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绿色明珠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0年7月13日,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召开,300多位参会者亲身感受了塞罕坝人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奇迹,也深深地被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所感动。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建成一个塞罕坝,就是为子孙后代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我们必须以对中华民族未来长远生存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再造成千上万个塞罕坝,才能使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让祖国山川更秀美、人民生活更美好。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就和您一起走进塞罕坝,一同感受伟大的塞罕坝精神!
  
  7月底的北京像一个巨大的蒸笼,走到哪里都被滚滚的热浪包围着,让人无法遁形。接到去塞罕坝的采访任务后,我的心中一阵高兴。因为不仅塞罕坝是清朝皇帝的狩猎场,比避暑山庄有着更高的海拔,而且那里还有林业工人经过48年艰辛努力营造出的112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保护京津生态安全的一道绿色屏障。
  车子在畅通的京承高速公路上行驶,我的心也飞到了三百公里外的坝上林海。那里的气温和北京有着怎样的不同?那里的112万亩人工林海是个怎样的壮观场面?塞罕坝人又是怎样通过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创造让沙漠变成绿洲奇迹的?这些问题在逐渐升高的海拔和逐渐凉爽的风中越来越靠近答案。
  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翻过几道山梁,我们的车子进入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管区。此时,车窗外的温度已经降至20摄氏度左右,一片片齐刷刷的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映入眼帘。进入林区,两旁整齐的树木为我们遮挡着并不炎热的阳光,道边盛开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心旷神怡。对于长期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的人来说,这里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绝佳所在。然而,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还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创造这片亚洲最大人工林奇迹的就是几代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
  
  京津风沙屏障
  
  清晨的塞罕坝,一片金黄的阳光洒在高低起伏的松林顶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在林间和草地上鸣叫着。一位从北京来到塞罕坝旅游的女士对身边的同伴说:“真想不到,在距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能有这么大一片森林,真好!”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科长刘国权告诉记者,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北纬42 02′42°36 、东经116 51′ 117 39 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这就是塞罕坝。“塞罕坝是蒙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这里过去曾经水草丰美、树木苍翠。清初康熙于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开围放垦,从此森林遭到砍伐,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
  1962年,为了建成华北地区中小径级用材林基地;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原林业部在这片荒原上建立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经过近48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79.4%,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多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不仅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地处高寒地区,最低气温零下43.6℃,一年中零下20℃以下的天数达120天,年均积雪7个月。近50年来,塞罕坝人在这样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创造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伟大业绩。
  “经过多年建设,塞罕坝林场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是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成功典范。塞罕坝林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震撼,令人折服,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创举。”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春延对记者说:“塞罕坝的特殊区位和特殊环境,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高度,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经营方针。多年来,我们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作为林场一切工作的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措施。一是把森林防火工作当做关系林场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科学严密的防火规章制度,组建了专业化的防扑火队伍,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场的监测网络,取得了建场48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二是建成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预测和防治体系,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三是合理、科学、适度开发利用资源,在森林资源的经营培育上,坚持以科技为指导,推行国际先进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确保了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永续利用。”
  最近这些年,京津地区的沙尘暴明显减少,天越来越蓝,除了城市本身综合治理的结果,应该说塞罕坝百万亩林海起到了一定作用。因为这里处于山脊风口,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尘没有在风的作用下翻过山脊,吹向京津地区,塞罕坝林海起到了很好的阻挡作用。
  
  林业大寨人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北曼甸林场有一棵落叶松,被塞罕坝人称为“功勋树”。就是这棵“功勋树”证明了在塞罕坝落叶松这类树种能够存活,使当时的林业部下定决心在此设立机械林场的。它也是塞罕坝人48年艰苦奋斗的见证者。
  建场初期,在政府的号召下,来自全国19个省(市)24所大中专院校的127名毕业生,告别家乡和亲人,与原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在茫茫塞外荒原上,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梦想:种树。
  回想48年前,三代人都在这里种树的78岁的林场老工人张义感叹道,“1962年刚来到这里的时候,除了一棵老松树和零星的小草相伴,一片荒漠。”
  条件的艰苦没有吓倒任何一名创业者,他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实际行动开始了创业历程,吃的是全麸黑莜面,酸菜、土豆和咸菜是他们最好的副食;住的是干打垒和土石结构的草房。造林季节,创业者们几十天吃住在野外。由于当时正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粮食奇缺,创业者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边造林一边种粮,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保证了林业生产。
  正是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队伍,在与世隔绝的生存环境、无数次的失败以及一场场的自然灾害中,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育苗和造林全套技术,填补了国内林业生产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我爷爷在林场建场之初就来到塞罕坝。那时的条件很艰苦,在山上渴了就化积雪喝,爷爷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为塞罕坝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场职工王海燕告诉记者。
  就在王海燕爷爷开始上山种树的十几年以后,王海燕的父亲也加入了塞罕坝植树造林的大军,成了一名护林员。从小在林场长大的王海燕受到父辈的影响,立志为生态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2001年从林校毕业后成了塞罕坝一名林场气象观测员。
  像王海燕这样的一家几代人都为植树造林奉献着的人,在塞罕坝还有很多。塞罕坝人视林场为家,将绿化当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为林业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展览馆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形象地展示出老一代植树人艰苦创业的岁月。在展览馆,记者还从国家计委批复建场的四项任务中看到,建场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集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
  “最初都是从东北调树苗,通过火车运到承德,浇水后再运到坝上。那时候是白天来白天卸,黑天来黑天卸。但是前两年造林都失败了。”张义带着沙哑的声音说,创业者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育苗造林技术。不仅满足了林场建设的需要,也填补了当时国内林业生产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春延告诉记者,1977年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让当时有林面积一半以上的树木面临折干、劈裂等惨状。祸不单行,1980年塞罕坝又遭遇了特大干旱,12.6万亩树木惨遭旱劫。尽管如此,创业者们没有丝毫动摇,毁了再种,再毁再种。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塞罕坝人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终于将昔日的荒原变成了今天的百万亩林海。
  今年6月5日至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视察,在全面深入调研后,贾治邦称赞塞罕坝人是全国林业战线上的大庆人和大寨人。
  贾治邦说,塞罕坝人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干出这么大的成绩,创造了林业战线上的一个奇迹,是全国林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塞罕坝人坚持几十年,一代接着一代干,传承和发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五大精神,就是凭着这五大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把塞罕坝建成了有山有水的塞上江南。
  刘春延告诉记者:“领导的亲切鼓励和重要指示,给塞罕坝的改革和发展增添了无穷动力。我们将不负重托,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扬塞罕坝精神,全面实施“生态立场、营林强场、产业富场、人才兴场、文化靓场”发展战略,努力把塞罕坝这面旗帜举得更高,争做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如今这百万亩林海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防止了该地区森林退化为草原、草原再向沙漠退化的演替进程,保护和涵养了滦河、辽河的水源,每年向两水系输入淡水400多万吨。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塞罕坝,已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而今当我们穿行于这片一望无垠的林海时,在领略美景、聆听鸟鸣的同时,更应向那些我们记得的和无数不记得的造林人深表敬意。
  
  科学营林造林
  
  塞罕坝人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锁在塞外,在高原上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这全是塞罕坝人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的结果。
  塞罕坝建场之初,没有经验的造林一次次失败了,有人动摇了,“林场应该下马”的声音曾经动摇了民心。老党员、老领导顶住了压力,他们和300多名职工一起吃住在山上,分析原因,研究总结。最终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技术难关,探索出了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树种的全光育苗技术,自行改进了造林机械,解决了机械造林苗木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创造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技术。
  塞罕坝机械林场老场长李兴源说:“知识就是生产力。现在育苗亩产量是原来的6倍。同时,质量也能够保证。我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育苗体系、造林体系、管护体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那时候大家的精神状态好,为了国家,宁可不要商品粮,自力更生种粮食。你是干部、你是场长也要去种地,要和大家共同去造林、去整地。同甘共苦,那个劲头是什么也买不来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三道河口林场隔河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望,是目前塞罕坝造林难度最大的一个地域。这里没有任何采伐指标,全部以生态恢复为主。
  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三道河口都是沙地,造林难度相当大。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创新造林方式,在沙地实行沙棘带状密植和黄柳分根压条造林;适宜地块实行十行造一行一穴双株,雨季带坨补植的备补苗方式;抗旱保墒能力低的地块实行大规格容器桶造林。
  在一个造林作业区,记者看到一棵棵樟子松树苗艰难地生长在沙地中,由于缺水,针叶末梢有的已经干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王副科长告诉记者:“沙地造林的难度之大,人们难以想象。塞罕坝的林子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上造起来的,塞罕坝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沙地渗水性能好,就一次次挑水多浇;小苗不好成活,就换大苗。因此,塞罕坝林场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为生态造林,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
  实施分类经营,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推动国有林场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国有林场走向市场,发展产业,实现腾飞的助推器。塞罕坝机械林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全场划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商品林”四大经营板块,实行分类经营、分区施策。
  塞罕坝全场现有商品林42万亩,在经营管理上,他们坚持“经营和保护并重,利用和培育并举”的原则,按照木材市场成熟理论和近自然理论,对商品林实行集约经营、依法经营,有序利用,保持年采伐量不超过年增长量的1/4。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阴河林场的一个作业区,记者看到间伐的杉木整齐的堆放着,几个工人正在清理枝杈。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科长刘国权告诉记者,自建场来他们就坚持“以育为主,育、护、造、改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塞罕坝特色的森林经营体系。作业项目主要有林分清理、定株、修枝、透光伐、抚育间伐(下层疏伐)等,抚育对象为全场范围内的残次天然林、混交林、人工林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科学经营使得林场的林分质量稳步提高,结构日趋合理,保持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在作业生产过程中,广大生产技术人员注重科技创新和经验总结。坚持施工一律以设计为准、生产一律以样圆为指导、伐根一律降低为零、修枝一律用锯、枝柴剩余物一律清出林外、造材一律以市场为导向的“六个一律”施工操作规范。
  “林子是我们付出那么多心血和汗水才长成的,我们舍不得浪费一点,必须使其效益最大化。”刘国权饱含深情地说。
  在森林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防火。因为,一根火柴就可以牵动整片林海的存活。在阴河林场亮马台营林区,记者清晰地看到区内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的统计。经营面积、辖区居民组、居民人数、吸烟人数、坟头数量、签订责任书数量,以及防火工具、人数等非常详细。
  “为了保护林海,塞罕坝人的清明节已移风易俗,不再烧纸祭奠,而改为鲜花祭祀等方式。” 亮马台营林区组长王国彬对记者表示。
  刘春延对记者说:“塞罕坝的立场之本是生态,发展基础也是生态。今后我们将坚持依法治林,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的保护能力。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通过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夯实林场发展基础。”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兴林史。在林场各作业区记者都能看到这样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图:批复方案→学习培训→伐前复核→施工打号→初步测算消耗蓄积→伐中指导→调整采伐木→再次测算消耗蓄积→林木采伐→打杈造材→集材短运→木材归楞→入库销售→清理林地→伐后验收。
  正是有了这样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流程,才保证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与奖励。1981年,国家计委、科委、林业部、农牧渔业部联合授予塞罕坝机械林场“农林科技推广进步奖”。1984年林场获得了由国家经委、科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予的“全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0年荣获“全国先进国营林场”称号。1994年,林场又荣获十大“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称号。
  
  第二次创业
  
  由于长期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林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2006年,刘春延担任场长后,立足本场资源,积极探索全新的森林经营模式,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培育资源、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开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二次创业。
  作为一个国家重点林场,木材生产是塞罕坝的主业。在多年的木材经营和管理中,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刘春延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木材从生产到销售的科学有效管理办法,把有限的消耗蓄积管理好,使用好,实现效益最大化。另外,森林生态旅游是我场的优势产业和希望产业,已被列为总场二次创业的战略发展重点。”
  据了解,近几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累计投入1亿多元,吸收社会各种资金10亿多元,改善生态景区的基础设施和软、硬环境,对景区、景点进行了改造升级,从而提升景区整体品位,促进了塞罕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旅游实现社会综合效益近10亿元,林场收入近2000万元。
  记者在采访期间,看到大批来自北京、天津的自驾游游客来到塞罕坝。他们在欣赏塞罕坝壮观林海、美丽湿地和斑斓野花的同时,也享受着高原盛夏凉爽的天气。不少人对塞罕坝高寒、流沙之地能够拥有这样一片浩瀚林海感到惊奇,虽然他们并不知晓塞罕坝人近50年的艰辛历程。
  朱启涛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个白领,她已经是第二次来到塞罕坝了。她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到塞罕坝就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没想到距离北京仅300公里的坝上,森林、湖泊、湿地、野花样样都有,这里就是一个天然氧吧,呼吸起来轻松而惬意。她说自己还要再来,因为这是一个百来不厌的地方。
  据塞罕坝机械林场宣传办主任刘亚春介绍,塞罕坝旅游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有望突破2000万的收入。而且,总场已与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旅投公司达成了意向,共同开发塞罕坝生态旅游,高起点、高标准、大投入、细谋划、精包装、推介一批旅游休闲高端项目,带动大旅游的产业升级。
  在第二次创业过程中,绿化苗木销售和绿化工程建设是塞罕坝的另一个自主开发的经济支柱项目。他们抓住最近几年绿化苗木紧俏的商机,培育了大量优质绿化苗木,销售收入逐年增加,2009年已突破1000万元。
  刘春延对记者说:“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走出去承揽社会绿化工程,让其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今后将进一步发挥绿化苗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绿化苗木产销和绿化工程建设做成大产业。”
  有了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和塞罕坝人的实干精神,整个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经营呈现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良好态势。在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的情况下,刘春延这一届领导班子开始了以人为本的改善民生工程。
  十几年前的塞罕坝城区是石头房、篱笆院、泥土路,部分下属林场还无路无电,人们形象地称为“脏乱差、破旧土”。近年来,林场投入资金超亿元,对全场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改造。总场及下属所有单位全部新建了办公楼,安装了现代办公设备和现代网络通讯设施,实现了办公现代化。
  要实现国营林场的现代管理制度,就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过去的观念。在以人为本的思路下,他们提出了“山上治坡、山下治窝,山里生产、山外生活”的新理念,在围场县城分期实施了“安居工程”,使760户职工搬进了县城。
  刘春延对记者说:“生活区下移和工作区配套,改变了塞罕坝人传统的生活模式,实现了‘山上山下双轨办公,山里山外两地生活’的全新人居模式,历史性地开创了塞罕坝人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全新生活,实现了老人孩子们在城里‘安居、求学’,职工在岗位上‘乐业’的和谐局面。”
  有了美好的生活,才会有工作的热情;有了家庭的稳定,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以生态为先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改善职工生活“生态”的做法,令人敬佩,因为这样才能称得上现代林业制度。
  
  伟大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的今天是一个品牌,其成长见证了林业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品质,见证了务林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建场48年来,塞罕坝人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乐观的态度和必胜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奋战在塞北高原。创业者们沐风雪斗严寒,吃野菜饮雪水,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后来人接力传承,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几十年血汗浇灌荒原、染绿山川,塞罕坝人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营造起112万亩人工林,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绿色生态屏障。
  塞罕坝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林业战线上的一个奇迹。塞罕坝人坚持几十年,一代接着一代干,传承和发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五大精神,就是凭着这五大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把塞罕坝建成了有山有水的塞上江南。
  目前,我国剩余的宜林荒山荒地有60%分布在像塞罕坝这样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林木生长缓慢,是难啃的“硬骨头”。
  “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树立必胜信心,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贾治邦说,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树起了一面旗帜,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在全国认真总结推广,并不断发扬光大,造出更多塞罕坝这样的林海。
其他文献
南岳醮是湖南怀化溆浦龙潭的一种特殊的祭祀仪式。该仪式以朝拜衡山,祭祀南岳大帝为载体,通过踩街、摆卦、念经文、跪拜朝岳等仪式,祈求父母平安长寿和先人在阴曹地府安乐往生。
龚伟斌指出:传统照明企业目前对LED灯泡的产品认识不够清晰,布局混乱,而且由于没有LED电视部分的产能优势,相当于只有一条腿在跳,未来发展显然不如两条腿走路的家电企业。在
Hittite公司发布了一个SMT封装的pHEMT MMIC驱动放大器,满足DC到10GHz范围的蜂窝通信/4G、宽带、军事或者固定无线设备的高线性应用。HMC788LP2E是一个采用GaAs技术的pHEMT M
围场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境内以山区为主,兼有山地与草原过度地区,为高原性温带季风性气候,无霜期短,全年降水量较低,气候相对干旱。农业经济不发达,林业经济质量也不高,特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改革课程,才能愈来愈接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以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的类型为例,分析了存在
心梗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就是胸口发闷、发疼。不过心梗的症状可不只是胸痛,从前胸、颈部,到肩膀、后背,人体下颌到肚脐之间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疼痛。有人会是牙疼,也有人会
2009年,广西林业工作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林业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进展,林业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林业投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林业发展总体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5年前,地处云南省哀牢山脉深处的元阳县东观音山脚下的泡竹林山,还是一片荆棘丛生的不毛之地。然而,当改革大潮在这片荒漠的土地上汹涌而来时,它一改昔日憔悴的容颜。2000亩
山东省临清市的古树是历史文化名城中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被有关部门公布为文物名胜名录加以保护,受到人们的喜爱,吸引众多游客光顾,为临清绿色旅游增添活力。黄河故道地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