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与环境知情权的法律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是指公众通过非官方的途径自主地获取所需的环境信息。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理论则表明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有三种途径,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作为其中新兴的特殊途径,具有行为主体广泛性、行为内容零散性、非规范性以及法律效力有限性等特征。本文从环境知情权的角度评价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讨论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重要意义以及潜在的负面影响,并试图论证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正当性。
  关键词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 环境知情权 正当性
  作者简介:丁凡,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247-02
  一、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理解
  (一)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基本内涵
  有学者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通过非官方的途径获得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的行为。①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是指没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公众,为了获知有关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信息,运用便捷的环境测量仪器设备,自行对各类环境要素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实施环境测量的行为。②
  笔者认为,两种界定有共同之处,都强调了主体的“非政府背景”,前者指出公众是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的概括表达,后者更是指出了现实中公众与政府的本质差别在于有无环境监测资质。同时都指出了途径是“自测”,无论是“通过非官方途径”还是“自行”都表明公众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政府很难插手到检测环境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去,这也符合社会实际,因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政府公布和提供的环境信息存有疑虑。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限定了对象是与自身相关的环境信息,而后者则对环境信息的范围予以了一定的限定,“有关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信息”。这些限定在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研究的初期是有一定助益的,但是笔者认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动因不仅在于需要了解,也在于公众想要了解,而且公众有权利对他们自身所处的地区环境状况,国家环境状况甚至全球环境状况有所了解。
  (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特征
  我国学者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研究才起步,本文粗略总结了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几点特征,从主体、内容、规范性和法律效力等几个方面,与现行的环境监测行为进行了比较。
  1.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主体范围大。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环境监测行为的主体限于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主体是公众,而“公众”指不特定的多数人,包括具体的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组成的组织和团体。一般而言,对“公众”进行严格的界定很困难,公众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处于动态变化的、非固定的多数人,范围广泛而难以准确界定。
  2.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内容纷杂。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环境监测行为内容涉及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以及有关环境调查与环境评价的环境监测。相反地,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内容纷杂散乱,并无系统分类。近年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主要是有关大气中PM2.5的浓度以及大江大河的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整体看来,这些环境信息涉及公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却难以整合成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的信息。
  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不具规范性。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权制定和发布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有权制定地方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须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不具有规范性,一般由自愿者携带简单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可即时获得测量数据,即使需要采集样品,地点和方式的选择也相对随意,最后编写环境信息报告也很随意。由此可以见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具有非规范性。
  4.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获取的信息一般仅供参考,其法律效力有限。依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第八条,环境监测机构获得的环境监测数据,应作为环境统计、环境执法、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费征收等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监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而公众自测的环境信息仅可以作为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参考数据,而不能作为环境诉讼中可采信的证据,也不能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由此可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法律效力是有限的。
  二、以环境知情权视角评价公民自测环境信息行为
  (一)公民自测环境信息有利有弊
  1.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是公众自主获取环境信息的行为,拓宽了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新环保法第五章专章规定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除了环境质量和环境监测的信息,还包括公众关注的突发环境事件、排污费的征收使用情况和环境违法的企事业单位名单。而排污单位则应当如实向公众公开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总量和浓度、是否超标等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由此看来公众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被动地接收环境信息,依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打破了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信息的垄断,改善了环境信息严重不平衡的局面。
  有学者提出,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由公权力机构(主要是指政府)通过主动或者被动方式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第二,由私人主体(主要是指排污单位)通过强制或者自愿方式向公众告知环境信息;第三,由公众自己运用环境测量仪器自测有关环境信息,从而获取相关环境信息。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无法满足公众充分、平等地获取信息。③由此可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当下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形成垄断的背景下,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方式无疑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2.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是公民行使环境知情权的行为,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新环保法第53条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便是行使这项权利的具体表现。新环保法也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环保部门举报单位和个人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有权向上级机关举报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不作为。但是现实中,公众难以对政府和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出判断和监督,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将为此提供可参考的信息数据,有助于提高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也可以激发环保部门创新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的方式,从而形成政府与公众环境信息的良性互动。
  3.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潜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环境信息的监测是一项具有很强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科学和准确,监测过程具须依照严格的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就规定了,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的设施和条件,而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非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环境监测岗位考试,不能上岗。而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则不同,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相对比较简单,无法与专业的装备相比,而志愿者们也不曾通过环境监测岗位考试,在测量环境信息数据的过程中难以保证科学严谨。此外,公众自测的环境信息向社会公布后导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对环境信息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全面的环境信息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容易误导公众,引起恐慌甚至群体性事件。
  从环境知情权的角度而言,公众有权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环境信息,也有据此开展社会活动的自由,但自由不能是无限度的,既公民不能滥用环境知情权,也不能滥用环境信息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损害。
  (二)公民自测环境信息的正当性
  1.现行法并未禁止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制度主要调整环境监测机构、经省级环保部门认定具有资格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和负有环境监测义务的污染源所进行的环境监测活动,现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等法律法规均未调整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对于公民的行为。同时新环保法第53条规定了公众有权获取环境信息,对于公民的权利“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因此公众可以自由实施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而不构成违法。
  2.环境知情权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提供正当性基础。在环境知情权的理论与实践中,从未把非政府途径获得环境信息排除在环境知情权实现方式之外。虽然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对于知情权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现在如此,将来亦然,但如果因此将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作为实现知情权仅有的途径,是绝对错误的。在我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公众的环境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环境知情权保障水平的预期也在逐步提高,公众凭借自身能力自主地收集和获取环境信息,本就是环境知情权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对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补充。
  3.宪法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设立法律边界。尽管新环保规定了公众有权依法获取环境信息,允许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行为,但并未对此做出具体详尽的规定,尚未提供合理合法的行为模式,亦未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设定法律义务。公众有自主地获取环境信息的自由,但须知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我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由此可知公众不能滥用权利和自由,不能滥用环境信息造成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损害。我国《宪法》第51条就是为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设定的法律边界,不可逾越。
  三、结语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是指公众通过非官方的途径自主地获取所需的环境信息。而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理论认为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应包括三种,由公众自主地测量并获取相关环境信息就是其中的第三种途径。无论在理论中,还是在实践中,第三种途径都不能与其他两种方式绝对分割开来。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是公民行使环境知情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公众获得相关环境信息的途径,并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水平。同时公众自测环境信息也存在一定的潜在负面影响,除了难以保证科学严谨,不当的环境信息公布也容易造成误导甚至引起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尽管如此,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理论仍然肯定了其存在的正当性。对于公民的自由而言,“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但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我国《宪法》第51条就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设定了法律边界,即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注释:
  ①张璐.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的法律分析——兼论环境知情权实现途径的完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13(3).
  ②朱谦.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法律思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13(4).
  ③张衠,丁波涛.公众信息获取权的法理基础——基于知情权的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9(5).
其他文献
在3DS MAX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注重上机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交际法以交际活动为课堂教学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而这一目的正好契合了自主学习的本质,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本文作者探讨了交际法结合自主学习在安检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将两者结合而设计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交际法 自主学习 英语口语 课堂设计 教学水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社會对“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能力均衡、综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在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并有效利用课程载体、文化载体、网络载体、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阐述了创新教育体系和模式,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础领导地位;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发展,转变价值教育的传输手段;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以现代化手段加强核心价格体系教育;加快制度和教育机制的配套完善,保障大学生能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熏陶和引领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理念
摘 要 民主制度下的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使政治参与权,呈现专业性、信息化以及零散化等特质。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存在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法律规制不全等突出问题。自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法制宣讲宣传,科学引导大学生参与政治过程。政府需要进一步健全政治参与制度,为政治参与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自媒体 政治参与
摘 要 刑事诉讼法课程是一门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比较高的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下也对实践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刑事诉讼模拟教学已被大多数的高校法学教育所接受并且推广,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能够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实务操作能力、法学思维方式和案例解析能力,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就不能沿用理论课程的辅助课程来简单示范即可,需要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且配置以全
理学在两宋时期达到其发展的高潮,同时,中国山水画也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种哲学思辨与艺术趣味的同步,是否说明其中有贯穿一致的东西呢?到明清时期,理学逐渐丧
摘 要 航空法特色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应符合涉外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要求。但目前的旁观者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扼制了本科生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可能。本文指出应当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培养环节,实现由旁观者教育模式向自体验教育模式的转向,以培养卓越的航空法人才。  关键词 航空法特色 教育模式 转向  作者简介:王立志,法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一、“光”设计的分类rn环境设计中的“光”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产生,一种是自然采光,另一种是人工照明.自然采光就是利用日光的直射、反射和透射等性质,通过各种采光口的设计,
简要介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中应用文的写作测试,着重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一般规则,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达到通过英语应用
摘 要 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风险也在不断的蔓延,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激发出了众多的环境纠纷与环境矛盾,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环境急切需要在司法途径的保护下得到应有的保护。然而,目前我国在环境司法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按照其理论先导与思想指引来对环境实施保护。法学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现阶段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准确且理性地分析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的背离,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