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剧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教什么才是最正确的内容,才符合戏剧教学的常态?这是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很不一致的话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关注点,都有他们认为合适合理的教学内容。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分析一线老师关于《雷雨》的教学课例,来探讨戏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问题。
关键词:戏剧; 内容; 情感; 表演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曹禺在大学时创作的一部震惊文坛的处女作。它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处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现实的悲剧。自从选入人教版旧教材和新教材以来,《雷雨》的教学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在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发表的13个课例(包括教案、课堂实录等),试图对《雷雨》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在教什么”做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一、综述
综观13个课例,课堂教学目标大多定位在:(1)学习戏剧有关知识,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集中的矛盾冲突,6人;(2)了解剧中矛盾冲突及其实质,6人;(3)分析、品读戏剧的语言,以此把握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10人;(4)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所表现的主题,8人;(5)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是否真实,3人;(6)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3人;(7)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8人;(8)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4人。
课时安排上,多数为3个课时,极少数是2个课时,还有个别是1个课时。3课时的教学步骤大多按下列程序展开:(1)创设背景,导入新课;(2)解题,包括戏剧知识介绍、作者介绍和《雷雨》整体剧本介绍;(3)探究阅读,整体消化,主要包括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概述各场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第二幕中出场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4)分析戏剧矛盾冲突,依据人物有关对话,分析其性格特点;(5)个性化语言的探究;(6)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7)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如根据①《雷雨》中的情节,将课文改写为记叙文——《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或是把课文当做“用件”,依据某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写他个性化的语言;或是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潜台词)等。
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来看,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探究个性化语言。所有的13个课例中都有这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这位老师的课。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研讨:
1.分析戏剧矛盾冲突:
(1)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晚上投河?
(2)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的态度有何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3)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4)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5)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3.个性化语言探讨:
(1)学生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2) 探究破折号妙用。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使用破折号的语句,并分析归纳其作用。[1]
(二)关于《雷雨》的主题,即教师们所设定的德育教育目标。在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以及教师的课堂小结中,除两篇是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之外,其他11篇都是关于意识形态斗争,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及它的必然灭亡,激发学生对旧社会制度和旧意识形态强烈的憎恶与愤慨之情。如这位教师总结道:
悲剧是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期历史的苦难,它不应该是某一个人制造的,而应该是民族悲哀的时代显现。《雷雨》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2]
(三)关于课堂活动,大多数课例都有表演、分角色朗读和演读,但教师只是泛泛要求,没有提出明确的目的与要求,表演的深层意义不明确。
二、评述
(一) 关于《雷雨》的教学内容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一部戏剧文学作品,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跟其他文体的区别,就在于它与其他文体的文学作品一样,各有特质。小说、戏剧靠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等吸引读者。所以,在戏剧教学中教学生梳理情节、品味语言、分析矛盾冲突和把握人物形象几乎就成了所有戏剧教学永恒不变的内容,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确,一篇精彩的文章,其内容与形式肯定能做到完美结合,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也一定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其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能突显该篇文学作品的最大教学价值点,也就是与这种文体的阅读常态相一致。能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能最大程度突显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其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也一定是基于合宜的教学内容之上的。
亚里士多德把戏剧语言视为戏剧的基本媒介,认为剧作的一切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一节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必须以语言品读为切入点,注意语言的动作性、个性化和“言外之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这是戏剧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背景、情节、形象分析、主旨等都兼顾到,而要有所侧重,因为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性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对于这一点,老师们几乎都注意到了,也几乎都做到了,但是,在实际课例中,仍然有老师在带着学生先了解背景、讲述故事情节,然后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等的人物形象,继而组织学生讨论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进而揭示《雷雨》的主旨。试想想,如果《雷雨》是一部小说,那么是否还是教学这些内容呢?作为话剧的《雷雨》和作为小说的《雷雨》在教学上的内容、重点能一概而论吗?之所以会如此,这其实就是教师混淆了戏剧文学与小说的区别,把戏剧当成小说在教。
(二)关于《雷雨》的情感教育目的
对于《雷雨》的德育目标,13个课例中有9个定位在:引导学生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老师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致的认识呢?我想可能由于《雷雨》第二幕长期被选入教材,再加上教材(包括教参)的权威性解释,使老师们深信不疑:《雷雨》就是一部服务于时代的作品,其主旨就是反封建和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在《雷雨》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简单化的概括,可是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个定位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曹禺的本意。
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显然,“知人论世”是这个建议的关键词,它对克服《雷雨》教学中的片面性具有指导意义。那么《雷雨》到底是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其主旨究竟是不是反封建或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呢?它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在《雷雨》发表的第二年,东京几个中国留学生把《雷雨》搬上了舞台,不久又给国内的曹禺写信,征求意见。曹禺当即回了信,在信中,他首次谈到了《雷雨》的写作意图:“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述诗,而绝非是社会问题剧。”[3]这个解释表明了其创作意图与时代主题的疏离。显然,曹禺并非要迎合特定的时代主题,他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在《雷雨》的序中,曹禺写道:“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4]年轻的曹禺以敏感的心灵、悲悯的情怀来考察人的命运及生存处境,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而并非是要反映旧制度及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同时,由于戏剧集多种艺术于一体,能够使读者(或观众)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文学的语言美、舞台的造型美、演员的唱腔与舞蹈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因而作为艺术作品的戏剧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也应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5]所以,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少一点意识形态的分析,少一点宣泄,多一点人文情怀的观照,多引导学生感受戏剧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健全学生的审美人格。
(三)关于课堂中的表演
毋庸置疑,戏剧是用来让演员表演的,是演员演出来给观众看的艺术样式,它不像小说、散文等是写出来是让人阅读的,戏剧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围绕戏剧的表演性特征进行。在上述的课例中,都有学生的表演、分角色朗读和演读等活动,这个值得肯定,但问题是,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明确要求与提示这样做的目的。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台词、潜台词、人物性格等有所领悟,但肯定比较朦胧,从而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表演。虽然形式花哨,但却是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
那教师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不管是表演也好、演读也罢,还是分角色朗读等活动时,不能单纯读剧本的文字,而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在读的同时要极力想象在舞台上演员应该怎样通过台词、灯光、道具等进行表演,要千方百计地把剧本中的台9词、旁白、独白、背景、道具、甚至人物分析等,还原成舞台上的动作,也就是透过文字看到动作、看到气氛、看到活生生的人。通过这样的还原,达到理解人物性格、了解戏剧冲突和领会主旨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学生学会了读剧本。“一方面,我们要像演员那样读剧本,将剧本中的台词还原成舞台上的表演,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自己想象成观众,切身体验剧场的气氛。我们能从剧本中读出舞台的感觉,读出剧场的气氛,我们就学会了读剧本。”[6]
所以,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教出这一类文体独有的特色,把小说教成小说、散文教成散文、戏剧教成戏剧,就如同王荣生老师所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最低标准。只有内容首先正确了,才有资格去谈论它其他方面的好与不好,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涵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1.shtml
[2]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1.shtml
[3]曹禺.《雷雨》的创作[J].《杂文》1935,(02).
[4]曹禺.《雷雨》附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181页.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页.
[6]转引自李海林《戏剧单元样章》[J].《语文学习》2007,(2),第23页.
[7]童志斌.由语言走进文本,由语言走进内心——《雷雨》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2005,(07).
[8]杨霖霞.《雷雨》合作性教学实录[J].现代语文,2009,(08).
[9]http://www.eku.cc/xzy/ja/431857.html
[10]http://www.eku.cc/xzy/ja/431349.html
[11]http://www.eku.cc/xzy/ja/430448.html
[12]http://www.eku.cc/xzy/ja/430106.html
[13]http://www.eku.cc/xzy/ja/431103.html
[14]http://www.eku.cc/xzy/ja/429534.html
[15]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1.shtml
[16]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2.shtml
[17]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3.shtml
[18]http://www.5156edu.com/page/07-03-19/21995.html
[19]http://mypage.zhyww.cn/post/200510/72823.html
[20]http://www.5156edu.com/page/11-05-22/66165.html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关键词:戏剧; 内容; 情感; 表演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曹禺在大学时创作的一部震惊文坛的处女作。它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处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现实的悲剧。自从选入人教版旧教材和新教材以来,《雷雨》的教学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在杂志和相关网站上发表的13个课例(包括教案、课堂实录等),试图对《雷雨》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在教什么”做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一、综述
综观13个课例,课堂教学目标大多定位在:(1)学习戏剧有关知识,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集中的矛盾冲突,6人;(2)了解剧中矛盾冲突及其实质,6人;(3)分析、品读戏剧的语言,以此把握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10人;(4)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所表现的主题,8人;(5)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是否真实,3人;(6)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3人;(7)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8人;(8)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4人。
课时安排上,多数为3个课时,极少数是2个课时,还有个别是1个课时。3课时的教学步骤大多按下列程序展开:(1)创设背景,导入新课;(2)解题,包括戏剧知识介绍、作者介绍和《雷雨》整体剧本介绍;(3)探究阅读,整体消化,主要包括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概述各场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第二幕中出场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梳理这两场戏的情节;(4)分析戏剧矛盾冲突,依据人物有关对话,分析其性格特点;(5)个性化语言的探究;(6)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7)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如根据①《雷雨》中的情节,将课文改写为记叙文——《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或是把课文当做“用件”,依据某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写他个性化的语言;或是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潜台词)等。
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来看,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探究个性化语言。所有的13个课例中都有这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这位老师的课。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研讨:
1.分析戏剧矛盾冲突:
(1)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晚上投河?
(2)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的态度有何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3)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4)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5)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3.个性化语言探讨:
(1)学生找出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2) 探究破折号妙用。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使用破折号的语句,并分析归纳其作用。[1]
(二)关于《雷雨》的主题,即教师们所设定的德育教育目标。在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以及教师的课堂小结中,除两篇是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之外,其他11篇都是关于意识形态斗争,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及它的必然灭亡,激发学生对旧社会制度和旧意识形态强烈的憎恶与愤慨之情。如这位教师总结道:
悲剧是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期历史的苦难,它不应该是某一个人制造的,而应该是民族悲哀的时代显现。《雷雨》悲剧,其实就是一个封建民族的悲剧。剧作者借周朴园的一家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展示给读者,让他们去感受这个充满罪恶的制度,跟作者一起去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抨击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2]
(三)关于课堂活动,大多数课例都有表演、分角色朗读和演读,但教师只是泛泛要求,没有提出明确的目的与要求,表演的深层意义不明确。
二、评述
(一) 关于《雷雨》的教学内容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一部戏剧文学作品,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它跟其他文体的区别,就在于它与其他文体的文学作品一样,各有特质。小说、戏剧靠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等吸引读者。所以,在戏剧教学中教学生梳理情节、品味语言、分析矛盾冲突和把握人物形象几乎就成了所有戏剧教学永恒不变的内容,但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确,一篇精彩的文章,其内容与形式肯定能做到完美结合,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也一定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其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能突显该篇文学作品的最大教学价值点,也就是与这种文体的阅读常态相一致。能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能最大程度突显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其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也一定是基于合宜的教学内容之上的。
亚里士多德把戏剧语言视为戏剧的基本媒介,认为剧作的一切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一节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其教学内容必须以语言品读为切入点,注意语言的动作性、个性化和“言外之意”,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这是戏剧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背景、情节、形象分析、主旨等都兼顾到,而要有所侧重,因为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性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对于这一点,老师们几乎都注意到了,也几乎都做到了,但是,在实际课例中,仍然有老师在带着学生先了解背景、讲述故事情节,然后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等的人物形象,继而组织学生讨论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进而揭示《雷雨》的主旨。试想想,如果《雷雨》是一部小说,那么是否还是教学这些内容呢?作为话剧的《雷雨》和作为小说的《雷雨》在教学上的内容、重点能一概而论吗?之所以会如此,这其实就是教师混淆了戏剧文学与小说的区别,把戏剧当成小说在教。
(二)关于《雷雨》的情感教育目的
对于《雷雨》的德育目标,13个课例中有9个定位在:引导学生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它必然灭亡的趋势。老师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致的认识呢?我想可能由于《雷雨》第二幕长期被选入教材,再加上教材(包括教参)的权威性解释,使老师们深信不疑:《雷雨》就是一部服务于时代的作品,其主旨就是反封建和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在《雷雨》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简单化的概括,可是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个定位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曹禺的本意。
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显然,“知人论世”是这个建议的关键词,它对克服《雷雨》教学中的片面性具有指导意义。那么《雷雨》到底是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其主旨究竟是不是反封建或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呢?它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在《雷雨》发表的第二年,东京几个中国留学生把《雷雨》搬上了舞台,不久又给国内的曹禺写信,征求意见。曹禺当即回了信,在信中,他首次谈到了《雷雨》的写作意图:“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述诗,而绝非是社会问题剧。”[3]这个解释表明了其创作意图与时代主题的疏离。显然,曹禺并非要迎合特定的时代主题,他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在《雷雨》的序中,曹禺写道:“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4]年轻的曹禺以敏感的心灵、悲悯的情怀来考察人的命运及生存处境,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而并非是要反映旧制度及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同时,由于戏剧集多种艺术于一体,能够使读者(或观众)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文学的语言美、舞台的造型美、演员的唱腔与舞蹈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因而作为艺术作品的戏剧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也应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5]所以,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少一点意识形态的分析,少一点宣泄,多一点人文情怀的观照,多引导学生感受戏剧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健全学生的审美人格。
(三)关于课堂中的表演
毋庸置疑,戏剧是用来让演员表演的,是演员演出来给观众看的艺术样式,它不像小说、散文等是写出来是让人阅读的,戏剧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围绕戏剧的表演性特征进行。在上述的课例中,都有学生的表演、分角色朗读和演读等活动,这个值得肯定,但问题是,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明确要求与提示这样做的目的。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台词、潜台词、人物性格等有所领悟,但肯定比较朦胧,从而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表演。虽然形式花哨,但却是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
那教师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不管是表演也好、演读也罢,还是分角色朗读等活动时,不能单纯读剧本的文字,而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在读的同时要极力想象在舞台上演员应该怎样通过台词、灯光、道具等进行表演,要千方百计地把剧本中的台9词、旁白、独白、背景、道具、甚至人物分析等,还原成舞台上的动作,也就是透过文字看到动作、看到气氛、看到活生生的人。通过这样的还原,达到理解人物性格、了解戏剧冲突和领会主旨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学生学会了读剧本。“一方面,我们要像演员那样读剧本,将剧本中的台词还原成舞台上的表演,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自己想象成观众,切身体验剧场的气氛。我们能从剧本中读出舞台的感觉,读出剧场的气氛,我们就学会了读剧本。”[6]
所以,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教出这一类文体独有的特色,把小说教成小说、散文教成散文、戏剧教成戏剧,就如同王荣生老师所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最低标准。只有内容首先正确了,才有资格去谈论它其他方面的好与不好,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涵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1.shtml
[2]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1.shtml
[3]曹禺.《雷雨》的创作[J].《杂文》1935,(02).
[4]曹禺.《雷雨》附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第181页.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页.
[6]转引自李海林《戏剧单元样章》[J].《语文学习》2007,(2),第23页.
[7]童志斌.由语言走进文本,由语言走进内心——《雷雨》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2005,(07).
[8]杨霖霞.《雷雨》合作性教学实录[J].现代语文,2009,(08).
[9]http://www.eku.cc/xzy/ja/431857.html
[10]http://www.eku.cc/xzy/ja/431349.html
[11]http://www.eku.cc/xzy/ja/430448.html
[12]http://www.eku.cc/xzy/ja/430106.html
[13]http://www.eku.cc/xzy/ja/431103.html
[14]http://www.eku.cc/xzy/ja/429534.html
[15]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1.shtml
[16]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2.shtml
[17]http://www.ks5u.com/down/2011-4/21/515103.shtml
[18]http://www.5156edu.com/page/07-03-19/21995.html
[19]http://mypage.zhyww.cn/post/200510/72823.html
[20]http://www.5156edu.com/page/11-05-22/66165.html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