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包穿刺术的危险性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l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心包穿刺术常规地应用于心包渗液的诊断及治疗,但在已确诊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应用的经验表明其危险性是极大的。本文报道一例死亡患者,并在一篇24例心包穿刺术报道中见到4例死亡。在6组共101例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因进行心包穿刺而引起死亡者只有1例(P<0.001)。

其他文献
作者从1958年起,共完成麻风修复外科手术1142次,其中观察2~14年者共206例426次手术.手术种类如下;蚓状肌功能重建术108次,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72次,胫后肌腱移位术25次,眉的游离移植术111次,矫治鞍鼻的内嵌植皮术51次,矫治兔眼的颞肌悬吊术45次,面部皮肤舒平术14次.
期刊
鉴于氨苯砜是目前治疗麻风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作者于两组(每组10人)健康人中观察了氨苯砜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一组在加PHA的组织培养基中含有DDS0.4微克/毫升,另一组在加PHA的组织培养基中分别含有4微克/毫升、8微克/毫升、和16微克/毫升的DDS。两组均设有不加DDS的对照组。细胞于37℃培育72小时,染色后计算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结果表明:所用各种浓度的DDS均明显
本文报告259例白癜风患者(男性139例,女性120例)用几种方法治疗的结果。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70岁。病期最短不到一个月,长者25年以上,最长一例45年。
1949年曾报告305名尼日利亚麻风病人中,有12%在用氨苯砜治疗的2~5周内发生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1951年又报道3例氨苯砜综合征,以后这种病例报告很少。本文报告两兄弟用氨苯砜治疗时发生此综合征。
共治13例,男10,女3,年龄27~68岁,其中11例为银屑病关节炎,2例为银屑病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6-MP剂量每日20~150毫克(0.36~2.4毫克/公斤/日)。一般开始剂量为0.8毫克/公斤。
作者应用双盲法比较克霉唑与发癣退对皮肤癣菌病及克霉唑与制霉菌素对表浅串珠菌感染的疗效,特别注意停药一月后的复发情况.所有病人均经显微镜检查和培养证实.对皮肤癣菌病人随意使用1%克霉唑霜或1%发癣退霜;对表浅串珠菌感染随意使用1%克霉唑霜或制霉菌素霜(每克含制霉菌素10万单位).每日早晚各搽一次,共4周.于治前、两周后,4周后及8周后(即停药4周后)分别作病情评价,评价之前停搽药24小时.
本文研究急、慢性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中血浆内徐缓激肽原(bradykininogen)和激肽酶活性(kininase activity)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查血管神经性水肿13例,急性荨麻疹28例,慢性荨麻疹发作期16例,正常人40名。
作者在50例确诊为疱疹样皮炎的患者中,作了80个皮肤病理切片,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并观察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沉积型。一、免疫球蛋白在全部病例中都是IgA,见表1。
作者报告一例慢性皮肤粘膜串珠菌病患者对串珠菌和其它皮试抗原的迟发住过敏反应均呈阴性。串珠菌抗原在试管内对病人的淋巴细胞也不起刺激作用,而植物血凝素在试管内对其淋巴细胞的刺激却呈正常反应。
期刊
新制癌素(Neocarzinoststin,NCS)是一种高分子制癌抗菌素,从土壤中Streptomyces Carzinostatius的培养滤液中获得。分子量10700,酸性,对多种癌肿和肉瘤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理是对DNA的合成和细胞分裂有特异的阻碍作用。实验证明NCS在体内的分布以肾、皮肤、胃、肺等为高。作者用该药试治皮肤疣赘、鳞癌、基底细胞癌、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收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