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健康穿衣10年行动”在北京启动。这一行动得到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健康穿衣方式,传播关于健康穿衣的科学知识。
毫无疑问,穿衣与健康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衣服也会致痛
人们可能不会想到,穿衣服不慎也会致癌。原来,位于广州的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05年4月前检验了珠三角地区20家知名品牌企业主动送检的1051份样品,发现约6%的样品中含有纺织品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有的送检样品还检出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最严重者超标达190倍。
据该中心的工程师介绍:这种有毒染料中的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其中,联苯胺毒性最强,且潜伏期长达20年。问题还在于,这种可分解芳香胺的致癌性不仅远比甲醛厉害,而且不像甲醛那样洗一下就大部分被消除掉。肉眼既不能识别它,也无法使之消除。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证明联苯胺有致癌作用。然而,何以服装行业依旧长期在应用,包括知名品牌企业在内,而且是在“健康穿衣”行动之后。就因为联苯胺的生产工艺简单、价格较低吗?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普通百姓又怎能知道购买的可能是“致癌服装”呢?!
问题是:服装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是不是只有珠三角地区“主动送检”的生产厂商才有“致癌服装”呢?除服装外,还有床单、被子等纺织品是否也会含有联苯胺呢?真让人难以放心。
我们只能寄希望监管部门下狠招来整治。如果在吃穿住用方面,什么都让老百姓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是不行的,也是不公平的。在监管部门尚未下狠招整治之前,大概只有慎重购衣、少买几件一法了。
选择生态服饰
而今,全球的“绿色环保”迅速强化,并已波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继绿色食品、绿色用品、绿色住宅之后,现在又有了绿色服饰的概念。绿色服饰是绿色环保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还有生态服饰之说。其实,生态服饰也是绿色服饰。因
为它们从原料到成品(包括拉链、纽扣)的整个生产加工链中,都不存在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生态服饰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使用处理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是目前认为,两者之间仍稍稍有点区别。现在国际上开发上市的“绿色纺织品”,一般具有诸如防臭、抗菌、消炎、止痒、增湿、抗辐射、抗紫外线等这样那样的功能。这类产品在我国还属初创阶段。而生态服饰,则是以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制成的,如棉、麻、丝、毛、皮之类。
由人工种植无须印染而获得颜色的天然彩色棉,被认为是对绿色环保做出的有益贡献,尽管它的色彩远不够理想,但毕竟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是值得肯定的。
不知你听说过“大豆服装”没有?我国已有人用大豆蛋白质纤维制成了服装。据介绍,由于大豆纤维蛋白质与人的皮肤蛋白质组成接近,因而“大豆服装”穿起来极为舒适;将大豆纤维与棉花混纺,可增加滑爽感与悬垂度;与羊毛和麻混合,能减少刺痒感;与羊绒混合,可增加保暖性……
看来,为健康和环保计,在可能条件下,我们应当尽量选择生态服饰、绿色服饰。
谨防“服装病”
约在20年前,日本的“纺织品安全问题会议”曾有过一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穿着合成纤维服饰的1500人中,在1年内有皮肤异常者占了600人。日本化纤协会也承认:化纤内衣可使身体受到损害。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穿合成纤维衣服时,室性早搏每昼夜可达600—3000次;而穿棉衣时仅为0-70次。这主要是因为,合成纤维与皮肤之间产生静电干扰,通过体表位差的改变,使心脏传导发生了变异。因此,有皮肤异常的人不宜穿化纤内衣;心脏病人更忌穿着合成纤维的衣服,尤其是化纤内衣。女性若穿着尼龙内裤,则易引起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也易导致股癣、湿疹等皮肤病。
色彩艳丽的服装虽然使人精神一振,但有些纺织品染料可致人疾病,所以,最好选择不易褪色的纺织品,内衣则以自然本色为佳。
专家们认为,衣服应宽松,适宜,紧身服不利健康。比如衬衣领口紧或领带紧都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容易引发颈椎病,更可能使脑和眼睛的血液得不到充足的供应而诱发颈动脉窦综合征。又如袜口过紧,会使静脉血液淤滞在脚踝附近,致使心脏负担加重,久之则可能引发心脏病。还有,“紧身服”可以促使人们厌食,有害健康。为改变这种状况,阿根廷政府正在提出一项法案,强制制衣商必须生产大号服装,不得只生产尺码小的衣服。若不遵守规定,将面临罚款和停业的处罚。这“肥衣法案”表明,衣着与健康是有“亲密接触”关系的。
(编辑 祝 健)
毫无疑问,穿衣与健康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衣服也会致痛
人们可能不会想到,穿衣服不慎也会致癌。原来,位于广州的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05年4月前检验了珠三角地区20家知名品牌企业主动送检的1051份样品,发现约6%的样品中含有纺织品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有的送检样品还检出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最严重者超标达190倍。
据该中心的工程师介绍:这种有毒染料中的有害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其中,联苯胺毒性最强,且潜伏期长达20年。问题还在于,这种可分解芳香胺的致癌性不仅远比甲醛厉害,而且不像甲醛那样洗一下就大部分被消除掉。肉眼既不能识别它,也无法使之消除。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证明联苯胺有致癌作用。然而,何以服装行业依旧长期在应用,包括知名品牌企业在内,而且是在“健康穿衣”行动之后。就因为联苯胺的生产工艺简单、价格较低吗?如果不是媒体报道,普通百姓又怎能知道购买的可能是“致癌服装”呢?!
问题是:服装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是不是只有珠三角地区“主动送检”的生产厂商才有“致癌服装”呢?除服装外,还有床单、被子等纺织品是否也会含有联苯胺呢?真让人难以放心。
我们只能寄希望监管部门下狠招来整治。如果在吃穿住用方面,什么都让老百姓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是不行的,也是不公平的。在监管部门尚未下狠招整治之前,大概只有慎重购衣、少买几件一法了。
选择生态服饰
而今,全球的“绿色环保”迅速强化,并已波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继绿色食品、绿色用品、绿色住宅之后,现在又有了绿色服饰的概念。绿色服饰是绿色环保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还有生态服饰之说。其实,生态服饰也是绿色服饰。因
为它们从原料到成品(包括拉链、纽扣)的整个生产加工链中,都不存在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生态服饰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使用处理后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是目前认为,两者之间仍稍稍有点区别。现在国际上开发上市的“绿色纺织品”,一般具有诸如防臭、抗菌、消炎、止痒、增湿、抗辐射、抗紫外线等这样那样的功能。这类产品在我国还属初创阶段。而生态服饰,则是以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制成的,如棉、麻、丝、毛、皮之类。
由人工种植无须印染而获得颜色的天然彩色棉,被认为是对绿色环保做出的有益贡献,尽管它的色彩远不够理想,但毕竟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是值得肯定的。
不知你听说过“大豆服装”没有?我国已有人用大豆蛋白质纤维制成了服装。据介绍,由于大豆纤维蛋白质与人的皮肤蛋白质组成接近,因而“大豆服装”穿起来极为舒适;将大豆纤维与棉花混纺,可增加滑爽感与悬垂度;与羊毛和麻混合,能减少刺痒感;与羊绒混合,可增加保暖性……
看来,为健康和环保计,在可能条件下,我们应当尽量选择生态服饰、绿色服饰。
谨防“服装病”
约在20年前,日本的“纺织品安全问题会议”曾有过一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穿着合成纤维服饰的1500人中,在1年内有皮肤异常者占了600人。日本化纤协会也承认:化纤内衣可使身体受到损害。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穿合成纤维衣服时,室性早搏每昼夜可达600—3000次;而穿棉衣时仅为0-70次。这主要是因为,合成纤维与皮肤之间产生静电干扰,通过体表位差的改变,使心脏传导发生了变异。因此,有皮肤异常的人不宜穿化纤内衣;心脏病人更忌穿着合成纤维的衣服,尤其是化纤内衣。女性若穿着尼龙内裤,则易引起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也易导致股癣、湿疹等皮肤病。
色彩艳丽的服装虽然使人精神一振,但有些纺织品染料可致人疾病,所以,最好选择不易褪色的纺织品,内衣则以自然本色为佳。
专家们认为,衣服应宽松,适宜,紧身服不利健康。比如衬衣领口紧或领带紧都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容易引发颈椎病,更可能使脑和眼睛的血液得不到充足的供应而诱发颈动脉窦综合征。又如袜口过紧,会使静脉血液淤滞在脚踝附近,致使心脏负担加重,久之则可能引发心脏病。还有,“紧身服”可以促使人们厌食,有害健康。为改变这种状况,阿根廷政府正在提出一项法案,强制制衣商必须生产大号服装,不得只生产尺码小的衣服。若不遵守规定,将面临罚款和停业的处罚。这“肥衣法案”表明,衣着与健康是有“亲密接触”关系的。
(编辑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