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t2d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人是温柔的毒药,尤其是恋爱中的女人。身处爱情之中,女人会有种施虐的心态,越受宠,越如此。她用任性来挑战男人的底线,但你还不能说她是错的。恋爱中的女人永远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给予男人自己所有的爱,只为让男人变成自己的臣子。
  所以看到电影《不再说分手》中,郑伊健的“一定错先生”和周秀娜的“永远对小姐”时,每个恋爱过的人都禁不住会心一笑:女人啊,有時故意犯错,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爱的这个他是不是对的人。
  有些女孩问我:“之前没成男女朋友的时候,我们相处特别融洽,能体谅能理解,可为何一旦开始以恋人身份交往,反而闹到不可开交?”
  也有些女人不解:“没离婚时,是天天闹日日闹,一旦离了婚,反而可以平心静气做朋友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种种疑惑,都验证了一个心理学观点:交往中,每当需要女人动用自己的性别角色而非社会角色时,她便会表现出令男人匪夷所思的任性。换言之,女人可以在工作中大度、在友情中宽厚,但在爱情中,注定会小气。每一个爱情中的女人,都是“纯女人”。
  这跟女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地位有关。女人天生具有不安全感,是两性关系中较弱势的一方。
  还别以为弱势者天生只能乖乖地等在一边静等垂怜。对不少弱者而言,表达不安全感的方式恰恰是——进攻。
  唯有挑起事端,才能够打开僵局。有些女人爱跟男人闹气,隐隐中也是希望闹过之后他能心存歉意,对自己更好一些。
  爱情中的女人,内心永远虚弱、骄傲。对女人而言,最不好的一种感觉是,自己在那个男人心里没那么重要。所以女人才喜欢用任性、折磨和不讲道理去挑战男人的底线。这源自女人本身的试探性,一次次试探,只是想摸清自己到底可以抓他抓到什么程度。
  生活中有很多“永远对小姐”,在恋爱之初,确实被宠成了公主,她固执地认为男人的纵容和宠爱可以一辈子不褪色。只是这世上的男人,都曾当过“一定错先生”,但也一定没有哪个男人愿意一生认错到底!
  我一直认为,爱的同义词是“忍”,爱一个人多深,要看他忍了你多久。但前提是,忍一定是彼此的、互相的,如果只是单方的忍让,这样的爱情也很难长久。虽然女人的任性也是一种撒娇,但撒娇过度,在男人眼里那就是撒泼了。
  (摘自《伴侣》)
其他文献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2012-2013年度报告已正式出版,本年度报告主要包括我国ITS标准制定工作情况、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的情况、标委会大事记、近期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工作
芸,是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因为她平凡,并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出不平凡。她骨子里是文艺的,是浪漫的,她懂得创造生活的情趣,精通生活的艺术,重要的是,她有“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超凡品质。  她才貌双全,生而颖慧,刺绣之暇渐通吟咏,终日无愁容,说话总带着笑意。  这样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具有高尚的德行,爱丈夫,却并不强求丈夫求取功名;爱生活,却并不渴求富贵享乐。于是,她成了丈夫的知己,他们是一对性情相投的
男婴,2月,于生后一月大便间断呈黑色稀便,6~7次/日,逐渐消瘦、纳差、萎糜、面色苍白、颜面下肢浮肿,疑为白血病收住院。第一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父母体健,家族无血液病史,住
很多人根本不在乎社会信用,因为信用没给他们带来过任何好处;因为社会没有为遵纪守法者提供福利。  在德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直到读到一些别人的游记,我才意识到德国火车站不检票这件事。可见人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习焉不察,以为本当如此。在中国也是那样,虽然每次去火车站都觉得麻烦,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层层检查应该全部取消。  中国火车站的检查通常是从广场开始的,警察和治安人员走来走去,随处可见。成群的人
美国学者最近报道了肠内给予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早期致炎因子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min后松夹6h,在夹闭后立即向空肠袋内注满精氨酸或谷
本文报道了应用IPPV加PEEP抢救新生儿肺出血11例,结果出血停止8例,其中5例存活。IPPV和PEEP有制止肺泡出血和改善通气的功能。还介绍了不具备血气分析条件下如何应用临床观察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是诗人、学者、作家,更是反法西斯的革命斗士,可如今却很少人知晓他们。她是石评梅、庐隐和许广平的校友,也是李大钊的得意
为研究矮塔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采用纤维塑性铰模型对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评价了各墩柱的抗震能力,并对比分析了非弹性铰对桥梁产生的耗能作用,为桥梁的抗震
为了适应各种现代工业机械的发展,对于具有高承载能力、高齿面硬度、良好抗点蚀性、高精度、低齿面粗糙度、长寿命的硬齿面齿轮的需求不断增大,这就对硬齿面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
作为一名书画中间商,科比遇到了一件奇怪事儿。瘦高个儿的司来德先生希望他能帮自己换一幅原画。  他说,“我在美国是个木材商,也爱来欧洲参观画廊,个人收藏也蛮丰富。去年秋天我在法国波瓦提叶城见到一幅名画,花三万五买了下来。那是18世纪法国肖像画家格勒兹的作品,是幅长1英尺、宽10英寸的小画,画的是一个少女的头像,甭提多美了。那画商说这幅画格勒兹生前画过两张,完全一模一样,我买的那张是他后来临摹的第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