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8例临床诊断体会

来源 :医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进一步认识隐匿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结论:隐匿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关键词隐匿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救中心48例隐匿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发病年龄67.2岁,入院时均感心悸、胸闷、气短、上腹痛等,偶伴有胸痛及放射痛。入院后急查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肌三联(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其中25例因心电图病理性改变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8例以心电图和心肌酶阳性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33例患者心肌三联均为阳性。而其中24例急查心电图均显示正常,但追踪心电图动态观察(每15~30分钟做心电图1次),发现隐匿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型:无Q波有ST-T变化;有Q波、ST-T轻微变化;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最终结合实验室检查均确诊。
  1.2方法
  梗死部位,根据心电图(ECG)相关导联定位:前间壁10例,下壁+正后壁11例,下壁13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正后壁+前壁3例,前壁+高侧壁3例,下壁+前壁6例。
  
  2讨论
  
  老年人无典型胸痛者多,极易被误诊和漏诊,故要高度重视。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老年人心肌梗死[1]。①近期内经常胸背闷胀、气短、乏力或沉重,并有加重趋势。②突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咳白色黏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③突然出现头晕心慌、眼前发黑、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汗、脉搏细弱或快慢不均、血压下降等休克的表现。④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晕厥或抽搐。⑤老年糖尿病病人突然出现胸闷、乏力,甚至神志不清等。⑥近期内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
  老年人在AMI发病时,大部分表现为隐匿型心绞痛,这与老年人特异的体质有关,可能的原因是[2]:①大多数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神经末梢变性,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②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时间长,常有一定的侧枝循环形成,局限性小灶梗死较为多见;③老年AMI发生时多伴有心衰、心源性休克、呼吸困难、脑血管意外等症状而掩盖胸痛。
  AMI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严重类型[3]。但许多老年AMI患者可缺乏这一病状而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下降;②常合并糖尿病,而糖尿病可导致感觉神经痛变;③常合并脑血管病变,使大脑供血降低,感觉迟钝;④被并发的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掩盖;⑤发生在手术麻醉过程中。
  
  3防止误诊的措施
  
  注意隐匿型AMI的临床表现,病人疼痛以上腹部或剑突下为主,易误诊为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急腹症。也有病人疼痛发生在头颈部、下颌、咽喉部,而误诊为咽喉炎、牙痛、及头痛等急症。应克服思维方法上的片面性,广泛拓宽思路,建立整体观念和内在联系。
  注意AMI心电图的识别。ECG是临床上最常用于诊断AMI的仪器,有Q波性AMI典型改变是指出现异常、持久的Q波或QS波(Q波>1/4R波,Q波时限>0.04秒),并持续24小时以上的进行性损伤电流,当ECG出现肯定性变化时,仅凭ECG即可作出AMI诊断,但有时缺乏典型表现,其原因可见于梗死范围小,多处或对应性梗死,以及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心肌肥厚、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等,易致漏诊、误诊。
  
  4早期隐匿型心肌梗死病人处理对策
  
  ①对上腹痛患者经解痉、止痛无效者,一定要检查ECG,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变化,特别是临床症状加重者要动态观察病人的ECG及心肌酶变化。②对持续腹痛患者用一般止痛药不缓解,可预防性含服硝酸甘油及镇静剂,可减轻病人对疼痛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和减轻迷走神经的张力。对同时并发心脏外疾病经治疗无效的,一定要考虑到病情的复杂性,以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确诊,挽救病人生命。
  
  参考文献
  [1] 张艳、金艳农、王玲娜.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及护理.南方护理学报[J],2003,10(3):42.
  [2] 姚光辉、余新、张英 等.168例老年人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心脑血管病防治[J],2004,4(1):43.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
其他文献
手术室教学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护生实习阶段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医学教学在发展,我们要发展要与世俱进。因此,手术室教学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探讨总结有以下几点:   1适应实习环境,作好自我介绍   进入手术室第一天的护生,对手术室一无所知,感到又陌生又茫然,实习学生该做什么,手术室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环境。他们表现的陌生、恐惧的心理状态。带教老师理解到学生的心情,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做好自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使用防逆流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单次封管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50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按使用留置针的种类不同分为防逆流组(实验组)和普通留置针组(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输液结束后使用5ml生理盐水单次封管,对照组的患者输液结束后使用5ml生理盐水每8小时封管一次[1],两组留置针均留置5天,观察两组留置针的堵管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发生堵管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手术室是实习护生实习的重点科室又是特殊科室,学生面对的是手术医师、麻醉师、带教老师和手术病人,一个严肃、认真而又陌生的工作环境,使单纯的学生平稳的过度到独立工作的社会人,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带教老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结合实习护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根据我科多年的带教经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密切师生关系,在手术室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1注意言行举止  手术室要求说话小,动作轻且快,随时谨言慎行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结核杆菌DNA(TB-DNA)。结果:47例恶性肿瘤组织中检出TB-DNA阳性患者11例,占23.4%,且TB-DNA阳性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基本与结核病的好发部位一致。结论:结核杆菌感染可能与一些恶性肿瘤存在特殊相关性。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感染结核杆菌[1],结核杆菌特别是其细胞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处理、分娩方式最佳选择,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35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我院住院分娩产妇4 000余例,前置胎盘35例,发生率为0.87%。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 25例因出血少采取期待疗法,延长胎龄,促使胎肺成熟;8例阴道出血多入院即行剖宫产; 2例因入院时已临产经阴道分娩。围产儿死亡率:35
期刊
关键词褥疮;治疗;护理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1]。  1褥疮发生的原因  病人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使皮肤抵抗力下降。  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年老体弱、昏迷、极度消瘦、瘫痪、恶病质等长期卧床病人因全身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近九年来1269例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找到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更好地为油田职工服务。  关键词住院死亡;统计分析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重,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状况、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后的创口作部分开放引流处理能否减轻术后肿胀反应。方法:380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90人。A组拔牙后的创口粘膜瓣缝合后再作三角形切除6mm(毗邻第二磨牙的远中面)形成小窗口开放牙槽窝,B组作传统的疏松缝合,完全关闭牙槽窝。术后第三天复诊评估肿胀。结果:在A组中,有42例无肿胀出现(22.1%),B组全部出现肿胀。肿胀程度的比较,两组的轻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危害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各种因素,并对各种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保持供应室人员的身心健康,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是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盆腔炎的发病率的上升及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我院自2006年12月-2009年6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24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发病以25~35岁最多,占57.3%。异位妊娠的类型:输卵管妊娠120例,其中流产型40例,破裂型77例,卵巢妊娠3例,陈旧性宫外孕4例。婚育史:未婚11例,已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