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对比和衬托、动势和均衡、起伏和韵律、层次和背景、色彩和季相5种植物配置手法,结合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富有地方特色的植物配置原则,探讨了水景、路旁、建筑物旁、假山石旁等特定区域植物配置方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其森林公园植物和植被现状,进而详细探讨了竹林、马尾松林、禅林、建筑物旁、停车场周围、主游路旁、其他游路旁、水岸沿线的植物配置情况,旨在营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 森林公园;植物配置;园林植物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174-03
Abstract The plant allocation method of contrast and contrast, motion and balance, wave and rhythm, levels and backgrounds, color and seasonal were introduced, combining with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riority, local conditions, reasonable collocation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plant allocation methods of particular area as water features, roadside, beside the building, rockery, stone and so on were explored. On this basis, taking the Jiangxi National Forest Park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of forest park plants and veget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lant allocation of bamboo forest, masson pine forest, buddhist temple, next to the building, around the parking lot, the main travel road, other tour road, along the waterfront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which purpose is to create a beautiful landscape effect.
Key words Forest Park;Plant configuration;Landscape plant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态和生态旅游的追求,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人们生态科普宣教、休闲健身、体验着重的综合场所,其植物配置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度变化。植物配置不仅仅用于营造视觉艺术效果,还有生态、文化等更深层次的要求。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园内可以开展森林科普和生态旅游活动。森林公园除保护森林景色自然特征外,还可根据造园要求适当加以整顿布置[1]。
植物配置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园艺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2]。笔者通过归纳森林公园内的植物配置手法、原则、方式,并以此进行简要的案例分析。
1 植物配置手法
在森林公园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森林公园景观的特色和风格[3]。
1.1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4-6]。
1.2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1.3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1.4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1.5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考虑到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两个月,因此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体现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有时候在森林公园内为了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也往往集中体现一季的特色,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武大樱花”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 2 植物配置原则
2.1 生态优先原则
植物配置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配置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必然单调。
2.2 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配置要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小面积使用恰到好处,大面积运用可能适得其反。
2.3 合理搭配原则
植物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2.4 富有地方特色
植物配置必须符合公园的地域植被特色和其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自然气候和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突出地域特色。
3 特定区域植物配置方式
3.1 水景植物配置方式
森林公园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3.2 路旁植物配置方式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两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3.3 建筑物旁植物配置方式
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3.4 假山石旁植物配置方式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两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
4 案例分析
4.1 森林公园概况
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2 666.67 hm2,位于江西省贛州地区西部,地跨崇义、上犹两县。地理坐标为114°02′01″~114°32′12″E,25°40′48″~25°58′54″N。
公园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低山丘陵地区,地貌以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为主。园内一般海拔为200~500 m,最高峰笔架山海拔821 m,最低海拔199 m(湖面),相对高差达622 m。盆地内土壤为第四纪新沉积物堆积而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陡坡较多,地形复杂,平均坡度约为30°。公园地处中低纬度东亚季风区,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温和气候”。
4.2 森林公园植物和植被现状
通过查询资料及现场调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154科874种(野生种780种,引种94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41种,被子植物145科833种。属国家 Ⅰ 级保护植物(第一批)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伯乐树、异型玉叶金花5种,国家 Ⅱ 级保护植物22种;列为江西省级保护的植物有42种。
森林公园内森林植被以马尾松、杉木林、阔叶林、混交林、毛竹林为主,以芒萁、芒、野古草、金茅、蕨等组成的山地灌木草丛分布较广。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以南岭栲、鹿角栲、栲、长叶石栎、甜槠、木荷、闽粤栲、红楠、楠木、观光木、天料木为主。在400 m以下的河谷中还有以南岭栲为主的亚热带雨林分布,层间植物较丰富。
园内森林覆盖率高,但有些区域植物配置结构简单,林冠层次平直单调,因此在景观效果上色彩、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价值有待提高。
4.3 森林公园植物配置
4.3.1
竹林植物配置。森林公园内竹林分布广泛,主要为毛竹林,林下整齐、竹林生长状况良好、竹子胸径较大且具有良好的视线通透性、人为干扰小,主竹度适中的竹林具有较好的景观价值,因此,在对竹林进行景观改造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规划对公园内茶滩处的游线视线范围内的竹林进行清除林下杂灌、清除长势不好的毛竹和选择性疏伐等措施,以提高竹林的景观效果。同时,对于公园内毛竹林的生长要进行适当的人为控制,因为毛竹的生长会影响区域内其他树种的生长,林内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低,如果放任毛竹林自由扩张,会导致公园内的生境单一化,降低公园内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4.3.2
马尾松林植物配置。森林公园内马尾松林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为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林中植物物种较为单一。规划对园内营前片区的部分马尾松林进行景观改造,如在乔木层补植木荷、苦槠、甜槠、青冈、杜英等本地常绿树种和枫香、山乌桕、拟赤杨、檫木等彩叶或落叶树种;林下补植红花檵木、山茶、红叶石楠、杜鹃、枸骨、紫薇等景观效果好的植物,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4.3.3
禅林植物配置。目前青庐寺周边植物除了一株许愿桂以外,其余植被皆较为杂乱且参差不齐,缺乏景观美感,也不能体现禅林氛围。规划在其周边种植无患子、银杏、罗汉松、桃树、梅花、海棠、香樟、松、龙柏、红枫等姿态挺拔、叶茂荫浓和禅林意境深厚的植物,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
4.3.4
建筑物旁植物配置。管理服务区内建筑物比较多,如游客服务中心、访客中心、公园南大门等。在建筑物旁配置植物景观,首先要注意二者之间体量的协调性。如在大门等高大的建筑物前可用几十棵紧密丛植的互羽叶栾树来修饰,一些粗糙质地的建筑墙面可用粗壮的紫藤等植物来美化,但对于质地较细腻的磁砖墙面,则应选择纤细的攀援植物来美化。其次应注意色彩的搭配。管理服务区中的建筑物一般为白色,在其前面配置浓绿的大叶植物将使整体气氛雅静,夏日里更感凉意。最后应注意建筑物与植物景观的线条对比。建筑物的线条比较硬直,应选配较柔和、活泼的植物,如樟树、棕榈、香椿、龟背竹、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等,不仅增添走廊中的活泼气氛,并使浅色的建筑色彩与浓绿的植物色彩及其线条形成了强烈对比。建筑的屋顶用植物来美化可以让建筑与植物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丰富建筑物的美感,便于游客观赏,减少游览区压力。当然屋顶种植物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承重、漏水方面等因素。森林公园内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所以浅根性,树枝轻盈、秀美,花、叶美丽的植物种类都很适宜植于屋顶上,如地锦、薜荔、紫茉莉、芦荟等。
4.3.5
停车场周围植物配置。停车场环境特殊,在种植植物时往往限制条件很多。由于停车场周围地面土质坚硬,土壤缺少氧气、水分,地面辐射热强烈等不利条件,常引起树木焦叶和不正常的蒸腾作用。在选择树种时应优先考虑适宜树种,在停车场周围单株或群植均可,如香樟、深山含笑、互羽叶栾树、乐昌含笑、杜英等。考虑到汽车倒车时会撞在树上,并损伤较低的分枝而引起伤害;汽油泄漏入土污染植物根部。为了避免这些伤害,一般建议在树旁筑一道树池,以保护树干。
4.3.6
主游路旁植物配置。主要针对森林公园内横水小江沿线旅游公路进行植物配置,该处是森林公园内山水养生游线的主要游览区域,是连接多个景点的主要道路,游人量大。目前该区域路旁植被主要为天然次生植被,主要由杉木、椤木石楠、苦楝、香椿、毛竹、五节芒等组成,由于受到长期人为干扰,其资源现状较差。规划对该公路沿线进行植物景观改造,以日本晚樱、丹桂、广玉兰、紫玉兰等观花乔木为主,并以红叶石楠、木芙蓉、红花檵木、红枫、春鹃、栀子花等花灌木为下木,以丰富沿线色彩。靠近茶滩分场场部建筑处,路两旁植物可密植杜英、日本冷杉、香椿、南酸枣、互羽叶栾树等树干挺直的植物,使道路成为一条甬道,以突出建筑主景,给人以进入森林的气氛。
4.3.7
其他游路旁植物配置。次游路主要指公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0~3.0 m;小路则供游人在宁静的景区中漫步,宽1.0~1.5 m。次路和小路两旁的种植可更灵活多样。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種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在公园中小路旁配置诸如紫薇、夹竹桃等具有拱形枝条的大灌木或小乔木,形成拱道,游人穿行其下,富有野趣;有的植成复层混交群落,则感到非常幽深。竹径自古以来都是公园中美景,在小径两旁配置竹林,组成竹径,让游人循径探幽。李白诗中:“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说明要创造曲折、幽静、深邃的园路环境,用桂竹、水竹、硬头黄竹等品种来造景是非常适合的。
4.3.8
水岸沿线植物配置。主要针对公园内主要水上游线沿线进行森林景观设计,主要针对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区域,可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目前该区域主要为马甲子灌丛,景观效果较为单一。水岸沿线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在水体景观旁配置植物景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注重色彩搭配。淡绿透明的水色是调和各种景观色彩的底色,如水边碧草、绿叶,水中蓝天、白云。②注重植物的线条。平直的水面通过配置具有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可丰富线条构图。如在水岸沿线植上水杉、垂柳及雪松。高耸的水杉和低垂水面柳条与平直的水面形成强烈的对比。③用透景和借景。水边植物切忌等距离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栽植片林时,留出透景线,利用水边片林中留出透景线及倾向湖面的地形,引导游客很自然地步向水边欣赏对岸的风景。④注重意境美。规划种植水竹、池杉、竹柏等植物,让游客体验苏轼诗文中的“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境。
5 小结
植物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度。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参考文献
[1] 王妍.北京新城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张颖.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研究:基于榆林学院典型例证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 张璐.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4] 危静美.福建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5] 危静美,吴少华,李房英.福州城市公园绿地植物季相景观分析与探讨[J].福建林业,2014(4):43-46.
[6] 王菁.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9):106-108.
关键词 森林公园;植物配置;园林植物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174-03
Abstract The plant allocation method of contrast and contrast, motion and balance, wave and rhythm, levels and backgrounds, color and seasonal were introduced, combining with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riority, local conditions, reasonable collocation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plant allocation methods of particular area as water features, roadside, beside the building, rockery, stone and so on were explored. On this basis, taking the Jiangxi National Forest Park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of forest park plants and veget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lant allocation of bamboo forest, masson pine forest, buddhist temple, next to the building, around the parking lot, the main travel road, other tour road, along the waterfront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which purpose is to create a beautiful landscape effect.
Key words Forest Park;Plant configuration;Landscape plant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态和生态旅游的追求,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人们生态科普宣教、休闲健身、体验着重的综合场所,其植物配置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度变化。植物配置不仅仅用于营造视觉艺术效果,还有生态、文化等更深层次的要求。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园内可以开展森林科普和生态旅游活动。森林公园除保护森林景色自然特征外,还可根据造园要求适当加以整顿布置[1]。
植物配置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园艺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2]。笔者通过归纳森林公园内的植物配置手法、原则、方式,并以此进行简要的案例分析。
1 植物配置手法
在森林公园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森林公园景观的特色和风格[3]。
1.1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4-6]。
1.2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1.3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1.4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1.5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考虑到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两个月,因此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体现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有时候在森林公园内为了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也往往集中体现一季的特色,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武大樱花”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 2 植物配置原则
2.1 生态优先原则
植物配置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配置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必然单调。
2.2 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配置要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小面积使用恰到好处,大面积运用可能适得其反。
2.3 合理搭配原则
植物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2.4 富有地方特色
植物配置必须符合公园的地域植被特色和其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树种选择及景观营造时要符合栽植地的自然气候和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突出地域特色。
3 特定区域植物配置方式
3.1 水景植物配置方式
森林公园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3.2 路旁植物配置方式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两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3.3 建筑物旁植物配置方式
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3.4 假山石旁植物配置方式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两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
4 案例分析
4.1 森林公园概况
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2 666.67 hm2,位于江西省贛州地区西部,地跨崇义、上犹两县。地理坐标为114°02′01″~114°32′12″E,25°40′48″~25°58′54″N。
公园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低山丘陵地区,地貌以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为主。园内一般海拔为200~500 m,最高峰笔架山海拔821 m,最低海拔199 m(湖面),相对高差达622 m。盆地内土壤为第四纪新沉积物堆积而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陡坡较多,地形复杂,平均坡度约为30°。公园地处中低纬度东亚季风区,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温和气候”。
4.2 森林公园植物和植被现状
通过查询资料及现场调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154科874种(野生种780种,引种94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41种,被子植物145科833种。属国家 Ⅰ 级保护植物(第一批)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伯乐树、异型玉叶金花5种,国家 Ⅱ 级保护植物22种;列为江西省级保护的植物有42种。
森林公园内森林植被以马尾松、杉木林、阔叶林、混交林、毛竹林为主,以芒萁、芒、野古草、金茅、蕨等组成的山地灌木草丛分布较广。地带性森林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组成种类以南岭栲、鹿角栲、栲、长叶石栎、甜槠、木荷、闽粤栲、红楠、楠木、观光木、天料木为主。在400 m以下的河谷中还有以南岭栲为主的亚热带雨林分布,层间植物较丰富。
园内森林覆盖率高,但有些区域植物配置结构简单,林冠层次平直单调,因此在景观效果上色彩、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价值有待提高。
4.3 森林公园植物配置
4.3.1
竹林植物配置。森林公园内竹林分布广泛,主要为毛竹林,林下整齐、竹林生长状况良好、竹子胸径较大且具有良好的视线通透性、人为干扰小,主竹度适中的竹林具有较好的景观价值,因此,在对竹林进行景观改造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规划对公园内茶滩处的游线视线范围内的竹林进行清除林下杂灌、清除长势不好的毛竹和选择性疏伐等措施,以提高竹林的景观效果。同时,对于公园内毛竹林的生长要进行适当的人为控制,因为毛竹的生长会影响区域内其他树种的生长,林内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低,如果放任毛竹林自由扩张,会导致公园内的生境单一化,降低公园内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4.3.2
马尾松林植物配置。森林公园内马尾松林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为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林中植物物种较为单一。规划对园内营前片区的部分马尾松林进行景观改造,如在乔木层补植木荷、苦槠、甜槠、青冈、杜英等本地常绿树种和枫香、山乌桕、拟赤杨、檫木等彩叶或落叶树种;林下补植红花檵木、山茶、红叶石楠、杜鹃、枸骨、紫薇等景观效果好的植物,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4.3.3
禅林植物配置。目前青庐寺周边植物除了一株许愿桂以外,其余植被皆较为杂乱且参差不齐,缺乏景观美感,也不能体现禅林氛围。规划在其周边种植无患子、银杏、罗汉松、桃树、梅花、海棠、香樟、松、龙柏、红枫等姿态挺拔、叶茂荫浓和禅林意境深厚的植物,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
4.3.4
建筑物旁植物配置。管理服务区内建筑物比较多,如游客服务中心、访客中心、公园南大门等。在建筑物旁配置植物景观,首先要注意二者之间体量的协调性。如在大门等高大的建筑物前可用几十棵紧密丛植的互羽叶栾树来修饰,一些粗糙质地的建筑墙面可用粗壮的紫藤等植物来美化,但对于质地较细腻的磁砖墙面,则应选择纤细的攀援植物来美化。其次应注意色彩的搭配。管理服务区中的建筑物一般为白色,在其前面配置浓绿的大叶植物将使整体气氛雅静,夏日里更感凉意。最后应注意建筑物与植物景观的线条对比。建筑物的线条比较硬直,应选配较柔和、活泼的植物,如樟树、棕榈、香椿、龟背竹、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等,不仅增添走廊中的活泼气氛,并使浅色的建筑色彩与浓绿的植物色彩及其线条形成了强烈对比。建筑的屋顶用植物来美化可以让建筑与植物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丰富建筑物的美感,便于游客观赏,减少游览区压力。当然屋顶种植物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承重、漏水方面等因素。森林公园内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所以浅根性,树枝轻盈、秀美,花、叶美丽的植物种类都很适宜植于屋顶上,如地锦、薜荔、紫茉莉、芦荟等。
4.3.5
停车场周围植物配置。停车场环境特殊,在种植植物时往往限制条件很多。由于停车场周围地面土质坚硬,土壤缺少氧气、水分,地面辐射热强烈等不利条件,常引起树木焦叶和不正常的蒸腾作用。在选择树种时应优先考虑适宜树种,在停车场周围单株或群植均可,如香樟、深山含笑、互羽叶栾树、乐昌含笑、杜英等。考虑到汽车倒车时会撞在树上,并损伤较低的分枝而引起伤害;汽油泄漏入土污染植物根部。为了避免这些伤害,一般建议在树旁筑一道树池,以保护树干。
4.3.6
主游路旁植物配置。主要针对森林公园内横水小江沿线旅游公路进行植物配置,该处是森林公园内山水养生游线的主要游览区域,是连接多个景点的主要道路,游人量大。目前该区域路旁植被主要为天然次生植被,主要由杉木、椤木石楠、苦楝、香椿、毛竹、五节芒等组成,由于受到长期人为干扰,其资源现状较差。规划对该公路沿线进行植物景观改造,以日本晚樱、丹桂、广玉兰、紫玉兰等观花乔木为主,并以红叶石楠、木芙蓉、红花檵木、红枫、春鹃、栀子花等花灌木为下木,以丰富沿线色彩。靠近茶滩分场场部建筑处,路两旁植物可密植杜英、日本冷杉、香椿、南酸枣、互羽叶栾树等树干挺直的植物,使道路成为一条甬道,以突出建筑主景,给人以进入森林的气氛。
4.3.7
其他游路旁植物配置。次游路主要指公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0~3.0 m;小路则供游人在宁静的景区中漫步,宽1.0~1.5 m。次路和小路两旁的种植可更灵活多样。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種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在公园中小路旁配置诸如紫薇、夹竹桃等具有拱形枝条的大灌木或小乔木,形成拱道,游人穿行其下,富有野趣;有的植成复层混交群落,则感到非常幽深。竹径自古以来都是公园中美景,在小径两旁配置竹林,组成竹径,让游人循径探幽。李白诗中:“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说明要创造曲折、幽静、深邃的园路环境,用桂竹、水竹、硬头黄竹等品种来造景是非常适合的。
4.3.8
水岸沿线植物配置。主要针对公园内主要水上游线沿线进行森林景观设计,主要针对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区域,可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目前该区域主要为马甲子灌丛,景观效果较为单一。水岸沿线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加强了水体的美感。在水体景观旁配置植物景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注重色彩搭配。淡绿透明的水色是调和各种景观色彩的底色,如水边碧草、绿叶,水中蓝天、白云。②注重植物的线条。平直的水面通过配置具有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可丰富线条构图。如在水岸沿线植上水杉、垂柳及雪松。高耸的水杉和低垂水面柳条与平直的水面形成强烈的对比。③用透景和借景。水边植物切忌等距离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栽植片林时,留出透景线,利用水边片林中留出透景线及倾向湖面的地形,引导游客很自然地步向水边欣赏对岸的风景。④注重意境美。规划种植水竹、池杉、竹柏等植物,让游客体验苏轼诗文中的“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境。
5 小结
植物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度。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参考文献
[1] 王妍.北京新城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2] 张颖.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研究:基于榆林学院典型例证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 张璐.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4] 危静美.福建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5] 危静美,吴少华,李房英.福州城市公园绿地植物季相景观分析与探讨[J].福建林业,2014(4):43-46.
[6] 王菁.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