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国中将张震功勋卓著,一生历经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是一位为人谨厚、事母至孝的客家汉子,和养母感情深厚。
张震本姓吴,1914年10月5日出生在湘西平江县长寿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出生时,父亲吴奇才已不幸去世。他排行第四,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年龄尚小,生母余朵莲无力养活4个孩子,只好将他送给镇上一位名叫张继纶的篾工收养。
张继纶靠做篾工维持全家生活,妻子吴命媛是客家妇女。有了张震之后,他们给他取名张见生。
从此,养父母对张震宠爱有加。6岁时,养父母送张震到隔壁的万寿宫小学读书。一天,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母亲站在梯子上,隔墙看儿子,张震也看到了她。就在这时,体育教师发现张震向外面看,做操不专心,顺手用小木棍在他头上打了一下。母亲见他挨打,立即从梯子上跳下来,飞快地跑到操场上,抱着他就哭,并对教师说:“我的儿子,自己都舍不得打,你为什么打他?我们不上学了!”说完,拉着他的手就走,校长出来劝阻也不行。
母亲确实舍不得打张震,在他的记忆里,她只打过他一次。那是张震听人家说他不是娘生的,不懂其意,回家如实告诉母亲,没想到她大动肝火,把他痛打了一顿,边打边喊:“你不是我生的,是谁生的?那么一点点儿,我把你抱大的。”当时张震只有4岁,真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生这么大的气。
1930年,16岁的张震参加红军,离开了家乡。1938年,张震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他向周恩来请假,回平江县老家探亲。
在长寿街,张震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母亲。她苍老了许多,精神恍惚,目光呆滞。闲谈中,母亲告诉他:国民党军队占领长寿街后,红军亲属就成了欺压挨整的对象,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世的。望着患病的母亲,张震难过地哭了。在安排了母亲的生活之后,张震怀着难舍难分的心情离开了长寿街。
解放后,张震在工作之余,尤其是在上海养病期间,非常思念母亲。自从1938年他回长寿街,匆匆见了她一面后,多年来杳无音信,生死不知。他曾写过几封家信,打听母亲的情况,因地点变动,均无回音。每想起少小离家,从军远行,而不能照顾母亲,这令他十分愧疚。
1949年秋,在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的帮助下,张震的养母终于被找到,她已沦为乞丐,而且已经精神失常了。黄克诚派人将她送到武汉,邓子恢派人买好船票,将她送往南京。
那天天刚亮,张震就赶到了南京下关码头。12月的南京,寒气逼人。张震站在寒冷的江边,望眼欲穿。等啊等,终于等来了母亲坐的那只船。船刚靠岸,他急步跳上船去,在人流中看到了母亲,她憔悴苍老,神情有些惊喜和不安。张震叫了声:“姆妈!”眼泪便流出了眼眶。老人不知道是认不出儿子了,还是半信半疑,呆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的话好懂啊!”张震又忙说:“我是你的儿子!”此刻,母亲双眼突然一亮,认出了自己的儿子。
张震不禁泪如雨下。这是悲喜交加的眼泪,喜的是分别11载,战乱之中,流离失所,母子终于得以团圆:悲的是她老人家憔悴苍老,神情呆滞,他都不大敢认了。随同张震的参谋和警卫员,正想搀扶老人下船,张震却蹲下身来,背起了老母,一步一步走下船去。
随后的一段时间,张震与母亲同居一处,起卧必亲视,饮食必亲尝。他想留母亲在身边,度过安定幸福的晚年。但母亲不习惯城市生活,只住了半年多,就闹着要回家,有时精神病发作,到处乱跑。当时,我军正在筹划解放台湾、准备进攻舟山和再战金门,军队建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张震也没有更多时间陪伴老人,只好同意她回家。
1960年春节期间,张震带着全家回平江老家看望养母。吴命媛看到孙子、孙女都长大了,非常高兴,紧紧拉着孩子们的手,问长问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分别时,母子之间难舍难分,张震又特意把母亲接到长沙住了两三天。1961年11月,78岁的吴命媛因水肿病离开了人间。闻讯,张震失声痛哭,彻夜未眠。
其实,在张震接吴命嫒到南京之后,他又收到家乡来信,说来南京的是其养母,他还有一个妈妈,即其生母,还生活在长寿街上。得此音讯,张震颇感突然,不信其真。后来,家乡人不断来信,叙说实情,旧时的邻居也来信证明。为了弄清情况,张震给家乡政府去了信,帮助他做些调查。最后,确认了这样的事实:他的生母叫余朵莲。生母也给张震来了信,诉说40年来生离之痛,而今年过八旬,烛近风前,“但愿一睹容颜,则九泉无恨”的心情。
开始,张震不大相信,但是,既然大家证明了,就不管是养母吴命媛,还是生母余朵莲,都是母亲辈的人了,他都有责任照顾好她们的晚年。但张震也担心养母难以接受,不愿意因此伤她的心。所以在回乡探望时,他背着她,利用晚上与妻子去看望了生母一次。他含泪叫了两声:“妈妈!妈妈!”那位不幸又万幸的母亲只是流泪,久久无言!生母由她的长孙照顾,晚年也是四世同堂,99岁高龄因病逝世。
(孙光星摘自《读报参考》2015年第27期)
张震本姓吴,1914年10月5日出生在湘西平江县长寿街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出生时,父亲吴奇才已不幸去世。他排行第四,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年龄尚小,生母余朵莲无力养活4个孩子,只好将他送给镇上一位名叫张继纶的篾工收养。
张继纶靠做篾工维持全家生活,妻子吴命媛是客家妇女。有了张震之后,他们给他取名张见生。
从此,养父母对张震宠爱有加。6岁时,养父母送张震到隔壁的万寿宫小学读书。一天,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母亲站在梯子上,隔墙看儿子,张震也看到了她。就在这时,体育教师发现张震向外面看,做操不专心,顺手用小木棍在他头上打了一下。母亲见他挨打,立即从梯子上跳下来,飞快地跑到操场上,抱着他就哭,并对教师说:“我的儿子,自己都舍不得打,你为什么打他?我们不上学了!”说完,拉着他的手就走,校长出来劝阻也不行。
母亲确实舍不得打张震,在他的记忆里,她只打过他一次。那是张震听人家说他不是娘生的,不懂其意,回家如实告诉母亲,没想到她大动肝火,把他痛打了一顿,边打边喊:“你不是我生的,是谁生的?那么一点点儿,我把你抱大的。”当时张震只有4岁,真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生这么大的气。
1930年,16岁的张震参加红军,离开了家乡。1938年,张震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他向周恩来请假,回平江县老家探亲。
在长寿街,张震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母亲。她苍老了许多,精神恍惚,目光呆滞。闲谈中,母亲告诉他:国民党军队占领长寿街后,红军亲属就成了欺压挨整的对象,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世的。望着患病的母亲,张震难过地哭了。在安排了母亲的生活之后,张震怀着难舍难分的心情离开了长寿街。
解放后,张震在工作之余,尤其是在上海养病期间,非常思念母亲。自从1938年他回长寿街,匆匆见了她一面后,多年来杳无音信,生死不知。他曾写过几封家信,打听母亲的情况,因地点变动,均无回音。每想起少小离家,从军远行,而不能照顾母亲,这令他十分愧疚。
1949年秋,在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的帮助下,张震的养母终于被找到,她已沦为乞丐,而且已经精神失常了。黄克诚派人将她送到武汉,邓子恢派人买好船票,将她送往南京。
那天天刚亮,张震就赶到了南京下关码头。12月的南京,寒气逼人。张震站在寒冷的江边,望眼欲穿。等啊等,终于等来了母亲坐的那只船。船刚靠岸,他急步跳上船去,在人流中看到了母亲,她憔悴苍老,神情有些惊喜和不安。张震叫了声:“姆妈!”眼泪便流出了眼眶。老人不知道是认不出儿子了,还是半信半疑,呆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的话好懂啊!”张震又忙说:“我是你的儿子!”此刻,母亲双眼突然一亮,认出了自己的儿子。
张震不禁泪如雨下。这是悲喜交加的眼泪,喜的是分别11载,战乱之中,流离失所,母子终于得以团圆:悲的是她老人家憔悴苍老,神情呆滞,他都不大敢认了。随同张震的参谋和警卫员,正想搀扶老人下船,张震却蹲下身来,背起了老母,一步一步走下船去。
随后的一段时间,张震与母亲同居一处,起卧必亲视,饮食必亲尝。他想留母亲在身边,度过安定幸福的晚年。但母亲不习惯城市生活,只住了半年多,就闹着要回家,有时精神病发作,到处乱跑。当时,我军正在筹划解放台湾、准备进攻舟山和再战金门,军队建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张震也没有更多时间陪伴老人,只好同意她回家。
1960年春节期间,张震带着全家回平江老家看望养母。吴命媛看到孙子、孙女都长大了,非常高兴,紧紧拉着孩子们的手,问长问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分别时,母子之间难舍难分,张震又特意把母亲接到长沙住了两三天。1961年11月,78岁的吴命媛因水肿病离开了人间。闻讯,张震失声痛哭,彻夜未眠。
其实,在张震接吴命嫒到南京之后,他又收到家乡来信,说来南京的是其养母,他还有一个妈妈,即其生母,还生活在长寿街上。得此音讯,张震颇感突然,不信其真。后来,家乡人不断来信,叙说实情,旧时的邻居也来信证明。为了弄清情况,张震给家乡政府去了信,帮助他做些调查。最后,确认了这样的事实:他的生母叫余朵莲。生母也给张震来了信,诉说40年来生离之痛,而今年过八旬,烛近风前,“但愿一睹容颜,则九泉无恨”的心情。
开始,张震不大相信,但是,既然大家证明了,就不管是养母吴命媛,还是生母余朵莲,都是母亲辈的人了,他都有责任照顾好她们的晚年。但张震也担心养母难以接受,不愿意因此伤她的心。所以在回乡探望时,他背着她,利用晚上与妻子去看望了生母一次。他含泪叫了两声:“妈妈!妈妈!”那位不幸又万幸的母亲只是流泪,久久无言!生母由她的长孙照顾,晚年也是四世同堂,99岁高龄因病逝世。
(孙光星摘自《读报参考》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