黑龙江海林县(现在为海林市)。原来是“移民情结”作祟。
在《山凹小镇》这一章里,作家为我们展开了有别于《乡村旧事》里没有的风土人情。如秉承着东北女人的风骚之衣钵的翠花,“一不小心就被勋家老二弄大了肚子,翠花爹在人面前不好看,一怒之下,把她嫁给了半斗豆子没喂肥的主儿——勋家老大。”当勋家老大发现翠花与公社派来的驻队干部老郝偷情时,出于畏惧老郝的权势,不敢面对面地与其理论,把状告到公社、县委,甚至告到中央,后来老郝被撤换掉职务。让作家很不理解的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真的可以一笔勾销吗?看他们家相安无事,还常在一起喝酒、赌牌。我有些吃惊,不明白村里人为何如此的宽宏大量?”
在这章散文里,作家将黑土地上的人们那种人性善美的光芒和彼此之间心灵中没有栅栏阻碍的“原生态式”的生存状态皆跃然纸上,让人看了之后,可亲可信。
《中学在高高的山岗上》一文,有这么几句精彩的对白——朋友很惊异:“走出大山?!”。“大山那边是什么?”
“是海,是平原,是都市”。
“大山那边的那边呢?”
“我不知道”
作家的文章中,向我们交待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批判教育战线右倾回潮的风随着“白卷英雄”张铁生的“英雄事迹”刮起了8级台风。作家和当时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试图圆上大学梦,走出落后、蒙昧的大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这个梦却破碎了,于是作家承载了那个时代无形中的魔掌击碎自己的大学梦的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那种人生理想之翅的试飞—破灭—迷惘交织在作家的心灵深处,让作家成长历程中第一次舔舐着伤痕累累的心灵。
伤痕文学的始作俑者卢新华在谈论他的小说《伤痕》创作研讨会上强调指出:“‘四人帮’给我们社会留下的最深刻的伤痕还是在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
当我们还沉浸在作家对“十年文革”回忆中所营造的人物在荒唐的年代里那种蒙昧、狂热;那种万马齐喑、噤若寒蝉的政治氛围;那种普通老百姓身处那个时代洪流中对人生理想的渴望与憧憬,无奈地挣扎与呐喊……
作者峰回路转,在第三章《跃上高楼》里,向读者交待了自己人生最初理想的实现。作者大学梦破灭后,投身军营,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火热沸腾的军营生涯,不仅锻炼出作者一副铮铮傲骨,也为他今后成长为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家曾告诉过我,如果说他参军实现了自己走出大山的第一步,那么他得力于总后勤部工程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张亚南的提携,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在《张亚南副主任》一文中,叙述了张亚南为即将退伍转业的作者找战勤科张科长说情,终于得以留京继续服役。作者在文末说:“20多年來,我一直感激他的提携,也许正是这次赶鸭子上架才使我有了后来的那么一股勇气,才把文学坚持到如今。”。
在《冰心:生命从80岁开始》一文开头中,作家向我们交待了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是我在20多年前采访文学巨匠冰心老人写出的文章题目。那时,我还年轻,‘文革’已经结束,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百废待兴,但它毕竟是春天,迟到的春天。人们在春天里耕种土地,播撒希望……”
在《人格的魅力——采访吴运铎散记》一文中,作家向我们讲述了他创作报告文学《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始末。
作家告诉读者,在198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那天,遇到了吴运铎,萌发了为这位英雄写书的想法。他历经7年时间写出了长达23万字的报告文学《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吴运铎纪念馆及总后政治部文化部联合在北京举办了这部作品的研讨会。
全国政协常委王郁昭在作品讨论会上说:“当前正是全国上下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14大制定的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高举江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主旋律的要求,向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吴运铎的事迹和他的书以及《人生的答卷——中国保尔吴运铎》都是向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在第五章《守望理想》,《守望理想——我在〈今日科苑〉8年》一文中,作家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担任《今日科苑》主编后,为了期刊的发展、为了期刊能够继续出版,不得不放下文人的清高,“折腰去为稻粮谋”了,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化缘”。
作者作为一家期刊主编遇到办刊时种种磨难也正是我国期刊大多被国家“断奶”,被国家赶下商海去自筹资金,办刊的艰辛历程。
综上所述,作家以个人经历,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作家在对每个时代的叙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自己的思想演变的脉络,表达出作家对人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于他熟悉的人物抱着信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健康乐观的情绪思想闪光。
3 抒发真情实感是刘书良散文的重要艺术特色
作家刘书良的《菩提树》第二艺术特色是抒发真情实感。
温家宝总理曾经给国学大师季羡林这样的评价:“您是倡导真的。要真情、要真实、要真挚、要真切。”
季羡林大师在出版《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集》中有一个写作自白:“……我的文笔可能是拙劣的,我的技巧可能是低下的。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的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得事物,我决不下笔。这也就是我写散文不多的原因。我绝不敢说,这些都是好文章。”
诚如是,我们来探讨刘书良这一散文创作的特色。
从整本书来看,刘书良都在倾力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并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没有沉湎于小花小草的低吟浅唱;也没有板面说教,谆谆教导我们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他只是集结自己所有的情感,或歌颂,或鞭挞,试图将自己感情的闸门,一泻千里、万里。
在这些篇什中,我最喜欢《大哥》、《怀念母亲》、《不敢念记那双眼睛—吾师王宗仁散记(五)》等。
特别是《大哥》一文,我读着、读着便眼眶湿润了。在这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大潮的荡涤下,人们的感情似乎也被铜臭薰得枯竭了,表达亲情、友情时也似乎“失语”了。从让人们的感情小河重新注入清清的水这一意义层面来讲,作家不啻在这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作家这样怀念不幸去世的大哥的:“我一直不能接受他离开的事实,虽然是我推他的灵车进了火化车间。随着火光的燃烧,一个曾经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就这样随着一股青烟而离开了我们,带走了他所有的希冀和没来得及实现的愿望,明明是我流着泪和他的儿子细细地收拾他的那小堆残骨,又是我陪着他的骨灰回到他生活几十年的村落,眼看着侄子侄女把他的骨灰放进棺木里,跟在他棺木后面把他安落在父母的身边,让他的灵魂陪着父母在另外一个世界过生活。但我还是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在这篇散文里,作家对已到遥远的天国的大哥表达了那种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声声泪,字字泣,如同烙铁一般灼痛读者的内心深处。作家把这种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在结尾处得以再次升华:“当棺木抬起,向山凹走去时,我的心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巨大的打击,躺在小屋子里痛哭起來。我和大哥50年的手足之情,就此被一丘黄土掩埋了,阴阳相隔了,惟有在梦乡依稀看清大哥的音容笑貌……”
又比如《怀念母亲》,这篇散文以质朴、沉郁的风格,表达了母亲的勤劳、贤淑、母爱,透视出平凡母亲身上的伟大的母爱。在作家的笔下,母爱给予子女的是无际无涯,而作家作为一位母亲的儿子那种对母亲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感恩之情皆力透背上。作家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到遥远的天国去了,然而作家却在冥冥中为读者营造了这么一个意象,他认为母亲没有去世,还活在人世间。他说:“母亲去世的当晚,大雨瓢泼,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冲刷着我剧痛的心。我一直站在雨中,恍惚间我看见母亲从我眼前经过。有时,我甚至想,母亲只是上山摘野菜去了……”
在这个作家假想的意象里,作家告诉读者,母爱那缕温馨、祥和的光芒还照耀在他的心底,一如既往地庇护着他在漫漫长路上行走。
叶圣陶曾经这样论述作家作品应有的特殊艺术风格:“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主张,一个意思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叶圣陶《读者的话》)。
我想,通过看完散文集《菩提树》,我认为作家就如同叶圣陶主张的特殊艺术风格那样,他写身边人、身边事、抒自家情。尽管《菩提树》里,作家在叙说过去的人生屐痕时,有些篇什存在着人生颓废思想,有些篇什故事情节重复,但是我依然以为这是一部很好看的书。在散文的自由王国里,作家刘书良既像一个天真烂漫的顽童在绿草坪上因为放飞一只风筝在蓝天,看到它在蓝天白云间翱翔,便在绿草坪上撒欢儿似的打滚;也像一位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在血色残阳下,如同一头老牛反刍四季更迭,人情冷暖。
在《不敢忘记那双眼睛——吾师王宗仁散记(五)》一文中,作家有幸得到王宗仁先生的青藏系列《壶中煮》一书。王宗仁先生在扉页上为他写下这么一句话:“书良,热切地希望你不要放弃文学,这是你的根呀。”
作家告诉我,那句话给予了他很大的鞭策,成为他为文、为人的人生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