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來一些负面影响。大学城存在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地理位置;师生交流的缺乏;基础设施不全;不良周边环境等。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高校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大学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对策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通常指的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且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
一、我国大学城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大学城的兴起始于2000年。大学城在我国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教育体制改革在科教兴国的大前提、高校扩招的大背景及城市化加速的大契机之下,不断深化、催育出的新生事物并得以勃兴、炽盛。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攀升,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趋于饱和状态的高校面临着教育资源的超负荷运转,政策和现实的双重压力迫使各高等院校纷纷购置土地,兴建新校区。于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下,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及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大学城便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大学城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发挥着积极作用。
而在大学城风起云涌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重大隐忧值得我们关注,尤其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潜入研究,深度剖析,觅求对策,以期减少大学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
二、大学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地理位置阻隔学生城市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
城市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大学生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大学生的城市化,基本的含义是指大学生进城后的转变及对城市的认同、适应过程。个人城市化进程与个人现代性的获得基本上是同步的。大学生的转变是以城市为参照系的,正如传统的变迁方向是现代一样。
我国在建立大学城的过程中,因为综合考虑到地价和建安成本,高教园区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地理位置的偏远削弱了城市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城市文明辐射和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学生的城市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过程,制约了大学生适应城市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二)师生交流的缺乏,容易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
“由于大学城大多建于市郊或较偏远地区,许多高校的教工宿舍并没有同步建成,加上城内各高校大都实行校车运行制,由此造成教师在城区和大学城之间的‘走教’现象,这使师生间的交往时间和接触频率大为下降,师生交往普遍缺乏”[1]。而交往的缺乏也自然导致师生间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多方互动的缺失,这阻碍了师生间情感的充分交流与及时沟通,使得师生间的情感趋于淡化,甚至造成双方的心理隔阂和疏远感增强。师生沟通困难、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伤害、师生不和谐等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师生代沟日益凸现,师生关系冷漠这一现状便直接导致教学及情感影响效果的大为弱化。
(三)基础设施不全,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大学城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城内各高校内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完善,使得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校园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后勤服务等条件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期待之间的差距较大。这就造成大学城内学生的校园文化和课余生活的单调、无聊、贫乏和空虚,导致大学生无处释放青春能量、张扬独到个性和合理宣泄情绪。加上青年期这个阶段固有的身心特点,如身体上精力旺盛、好动,心理上的理性思维不够成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容易激动,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比较弱。因此,愈来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在大学城内的学生身上,如恋爱成风,易发群体性事件,等等。
(四)不良周边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大学城的建设和入住,形成了巨大的商业圈。但由于建设规划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消防、治安、卫生、行政等部门缺乏协调性等,这一区域的商业形成了无序的繁荣。大学城周边环境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交通拥挤,事故隐患较大。二是学校周围网吧林立,暴力、色情游戏充斥其间。三是学校附近卫生条件极差的小饭店密布,特别是售卖方便食物的流动摊点颇多,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四是学校周围不少诊所卫生条件较差,售药施医,更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五是学校周边治安不善堪忧。以上问题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诸方面构成了很大威胁,大学城内针对学生伺机作案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三、促进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得大学城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升高校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当前我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欠缺和物质、师资条件的制约,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起步较晚,为数不多,因而显得更为迫切。“大学城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冲击,故我们应基于现实,充分依靠并发掘大学城的优势与潜力,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干预力度,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2]。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专项管理大学城内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工作机构,由工作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安排、协调、指导和监督整个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城内一盘棋”,如此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能将有限的关注集中于专业化和深度化的提升。同时结合大学城和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强化针对学生的个别咨询的制度建设,在物质、设施、政策等多方面予以照顾;还可以按期集中进行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性活动,开展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及时求助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意识。
(二)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城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首先,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育有着很大帮助。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校园生活,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要及时找谈话,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觉了家的温暖,集体的温暖。”[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一些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去,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项目贡献力量。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城内心理咨询的作用应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特别是新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跟同学之间的缺乏沟通,彼此之间不熟悉,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跟同学讲,怕别人笑话,跟父母说又怕其担心。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之后,他们可以去做心理咨询,找一个倾诉的对象,其实有些事情说出来心里也就好受了,再加上咨询老师的引导,他们可能就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了。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探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及时进行辅导,对个别较严重的学生,应加以更多的关心和辅导,让他们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四)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随着独生子女在大学新生中比例的上升,大学新生的“自我中心”倾向日益明显,矛盾也日益突出。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就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加强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科学举措,从多角度着手,把其培养为具有稳定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前沿开阔的眼界、较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凤娟,高校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2]裴学进,王雄杰,高教园区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1.
[3]蔡立彬,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关键词: 大学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对策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通常指的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且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
一、我国大学城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大学城的兴起始于2000年。大学城在我国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教育体制改革在科教兴国的大前提、高校扩招的大背景及城市化加速的大契机之下,不断深化、催育出的新生事物并得以勃兴、炽盛。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攀升,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趋于饱和状态的高校面临着教育资源的超负荷运转,政策和现实的双重压力迫使各高等院校纷纷购置土地,兴建新校区。于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开发商的积极参与下,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及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大学城便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大学城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发挥着积极作用。
而在大学城风起云涌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重大隐忧值得我们关注,尤其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潜入研究,深度剖析,觅求对策,以期减少大学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
二、大学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地理位置阻隔学生城市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
城市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大学生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大学生的城市化,基本的含义是指大学生进城后的转变及对城市的认同、适应过程。个人城市化进程与个人现代性的获得基本上是同步的。大学生的转变是以城市为参照系的,正如传统的变迁方向是现代一样。
我国在建立大学城的过程中,因为综合考虑到地价和建安成本,高教园区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离城市中心较远。地理位置的偏远削弱了城市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城市文明辐射和教育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大学生的城市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过程,制约了大学生适应城市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二)师生交流的缺乏,容易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
“由于大学城大多建于市郊或较偏远地区,许多高校的教工宿舍并没有同步建成,加上城内各高校大都实行校车运行制,由此造成教师在城区和大学城之间的‘走教’现象,这使师生间的交往时间和接触频率大为下降,师生交往普遍缺乏”[1]。而交往的缺乏也自然导致师生间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多方互动的缺失,这阻碍了师生间情感的充分交流与及时沟通,使得师生间的情感趋于淡化,甚至造成双方的心理隔阂和疏远感增强。师生沟通困难、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伤害、师生不和谐等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师生代沟日益凸现,师生关系冷漠这一现状便直接导致教学及情感影响效果的大为弱化。
(三)基础设施不全,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大学城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城内各高校内部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完善,使得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校园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后勤服务等条件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期待之间的差距较大。这就造成大学城内学生的校园文化和课余生活的单调、无聊、贫乏和空虚,导致大学生无处释放青春能量、张扬独到个性和合理宣泄情绪。加上青年期这个阶段固有的身心特点,如身体上精力旺盛、好动,心理上的理性思维不够成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容易激动,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比较弱。因此,愈来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在大学城内的学生身上,如恋爱成风,易发群体性事件,等等。
(四)不良周边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大学城的建设和入住,形成了巨大的商业圈。但由于建设规划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消防、治安、卫生、行政等部门缺乏协调性等,这一区域的商业形成了无序的繁荣。大学城周边环境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交通拥挤,事故隐患较大。二是学校周围网吧林立,暴力、色情游戏充斥其间。三是学校附近卫生条件极差的小饭店密布,特别是售卖方便食物的流动摊点颇多,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四是学校周围不少诊所卫生条件较差,售药施医,更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五是学校周边治安不善堪忧。以上问题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诸方面构成了很大威胁,大学城内针对学生伺机作案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三、促进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得大学城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提升高校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当前我国高校由于认识上的欠缺和物质、师资条件的制约,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起步较晚,为数不多,因而显得更为迫切。“大学城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它对大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冲击,故我们应基于现实,充分依靠并发掘大学城的优势与潜力,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干预力度,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2]。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专项管理大学城内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工作机构,由工作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安排、协调、指导和监督整个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城内一盘棋”,如此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同时能将有限的关注集中于专业化和深度化的提升。同时结合大学城和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强化针对学生的个别咨询的制度建设,在物质、设施、政策等多方面予以照顾;还可以按期集中进行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性活动,开展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及时求助大学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意识。
(二)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城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首先,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育有着很大帮助。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校园生活,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要及时找谈话,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觉了家的温暖,集体的温暖。”[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一些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去,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项目贡献力量。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城内心理咨询的作用应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特别是新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跟同学之间的缺乏沟通,彼此之间不熟悉,有什么事情不愿意跟同学讲,怕别人笑话,跟父母说又怕其担心。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之后,他们可以去做心理咨询,找一个倾诉的对象,其实有些事情说出来心里也就好受了,再加上咨询老师的引导,他们可能就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了。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探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及时进行辅导,对个别较严重的学生,应加以更多的关心和辅导,让他们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四)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随着独生子女在大学新生中比例的上升,大学新生的“自我中心”倾向日益明显,矛盾也日益突出。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就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加强大学城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科学举措,从多角度着手,把其培养为具有稳定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前沿开阔的眼界、较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凤娟,高校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2]裴学进,王雄杰,高教园区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干预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1.
[3]蔡立彬,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