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惨败攻克顽疾壮志成空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在上海,1948年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1952年医院院系调整,由大内科趋向专业化。他当时想着血液病比较简单,就是“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
但这个“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1959年大跃进,王振义经历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惨痛。当时医院领导专门给王振义一个病房来收治白血病人。那—年,这个病床收治了差不多60个病人,“最后这60个病人全部都去世了。”
这是王振义第一次正面遭遇白血病,以惨败而告终。面对这个残酷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还不够,必须一步一步来研究。他决定从止血和血栓领域的研究转向对白血病的研究。但正当王振义踌躇满志的时候,组织上一纸调令将他安排到校本部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新回到临床研究。
一双慧眼巅峰时刻让贤学生
回到临床岗位后,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
“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
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现为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的陈国强读中小学时没学过英语,读博期间王振义看到他英语发音不标准,口语不是很好,王振义便每个星期都要两次来到学生集体宿舍,为他辅导英语。“当时老师已经有七十多岁了,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是多么希望学生的未来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这是对我非常感动的事。”提及恩师对自己的关怀,陈国强至今记忆犹新。
王振义说,人生就是个抛物线,任何人都有上升、高达高峰和下降的阶段,
“当你的工作在顶峰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下来。”
一项成功治疗方案福泽全球
1978年返回临床后,王振义潜心研究白血病治疗。当时对于血液系统的肿瘤来说,主要是通过化疗来治疗,但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毒副反应很大,会加剧出血,从而导致早期死亡。
1985年,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岁女孩小怡君被送到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景虹回忆说,“当时出血非常严重,感染也很重,几乎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
这时候王振义提出一个新方法,“我们就问她妈妈,能不能试试这个药?我们知道它没有毒性的,而且体外已证明是有效的。”这个方法就是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当时在国际上是独创的疗法,但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
小怡君开始接受王振义提出的治疗方法,但当时王振义的治疗方案还是遭受了极大压力。当临床医生跟他说,病人的白细胞高了,但坏细胞变成好的了。“我说就蛮好嘛。这么一来,我们就大胆地敢用了。”王振义放下心来。
一个月后,小十台君的病情完全缓解,如今这名患者已30岁,健康活泼并正常工作。她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人。
很快,这种疗法便在临床上全面使用,并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1996年6月15日,王振义因此获得凯特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一种情操清贫牡丹淡泊明志
86岁的王振义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并在每个星期四进行由他主讲的半天教学查房,
“年轻人给我出题目,这个礼拜要解决一个什么病人,什么问题,一个从前很少见的疾病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它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开卷考试’。但一个老年人难道脑子里面就有这些东西吗?我换了一个脑子就有了嘛,电脑里面。”王振义说。
他从70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现在已能在网络上自由搜索,还能自己制作用于演讲的PPT。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得100万元的奖金,他把绝大部分钱资助了血液学基础研究,但他拒绝了以自己名义设立血液病基金的建议。
王振义所开创的APL方案目前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且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使得APL患者的5年存舌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王振义很喜欢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他说,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性 “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摘自《新京报》)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在上海,1948年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1952年医院院系调整,由大内科趋向专业化。他当时想着血液病比较简单,就是“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
但这个“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1959年大跃进,王振义经历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惨痛。当时医院领导专门给王振义一个病房来收治白血病人。那—年,这个病床收治了差不多60个病人,“最后这60个病人全部都去世了。”
这是王振义第一次正面遭遇白血病,以惨败而告终。面对这个残酷事实,王振义意识到,光有雄心壮志还不够,必须一步一步来研究。他决定从止血和血栓领域的研究转向对白血病的研究。但正当王振义踌躇满志的时候,组织上一纸调令将他安排到校本部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新回到临床研究。
一双慧眼巅峰时刻让贤学生
回到临床岗位后,从江西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到瑞金医院跟王振义一起进修。王振义觉得这个青年学习勤奋,各方面才能都比较好,
“我鼓励他考我的研究生。这个青年就是现在的卫生部部长陈。
1984年,陈竺毕业留校后三年,王振义力荐他跟妻子陈赛娟赴法国留学。陈竺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主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白血病研究,并最终获得了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陈竺学成回国后,又回到了王振义身边。当时王振义已组建了上海血液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陈竺回国七年后,王振义决定让贤,让陈竺担任所长。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现为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的陈国强读中小学时没学过英语,读博期间王振义看到他英语发音不标准,口语不是很好,王振义便每个星期都要两次来到学生集体宿舍,为他辅导英语。“当时老师已经有七十多岁了,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是多么希望学生的未来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这是对我非常感动的事。”提及恩师对自己的关怀,陈国强至今记忆犹新。
王振义说,人生就是个抛物线,任何人都有上升、高达高峰和下降的阶段,
“当你的工作在顶峰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下来。”
一项成功治疗方案福泽全球
1978年返回临床后,王振义潜心研究白血病治疗。当时对于血液系统的肿瘤来说,主要是通过化疗来治疗,但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毒副反应很大,会加剧出血,从而导致早期死亡。
1985年,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岁女孩小怡君被送到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景虹回忆说,“当时出血非常严重,感染也很重,几乎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
这时候王振义提出一个新方法,“我们就问她妈妈,能不能试试这个药?我们知道它没有毒性的,而且体外已证明是有效的。”这个方法就是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当时在国际上是独创的疗法,但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
小怡君开始接受王振义提出的治疗方法,但当时王振义的治疗方案还是遭受了极大压力。当临床医生跟他说,病人的白细胞高了,但坏细胞变成好的了。“我说就蛮好嘛。这么一来,我们就大胆地敢用了。”王振义放下心来。
一个月后,小十台君的病情完全缓解,如今这名患者已30岁,健康活泼并正常工作。她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第一人。
很快,这种疗法便在临床上全面使用,并在全国乃至国际推广。1996年6月15日,王振义因此获得凯特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一种情操清贫牡丹淡泊明志
86岁的王振义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并在每个星期四进行由他主讲的半天教学查房,
“年轻人给我出题目,这个礼拜要解决一个什么病人,什么问题,一个从前很少见的疾病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它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开卷考试’。但一个老年人难道脑子里面就有这些东西吗?我换了一个脑子就有了嘛,电脑里面。”王振义说。
他从70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现在已能在网络上自由搜索,还能自己制作用于演讲的PPT。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得100万元的奖金,他把绝大部分钱资助了血液学基础研究,但他拒绝了以自己名义设立血液病基金的建议。
王振义所开创的APL方案目前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且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使得APL患者的5年存舌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王振义很喜欢一幅画叫《清贫的牡丹》。他说,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性 “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