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要求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是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研究生能力培养、情商培养、质量评价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尚且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63-02
研究生创新培养作为我国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人才强国和创新人才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实现大幅提高教育质量和稳步扩大招生规模有机统一的重要保障。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基础和根源自然成为了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水平的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突破性增长,高层次人才与日俱增,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能力培养不均衡
目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更多关注专业知识,较少对其他方面提出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领和全面提高、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相去较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持续研习积累,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结构,更是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过程,但研究生中,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善于表达自己怀疑和反对意见。当个人观点和他人产生矛盾时,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直线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除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的全面、创新、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2、情商培养不充分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增强理工科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淡化了情商的培养。情商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学会通过人际沟通获取资源,促进发展。目前研究生学习研究活动以导师为核心,以教研室为中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研究生对外交流的通道,也加剧了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的现状,理工科学生因学科专业的特点,每天两点一线,局限于小小的交流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大大降低,缺乏沟通技能孕育的环境和氛围。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纵然在专业学识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往往思维机械化、程序化,不擅长通过积极良好的沟通,展示自我,获取外界的资源支持,优化整合,为我所用,这将桎梏学生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对于研究生情商的培养不容忽视。
3、质量评价不多元
当前多数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评价上,倾向于通过学术、科研水平的高低来评价研究生的在校表现,如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参加科研活动的情况作为唯一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标准,这种引导方式在鼓励研究生强化学术专研能力的同时也遏制了研究生其他才能的展示。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发展、多元化发展,使得原本就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的学生更加习惯于按照已有书本、已有理论模型或已有经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很少有人能摆脱定势思维,另辟蹊径,敢于怀疑、否定,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丰富传统的评价标准,用多元化发展的眼光去衡量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势在必行。
4、教育方式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基地,必须在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间实现匹配协调,同时高校作为社会最先进的科研组织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地之一,必须以趋势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问题,社会及行业发展中发挥引导功能。高校的这两种特殊身份要求他们在编制研究生培养计划时要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但目前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卖力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教学辅导少,引发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要求,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
二、研究生培养教育对策思路
1、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思辨意识
培养目标与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除了专业学习外,更需要因材施教,重视和引导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教学而言,对不同背景、个性特点的学生因采取相对灵活的培养模式。从导师而言,应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在课题、项目中,避免单纯地布置任务,分配工作,转而替代为激励和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和创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长期遗留下来的负面效应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的意识和信心。因此,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术、科研上的每一次发现和改进,重视疑问、平等探讨、耐心指导,将怀疑精神融入他们的思想,他们每一天的生活。
2、强化人际沟通,活跃科研氛围
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集体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沟通机会,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加强各方面的研究交流。首先,应丰富以专题讨论、文献汇报、工作进展等为中心的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积极邀请外校师生、专家学者、或是专业领域的权威、科研项目合作者参与学术交流和举办学科前沿讲座,鼓励跨导师、跨研究生方向的学术交流。宽松的研讨氛围和前沿的学科信息,不但能开拓视野,还能培养研究生探索、合作、批判和独立研究能力。
3、丰富评价指标,重视素质教育
研究生教学虽然早已摆脱了“一张试卷定高下”的局面,但对于研究生学术、科研专业水平的过分偏重,致使素质教育逐渐被忽略,违背了教育培养人、造就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一本质。培养学生勇于攀登,开拓进取的理想信念,艰苦朴实的生活态度,严谨端正的学术作风,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健康乐观的人生心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和研究生学术、科研的培养相辅相成。因此,科研学术、思想素质两者在研究生培养中必须齐驱并进。为此要重视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有关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让他们带着科研课题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改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教育
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知识功底扎实,身心趋于成熟,思辨能力较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具有自我探索和研究的意识及能力。基于此,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对促进研究生个性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精神,激发创新欲望具有裨益。在整个教授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组织者、辅导者、评价者,以启发指导替代单向传授。学生充当着复杂问题的解决者,并通过调查研究、独立钻研和认真思考,讨论交流,提高对某些主题、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养成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
三、总结
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战略的重要保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研究生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魏长平.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探索[N].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9) 第20 卷第5 期.
[2] 海霞,设平.合营销理论谈高校研究生的培养[J].管理观察,2009(04).
[3] 刘陈,李飞,方萍.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2).
作者简介:
谈静艳,女,江苏无锡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2-63-02
研究生创新培养作为我国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人才强国和创新人才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实现大幅提高教育质量和稳步扩大招生规模有机统一的重要保障。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基础和根源自然成为了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水平的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突破性增长,高层次人才与日俱增,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能力培养不均衡
目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上更多关注专业知识,较少对其他方面提出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领和全面提高、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相去较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持续研习积累,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结构,更是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过程,但研究生中,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善于表达自己怀疑和反对意见。当个人观点和他人产生矛盾时,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直线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除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的全面、创新、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2、情商培养不充分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增强理工科研究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淡化了情商的培养。情商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学会通过人际沟通获取资源,促进发展。目前研究生学习研究活动以导师为核心,以教研室为中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研究生对外交流的通道,也加剧了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的现状,理工科学生因学科专业的特点,每天两点一线,局限于小小的交流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大大降低,缺乏沟通技能孕育的环境和氛围。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纵然在专业学识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往往思维机械化、程序化,不擅长通过积极良好的沟通,展示自我,获取外界的资源支持,优化整合,为我所用,这将桎梏学生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对于研究生情商的培养不容忽视。
3、质量评价不多元
当前多数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评价上,倾向于通过学术、科研水平的高低来评价研究生的在校表现,如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以及参加科研活动的情况作为唯一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标准,这种引导方式在鼓励研究生强化学术专研能力的同时也遏制了研究生其他才能的展示。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发展、多元化发展,使得原本就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的学生更加习惯于按照已有书本、已有理论模型或已有经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很少有人能摆脱定势思维,另辟蹊径,敢于怀疑、否定,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丰富传统的评价标准,用多元化发展的眼光去衡量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势在必行。
4、教育方式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基地,必须在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间实现匹配协调,同时高校作为社会最先进的科研组织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地之一,必须以趋势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问题,社会及行业发展中发挥引导功能。高校的这两种特殊身份要求他们在编制研究生培养计划时要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但目前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卖力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教学辅导少,引发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忽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要求,无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
二、研究生培养教育对策思路
1、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思辨意识
培养目标与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除了专业学习外,更需要因材施教,重视和引导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教学而言,对不同背景、个性特点的学生因采取相对灵活的培养模式。从导师而言,应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在课题、项目中,避免单纯地布置任务,分配工作,转而替代为激励和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和创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长期遗留下来的负面效应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的意识和信心。因此,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术、科研上的每一次发现和改进,重视疑问、平等探讨、耐心指导,将怀疑精神融入他们的思想,他们每一天的生活。
2、强化人际沟通,活跃科研氛围
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集体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沟通机会,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加强各方面的研究交流。首先,应丰富以专题讨论、文献汇报、工作进展等为中心的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积极邀请外校师生、专家学者、或是专业领域的权威、科研项目合作者参与学术交流和举办学科前沿讲座,鼓励跨导师、跨研究生方向的学术交流。宽松的研讨氛围和前沿的学科信息,不但能开拓视野,还能培养研究生探索、合作、批判和独立研究能力。
3、丰富评价指标,重视素质教育
研究生教学虽然早已摆脱了“一张试卷定高下”的局面,但对于研究生学术、科研专业水平的过分偏重,致使素质教育逐渐被忽略,违背了教育培养人、造就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一本质。培养学生勇于攀登,开拓进取的理想信念,艰苦朴实的生活态度,严谨端正的学术作风,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健康乐观的人生心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和研究生学术、科研的培养相辅相成。因此,科研学术、思想素质两者在研究生培养中必须齐驱并进。为此要重视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有关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让他们带着科研课题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改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教育
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知识功底扎实,身心趋于成熟,思辨能力较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具有自我探索和研究的意识及能力。基于此,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对促进研究生个性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精神,激发创新欲望具有裨益。在整个教授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组织者、辅导者、评价者,以启发指导替代单向传授。学生充当着复杂问题的解决者,并通过调查研究、独立钻研和认真思考,讨论交流,提高对某些主题、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养成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
三、总结
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战略的重要保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研究生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魏长平.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探索[N].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9) 第20 卷第5 期.
[2] 海霞,设平.合营销理论谈高校研究生的培养[J].管理观察,2009(04).
[3] 刘陈,李飞,方萍.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2).
作者简介:
谈静艳,女,江苏无锡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辅导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研究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