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读后感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反思中成长》是一本由幼儿园一线教师写的可读性较强的书。书中的一篇篇案例体现了作者的真心和细心,体现出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的不平凡,融合了他们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对事件深层意义的思考。一个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给人以启发,让人产生共鸣。
  
  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幼儿园教师的第一要务
  
  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去理解孩子,体会童心,是当好幼儿园教师的第一要务。书中有许多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让你再咬我!》这则案例中的孩子因为口腔溃疡,吃饺子时嘴巴疼而对饺子生气了,说这是饺子咬了她的嘴巴,这正是孩子幼稚可爱的想法。一般的人听到这句话可能会觉得很奇怪,甚至会觉得这是孩子不想吃饭故意捣乱,但是案例中的这位老师却非常细心,她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到孩子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了孩子口腔溃疡的真相,从而理解了孩子的行为,避免对孩子妄加批评,不仅使孩子的健康得到了保障,而且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没有使孩子受到委屈。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很多言行在大人看来可能是很怪异的,有时甚至会觉得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只要你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就会明了一切。这需要教师有耐心,当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时,教师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生气和责备,而应该是冷静观察和分析。比如在《种子发芽了》这则案例中,孩子“拔苗助长”的行为在大人看来是非常荒唐的,但是这种貌似“荒唐”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的好奇和探究的愿望。幸好案例中的老师能够巧妙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还帮助孩子认识到了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
  书中还有许多短小糟悍的案例反映出孩子们非常喜欢与老师亲密接触,但他们常常会为此发生争抢。如争拉老师的手,争站离老师最近的地方,争让老师梳头等。如果老师不理解,可能会埋怨孩子在故意捣乱或不听话。但老师如果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那就会是另外一种解决办法,比如在平时的活动中增加一些与孩子身体接触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或者用眼神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关注他的,老师是喜欢他的。老师时不时地向孩子传递老师爱他的信号,会使孩子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有利于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
  
  二、孩子的背后有一个家庭生态系统,家园合作是寻求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孩子是生活在家庭这个生态系统之中的,孩子的行为会受到家庭生活的影响,比如孩子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举止会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会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等。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问题。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广泛收集信息,深入查找背后的原因,尤其是要和家长沟通,家园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不愿认错的东东》中写道,东东异常调皮捣蛋,经常恶作剧吓唬别的小朋友,对老师的批评和要求从来都是满不在乎的,可以说这是一个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但是案例中的老师非常细心,她能够查找到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深信每一个伤害别人的孩子都隐藏了一颗受过伤的心。于是,老师对东东伸出了爱心之手,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不一致。通过不断地与家长沟通,以及在幼儿园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园所和家庭的教育形成了合力,双管齐下,这个孩子慢慢发生了改变。
  教育实践中,有些孩子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老师要做好家长工作,一起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家长工作做得细致了,家长就能全而关注孩子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这本书启示我们要善于从小事情中总结和思考,感受和体会。这里,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把握事件的意义,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师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小事记录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事件进行梳理,引发思考,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持之以恒,就能够从简单的事情中看出端倪,使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更加深入,增强自身的职业敏感度。只有让思考伴随平凡的日常教育工作,伴随教育行为的记录,教师才能在反思中获得专业的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道德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语文教师需要避免以“非此即彼”的道德说教代替人文韵味,反思说教式“德育渗透”的教学现象,借助拓展与整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多元人文体验,创生富于人文之美的语文课堂。从而将美德教育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自然地融为一体,彰显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魅力,滋养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 键 词 学科德育;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乐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乐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听呢?”乐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
别让农村幼儿园“带病生存”    5月28日发生在湖北麻城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7名幼儿死亡、14名幼儿受伤。儿童节前夕发生的这起惨祸令人揪心。令人震惊的是,发生事故的龟山幼儿园竟是一家无证幼儿园,接送孩子的面包车司机没有驾驶证,核载7人的面包车竟挤进了21名幼儿!  据了解,发生事故的幼儿园曾向教育部门提出过证照手续申请,但未得到批准。而当地没有合法手续的幼儿园,绝非仅此一家。  近年来,国家逐渐放
摘 要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模式正面临全面转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中全员导师制的探索,以科研提升教师团队的思想“认知”,明晰导师教育职能;从学生的品格、学习和生涯发展三方面,不断深化导师德育内涵,让教师从教书走向育人;建立健全导师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让导师配享职业幸福。以此实现高中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 键 词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
刘玉兰 董春燕 设计 江世栋 执教 惠晓岩 实录 陈淑霞 点评    设计意图: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给幼儿讲述了《青虫变蝴蝶》的故事。活动结束时,许多幼儿饶有兴趣地问我一些关于小青虫的问题,如“小青虫是怎样趴在叶子上一动不动的?”“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飞走的?”由此我发现幼儿非常喜爱小青虫,对小青虫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创编了故事《小虫青青》,并编制了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音乐,使幼儿通
原方案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多通道地让幼儿亲近春联,了解春联文化,其课程意识和活动形式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该方案忽视了“生活”这一课程资源的直接利用,如果调整一下设计思路,效果可能会更好。    一、在真实生活中贴、赏春联。只有在春节这个特定的节日氛围中贴春联、赏春联才更加真实而有意义,才更加直接而充分。所以原设计中赏、贴春联的环节应该往前移,放在节日期间进行。教师可请家长配合,带孩子贴春联,让孩子
“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这一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在过去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年代里却成了一个问题,甚至成为一个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大问题。由于过分强调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弱化了甚至丢弃了,或者将幼儿园教学活动隶属于游戏活动,结果或导致“教师不敢去教幼儿了”,或导致“会教的老师不会教了,不会教的老师更逍遥了”,甚至导致“由于过分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缺少教
摘要 道德叙事是通过艺术地讲述道德故事来影响儿童道德发展和德性养成的一种德育方式,对于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道德叙事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道德,增强儿童的道德主体意识,疏通和陶冶儿童的道德心灵,激发儿童内在的道德需要,引导儿童过一种可能的道德生活。  关键词 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0-
摘 要 针对父母大部分都在国外发展的华侨留守儿童群体,可开展多重活动,缓解其对学校的恐惧;适时亲情指导,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多管齐下,促成个体成长。从而走进华侨留守儿童封闭的心灵,消释其内心的分离焦虑,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 键 词 华侨留守儿童;分离焦虑;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3  在我国一些传统的侨乡,生活
从模仿开始 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通常包括整体模仿和局部模仿两种。整体模仿就是整节课照搬照抄,局部模仿指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名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模仿时不拘泥于细节,而是从整体风格方面去模仿,灵活性比较大。教师只有在再造性模仿积累到一定时期,掌握了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