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数学教学一线,应以《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贯彻学生的和谐,全面,持续地发展作为归宿和出发点,加以动手实践,探索自由,共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更多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开发新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策略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学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腊月指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2.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3.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练习题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二、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笔者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笔者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愉悦、宽松、民主教师要善于创设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样心旷神怡、情绪高涨。通过有效的调控,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课堂气氛之中,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立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更主要的是通过心灵进行平等的沟通。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①老师也有个想法,可以说一说吗?②老师也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③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④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⑤老师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愿意再说一遍吗?在这种状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2.科学、机智地评价学生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如“你真会观察,能不能从侧面进行观察,发现什么呢?”“你真会动脑,是否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呢?”这样来打开学生运用语言、开动脑筋的思路,总结感悟和思考收获,从而让学生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四、关注差异促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在内容安排,教法选择、学法使用、练习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练习设计时,常常要设计有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基本、综合、开放分别作为各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有时同一练习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练习如此,新课则更显重要,在这点上我体会较深。例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一课,我先出示两个果盘,每个盘中有2个苹果,然后提出问题:每盘有几只苹果?有几个2只?2个2只是多少?加法算式?引导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口诀。在教3的乘法口诀时依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我发现有些学生不再随着老师思考,仿佛已经会了,调查一下,原来全班学生70%会背乘法口诀,很显然我虽注重了乘法口诀的形成,但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一刀切”的教学,造成课堂低效。它让我明白: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音乐有启迪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研究表明:常听音乐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思维。每当人们欣赏音乐的时候,大脑总要产生不同的生活联想:或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或某种带有
期刊
“有效教学”这个名词是现今各个教育学科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到底何为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教学,简单的讲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思路才会开阔;
期刊
新课改的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超越自我,应对挑战,从而真正实现课堂高效、学习高效。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实现高效课堂呢?  一、唤醒求知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而这一好奇心就像沉睡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宝藏,有待老师和学生共同唤醒。一旦唤醒,它将以无穷的力量喷薄而出,不可阻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
期刊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才更有收获;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才更有实效。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那究竟如何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下面就谈几点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认识和心得,以供同行们讨论。 
期刊
摘 要:教师怎样用爱来教育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爱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既是教育的重点,更是教育的难点。要用爱来创设教育环境,使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  关键词:爱;成长;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教师的首要天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做人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老师,不但要奉献爱,而且要创造爱,让
摘 要:中学生喜欢玩,更好动,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事物的看法常常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中学生的兴趣、心理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还能将体育教学融入游戏之中,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身体发育的影响,不能负荷过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参加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程,不然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是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政治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由于一些教师的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相关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广,本文从政治课堂生活化的角度简要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理性思考  新课改革的中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政治课堂教学回归于生活化。经过长期的发展,
摘 要:职高政治课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对于职高政治课有着历史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将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果与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公共政治课;传统道德教育;融合  职高学生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一,这一人群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然后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采用新技木,新手段,买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
摘 要:立意,是文章的灵魂;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构,是文章的身躯;内容,是文章的血脉;书写,是文章的外衣。  关键词:立意深刻;命题新颖;开篇引人;内容真实;结构新颖  一、立意深刻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即主题)比作三军之统帅。这些表述,都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没有中心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