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态势良好,但农产品加工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安全问题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求,加工产业链缺少系统技术支撑,加工科技投资和项目设置缺少长期战略规划,加工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为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加工业的管理与规划。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瓶颈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125-01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产品化工和制药工业以及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统计标准,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行业有: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等12项。笔者将就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 产业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行业之一。根据1993-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2000年开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幅度上升,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的食品工业在过去13年发展较快,在农产品加工业总值中的比重相对稳定,保持在41%左右;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到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61%。全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从1995年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产值从15931.13亿元提高到近40000亿元,年均增长10.77%;销售收入从15076.94亿元提高到39104.63亿元,年均增长11.2%;利润从262.16亿元提高到1825.83亿元,年均增长24.1%。2006年,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5∶1,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达到了1∶1;预计到2015年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有望突破3∶1,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有望达到1.50∶1,届时,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可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接近工业化国家的中下等水平。
2 产业的发展瓶颈
(1)農产品安全问题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我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城市化加快了土地流失和环境压力,保障农产品的数量供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2)农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少,农业生产一直强调高产稳产,对农产品的质量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食品工业用途及加工质量性状研究不够,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对质量性状的要求。
(3)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缺少系统技术支撑。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业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特殊性、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产业链的全过程研究不够,使整个产业的发展缺少总体战略考虑和系统技术支撑。
(4)农产品加工科技投资和项目设置缺少长期战略规划。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从部门、行业、技术或眼前需求的角度考虑得多,从产业链、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需求方面系统考虑得少。
(5)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技术消化能力不足。在国家科学研究体系中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缺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工程的核心研究队伍。
3 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调整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即在现有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加工业的管理与规划。
(1)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政府有效的支持与倾斜。建议出台有关农产品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贷款贴息政策、土地优惠使用等政策,开展政策落实大检查,建立一整套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生存、发展、扩张的政策体系, 从产业链、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需求方面系统考虑战略规划,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能真正变成惠民政策。
(2)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
(3)尽快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4)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5)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6)加强部门协调。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联合会,协调部门关系,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通过“超部门”的协调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和调控,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7)支持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确实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经理人人才库,完善经理人监管措施;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自觉推行现代管理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
[2]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6-2009.
[3] 盘明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探索[J].江汉论坛,2006(11).
[4] 赵予新.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应对加入WTO的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2(5).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瓶颈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125-01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产品化工和制药工业以及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统计标准,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行业有: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等12项。笔者将就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 产业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行业之一。根据1993-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2000年开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幅度上升,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的食品工业在过去13年发展较快,在农产品加工业总值中的比重相对稳定,保持在41%左右;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到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61%。全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从1995年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产值从15931.13亿元提高到近40000亿元,年均增长10.77%;销售收入从15076.94亿元提高到39104.63亿元,年均增长11.2%;利润从262.16亿元提高到1825.83亿元,年均增长24.1%。2006年,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5∶1,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达到了1∶1;预计到2015年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有望突破3∶1,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有望达到1.50∶1,届时,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可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接近工业化国家的中下等水平。
2 产业的发展瓶颈
(1)農产品安全问题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我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城市化加快了土地流失和环境压力,保障农产品的数量供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2)农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少,农业生产一直强调高产稳产,对农产品的质量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食品工业用途及加工质量性状研究不够,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对质量性状的要求。
(3)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缺少系统技术支撑。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业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特殊性、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产业链的全过程研究不够,使整个产业的发展缺少总体战略考虑和系统技术支撑。
(4)农产品加工科技投资和项目设置缺少长期战略规划。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从部门、行业、技术或眼前需求的角度考虑得多,从产业链、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需求方面系统考虑得少。
(5)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技术消化能力不足。在国家科学研究体系中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缺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工程的核心研究队伍。
3 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调整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即在现有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加工业的管理与规划。
(1)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政府有效的支持与倾斜。建议出台有关农产品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贷款贴息政策、土地优惠使用等政策,开展政策落实大检查,建立一整套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生存、发展、扩张的政策体系, 从产业链、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需求方面系统考虑战略规划,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能真正变成惠民政策。
(2)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
(3)尽快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4)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5)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6)加强部门协调。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联合会,协调部门关系,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通过“超部门”的协调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和调控,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7)支持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确实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经理人人才库,完善经理人监管措施;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自觉推行现代管理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
[2]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6-2009.
[3] 盘明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探索[J].江汉论坛,2006(11).
[4] 赵予新.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应对加入WTO的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