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观念正处于发展阶段,学校对其进行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能够对其相关意识进行更高程度的完善,还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渗透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所以说,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引言:中学道德与法治虽然不是应试学科,但是其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法律知识的储备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尤其新课标推行至今,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得到了越发广泛的重视。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更应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结合各种真实案例,对中学生进行教学,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丰富、完善的学科核心素养。
1.当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
1.1对应试课程过于重视,疏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新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层面上,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仍然不允许学校向道德与法治课程做出更多的倾斜。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面对中考压力,课业任务的繁重,他们已经无心再将精力分配给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将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由应试学科课程取代,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加长应试课程的学习时间。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忽视,使得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通过课堂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也不能储备足够的法律知识,这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显然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
1.2教学方法单一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教学方法单一也是我国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默认了课程重要性较低这一“事实”,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的走走形式,并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新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已不同以往,学生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在不断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养成道德观念,积累法律知识,而这正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新时代的新要求也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失去了意义,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以自己为主体,在课堂上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比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使用课本和板书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无疑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气氛难以活跃,更让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3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造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不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社会整体缺乏对这一学科的考查。这使得学校和学生都对道德与法治一课难以提高重视,毕竟这一门课学习得好坏对他们中考不会产生影响。当我国中学教师和学生都形成这一观念的时候,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到位这一现象就更成为了中学教育中难以攻克的问题。
2.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
2.1提高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一课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让中学道德与法治一课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整个社会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尽管这一课程对中考不会起到成绩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都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而这正是这一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所以,我国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领导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只是一句空话,在倡导核心素养的时代,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形象概括。
2.2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带入我们的生活。对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可以借助这一时代便利,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达到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指定的案例,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并通过互联网,让学生在课后收集这一法律问题的相应案例,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2.3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拓展教学活动,来为学生拓展课堂知识。比如,在当地举办法律知识宣传会展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了解社会前沿的法律问题,并通过现场教学,为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落实特定的行为来达到塑造道德观念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父母谈心,让父母诉说苦衷或者烦心事,并积极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样不仅能促进家庭和谐,还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也是道德与法治一课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
结束语: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一课对于中学教学非常重要,对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学应该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通过新时代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8.
[2]陈水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78.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引言:中学道德与法治虽然不是应试学科,但是其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法律知识的储备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尤其新课标推行至今,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得到了越发广泛的重视。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更应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结合各种真实案例,对中学生进行教学,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丰富、完善的学科核心素养。
1.当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
1.1对应试课程过于重视,疏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新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层面上,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仍然不允许学校向道德与法治课程做出更多的倾斜。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面对中考压力,课业任务的繁重,他们已经无心再将精力分配给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将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由应试学科课程取代,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加长应试课程的学习时间。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忽视,使得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通过课堂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也不能储备足够的法律知识,这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显然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
1.2教学方法单一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教学方法单一也是我国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默认了课程重要性较低这一“事实”,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的走走形式,并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新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已不同以往,学生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在不断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养成道德观念,积累法律知识,而这正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新时代的新要求也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失去了意义,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以自己为主体,在课堂上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比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使用课本和板书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无疑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气氛难以活跃,更让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1.3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造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不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社会整体缺乏对这一学科的考查。这使得学校和学生都对道德与法治一课难以提高重视,毕竟这一门课学习得好坏对他们中考不会产生影响。当我国中学教师和学生都形成这一观念的时候,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到位这一现象就更成为了中学教育中难以攻克的问题。
2.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
2.1提高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一课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让中学道德与法治一课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整个社会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尽管这一课程对中考不会起到成绩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都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而这正是这一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所以,我国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领导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只是一句空话,在倡导核心素养的时代,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形象概括。
2.2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带入我们的生活。对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可以借助这一时代便利,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资源,达到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指定的案例,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并通过互联网,让学生在课后收集这一法律问题的相应案例,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2.3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拓展教学活动,来为学生拓展课堂知识。比如,在当地举办法律知识宣传会展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了解社会前沿的法律问题,并通过现场教学,为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落实特定的行为来达到塑造道德观念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父母谈心,让父母诉说苦衷或者烦心事,并积极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样不仅能促进家庭和谐,还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也是道德与法治一课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
结束语: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一课对于中学教学非常重要,对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中学应该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通过新时代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8.
[2]陈水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