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船山、曾国藩与佛教的关系论其出世与入世互融的思想渊源

来源 :船山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1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船山不能简单地定位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虽然辟佛,却辟得有理,既是为儒学正本清源,亦是为佛教追本穷源。他批判了禅佛的狂妄和虚无,亦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了生命的轮回,从《张子正蒙注》到《相宗络索》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入世”和“出世”相结合的修行之道。曾国藩继承和发展了王船山的学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他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儒学,以其更开放的姿态融合了大乘佛教出世与入世互融的宗旨,他更加明确地接受了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并具体在实践中予以落实。
其他文献
加强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高校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对学校中层后备干部现状进
在“倚声之学,国朝为盛”的清代词坛,王闿运既非词坛大家,亦无心以“词坛大家”为目标,只是以学人身份适性为词。一方面他始终坚持了词为“小道”的观念.另一方面这种“小道”观在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构成涉及到血缘基础、。理基础、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和实践理性等因素,具有利弊共存的特征,对后世的中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开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达到校企优势互补,学校、学生和企业多方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