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写不好作文是因为没有写作天赋,不禁感叹:就算练习也写不出好文章。可真的是这样吗?你知道吗?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文章也是一点点练出来的。今天,美学家朱光潜就来告诉我们名家的好文章是怎么练出来的。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
托尔斯泰的儿子在《回想录》记载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修稿时的情形。他说:“《安娜·卡列尼娜》初登俄报《Vyetnik》時,底页都须寄吾父亲自己校对。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糊涂得不可辨识。幸吾母尚能认清他的习用符号以及更改增删。她尝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她便把他很整洁的清稿摆在桌上,预备他下来拿去付邮。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并表示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于是把稿子再拿去改过。再誊清一遍。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
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此外以美文著名的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它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我们读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其中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成百上千篇名著,揣摩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假如要描写吉卜赛野人生活,便去和他们同住。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像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
读书只是预备的功夫,真正学作文,还要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作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不会作议论文。这并不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作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
托尔斯泰的儿子在《回想录》记载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修稿时的情形。他说:“《安娜·卡列尼娜》初登俄报《Vyetnik》時,底页都须寄吾父亲自己校对。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糊涂得不可辨识。幸吾母尚能认清他的习用符号以及更改增删。她尝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她便把他很整洁的清稿摆在桌上,预备他下来拿去付邮。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并表示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于是把稿子再拿去改过。再誊清一遍。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
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此外以美文著名的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它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
我们读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其中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成百上千篇名著,揣摩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假如要描写吉卜赛野人生活,便去和他们同住。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像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
读书只是预备的功夫,真正学作文,还要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作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不会作议论文。这并不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作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