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浸淫SP行业多年的朋友跟我诉苦,说虽处盛夏,他却分明感到SP的冬天真的来了。公司业务锐减不说,他的岗位也是岌岌可危,感觉头上阴气笼罩,前景莫辨。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感受。转眼,空中网等SP大幅裁员的消息便见诸媒体,在行业里卷起了一些波澜。
仅仅一个月时间,许多SP公司的业务缩水量至少达到了70%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的数字?就像是你兴致勃勃地准备踢球,忽然发现足球变成了球胆,而你竟束手无策。
这样的事也曾有过。2004年移动统一MISC平台时,很多月进千万的SP一下降到百万级别。但那次缩水得快,反弹得也快。而这次,SP们恐怕是很难再念着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容度过了。
一把势必落下的剑终于落下。不论早晚,它是一定要落下的。仿佛一场戏剧,假若第一幕里出现了一把枪,那么在最后一幕它一定会发射。
移动运营商在它认为必要的时间祭出了“11条”军规,对SP进行了空前严肃的整饬。其中尤以“二次确认”杀伤性最甚,最具毁灭性。此举别无它意,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增值服务中SP所根深蒂固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和诱骗定制等行经。所谓“二次确认”就是对所有梦网定制类业务(含短信、彩信、WAP门户类业务)客户在正式收费前,都进行两次提醒确认。在给客户提醒确认的时段里,客户可免费使用业务。
“二次确认”政策的出台,使得上市SP的股价应声下跌。而据分析师们认为,SP的普遍收入会下降20%。
其实“二次确认”只是SP对用户应该做到的基础工作。由此也可见因为应该做而有意不做的部分,SP就会有多少真金白银进帐。更可见SP的服务又是何等糟糕。
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将“二次确认”制度归结为中移动的垄断意图。其实这是不确的。因为“二次确认”并不会给移动运营商带来效益的提升。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移动同样也会面临着收入降低及业务增长速度的放缓。
其实这一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以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手机用户。有了“二次确认”,黑心SP再想使用欺诈瞒骗手段获得黑钱的企图就将难以实施了。
有人将移动运营商的“11条”评价为一项“拧干水分”的政策。但它说得有点轻易了——那哪里是水,简直就是用户的血汗。这些血汗的流失就是出于SP对消费者的欺骗——本来说是给一个活动投一票,结果却花了三票的钱;本来只是想下载一首歌,却稀里糊涂地订制了包月,甚至个别SP与地方运营商沆瀣一气,违规修改用户数据,直接让这些用户交纳一个月的包月信息费。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正是无数用户可以承受或懒于追讨的损失填满了SP贪婪的腰包。
SP的敛财太过容易,因此,尽管中国已有上万家SP,但是真正的业务开发人员、技术人员依旧寥寥可数。SP的生存大多靠的是关系及渠道。就是这样一个同质化现象严重,极易复制的行业,竟在无线通讯领域里长期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贪婪的权势必将产生危机。在长期“抢钱式”的经营中,SP最大的积弊就是侵权、违规及信用低下。
SP处于产业链的关键位置,使它不仅能够对消费者进行欺瞒,更有对上游CP进行盘剥与压榨。在合作中,SP提供给CP的收入数字基本上都是经过处理,并以SP认可的数据为主。CP的利益由此遭到了大规模的侵害,有些甚至程度极深,由矛盾纠纷直至演变到诉诸法律。愈演愈烈的官司证明了这一点。
恃强凌弱,侵权使用CP的内容,对CP及版权人恶意欠帐,任意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凡此等等,都是任何一个谋求健康发展的行业所不应存在的现象。这次运营商的新规,无疑是对行业旧格局实行的一次“定向爆破”,目标当然是瞄准了SP。运营商越过SP,与CP的直接对接已成定局。移动与联通相继推出的中央音乐平台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标志。
“内容为王”,这个呼吁了很长时间的局面正在形成。CP正由已往相对弱势与从属的阴影里摆脱出来,走向了一个本该享有的新的天地。当然,CP若想走的达到真正的胜利,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至少它们看到了希望。
同样,对SP而言,这也是个大浪淘沙的契机。不断苦练内功,自我完善,提升经营、服务与技术质量,这才是SP的正途。
俗话说“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当一切的陋习与无德再不能依靠SP的自我完善来解决时,也就离他们的严冬不远了。而这严冬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它们自己一手制造的。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感受。转眼,空中网等SP大幅裁员的消息便见诸媒体,在行业里卷起了一些波澜。
仅仅一个月时间,许多SP公司的业务缩水量至少达到了70%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的数字?就像是你兴致勃勃地准备踢球,忽然发现足球变成了球胆,而你竟束手无策。
这样的事也曾有过。2004年移动统一MISC平台时,很多月进千万的SP一下降到百万级别。但那次缩水得快,反弹得也快。而这次,SP们恐怕是很难再念着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容度过了。
一把势必落下的剑终于落下。不论早晚,它是一定要落下的。仿佛一场戏剧,假若第一幕里出现了一把枪,那么在最后一幕它一定会发射。
移动运营商在它认为必要的时间祭出了“11条”军规,对SP进行了空前严肃的整饬。其中尤以“二次确认”杀伤性最甚,最具毁灭性。此举别无它意,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增值服务中SP所根深蒂固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和诱骗定制等行经。所谓“二次确认”就是对所有梦网定制类业务(含短信、彩信、WAP门户类业务)客户在正式收费前,都进行两次提醒确认。在给客户提醒确认的时段里,客户可免费使用业务。
“二次确认”政策的出台,使得上市SP的股价应声下跌。而据分析师们认为,SP的普遍收入会下降20%。
其实“二次确认”只是SP对用户应该做到的基础工作。由此也可见因为应该做而有意不做的部分,SP就会有多少真金白银进帐。更可见SP的服务又是何等糟糕。
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将“二次确认”制度归结为中移动的垄断意图。其实这是不确的。因为“二次确认”并不会给移动运营商带来效益的提升。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移动同样也会面临着收入降低及业务增长速度的放缓。
其实这一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以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手机用户。有了“二次确认”,黑心SP再想使用欺诈瞒骗手段获得黑钱的企图就将难以实施了。
有人将移动运营商的“11条”评价为一项“拧干水分”的政策。但它说得有点轻易了——那哪里是水,简直就是用户的血汗。这些血汗的流失就是出于SP对消费者的欺骗——本来说是给一个活动投一票,结果却花了三票的钱;本来只是想下载一首歌,却稀里糊涂地订制了包月,甚至个别SP与地方运营商沆瀣一气,违规修改用户数据,直接让这些用户交纳一个月的包月信息费。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正是无数用户可以承受或懒于追讨的损失填满了SP贪婪的腰包。
SP的敛财太过容易,因此,尽管中国已有上万家SP,但是真正的业务开发人员、技术人员依旧寥寥可数。SP的生存大多靠的是关系及渠道。就是这样一个同质化现象严重,极易复制的行业,竟在无线通讯领域里长期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贪婪的权势必将产生危机。在长期“抢钱式”的经营中,SP最大的积弊就是侵权、违规及信用低下。
SP处于产业链的关键位置,使它不仅能够对消费者进行欺瞒,更有对上游CP进行盘剥与压榨。在合作中,SP提供给CP的收入数字基本上都是经过处理,并以SP认可的数据为主。CP的利益由此遭到了大规模的侵害,有些甚至程度极深,由矛盾纠纷直至演变到诉诸法律。愈演愈烈的官司证明了这一点。
恃强凌弱,侵权使用CP的内容,对CP及版权人恶意欠帐,任意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凡此等等,都是任何一个谋求健康发展的行业所不应存在的现象。这次运营商的新规,无疑是对行业旧格局实行的一次“定向爆破”,目标当然是瞄准了SP。运营商越过SP,与CP的直接对接已成定局。移动与联通相继推出的中央音乐平台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标志。
“内容为王”,这个呼吁了很长时间的局面正在形成。CP正由已往相对弱势与从属的阴影里摆脱出来,走向了一个本该享有的新的天地。当然,CP若想走的达到真正的胜利,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至少它们看到了希望。
同样,对SP而言,这也是个大浪淘沙的契机。不断苦练内功,自我完善,提升经营、服务与技术质量,这才是SP的正途。
俗话说“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当一切的陋习与无德再不能依靠SP的自我完善来解决时,也就离他们的严冬不远了。而这严冬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它们自己一手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