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是,纵观现在的高年级语文课堂,学生越来越不爱发言,听、写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上听不到高年级的孩子大胆地表达,自由地发问,这样的教学成了满堂灌,成了教师一个人唱主角的独角戏,严重地违背了课改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是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疑能力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民主课堂,大胆自疑
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教师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教师谨记“三未必”:“教师的心灵未必比学生高尚,教师的人格未必比学生高贵,教师的能力未必比学生高强”。因此,教师要创造提问题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究答案,把学习还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
二、教给方法,学会自疑
培养学生自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自疑”的方法,并指导学生逐渐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疑”的方法很多,笔者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以下三点来自疑:(1)课始,对题目自疑;(2)课中,对篇章结构、含义深刻的词句、文章写法等自疑;(3)课后,对不懂的问题再自疑。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自疑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自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自疑;抓住文题自疑;抓住文本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自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意图相符的问题,不能“浅问辄止”,要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在自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的习惯,还能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抓住关键处自疑,不但针对主要内容,还能针对写法进行深入地思考。
三、巧妙设疑,发展能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师教每篇课文,总要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把每个问题写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因为学生不但通过老师的“设疑”解决了知识,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自疑。
四、问题分类,灵活释疑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灵活释疑,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如果是由于课前预习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应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可要求他们先存疑,在下面的学习中力求解疑;若是同学讨论后能释的疑,比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等自疑,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同学交流就能够解决,可将这类疑交给大家讨论,使之成为大家的疑,然后讨论解答;而对篇章结构、含义深刻的词句、文章写法的自疑,其中有一部分“疑问”学生自己无法解答,就要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等来释疑。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课时,我把预习放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要求学生自学时,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打上“√”,反之打上“?”。如此反复三遍,再将自学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与又产生的新问题列出来。之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辅助解决问题,或者与同组的同学交流阅读收获与疑问,尝試合作解决问题。最后,再将学生合作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列成第二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一课时学生列出来的问题有:“我很奇怪,这个种树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他怎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再枯萎,种树的人也不用再来了?”等。经过这样一番“自读—自疑—自悟”的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疑,而且学会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释疑方法。
其次还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查阅相关资料等。有时,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会产生一些联想,并有了解一些新知识的欲望,老师如果能解答,可适当补充一些,也可以不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阅读有关书籍,或询问某些专家……总之是指引释疑的方向,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求根问底的研究精神。例如,目前笔者结束《将相和》一文的教学时,学生提问:“和氏璧本来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怎么到了赵王的手里”笔者便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历史故事》一书。
总之,自疑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改变学生不敢问,没机会问,无疑可问,不知道怎么问的局面,把课堂还给学生,教给学生自疑的方法,灵活引导学生释疑,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 民主课堂,大胆自疑
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教师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教师谨记“三未必”:“教师的心灵未必比学生高尚,教师的人格未必比学生高贵,教师的能力未必比学生高强”。因此,教师要创造提问题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究答案,把学习还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
二、教给方法,学会自疑
培养学生自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自疑”的方法,并指导学生逐渐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疑”的方法很多,笔者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以下三点来自疑:(1)课始,对题目自疑;(2)课中,对篇章结构、含义深刻的词句、文章写法等自疑;(3)课后,对不懂的问题再自疑。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自疑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自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自疑;抓住文题自疑;抓住文本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自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意图相符的问题,不能“浅问辄止”,要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在自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的习惯,还能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抓住关键处自疑,不但针对主要内容,还能针对写法进行深入地思考。
三、巧妙设疑,发展能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自疑能力也很重要。教师教每篇课文,总要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把每个问题写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因为学生不但通过老师的“设疑”解决了知识,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自疑。
四、问题分类,灵活释疑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灵活释疑,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如果是由于课前预习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应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可要求他们先存疑,在下面的学习中力求解疑;若是同学讨论后能释的疑,比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等自疑,通过学生初读课文,同学交流就能够解决,可将这类疑交给大家讨论,使之成为大家的疑,然后讨论解答;而对篇章结构、含义深刻的词句、文章写法的自疑,其中有一部分“疑问”学生自己无法解答,就要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等来释疑。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课时,我把预习放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要求学生自学时,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打上“√”,反之打上“?”。如此反复三遍,再将自学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与又产生的新问题列出来。之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辅助解决问题,或者与同组的同学交流阅读收获与疑问,尝試合作解决问题。最后,再将学生合作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列成第二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一课时学生列出来的问题有:“我很奇怪,这个种树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他怎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再枯萎,种树的人也不用再来了?”等。经过这样一番“自读—自疑—自悟”的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疑,而且学会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释疑方法。
其次还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查阅相关资料等。有时,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会产生一些联想,并有了解一些新知识的欲望,老师如果能解答,可适当补充一些,也可以不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阅读有关书籍,或询问某些专家……总之是指引释疑的方向,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求根问底的研究精神。例如,目前笔者结束《将相和》一文的教学时,学生提问:“和氏璧本来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怎么到了赵王的手里”笔者便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历史故事》一书。
总之,自疑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改变学生不敢问,没机会问,无疑可问,不知道怎么问的局面,把课堂还给学生,教给学生自疑的方法,灵活引导学生释疑,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