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雷托右脚低射球门左侧入网,巴里奥斯低平球射入右下死角,里韦罗斯骗过门将推射中路,巴尔德斯抽射球门右上角得手,卡多索碎步助跑一蹴而就……即便全体日本球员最后时刻跪在了地上,也依然无法改变他们在输掉点球大战之后惨遭淘汰的结局。对于在120分钟内获得了多次得分机会的日本队来说,或许多少会感到一些不服气。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他们输得也并不冤枉,毕竟巴拉圭队在点球大战中保持了五罚全中的命中率。自从1982年在世界杯淘汰赛中实行点球大战以来,巴拉圭队仅仅是第五支能够五罚五中的球队。
欧洲红魔开先河
为了解决双方在120分钟比赛中不分胜负的局面,国际足联从1982年开始在世界杯淘汰赛中实行点球决胜制。不过由于该届比赛仍然采取两阶段小组赛的赛制,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淘汰赛要到半决赛中才开始。结果在西德队与法国队的半决赛中,双方在90分钟内战成了1∶1,加时赛中又各进两球,导致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点球决胜的场面。在这样一场相对陌生的较量方式中,两队都显得有些紧张,就连向来以心理素质出色而著称的西德球员也有些慌乱,第三个出场的施蒂利克的射门被法国门将埃托里挡出,两人就此分别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在点球大战中第一个罚丢点球和扑出点球的球员。不过在这之后,西德门将舒马赫又接连挡出了对手的两个点球,从而确保球队有惊无险地晋级决赛。
不论西德队还是法国队,都没能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支在点球大战中保持五罚全中的球队,该项荣誉最终属于1986年的“欧洲红魔”比利时。当时在对西班牙队的1/4决赛中,比利时队曾在上半场依靠瑟勒芒斯的进球取得领先,但对手在终场前将比分扳平,激战加时赛又均无建树,双方不得不通过互罚点球来决出胜负。作为该届世界杯上最大的黑马,比利时队在点球大战中保持了更为出色的心态,依次出场的球员分别是克拉森、希福、布鲁斯、费福尔特和范德埃尔斯特,结果他们全都将球送进了对方的球门。与此同时,著名门将普法夫则在第二轮挡出了对方球员埃洛伊的点球,比利时队随之以5∶4的总比分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也依靠这种100%的命中率让自己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
黑马球队的专利
比利时队在1986年世界杯创造历史的表现,似乎为之后的点球大战确定了一个基调:通常情况下,“五罚全中”往往会成为那些黑马球队的专利。四年后的意大利世界杯上,在传统强队之间出现了多场点球大战,但“五罚全中”的荣誉却属于一支毫不起眼的世界杯新军——爱尔兰队。
爱尔兰队在该届杯赛中制造了一系列冷门,在接连战平英格兰队和荷兰队等强敌之后,他们最后依靠抽签力压荷兰队获得了小组第二名,接下来在1/8决赛中面对哈吉领衔的罗马尼亚队。结果在实力处于下风的情况下,爱尔兰队依靠顽强的防守将比分始终维持在0∶0,从而成功地将比赛拖入了点球大战。
在这场点球大战中,爱尔兰球员普遍显得更有信心,希迪、霍顿、汤森德、卡斯卡里诺和奥利里全都罚球命中,而对方最后一个出场的蒂莫夫特则将球射失。值得一提的是,四年后的美国世界杯,呼声甚高的罗马尼亚队又一次倒在了十二码前,这次将罗马尼亚人拖入点球决战的是瑞典队高中锋肯内特·安德松,他在第115分钟的头球让此前勒杜乔尤的梅开二度化为泡影,而在点球大战中,心理优势明显的瑞典人尽管首轮便罚丢,但最终依然凭借六轮5∶4的总比分将罗马尼亚队挡在了半决赛门外,而瑞典队同样是这届杯赛的一匹黑马。
1990年世界杯后,美国和法国世界杯赛场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五罚全中”的球队,直到2002年,东道主之一的韩国队才重现了这一场景。有趣的是,正如当初比利时人在西班牙队的面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样,这次韩国人面对的也是西班牙队。双方在120分钟内都没能打破场上的僵局,而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双方在前三轮都弹无虚发,但代表西班牙队第四个出场的华金的射门却被韩国门将李云在扑出。于是随着最后一轮出场的洪明甫将球罚进,韩国队以5∶3的总比分历史性地闯入了世界杯四强。当时为韩国队建功的五名点球手依次是黄善洪、朴智星、薛绮铉、安贞焕和洪明甫。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为什么“五罚全中”总是属于那些黑马球队而非传统豪门?其实对于很多传统豪门来说,都有过在点球大战中保持100%命中率的记录。可问题在于,如果要实现“五罚全中”,那么不仅需要本方球员弹无虚发,同时也必须借助于对方球员的“配合”。如果对方的点球命中率太低,导致点球大战还没能进入到第五轮就已经提前结束,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五罚全中”的场面。
1990年世界杯的半决赛,西德队和英格兰队两大豪门战至点球决胜。当时代表西德队出场的布雷默、马特乌斯、里德勒和托恩等四名球员全都将球罚进,而率先罚球的英格兰队,第四个出场的皮尔斯和第五个出场的沃德尔先后将点球射失,这样西德队根本不必遣上第五名罚球手,就已经以4∶3的比分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
在1998年世界杯的半决赛中,换成了巴西队和荷兰队在点球大战中经受考验。前两轮双方的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和弗兰克·德波尔、博格坎普均将点球踢进。而在第三轮和第四轮,桑巴军团中的埃莫森和邓加依然没有失手,可是巴西门将塔法雷尔却先后扑出了科库和罗纳德·德波尔的点球,结果巴西队提前一轮就以4∶2的总比分赢得了点球大战。
意大利颠覆传统
由此可见,“五罚全中”实在是个既需要技术和心理,也必须依靠运气帮忙才能产生的现象。在所有的传统豪门中,也只有意大利队终于在2006年等到了这一幕的出现,而且还发生在至关重要的决赛中。120分钟内有着太多的经典,齐达内的勺子点球及不理智的一顶,马特拉齐的头槌破门及逼真的演技,这样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决赛被拖入点球大战无疑又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是法兰西二度称王,还是意大利四度问鼎?
结果在前四轮点球大战中,代表意大利队依次出场的皮尔洛、马特拉齐、德罗西和皮耶罗全都踢进,而法国队除了第二个出场的特雷泽盖将球踢在了横梁上之外,其余三名球员也全都冷静地命中。于是对于率先罚球的意大利队来说,所有希望就都寄托在了第五个出场的格罗索身上,结果这位“伟大的左后卫”不负众望,随着他将球推向巴特斯扑救的反方向,意大利队就此获得了球队历史上的第四个世界杯冠军,同时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第四支实现“五罚全中”的球队。
算上本届的巴拉圭队在内,目前世界杯历史上总共也只有五次“五罚全中”的记录,即便算上1982年的西德队与1994年的瑞典队(点球大战六罚五中胜出),所有球队的点球决胜打进的最多进球不过五个。换句话说,基本上“5”这个数字已经能够确保在世界杯赛场上赢得点球大战。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开阔一点,就会发现在其他一些国际大赛中,在点球大战中打进五球不是一个可以让人绝对放心的结果。
不妨来回忆一下1992年非洲国家杯的决赛,会师决赛的科特迪瓦队与加纳队进行点球大战,双方在前11轮战成了10∶10,不得不重新从第一名球员开始罚球,结果科特迪瓦队的阿卡第二次将球罚进,但加纳队的巴福却没能挺住压力,随着他的点球被科斯特扑出,科特迪瓦队最终以11∶10的惊人比分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有趣的是,类似场面在14年后再次出现在了科特迪瓦队身上,这次他们是在1/4决赛中面对喀麦隆队,结果在点球大战中,双方在前11轮中居然全都没有失手,比分变成了11∶11。结果在第二次站上罚球点时,埃托奥将球射丢,德罗巴则成功将球罚进,从而确保球队成功晋级。科特迪瓦队12罚12中的表现,也是国际赛场上在点球大战中的最高命中纪录。
欧洲红魔开先河
为了解决双方在120分钟比赛中不分胜负的局面,国际足联从1982年开始在世界杯淘汰赛中实行点球决胜制。不过由于该届比赛仍然采取两阶段小组赛的赛制,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淘汰赛要到半决赛中才开始。结果在西德队与法国队的半决赛中,双方在90分钟内战成了1∶1,加时赛中又各进两球,导致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点球决胜的场面。在这样一场相对陌生的较量方式中,两队都显得有些紧张,就连向来以心理素质出色而著称的西德球员也有些慌乱,第三个出场的施蒂利克的射门被法国门将埃托里挡出,两人就此分别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在点球大战中第一个罚丢点球和扑出点球的球员。不过在这之后,西德门将舒马赫又接连挡出了对手的两个点球,从而确保球队有惊无险地晋级决赛。
不论西德队还是法国队,都没能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支在点球大战中保持五罚全中的球队,该项荣誉最终属于1986年的“欧洲红魔”比利时。当时在对西班牙队的1/4决赛中,比利时队曾在上半场依靠瑟勒芒斯的进球取得领先,但对手在终场前将比分扳平,激战加时赛又均无建树,双方不得不通过互罚点球来决出胜负。作为该届世界杯上最大的黑马,比利时队在点球大战中保持了更为出色的心态,依次出场的球员分别是克拉森、希福、布鲁斯、费福尔特和范德埃尔斯特,结果他们全都将球送进了对方的球门。与此同时,著名门将普法夫则在第二轮挡出了对方球员埃洛伊的点球,比利时队随之以5∶4的总比分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也依靠这种100%的命中率让自己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
黑马球队的专利
比利时队在1986年世界杯创造历史的表现,似乎为之后的点球大战确定了一个基调:通常情况下,“五罚全中”往往会成为那些黑马球队的专利。四年后的意大利世界杯上,在传统强队之间出现了多场点球大战,但“五罚全中”的荣誉却属于一支毫不起眼的世界杯新军——爱尔兰队。
爱尔兰队在该届杯赛中制造了一系列冷门,在接连战平英格兰队和荷兰队等强敌之后,他们最后依靠抽签力压荷兰队获得了小组第二名,接下来在1/8决赛中面对哈吉领衔的罗马尼亚队。结果在实力处于下风的情况下,爱尔兰队依靠顽强的防守将比分始终维持在0∶0,从而成功地将比赛拖入了点球大战。
在这场点球大战中,爱尔兰球员普遍显得更有信心,希迪、霍顿、汤森德、卡斯卡里诺和奥利里全都罚球命中,而对方最后一个出场的蒂莫夫特则将球射失。值得一提的是,四年后的美国世界杯,呼声甚高的罗马尼亚队又一次倒在了十二码前,这次将罗马尼亚人拖入点球决战的是瑞典队高中锋肯内特·安德松,他在第115分钟的头球让此前勒杜乔尤的梅开二度化为泡影,而在点球大战中,心理优势明显的瑞典人尽管首轮便罚丢,但最终依然凭借六轮5∶4的总比分将罗马尼亚队挡在了半决赛门外,而瑞典队同样是这届杯赛的一匹黑马。
1990年世界杯后,美国和法国世界杯赛场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五罚全中”的球队,直到2002年,东道主之一的韩国队才重现了这一场景。有趣的是,正如当初比利时人在西班牙队的面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样,这次韩国人面对的也是西班牙队。双方在120分钟内都没能打破场上的僵局,而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双方在前三轮都弹无虚发,但代表西班牙队第四个出场的华金的射门却被韩国门将李云在扑出。于是随着最后一轮出场的洪明甫将球罚进,韩国队以5∶3的总比分历史性地闯入了世界杯四强。当时为韩国队建功的五名点球手依次是黄善洪、朴智星、薛绮铉、安贞焕和洪明甫。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为什么“五罚全中”总是属于那些黑马球队而非传统豪门?其实对于很多传统豪门来说,都有过在点球大战中保持100%命中率的记录。可问题在于,如果要实现“五罚全中”,那么不仅需要本方球员弹无虚发,同时也必须借助于对方球员的“配合”。如果对方的点球命中率太低,导致点球大战还没能进入到第五轮就已经提前结束,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五罚全中”的场面。
1990年世界杯的半决赛,西德队和英格兰队两大豪门战至点球决胜。当时代表西德队出场的布雷默、马特乌斯、里德勒和托恩等四名球员全都将球罚进,而率先罚球的英格兰队,第四个出场的皮尔斯和第五个出场的沃德尔先后将点球射失,这样西德队根本不必遣上第五名罚球手,就已经以4∶3的比分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
在1998年世界杯的半决赛中,换成了巴西队和荷兰队在点球大战中经受考验。前两轮双方的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和弗兰克·德波尔、博格坎普均将点球踢进。而在第三轮和第四轮,桑巴军团中的埃莫森和邓加依然没有失手,可是巴西门将塔法雷尔却先后扑出了科库和罗纳德·德波尔的点球,结果巴西队提前一轮就以4∶2的总比分赢得了点球大战。
意大利颠覆传统
由此可见,“五罚全中”实在是个既需要技术和心理,也必须依靠运气帮忙才能产生的现象。在所有的传统豪门中,也只有意大利队终于在2006年等到了这一幕的出现,而且还发生在至关重要的决赛中。120分钟内有着太多的经典,齐达内的勺子点球及不理智的一顶,马特拉齐的头槌破门及逼真的演技,这样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决赛被拖入点球大战无疑又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是法兰西二度称王,还是意大利四度问鼎?
结果在前四轮点球大战中,代表意大利队依次出场的皮尔洛、马特拉齐、德罗西和皮耶罗全都踢进,而法国队除了第二个出场的特雷泽盖将球踢在了横梁上之外,其余三名球员也全都冷静地命中。于是对于率先罚球的意大利队来说,所有希望就都寄托在了第五个出场的格罗索身上,结果这位“伟大的左后卫”不负众望,随着他将球推向巴特斯扑救的反方向,意大利队就此获得了球队历史上的第四个世界杯冠军,同时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第四支实现“五罚全中”的球队。
算上本届的巴拉圭队在内,目前世界杯历史上总共也只有五次“五罚全中”的记录,即便算上1982年的西德队与1994年的瑞典队(点球大战六罚五中胜出),所有球队的点球决胜打进的最多进球不过五个。换句话说,基本上“5”这个数字已经能够确保在世界杯赛场上赢得点球大战。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开阔一点,就会发现在其他一些国际大赛中,在点球大战中打进五球不是一个可以让人绝对放心的结果。
不妨来回忆一下1992年非洲国家杯的决赛,会师决赛的科特迪瓦队与加纳队进行点球大战,双方在前11轮战成了10∶10,不得不重新从第一名球员开始罚球,结果科特迪瓦队的阿卡第二次将球罚进,但加纳队的巴福却没能挺住压力,随着他的点球被科斯特扑出,科特迪瓦队最终以11∶10的惊人比分赢得了这场点球大战。有趣的是,类似场面在14年后再次出现在了科特迪瓦队身上,这次他们是在1/4决赛中面对喀麦隆队,结果在点球大战中,双方在前11轮中居然全都没有失手,比分变成了11∶11。结果在第二次站上罚球点时,埃托奥将球射丢,德罗巴则成功将球罚进,从而确保球队成功晋级。科特迪瓦队12罚12中的表现,也是国际赛场上在点球大战中的最高命中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