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帽肌激动器与双(牙合)板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nnnnn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研究头帽Activator及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骀的机理.方法应用Clark教授设计的Twin-block矫治器及Vanbeek设计的Activator治疗Ⅱ1类错(牙合)22例(年龄10-13岁).根据骨龄、错(牙合)严重程度等条件基本对等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戴用Twin-block或头帽Activator矫治器进行矫治.每位患者均拍摄术前、术后头颅侧位定位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及左手腕骨X光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头帽Activator对上颌生长抑制作用强于Twin-block矫治器,而Twin-block矫治器刺激下颌生长,尤其是水平向生长优于头帽Activator;头帽Activator内收压入上前牙效果明显,对下前牙的唇倾控制也较好.结论头帽Activator更适于矫治上颌矢状及垂直向发育过度的Ⅱ类错(牙合).而Twin-block矫治器适于矫治下颌发育不足的Ⅱ类错(牙合)。

其他文献
HCV感染极易慢性化,已成为困扰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研究发现,T细胞应答可能在HCV感染慢性化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文对T细胞应答与HCV持续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LBBB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77例LBBB患者25例诊断冠心病,其
目的 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住院KD 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典型及不完全性KD各种临床表现;(2)冠状动脉病变表现.结果 125例中男78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4岁内114例(91.2%),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以4~6月发病最高.KD中典型KD 87例(69.6%),不完全性KD 38例(30.4%),典型KD组的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率高于不完全性KD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