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分析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30125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了更高度的重视。食品检验检测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来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规范食品质量、约束食品监督管理以及促进产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政府部门按照内部职能设置了各个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食品检验工作。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各个检测机构职责相似、软硬件配置相同,在项目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项目重复的情况,最终导致检测资源信息无法共享,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也影响了检测质量。如何通过打造科学合理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来合理分配检测资源,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立足于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整合食品检验资源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够更好地提升食品质量。
  一、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情况分析
  我国食品检测检验体系由生产加工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政府部门检查组成。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受企业、社会中介检验能力较弱的影响,政府部门在食品检测检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各个检验机构会根据自身职能特点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分析。
  伴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在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管控中心,在卫生防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以往的卫生防疫站检验检测职能也逐渐开始由预防中心来承担。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级疾病控制检测中心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开始为传染病预防和卫生防控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在一系列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食品检测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除了食品检测,还需要相应的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有毒害作业环境的检查。
  质量监督系统中承担检测检验的机构是产品质量检验研究所,下设了专业的食品检验室或者食品检验中心。在对食品检验检测的日益重视下,各地区开始打造专门的食品检验室和检验中心,并在地区范围内成立专门的检测中心,为流通领域范围内的食品定性、定量检测提供重要支持。
  二、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重复设置容易引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检测资源浪费严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周期比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对管理、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国家也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但是投产后的设备利用率不高,如以高效气相色谱仪为例,有一半左右的设备开机时间没有超过500h,有十分之一的设备没有达到饱和设备的标准,设备投产速率较低会影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检测检验结构的重复设置加大了费用的收取。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会加大对基本样本的获取,无形中加大了费用的消耗。
  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优化对策
  1.打造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导协调机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导小组可由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卫生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商务管理部门、食品药品检验部门等共同组成,食品药品由专门的药品监督局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在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协调组织机构的作用下来开展各项工作。食品质量检测监督小组还可下设办公室,各个子办公室会负责食品质量检测的年度计算,并在工作中协调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2.整合检验资源,专门打造完善的监测网络。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为3种形式,一种是生产企业的检查,第二种是中介机构的委托检查,第三种是多个部门的联合检查。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产企业和中介检验管理部门没有形成一定的部门,所有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都是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而政府部门当前的机构组成和责任划分有点混乱,最终导致食品质量检测达不到国家规范的标准,食品检验检测的水平较低。
  3.统一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标准,规范食品检验方法。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食品的标准化管理开始面临更多挑战。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要在质量监督检查部门的牵头作用下,组织协调卫生、农业、工商、商务、食品药品检验等部门对现有的食品检验检测标准进行规范,从而避免出现标准交叉设定、标准重复设定等问题。
  4.创新食品检验工作模式,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在整合食品检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打造出完善的监测网络,并在食品质量检测检验工作中制定出统一的检验检测标准,明确食品检测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打破各自为政的检验工作局面,从而形成权责分工明确、定量和定性检测结合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模式。
  5.打造科学合理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食品质量检测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基于社会发展对食品质量检测检验提出的要求,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力量,打造出科学的食品检验检测数据中心,并在食品检测检验工作中打造出适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和社会服务综合系统,在系统平台的支持下提升资源信息的共享水平。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检测是按照国家规范、法律法规标准来判定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评估食品安全、强化市场监督、组织产品贸易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为了能够保障食品质量,需要相关人员按照严格规范的标准来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并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成立专门的检测检验机构,从而更好地促进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发展,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质量,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他文献
粮油的安全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应加强对粮油检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粮油检验是粮油进入消费市场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能把好粮油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防止不安全粮油进入市场,对消费者造成威胁。为了做好粮油检验工作,工作人员应重视粮油检验的各个环节,并遵循检验工作中的各项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粮油检验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粮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近年来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这就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更离不开高水平的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工作。本文简单分析了县级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常见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强化管理的途径,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县级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常见问题  1.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来,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县级食品检验实验室广泛普及,但生搬硬套其他机构质量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各类食品在能够满足人们营养健康需求的根本基础上,做到既无毒性也无害,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任何损伤。不断优化各类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是有效解决各类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将新型的绿色分析测试技术广泛引入各类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保证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实用性、环保性和准确性,丰富各类食品检验检测的工作模式,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食品污染的产生,尽可能减少分析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愈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为确保食品安全符合制定的行业规范及要求,必须采用适合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案,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常用的检测技术,可准确检测出食品中存在的添加剂、营养成分、药物成分和污染物等,在极大程度上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在食品行业发展中应加强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并合理应用于食品安全检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此背景下,食品的检验检测和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食品检验检测结果可信程度的最重要依据,有助于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阐述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和意义,并对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检验检测单位明确质量管理难点和优化方向,更好地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所谓测量不确定度,是
糕点类、面包、饼干等食品在现代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其中包含的添加剂也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运用霉菌检验法来评估食品安全质量,确认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本文探究运用盐水法、国标法、纸片法来检验糕点、面包、饼干类食品,希望通过检测成分来去除有害菌类物质,从而让人们吃得更安心。  一、霉菌检验方法归纳  霉菌检验对于验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食品都会对霉菌检验的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食品质量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工作人员借助微生物学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法等多种方式,检测食品的安全情况、卫生状况,从而分析食品是否安全、可食用。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食品检验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了如何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以期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随着教育3.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旅游类高职的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在校际协同背景下引入智慧课堂教学体系,对地区间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长三角旅游职教联盟烹饪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与创新点,为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引发教育者对智慧课堂的进一步理性思考。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各种牲畜的主要饲料来源。基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玉米进口量高速飙升。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增长414%,前两个月的进口量已超过2019年一年进口量,水稻和大米进口量同比增长206%,高粱进口同比增长366%。随着我国进口粮食暴涨,国际粮食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5%,玉米上涨46%、小麦上涨20%,大幅
非热杀菌技术还有一个名字叫冷杀菌,这主要是因为在利用非热杀菌技术的过程中,食物的温度普遍偏低,通常都是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这与传统的高温杀菌技术相比,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的色香味俱全,还能在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中的安全营养成分。目前我国主要运用的非热杀菌技术有高压杀菌技术、脉冲强光杀菌技术等物理杀菌,以及杀菌剂、防腐剂等化学杀菌技术。  一、非热杀菌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