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宁波市江北区中城小学,由市名师带徒学员上的一堂语文教学探究课。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选学课文《看浪花》。以下是我对这堂课案例的一些思考:
案例展示
一、激疑导入
1.课件出示海浪的声音。你听到什么声音?
2.大海无边无际,海水哗哗地唱着歌,拍打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小朋友光着脚丫坐在海滩上看浪花,别提多快乐!你们想不想也去看浪花?
3.出示课题,读题。△表示选学课文,要求小朋友自己读懂课文,用语文课上所学到的本领,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加问号表示。
2.指名展示朗读情况并正音。
3.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问题的小组派代表提出来。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或课件出示学生的问题。
5.解答学生的疑问。选一个问题想想画面,一边思考,看谁能把它解决掉!(问号,稻穗,彩绸,马鬃)
6.读懂“三个孩子在海边看浪花,都想到了什么呢”?
7.你喜欢哪个小朋友的心愿?为什么?
三、模仿课文。拓展想象
1.三个孩子在海边谈理想,你想不想也坐在他们身边看浪花?还有谁也想参加,那我们可以改成:无数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上看浪花。
2.如果你是第四个孩子,此时坐在海滩上,望着蔚蓝的大海,你会想到什么呢?(仿写,我想……)
3.你们都想写,但也写不完,那我们在下面加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呢?
4.继续读:无数个孩子看浪花,说说笑笑忘了回家,哗——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四、总结全文,配乐朗读
1.你们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不但胸怀大志,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的合作,把“?”改成“!”老师为你们骄傲!
2.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美美地来读读课文吧!
(配乐朗读全文。)
案例剖析
40分钟课堂里,师生和谐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课堂上,学生们踊跃表现,教室里始终洋溢着想学、能学、乐学的氛围,学生满意,听课老师也满意。课后进行了名家互动评课活动,也提出了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学环节设计过繁,就词解词。这些割裂、零碎的理解分析,强迫学生生硬地去接受教师的感受,不利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整体把握教材。
2.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要兼顾人文性的统一。设计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注重追求某些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偏重于孤立的语言训练现象,把学生的阅读领悟、意会、体验,乃至于顿悟、灵感丢在一边,忽视了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
3.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课堂上读得不多,背得不熟,理得不清,讲得不明,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案例反思
一堂好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最近,我曾不止一次地聆听到“学者、专家”对现今小学语文课堂表现出来的“凸现主体,忽略主导;重体验感悟,轻语文素养;倡导探究,脱离文本”等等不正常现象的忧患。他们真切呼唤语文课应该“简简单单,干干净净,讲究实效”。是啊!语文教学应切实突出主体性,让学生有所得。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感知。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沉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看浪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儿童诗,诗意飘逸,意境悠远,不仅把浪花的姿态气势描写得栩栩如生,还借用儿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独特的感受。全诗韵味十足,诗意横生。文章短小精练,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正是引领学生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好材料。
由此我想到,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就要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感动,这样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针对《看浪花》这一课,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有益探索:
1.整体把握。40分钟有效的学习时间,应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文字描绘的情境美、心境美,对理解文本的丰富情感,触动心灵的文本、插图、媒体信息资源也应充分挖掘,着力运用。
2.多读及背诵。儿童诗语言简练,富有乐感。多读、背诵,呈现自然美,感受姿态美,创造想象关,欣赏意境美,体验情感美,从而发现语言美,学生会受益匪浅。
3.加强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充分展示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努力在阅读积累与运用表达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4.丰富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学得轻松、愉悦。简笔画的勾勒、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全新的、生动的教学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堂”这个窗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案例展示
一、激疑导入
1.课件出示海浪的声音。你听到什么声音?
2.大海无边无际,海水哗哗地唱着歌,拍打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小朋友光着脚丫坐在海滩上看浪花,别提多快乐!你们想不想也去看浪花?
3.出示课题,读题。△表示选学课文,要求小朋友自己读懂课文,用语文课上所学到的本领,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二、自读课文。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加问号表示。
2.指名展示朗读情况并正音。
3.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问题的小组派代表提出来。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或课件出示学生的问题。
5.解答学生的疑问。选一个问题想想画面,一边思考,看谁能把它解决掉!(问号,稻穗,彩绸,马鬃)
6.读懂“三个孩子在海边看浪花,都想到了什么呢”?
7.你喜欢哪个小朋友的心愿?为什么?
三、模仿课文。拓展想象
1.三个孩子在海边谈理想,你想不想也坐在他们身边看浪花?还有谁也想参加,那我们可以改成:无数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上看浪花。
2.如果你是第四个孩子,此时坐在海滩上,望着蔚蓝的大海,你会想到什么呢?(仿写,我想……)
3.你们都想写,但也写不完,那我们在下面加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呢?
4.继续读:无数个孩子看浪花,说说笑笑忘了回家,哗——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四、总结全文,配乐朗读
1.你们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不但胸怀大志,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的合作,把“?”改成“!”老师为你们骄傲!
2.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美美地来读读课文吧!
(配乐朗读全文。)
案例剖析
40分钟课堂里,师生和谐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课堂上,学生们踊跃表现,教室里始终洋溢着想学、能学、乐学的氛围,学生满意,听课老师也满意。课后进行了名家互动评课活动,也提出了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学环节设计过繁,就词解词。这些割裂、零碎的理解分析,强迫学生生硬地去接受教师的感受,不利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整体把握教材。
2.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要兼顾人文性的统一。设计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注重追求某些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偏重于孤立的语言训练现象,把学生的阅读领悟、意会、体验,乃至于顿悟、灵感丢在一边,忽视了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
3.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课堂上读得不多,背得不熟,理得不清,讲得不明,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案例反思
一堂好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最近,我曾不止一次地聆听到“学者、专家”对现今小学语文课堂表现出来的“凸现主体,忽略主导;重体验感悟,轻语文素养;倡导探究,脱离文本”等等不正常现象的忧患。他们真切呼唤语文课应该“简简单单,干干净净,讲究实效”。是啊!语文教学应切实突出主体性,让学生有所得。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感知。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沉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看浪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儿童诗,诗意飘逸,意境悠远,不仅把浪花的姿态气势描写得栩栩如生,还借用儿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独特的感受。全诗韵味十足,诗意横生。文章短小精练,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正是引领学生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好材料。
由此我想到,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就要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感动,这样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针对《看浪花》这一课,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有益探索:
1.整体把握。40分钟有效的学习时间,应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文字描绘的情境美、心境美,对理解文本的丰富情感,触动心灵的文本、插图、媒体信息资源也应充分挖掘,着力运用。
2.多读及背诵。儿童诗语言简练,富有乐感。多读、背诵,呈现自然美,感受姿态美,创造想象关,欣赏意境美,体验情感美,从而发现语言美,学生会受益匪浅。
3.加强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充分展示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努力在阅读积累与运用表达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4.丰富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学得轻松、愉悦。简笔画的勾勒、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全新的、生动的教学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堂”这个窗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