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去了美国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k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我带着彷徨提前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当时清华是五年制。大三时,父亲出车祸意外离世,给了我巨大打击,我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因为父亲去世而被完全颠覆。

第一次叛逆


  1987年9月21日下午6点多钟,父亲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疲劳驾驶的出租车司机撞倒了。司机人还挺好,第一时间将父亲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当时父亲昏迷不醒,只要施救,肯定会活下来。可急救室的一个医生告诉出租车司机,施救之前要先缴500块钱押金。这名司机急急忙忙开车出去筹钱,当时是6点半,晚上11点时他拿了500块钱回来。
  1987年,能筹到500块钱不容易。缴了押金,医生开始施救,但父亲的血压已经测不出来了,脉搏也没有了。而在此之前,父亲在医院的急救室里躺了4个多小时没有人施救。
  父亲的离世让我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样走。那是我第一次叛逆。从小父亲就想让我做工程师、科学家,但这件事之后,我会想:做工程师、科学家有什么用?父亲倒是工程师,却落了这样一个下场。当时的我就想留在中国改变现状。
  因此,毕业时我并没有出国的打算,而是和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签了协议,代表清华大学去香港工作。但由于一些特殊情况,香港方面表示无法履行工作协议,我只能放弃了。仓促之间,我做了一个决定:考托福出国留学。
  决定出国以后,我就拼命地复习英语,英语当时是我的短板,成绩一般。我就这样跌跌撞撞去了美国。

指出导师错误


  到美国后,刚开始我也很不老实,经常关心课堂外的一些事情,经常想在国内的事情,也在看周围的事情,做了很多其他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比如去餐馆打工近一年。
  直到1992年,我读到博士二年级,才开始有了一点感觉。那时,我发现自己在实验室稍微努力一些,也能学得不错,研究做得也还可以。1993年时发生了一件比较意外的事,让我发现自己学生物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我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好。
  我的导师是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不苟言笑,我们都很怕他。有一天,我们开小组会,他非常激动,开始在黑板上推演,向我们展示他自认为发现的一个生物物理学中的重大理论突破。推演到最后,他写了一黑板的推导公式,告诉我们: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有问题的。



  当时,实验室里有二十几个人,十几个博士生,六七个博士后,都坐在那里听他讲,大家听得目瞪口呆。恰好我的数理基础很好,公式推导是我的强项,在他推导的过程中,我已经发现他犯了错误。他讲完以后,我已经看到3处错误,当时实验室的同行没有一个举手的。我当着众人的面,跟导师说他的公式推导过程中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说完之后,我有点担心自己惹祸了。但下午再见到导师时,他却向大家夸赞我,说:“这么复杂的推演,你能在瞬间看到问题,真了不起。”他的夸奖让我心里开始放松,也意识到自己学习生物学的优势。

被动转为主动


  1995年,我博士畢业时,已经深信自己将来做生命科学研究,谋生没有问题,但还没有自信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学家。所以,毕业时我又犹豫: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想做什么?我是一个让思维顺着感觉走的人,不愿意禁锢自己。所以,毕业后我跟朋友在巴尔的摩市成立了一家公司,希望促进一下中美贸易,把中国没有的技术通过我们的中介带到中国。
  做了四五个月,发现挣钱没那么容易。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不在做生意,而是用自己的脑子做研究。到1995年夏天时,我决定,自己这一辈子非生命科学莫属,而且确定了方向后再也没有变过。
  我的学术启蒙地应该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教给我一些技术知识,但当时在研究上我真的是一窍不通,没有研究理念,也不懂研究方法。在清华,我受到了清华观念的感染和清华精神的熏陶,但我依然不知道怎样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寻求知识。这步转化最终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期间完成的。

知道怎么爱国


  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巴尔的摩,对在美国留学前几年的生涯,我是非常留恋也非常感慨的。在那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看导师、同学、同事做科研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机会跟他们交流,耳濡目染,逐渐把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到。这是我在巴尔的摩最大的收获。
  国内的本科教育偏重于知识灌输,偏重于让学生记住很多知识,却没有花时间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来的。我们没有给学生讲科学史,这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们的教育中是缺失的。我们没有讲发现知识、建立体系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必须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才能破除迷信。
  我在清华开了一门课,每年秋季给学生讲科学史,我会把科学家的生平、一些重要的事件、关键的实验全部穿插到课程里面,让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开这门课有几个目的:一方面让学生破除迷信,认识到科学家也是人,再优秀也还是人,不是神;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自己能不能做到,等等。
  出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以前也很爱国,但有时候有点偏执,总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觉得应该怎么样,还会抱怨一些事情。到了美国后,我有了另外一个视角,比如去了解美国人怎么看中国,美国社会怎么运行,我开始意识到另外一些事情。还没有出国时,我对爱国的看法经常是片面的。所以对我而言,不出国,就不知道怎么爱国。
  (祈梦真摘自中译出版社《海归者说:我们的中国时代》一书)
其他文献
很多年后,有人替叶连平算过一笔账。如果收取补课费,凭他教过上千名学生,他已经是个富翁了。  这位现年91岁的退休教师,仍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的卜陈村,房子只有一间半,是那种昏暗的旧平房。过去18年里,这里是他的家,也是他的教室。  从2000年起,叶连平每天辅导村里的孩子课后学习,后来还利用周末开办英语补习班。英语是这些孩子共同的短板,很多人因为英语成绩太差影响了升学。  这些孩子学习英语
期刊
不要乱丢垃圾安全距离吸煙区吸烟区有望越狱
期刊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路易丝不能将我置之脑后。她其实很讨厌我,我也知道。只要有机会,她都会在我背后用她那婉转的方式数落我几句。她很有教养,不会说什么直白的话,但是一点暗示、一声叹息,再加上她优美的手势,总让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她也最精于冷冰冰的恭维。我们相识已有二十五年,而且交往可算亲密。在她看来,我是一个粗鄙、蛮横、庸俗的家伙。我很困惑为什么她不直截了当地将我隔离出她的社交圈子。事实上,她甚至不让我
期刊
小时候是爸爸的公主,30 年后依旧如此丈夫在3 个月大时失去了父亲,今年他和儿子拍了这张照片20 年后,一个小男孩实现了当年的梦想:与爸爸一同抓坏蛋30 年,3 个“大胡子”一对父女与家里的宠物跨越10 年的合影标题时隔多年,兄弟俩重新坐上那辆童年时的小汽车4 歲时,我在她耳边说悄悄话;24 年后,我们结婚了分开15 年后的三姐妹
期刊
在给孩子挑书的时候,我看到一本《杂学全书》,是日本百科全书网编的。我平时看英美冷知识网站比较多,这次读日式冷知识,发现还真是不太一样。  有些问题是即使非常好奇的人也想不出来的:内出血的血消失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有姐妹城市而沒有兄弟城市?(汉语里跟人有关系的比喻用男性名词,跟物品有关的比喻用女性名词)体温正常的人吃了退烧药体温会下降吗?(不会,退烧药针对的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机制)胡椒工厂的工人如何应对
期刊
近日媒體报道,一件疑似乾隆皇帝大祀时所穿的龙袍出现在英国宝龙拍卖行的网站上,标价高达15万英镑,合130多万元人民币。辛亥革命之后,确实出现过大批皇宫文物流散的情况。龙袍的原持有者英国军官奥夫利·肖尔就是于1912年在北京购得这件龙袍,卖家是谁已无法查考。  这些年,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一直牵动着国人敏感的神经,而谈及文物流失,大古董商卢芹斋也就不可避免地浮出水面。  卢芹斋又叫卢焕文,浙江湖州人,
期刊
妹尾河童是日本当代著名的舞台设计家。在《窥视工作间》一书中,他展现了自己对各种空间强烈的好奇心:他“窥视”住过的旅馆,“窥视”泡萝卜店铺;他“窥视”印度,“窥视”日本……他永远是运用天花板视角,纤毫毕现,不放过一个角落。视角决定境界。有趣的河童,大概想以这样的视角来提醒我们,人生是一件好玩的事,不妨放松一些,越过常规,换个视角去看,一切皆有趣味吧。  挑几个好玩的说说。  河童“窥视”剧作家井上厦
期刊
1  如果有人非要问我历史学得如何,我的回答注定让他失望。要是我说我对我和奶奶的交往史吃得最透,接着还正经八百地说奶奶是哲思深厚的大方之家,免不了有人会把大牙笑掉。  我承认历史——甚至“历史”这个词——和我在彼此眼里都很陌生,我也承认这一生里,奶奶的农民身份链条从来没有过一天的断裂。可是,人们得承认,没有一段历史离得开农民的喂养,也得承认,一个农民的哲学范畴,有可能远远超出一亩三分地的边界。2 
期刊
在一栋18层的建筑里,有一个奇怪的电梯,该电梯只有两个按键:一个“升”键,一个“降”键。按一次“升”键,你將会上升7层(如果所处的楼层超过了11层,那么按下“升”键,电梯就不会动);要是按一次“降”键,电梯会直接下降9层(如果所处的楼层低于9层,那么电梯也不会动)。你是否有可能乘坐电梯到自己想要到的任何楼层呢?电梯修理人员需要按多少次按键,才能从地面到达其他楼层呢?他将按什么顺序到达这些楼层呢?图
期刊
儿子带着老父亲去一家餐馆吃晚餐。  父親年迈体弱,吃饭时不小心把食物撒在衬衫和裤子上。别的食客厌恶地看着他,他儿子却平静如初,毫不觉得尴尬。父亲吃完饭,儿子默默地把老父亲带到洗手间,为他除去饭粒,擦掉污渍,给他梳理头发,戴好眼镜。  他们出来时,整个餐厅的人都静静地看着他们。儿子结清账单,带着父亲一起往外走。  就在此刻,餐馆里的一位老人叫住那个儿子,问他:“你没觉得自己留下什么东西吗?”  儿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