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表格的美化课程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过程的总结,简述了《电子表格的美化》教学的方法,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求异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思考,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电子表格的美化课程;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对Excel基本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其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贵州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改理念,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育原则,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掌握Exce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把相关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能够较熟练地创建并设计出一个美观且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电子表格。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线,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意,养成其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信息技术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修饰单元格是为了使工作表达到清晰、美观的效果,而合并单元格和对齐方式是为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操作,因此把它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设置边框和底纹是为了使表格达到更加美观、生动活泼的效果,而这项操作是本节课教学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因此设为难点。
(四)设计理念
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求异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思考,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以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二、教材处理
(一)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本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后面知识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整合与发展,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多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再配以多媒体教学,更增强其直观性,图文并茂,循序渐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修饰过的名为“长顺民中八年级学生身高统计表”的电子表格,让学生观看,“这张工作表同我们以前创建的工作表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字体有所不同,数据在单元格中所居的位置发生变化,增添了颜色,总之,看起来比以前美观了。“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达到这个效果。”展示的这个表格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跃跃欲试,导出新课。
(二)新课讲解
讲解第一个知识点“合并单元格”,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依据课程标准,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名为“成绩统计表”的工作薄,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并运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观看,然后教师重新讲解操作,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设定对齐方式”时直接在已合并的单元格工作表上进行操作,由教师提出要求:将 A2:H10单元格中的数据居中显示,并将部分数值部分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有关于文字的对齐操作,请大家回想一下,是什么呢?”学生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的修饰与排版,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操作共性,由师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再一次启发,除了使用菜单栏中的“格式”选项外,还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关于对齐方式的按钮,这样会更方便、快捷。本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新知识点时运用比较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从而完成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第三部分知识点“设置字体、字型和字号”,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中的关于字体、字型和字号的设置,因此,学生会自己通过对比、探究新旧知识的异同,运用到对本部分知识的操作。师生相互探究,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了对教材的整合,从而也突出了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设置边框和底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首先由教师讲解并运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直接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寻找规律,教师再讲解,学生按步骤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结论,完成这部分内容。
(在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时,注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技术方法的追思与体悟,这样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还会知其所以然,分散了教学难点,获取新的技术能力。)另外,学生还会继续探究,是否可以像 Word文档一样插入图片呢?这样一方面为下节课内容设下质疑,同时也可以带着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究,超越了教材,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的知识。
(三)反馈练习
为强化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创建了一个“个人月消费账目表”的电子表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入数值,并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得出相关数据,然后对表格进行修饰,充分发挥想象力,修饰出一个美观、生动活泼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表来。这样既灵活运用了教材,同时也突破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归纳总结
这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目的在于激活深化本课所学知识,我采用了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的方法,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有创意的作品,使之成为学生再一次受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电子表格的美化课程;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对Excel基本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其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贵州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改理念,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育原则,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掌握Exce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把相关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能够较熟练地创建并设计出一个美观且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电子表格。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线,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意,养成其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信息技术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修饰单元格是为了使工作表达到清晰、美观的效果,而合并单元格和对齐方式是为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操作,因此把它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设置边框和底纹是为了使表格达到更加美观、生动活泼的效果,而这项操作是本节课教学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因此设为难点。
(四)设计理念
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求异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思考,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以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二、教材处理
(一)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本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后面知识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整合与发展,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多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再配以多媒体教学,更增强其直观性,图文并茂,循序渐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修饰过的名为“长顺民中八年级学生身高统计表”的电子表格,让学生观看,“这张工作表同我们以前创建的工作表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字体有所不同,数据在单元格中所居的位置发生变化,增添了颜色,总之,看起来比以前美观了。“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达到这个效果。”展示的这个表格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跃跃欲试,导出新课。
(二)新课讲解
讲解第一个知识点“合并单元格”,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依据课程标准,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名为“成绩统计表”的工作薄,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并运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观看,然后教师重新讲解操作,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设定对齐方式”时直接在已合并的单元格工作表上进行操作,由教师提出要求:将 A2:H10单元格中的数据居中显示,并将部分数值部分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有关于文字的对齐操作,请大家回想一下,是什么呢?”学生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的修饰与排版,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操作共性,由师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再一次启发,除了使用菜单栏中的“格式”选项外,还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关于对齐方式的按钮,这样会更方便、快捷。本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新知识点时运用比较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从而完成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第三部分知识点“设置字体、字型和字号”,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中的关于字体、字型和字号的设置,因此,学生会自己通过对比、探究新旧知识的异同,运用到对本部分知识的操作。师生相互探究,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了对教材的整合,从而也突出了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设置边框和底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首先由教师讲解并运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直接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寻找规律,教师再讲解,学生按步骤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结论,完成这部分内容。
(在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时,注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技术方法的追思与体悟,这样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还会知其所以然,分散了教学难点,获取新的技术能力。)另外,学生还会继续探究,是否可以像 Word文档一样插入图片呢?这样一方面为下节课内容设下质疑,同时也可以带着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究,超越了教材,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的知识。
(三)反馈练习
为强化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创建了一个“个人月消费账目表”的电子表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入数值,并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得出相关数据,然后对表格进行修饰,充分发挥想象力,修饰出一个美观、生动活泼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表来。这样既灵活运用了教材,同时也突破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归纳总结
这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目的在于激活深化本课所学知识,我采用了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的方法,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有创意的作品,使之成为学生再一次受教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