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把发展商品经济与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1、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年代
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到上世纪70年代末,福建农村还有15%左右的农民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状态,多数人是低层次的温饱,远远达不到好的程度。到80年代中期,城市居民的食品、副食品仍然供不应求,国家发行各种票证,实行限量供应。当时,省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好几次办公会议研究城市市场供应问题,尤其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更是“严阵以待”,既要使这些五花八门的票证能够兑现,又要确保价格不能有大幅度上涨。
2、商品经济是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计划经济实质上是产品经济:生产者生产什么,流通部门就销售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属于产品导向。而商品经济的概念表述是:流通部门采购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属于流通导向。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属于消费导向。有几个层次:一是适应市场。消费者需要什么,流通部门就销售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二是辐射面广。商品销售完全打破了部门壁垒与地域壁垒乃至国界限制。三是创造新消费。在现代社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越来越强烈,品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档次要求越来越高,要不失时机地主动开发新的消费品。四是创造品牌消费。一般性商品消费把使用价值放在第一位,而品牌消费则着眼于价值与形象,当今社会,品牌消费的份额越来越大,这是大势所趋。五是提供优质服务。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发生革命性变革,反过来促进产品销售与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无止境的。总而言之,市场经济是竞争的“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优质服务”。
新时期之初逐渐告别了产品经济,但只能达到以流通为导向的商品经济阶段。因为,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只有进入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的小康社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消费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时代才能到来。可见,商品经济是新时期初期的主要特征,是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是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桥梁与纽带。
3、更新观念最根本
商品经济涉及生产、收购、加工、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胡平说,一定要树立以下观念。一是市场观念。要运用市场机制组织好工农业生产,及时准确捕捉国内外市场信息,以利于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二是竞争观念。商品经济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竞争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努力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创造更多物美价廉的新产品。三是开放观念。把生产与流通有机融合起来;冲破部门垄断、地区封锁,促进条条、块块都开放;加强横向联系,搞好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四是效益观念。这是检验商品经济的最终尺度。要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制,学会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把发展商品经济作为重中之重
经济落后,归结于商品经济不发达,集中表现为生产不足、水平低下、产品紧缺、流通不畅、效益不高。胡平把抓商品经济发展贯穿于整个任期。
第一, 抓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胡平上任时,全省农村改革已全面铺开,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是千帆竞发的“内力”主导。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农业生产中的商品经济“基因”开始孕育了。小农业范畴的12个品种,粮食连续增产,油、茶、糖、菜、果、烟、麻等11个属于“多种经营”的品种有了更大幅度增长。大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五大业,虽然起跑线不一,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优惠政策导引的结果。经过几年努力,许多农民由原来的缺吃少穿转为既达到了温饱、手头上也开始有一点零花钱了。这对千年穷困的农民来说是划时代巨变的前奏。
第二,抓农村商品经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其一,规模化生产。建立商品粮基地和糖料、油料、茶叶、水果、黄红麻、烟叶、蚕桑、橡胶、剑麻等生产基地,给予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其二,集约化经营。鼓励发展农村的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户,等等。其三,发展农村工业。大力发展新兴的家庭加工业和乡镇企业,鼓励恢复已经式微的家庭手工业。其四,发展农村商品流通业与各种服务业。其五,科技下乡。农(林、牧、副、渔)技员的下乡、上山、下海,向农民(渔民)普及农村科普知识;搞好低产田改造,改良土壤以及化肥中的氮、磷、钾因地制宜合理的比例搭配;抓速生丰产林建设、牧场改造以及浅海滩涂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推广。
第三,抓工业经济的内涵与外延。一手抓新建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1984年后,全省新增长的工业产值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新建项目提供的,三分之一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的。
第四,抓产品市场化的系列配套。要突破四大难点:一是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开始转为买方市场,致使相当多的产品面临着竞争。广东面向港澳,长三角面向国内,胶东面向东北。我们要作出更大努力,既要面向全国,也要走到海外。福建要开拓什么产品,发挥什么优势,占领哪里的市场,要动脑筋,重点产品要有主攻突破方向,不能搞四面出击。二是人才与机制。我们做生意不如珠三角、长三角,主要是信息不灵,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较差,还有营销奖励政策不够优惠。要加快营销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产品营销激励机制。三是开发,搞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起点要高;抓拳头产品,促进老产品的更新换代,保持持续性发展的后劲。四是资金。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这几年我们有很大突破,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
5、把搞活流通作为突破口
中国自古輕商,士—农—工—商是农耕社会亘古不变的顺序排列。“奸商,奸商,无商不奸”也流行千年。“文革”之中尤甚。直到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还在进行“流通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当时流通领域骇人听闻的罪名是投机倒把。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激活流通。流通不畅,就会产生中梗阻,搞活经济就是一句空话。胡平对此心中有数。 统一对新时期流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胡平上任后的两三年里,一谈经济工作必讲流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能引导工农业部门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能协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能促进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能促进流通领域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等等。他有一句颇有高度的名言:“没有流通就没有商品经济”。
抓好粮食购销工作。福建是个缺粮省,从1953年至1985年的33年中,粮食净调入的年份达27年。胡平任职期间,坚持实行“立足省内,适当调进”的方针。购销上,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对商品粮基地县调出粮食实行财政补贴,允许多渠道经营粮食,对粮商采取免税的优惠政策。
搞好城乡市场供应。长期以来,国家对一些重要的副食品、重要工业品实行定量或凭票证供应。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供不应求的矛盾慢慢缓解了,凭票供应的品种逐步减少,到1987年前后基本取消了。与此同时,对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副食品和日用品,取消国有垄断经营,实行物价的上限管理。1985年进入全面价格改革时,对肉、禽、蛋、鱼等敏感的副食品和时令蔬菜,采取“走小步,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管、放结合,谨慎操作,稳定消费者心理;国家对居民实行补贴,由暗补改明补,群众比较满意。同时,减少农村流通环节与流通费用,税收上给予优惠,帮助农民减轻负担,等等。
把流通渗透到生产领域。如鼓励发展农村流通业。允许工厂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试行部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直接挂钩,并允许其发展服务业、搞非生产性经营等,走出了工业经济产供销一体化的第一步。
抓流通的硬件建设。改善交通。交通是商品流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条件。发达的交通是搞活流通的前提。没有流通,经济不活;没有交通,流通不畅。交通,交通,一通百通。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是当时城乡商品交换的主要任务,与长途运输息息相关。当时省政府下了很大决心修建国道、省道,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在全省范围内,修通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乡与村之间的断头路,这对搞活流通发挥了很大作用。还抓紧搞好仓储、码头、市场场所建设等。
如果说,胡平在任期里对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因形势所需时有侧重的话,那么,他抓流通工作则是自始至终,也卓有成效。中央领导对此十分了解。所以,胡平于1988年被任命为国家商业部部长。他不辜负领导期望,加大了流通改革力度,几年后,在全国终于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高效益的“三多一少”流通体制。此后,胡平把理论与自我实践相结合,对流通工作进行了更有深度、高度的研究,并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1991年,苏联解体,《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其中有一篇提出要反对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的和平演变。胡平经过查实:反对经济上的和平演变是新提法,而且大有来头。但他仍无所畏惧。1991年6月26日,他在上海召开全国21个城市商业局长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化、市场化、集团化、现代化,《解放日报》、《经济日报》先后全文刊载,导致了全国理论界一度的议论纷纷。有好心人劝告他:现在连那些主张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都不敢讲市场化了,你还在不合时宜地宣传,是不是走得太远了!并告诫他有很大政治风险。胡平当场回答:我说的符合改革开放的国策,符合商品经济的发展方向,没有错!我绝不收回自己的观点!1994年,胡平编著的《经济市场化与流通新秩序》一书出版了,书中提出了一些颇为新颖的观点和理念。其中有不少是“首创”,有的观点被中央高层采纳了。
6、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环节来抓
这有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分。胡平认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多种多样,更是全方位的:它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它与深化改革、拓展(生产)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息息相关;它有外延的扩张与内涵的挖潜之分;它与决策正确、执行得力、监督到位、反馈及时等密不可分;资金是至关重要的硬件,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软件;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责任制,提高劳动效率、资金利润率,降低生产经營成本,等等。总之,提高经济效益,靠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拓展、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的加强与服务水平的优质等综合性、配套性的措施手段。
7、开始重视品牌经营
胡平认为,品牌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衡量商品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尺。国外经济界有一句经典: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品牌属于一流与超一流企业创造的。品牌产生的条件:知名的生产企业、成熟的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优质的服务水平。物美价廉是普通消费者的基本要求。而在品牌消费者心里,商品的质量是次要的,心仪的品牌才是首选。因为,质量好的商品未必是品牌,而品牌商品却一定是好质量的。至于使用价值,那更不在话下了,因为品牌商品某一款式的流行极其短暂,只有及时更新才能追赶时尚。上述是狭义的品牌概念,是有形的物质存在。
新时期之初,由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省委、省政府不可能把品牌经营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但已经有意或无意地树立了一些好典型,这可以说是品牌经营的前身。例如,福日电视机、厦门卷烟厂“骆驼”牌香烟和厦门感光材料有限公司的彩色胶卷是当时福建响当当的商品品牌。
1、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年代
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到上世纪70年代末,福建农村还有15%左右的农民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状态,多数人是低层次的温饱,远远达不到好的程度。到80年代中期,城市居民的食品、副食品仍然供不应求,国家发行各种票证,实行限量供应。当时,省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好几次办公会议研究城市市场供应问题,尤其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更是“严阵以待”,既要使这些五花八门的票证能够兑现,又要确保价格不能有大幅度上涨。
2、商品经济是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计划经济实质上是产品经济:生产者生产什么,流通部门就销售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属于产品导向。而商品经济的概念表述是:流通部门采购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购买什么,属于流通导向。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属于消费导向。有几个层次:一是适应市场。消费者需要什么,流通部门就销售什么,生产部门就生产什么。二是辐射面广。商品销售完全打破了部门壁垒与地域壁垒乃至国界限制。三是创造新消费。在现代社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越来越强烈,品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档次要求越来越高,要不失时机地主动开发新的消费品。四是创造品牌消费。一般性商品消费把使用价值放在第一位,而品牌消费则着眼于价值与形象,当今社会,品牌消费的份额越来越大,这是大势所趋。五是提供优质服务。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发生革命性变革,反过来促进产品销售与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无止境的。总而言之,市场经济是竞争的“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优质服务”。
新时期之初逐渐告别了产品经济,但只能达到以流通为导向的商品经济阶段。因为,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只有进入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的小康社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消费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时代才能到来。可见,商品经济是新时期初期的主要特征,是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是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桥梁与纽带。
3、更新观念最根本
商品经济涉及生产、收购、加工、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胡平说,一定要树立以下观念。一是市场观念。要运用市场机制组织好工农业生产,及时准确捕捉国内外市场信息,以利于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二是竞争观念。商品经济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竞争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努力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创造更多物美价廉的新产品。三是开放观念。把生产与流通有机融合起来;冲破部门垄断、地区封锁,促进条条、块块都开放;加强横向联系,搞好经济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四是效益观念。这是检验商品经济的最终尺度。要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制,学会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把发展商品经济作为重中之重
经济落后,归结于商品经济不发达,集中表现为生产不足、水平低下、产品紧缺、流通不畅、效益不高。胡平把抓商品经济发展贯穿于整个任期。
第一, 抓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胡平上任时,全省农村改革已全面铺开,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是千帆竞发的“内力”主导。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农业生产中的商品经济“基因”开始孕育了。小农业范畴的12个品种,粮食连续增产,油、茶、糖、菜、果、烟、麻等11个属于“多种经营”的品种有了更大幅度增长。大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五大业,虽然起跑线不一,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优惠政策导引的结果。经过几年努力,许多农民由原来的缺吃少穿转为既达到了温饱、手头上也开始有一点零花钱了。这对千年穷困的农民来说是划时代巨变的前奏。
第二,抓农村商品经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其一,规模化生产。建立商品粮基地和糖料、油料、茶叶、水果、黄红麻、烟叶、蚕桑、橡胶、剑麻等生产基地,给予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其二,集约化经营。鼓励发展农村的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户,等等。其三,发展农村工业。大力发展新兴的家庭加工业和乡镇企业,鼓励恢复已经式微的家庭手工业。其四,发展农村商品流通业与各种服务业。其五,科技下乡。农(林、牧、副、渔)技员的下乡、上山、下海,向农民(渔民)普及农村科普知识;搞好低产田改造,改良土壤以及化肥中的氮、磷、钾因地制宜合理的比例搭配;抓速生丰产林建设、牧场改造以及浅海滩涂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推广。
第三,抓工业经济的内涵与外延。一手抓新建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1984年后,全省新增长的工业产值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新建项目提供的,三分之一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的。
第四,抓产品市场化的系列配套。要突破四大难点:一是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开始转为买方市场,致使相当多的产品面临着竞争。广东面向港澳,长三角面向国内,胶东面向东北。我们要作出更大努力,既要面向全国,也要走到海外。福建要开拓什么产品,发挥什么优势,占领哪里的市场,要动脑筋,重点产品要有主攻突破方向,不能搞四面出击。二是人才与机制。我们做生意不如珠三角、长三角,主要是信息不灵,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较差,还有营销奖励政策不够优惠。要加快营销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产品营销激励机制。三是开发,搞好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起点要高;抓拳头产品,促进老产品的更新换代,保持持续性发展的后劲。四是资金。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这几年我们有很大突破,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
5、把搞活流通作为突破口
中国自古輕商,士—农—工—商是农耕社会亘古不变的顺序排列。“奸商,奸商,无商不奸”也流行千年。“文革”之中尤甚。直到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还在进行“流通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当时流通领域骇人听闻的罪名是投机倒把。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激活流通。流通不畅,就会产生中梗阻,搞活经济就是一句空话。胡平对此心中有数。 统一对新时期流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胡平上任后的两三年里,一谈经济工作必讲流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能引导工农业部门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能协调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能促进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能促进流通领域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等等。他有一句颇有高度的名言:“没有流通就没有商品经济”。
抓好粮食购销工作。福建是个缺粮省,从1953年至1985年的33年中,粮食净调入的年份达27年。胡平任职期间,坚持实行“立足省内,适当调进”的方针。购销上,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对商品粮基地县调出粮食实行财政补贴,允许多渠道经营粮食,对粮商采取免税的优惠政策。
搞好城乡市场供应。长期以来,国家对一些重要的副食品、重要工业品实行定量或凭票证供应。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供不应求的矛盾慢慢缓解了,凭票供应的品种逐步减少,到1987年前后基本取消了。与此同时,对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副食品和日用品,取消国有垄断经营,实行物价的上限管理。1985年进入全面价格改革时,对肉、禽、蛋、鱼等敏感的副食品和时令蔬菜,采取“走小步,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管、放结合,谨慎操作,稳定消费者心理;国家对居民实行补贴,由暗补改明补,群众比较满意。同时,减少农村流通环节与流通费用,税收上给予优惠,帮助农民减轻负担,等等。
把流通渗透到生产领域。如鼓励发展农村流通业。允许工厂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试行部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直接挂钩,并允许其发展服务业、搞非生产性经营等,走出了工业经济产供销一体化的第一步。
抓流通的硬件建设。改善交通。交通是商品流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条件。发达的交通是搞活流通的前提。没有流通,经济不活;没有交通,流通不畅。交通,交通,一通百通。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是当时城乡商品交换的主要任务,与长途运输息息相关。当时省政府下了很大决心修建国道、省道,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在全省范围内,修通县与乡之间、乡与乡之间、乡与村之间的断头路,这对搞活流通发挥了很大作用。还抓紧搞好仓储、码头、市场场所建设等。
如果说,胡平在任期里对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因形势所需时有侧重的话,那么,他抓流通工作则是自始至终,也卓有成效。中央领导对此十分了解。所以,胡平于1988年被任命为国家商业部部长。他不辜负领导期望,加大了流通改革力度,几年后,在全国终于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少环节、高效益的“三多一少”流通体制。此后,胡平把理论与自我实践相结合,对流通工作进行了更有深度、高度的研究,并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1991年,苏联解体,《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员文章,其中有一篇提出要反对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的和平演变。胡平经过查实:反对经济上的和平演变是新提法,而且大有来头。但他仍无所畏惧。1991年6月26日,他在上海召开全国21个城市商业局长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化、市场化、集团化、现代化,《解放日报》、《经济日报》先后全文刊载,导致了全国理论界一度的议论纷纷。有好心人劝告他:现在连那些主张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都不敢讲市场化了,你还在不合时宜地宣传,是不是走得太远了!并告诫他有很大政治风险。胡平当场回答:我说的符合改革开放的国策,符合商品经济的发展方向,没有错!我绝不收回自己的观点!1994年,胡平编著的《经济市场化与流通新秩序》一书出版了,书中提出了一些颇为新颖的观点和理念。其中有不少是“首创”,有的观点被中央高层采纳了。
6、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环节来抓
这有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分。胡平认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多种多样,更是全方位的:它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它与深化改革、拓展(生产)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息息相关;它有外延的扩张与内涵的挖潜之分;它与决策正确、执行得力、监督到位、反馈及时等密不可分;资金是至关重要的硬件,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软件;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责任制,提高劳动效率、资金利润率,降低生产经營成本,等等。总之,提高经济效益,靠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拓展、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的加强与服务水平的优质等综合性、配套性的措施手段。
7、开始重视品牌经营
胡平认为,品牌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衡量商品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尺。国外经济界有一句经典: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品牌属于一流与超一流企业创造的。品牌产生的条件:知名的生产企业、成熟的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优质的服务水平。物美价廉是普通消费者的基本要求。而在品牌消费者心里,商品的质量是次要的,心仪的品牌才是首选。因为,质量好的商品未必是品牌,而品牌商品却一定是好质量的。至于使用价值,那更不在话下了,因为品牌商品某一款式的流行极其短暂,只有及时更新才能追赶时尚。上述是狭义的品牌概念,是有形的物质存在。
新时期之初,由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省委、省政府不可能把品牌经营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但已经有意或无意地树立了一些好典型,这可以说是品牌经营的前身。例如,福日电视机、厦门卷烟厂“骆驼”牌香烟和厦门感光材料有限公司的彩色胶卷是当时福建响当当的商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