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市场需求的人才体系出发对高职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与相应的评价,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部分观点。
【关键词】就业;市场;技能;特征;分析;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就高等教育而言,扩招,给许多学生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言,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是:毕业生数量在连年增长,有关数据表明:2003年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这么多人的就业怎么办?虽然政府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和提供更多宽松的就业政策,但是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就业这么困难?虽然国家给了这么多就业的机会和照顾的政策!经过分析,我以为:除了一些客观的大气候影响外,学生在找工作时定位不准确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数!学生在找工作时的定位不准,问题我们找出来了,但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学校在对人才培养时定位不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结论?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1、某大型招聘会会场,某企业招聘人事助理一名,主要标准有:要求本科学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较强者可适当放宽标准。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本科院校相近专业的学生来咨询,期待着有被录用的机会,他们为什么去?因为他们有本科学历,又是相近专业,加上大四的一段实习或者把从大一到应聘这个时间段里所有的实践总结起来也算是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了(还不能说成是经验),同时也会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咨询,理由是:他们也是人力资源专业或者说是相近专业,招聘简章里说了能力较强者可适当放宽标准,说不定会录用我!与此同时也会为数不多的研究生来咨询……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不关专科也好,本科也罢,还是研究生也行,为什么都会去垂青这样一个职位呢?如果让专科生明白我就是做人事管理员的,本科生明白我的起点是助理级,研究生明白我是搞专业研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我个人以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高职院校,我就是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研究生段就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
2、国内某知名大型钢铁企业,招聘轧钢一线工人!说明:只要大专生,本科生不要(理由很简单:第一,从企业运营成本来看,用一个本科生的成本要远远超过一个专科生的成本。第二,就员工忠诚度来分析,一名专科生的忠诚度远远要超过本科生(就一线操作工来说)。那么专科生又有几个能够直接进入一线操作的?企业没有办法,又只能招部分的本科生,结果一年以后基本都辞职了。如果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专科生达到企业的技能要求,是不是又增加了许多就业率。
3、某研究机构招聘一名研究助理:要求211大学的研究生且本科段也要是211或者985的!我们看到:这个企业要求就很明确!至于大专,本科或者说一些不是211的学府的毕业生就算是婉言的谢绝了。
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多学者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以为高职院校首先要培养的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的“一线”人才!
一、对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除了国有公办的高职院校以外,一些民族企业家也主动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创办了民办高职院校,在政府正确指引下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总
结出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可是从高职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来看,还远远不能达到企业的需求,也就说明我们高职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今天,在着重讨论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情况是不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1、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的课时比例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我以为更多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一线”人才,我们就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就要按照现场的操作需要来设计,重点突出本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虽然近些年来不断的创新,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分配还是以理论部分占很大比率。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现在的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存在着这样一个严重现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处于分离的状态,理论教学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归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老师不带实训,同样实训的老师也不教理论。这种状况是普遍的!我想也有很多学者看出来了,但要寻求改变,那就要需要时间了!为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实践老师和理论老师的基本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了。理论教师更多的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而实训老师都是需要技术的,大都是企业兼职或者直接从企业聘任的,多以能工巧匠为主,其理论深度达不到可以胜任教学的层面,或许部分的实训老师有,但语言表达上面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3、实训基地的建设“形式化”现象比较突出
为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我们先来分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部分:校内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训教学重要场所,一般是按照专业大类来分区域建设的,根据不同的专业来针对性的设置,如果专业相近也会有共用的情况,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外实训基地是学院为了更好的对学生技能进行培训与锻炼,选择社会上一些有一定技术实力,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来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场所。也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际情况是校内实训基地能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的实训基地我们利用的怎么样?值得我们去深思啊!
4、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更上一个新台阶
实训教师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师资构成,是技能教学的主力军,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师。现有的实训教师队伍有这样两个特征,一是为了设置实训员岗位而去增加实训教师,多以教学老师兼任,其技能标准大家可想而知!另外一个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聘用的能工巧匠,其学历、教育观念又值得我们去深思!如何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训教师资队伍,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5、学生的实训形式需要做战略性调整
上面我介绍到实训基地主要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在这两个基地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多以在正常的学期中间,其实训时间比较短,技能培养层面比较浅,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不能真正的培养出来。以上是从实训时间和技能层面来分析的,再来看另外一个现状,那就是校内实训基地因为场地、设备、技术等影响,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事例:
1、 某高职院校的连锁经营实训室(商品陈列训练)里,里面有几组货架,一点实物,就以一个专业30人算,要是全部进去都难容纳得下,更不要说进行现场操作了,即使有机会进行动手操作,在这样的设备情况下又能学到多少知识!
2、 某高职院校的汽车电子实训时,实训设备在一个教室里,一个班级30人,进去以后,围成一圈,听老师讲解与演示,学生动手训练,就在讲解与演示时,站在外围的学生根本就看不到老师演示!怎么办?最后等时间过去了,随着学生一份实践小结也就宣告本次实习结束了……
学生在校内实训的现状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再看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的情况,当时我还在一家连锁超市百货部工作,某院校相近专业过来实训,首先公司把大学生分到几个部门,前台,百货,食品都有!实训的过程我就不多以文字描述了,就介绍一下学生在这几个部门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超市前台有收银、客服两部分组成,收银大家都知道就是你在超市买完东西付款部分,学生如果进入收银台实习,按理应该给他们锻炼啊!可是收银也是技术活,在超市工作的都知道,一名收银员结束一天工作向财务部门结帐时,多钱少钱都要自己赔的!超市为了“爱护”这些学生,又为了体现某超市是某大学的校外实训基地,就让这些大学生们去帮忙装袋,分在百货、食品部门的大学生多以看看现场、搬搬拿拿为主!最后也是以一篇实训小结上报学校,以此来宣告这场“意义深远”的实习结束。这样的例子很多,钢厂不会让在校的大学生来实习,是为了担心安全事故!超市不让短期实训的大学生收银,也是从营运管理角度去考虑的!企业有这样的顾虑应该没有错!但是,对我们学生来说,那就是学习时间的浪费!所以,学生的实训形式需要调整!
二、对高职教育现状的评价
1、办学观念模糊不清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以为“社会效益第一”这种办学观念要时刻体现出来,有且仅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去确定其他的观念。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过于重视经济效益。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给学校招生计划,是为了让你培养更多的人才,可事实是培养了很多半成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是你给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半成品的学生。和你当时招生宣传时所描述的“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合格人才”形成了巨大的鲜明的对比。国家给政策促大学生就业,别忘了大学生的定义!大学生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的统称。然而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载体正是高等院校!至此,我呼吁高校(不管高职,本科)都要确定“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观念。
2、民办高职生存困难
民办高职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始者或者单位都是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民办高职现在的生存很困难。很的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不比公办差,甚至有超过的,有的民办高职院校的董事长其市场感知力会超过公办院校的负责人,为什么现在民办高职感到压力大啊!两个字:生源!民办高职的生源问题直接决定着其发展步伐!你的校园再美,专业再好,师资再强,没有学生就是空架子!那么为什么民办高职的生源会紧张呢?国家给你政策:录取线比公办低那么多!毕业文凭同样也是教育部认可的大专文凭,怎么会这样子呢?学费!是这个现象的造成者。我参加招生时明显感到有很多学生因为学费问题放弃对民办学校的选择。
3、校区扩建现象严重
校区的规模不知从何时起,又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参照点!所以不管是公办、民办院校大部分都曾一度对校区进行可以说是“不理智”的扩建,学校要扩建势必需要匹配的资金,在学校现有的资金不允许的基础上只有和银行借贷款,这里我分析一点,钢厂和银行借贷款可以通过盈利去还,学校也需要盈利去还!好的,企业盈利,那是在市场中寻求到了盈利点,学校盈利该怎么做呢?生源数增加、费用增加!增加的费用谁出?学生!可是学生又从哪里出这个费用?家长!问题的答案出来了,学校盈利点归根到底是从学生家长这里,是在增加百姓负担啊!更严重的是,学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每所学校都想争取更多的生源,怎么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因为我们知道进入不同的学校是以分数线决定的。所以,会导致降分录取!降分录取会影响招生质量的!由此一步一步发展下去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校区的盲目扩建会直接导致“学校的生存风险系数增加”和土地的浪费!要刹车啦!
4、技能型教育思想需要更深一步落实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第二点中指明高职院校是以:“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我们要坚持这个指导思想往前进,更深一步的落实技能型教育思想。
三、几点建议
1、高职院校应突出技能教学
在第二部分的第四小点我提到了需要深一步的落实技能型教育思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的“一线”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突出技能教学。我要指明一点,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行双证制了,即毕业生离校前须取得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但我们还不能满足仅仅为了实行双证制而“双证制”,一定要让学生的技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2、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同步走
一定要坚持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同步走,注重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人文素质、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以及团体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校园的文化气氛更加活跃。有位很有地位的学者一直强调: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以为其意义深远,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在学校给他们一个可以有益于培养他们健康品格的环境,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观念!让学生们树立追求美好人生的良好心态。
3、“定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做表面文章一定要落到实处
定单式,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特别是高职院校。所谓定单式培养就是学校应企业的需要,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通过企业和学校的联合教育更快的融入企业的工作。这个模式是很好的,因为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直接到单位工作,我们办学的希望不就是让学生找个好工作吗?可是啊!现在很多学校没有把这一块做好。当然,其中也有企业的原因,在这里,我强调,作为学校,作为主培养方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
4、 可以建立高校技能鉴定机构尝试技能培训教育,
传统观念认为高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我以为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得不让我们认识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教育,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在学校设立技能鉴定机构,实现技能培训与认证一体化教育。这是一个双赢的计划,于学校而言,可以在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指标以外,提供有偿教育培训,为学校赢利。第二,可以让学校的技能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提高教学老师与实训老师的技能水平。第三,扩大学校影响力与知名度。于社会而言,我们让学校的资源与社会共享化,给社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培训硬件。有利必有弊,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
5、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通过“成本”优势真正建立起产学研架构改扩建校区为建立经营实体
胡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学校办学的重要指南!不断扩建学校的办学规模,理论上没有错,但是脱离实际的、盲目的去扩建就有问题了。现在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另外一个“扩张”模式,那就是改扩建校区为建立经营实体,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之上我提到我们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有校内和校外两部分,而且也做了对学生实训的作用分析以及针对性的说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学校自己建立经营实体,兴办企业。现在就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基础上来分析。如果我们以学校的名义创办一个汽车维修连锁实体,一个门店就需要员工5到8人,其中又会涉及到会计专业,营销专业。如果是10个连锁店,100个连锁门店,情况又会是怎么样?我们的维修店一定会有优势,因为我们的成本会比社会上其他的维修店低、维修技术又高于其他门店!因为我们不需要付工资,我们的员工都是学生!因为我们有从事技能教学的实训老师做技术指导!这样对学生而言,直接进入到维修一线去,经过两年的锻炼,起技术也就和社会上的专业员工水平相同了,毕业后,他也可以自己加盟我们学校创建的连锁品牌去开一个汽车维修店!或者去汽车维修企业去工作!再以一个学校建立一个旅游风景区来分析,需要导游专业的学生吧!需要烹饪、财务、营销、汽车专业等专业的学生吧!等等!也许有人说不现实!开汽车维修店、办企业,哪有时间去经营管理啊?学校让教学的老师去锻炼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你们改变一下思想一切就解决了:学校让教学的老师去学校经营的企业去锻炼实习,让学生到学校经营的企业去顶岗实习!我敢肯定的说,这将是一种很科学,很具操作性的一个想法!对高职教育起着最大的重要!不光是学校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而且,我认为民办高职一定会是这种模式的推行者之一!我们期待着吧!对于怎么样去操作这个事情,我将另文叙述!
让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更深一步的明确办学目标 ,突出技能教学打开高职教育的新局面,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真正的为社会输送一大批优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3
[2]垢宝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技术教育》.2003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国教育报》.2006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就业;市场;技能;特征;分析;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就高等教育而言,扩招,给许多学生提供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言,无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是:毕业生数量在连年增长,有关数据表明:2003年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这么多人的就业怎么办?虽然政府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和提供更多宽松的就业政策,但是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就业这么困难?虽然国家给了这么多就业的机会和照顾的政策!经过分析,我以为:除了一些客观的大气候影响外,学生在找工作时定位不准确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数!学生在找工作时的定位不准,问题我们找出来了,但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学校在对人才培养时定位不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结论?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1、某大型招聘会会场,某企业招聘人事助理一名,主要标准有:要求本科学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较强者可适当放宽标准。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本科院校相近专业的学生来咨询,期待着有被录用的机会,他们为什么去?因为他们有本科学历,又是相近专业,加上大四的一段实习或者把从大一到应聘这个时间段里所有的实践总结起来也算是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了(还不能说成是经验),同时也会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咨询,理由是:他们也是人力资源专业或者说是相近专业,招聘简章里说了能力较强者可适当放宽标准,说不定会录用我!与此同时也会为数不多的研究生来咨询……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不关专科也好,本科也罢,还是研究生也行,为什么都会去垂青这样一个职位呢?如果让专科生明白我就是做人事管理员的,本科生明白我的起点是助理级,研究生明白我是搞专业研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我个人以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高职院校,我就是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研究生段就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
2、国内某知名大型钢铁企业,招聘轧钢一线工人!说明:只要大专生,本科生不要(理由很简单:第一,从企业运营成本来看,用一个本科生的成本要远远超过一个专科生的成本。第二,就员工忠诚度来分析,一名专科生的忠诚度远远要超过本科生(就一线操作工来说)。那么专科生又有几个能够直接进入一线操作的?企业没有办法,又只能招部分的本科生,结果一年以后基本都辞职了。如果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专科生达到企业的技能要求,是不是又增加了许多就业率。
3、某研究机构招聘一名研究助理:要求211大学的研究生且本科段也要是211或者985的!我们看到:这个企业要求就很明确!至于大专,本科或者说一些不是211的学府的毕业生就算是婉言的谢绝了。
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多学者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以为高职院校首先要培养的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的“一线”人才!
一、对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除了国有公办的高职院校以外,一些民族企业家也主动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创办了民办高职院校,在政府正确指引下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总
结出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可是从高职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来看,还远远不能达到企业的需求,也就说明我们高职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今天,在着重讨论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情况是不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1、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的课时比例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我以为更多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一线”人才,我们就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就要按照现场的操作需要来设计,重点突出本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虽然近些年来不断的创新,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分配还是以理论部分占很大比率。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现在的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存在着这样一个严重现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处于分离的状态,理论教学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归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老师不带实训,同样实训的老师也不教理论。这种状况是普遍的!我想也有很多学者看出来了,但要寻求改变,那就要需要时间了!为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实践老师和理论老师的基本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了。理论教师更多的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大多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而实训老师都是需要技术的,大都是企业兼职或者直接从企业聘任的,多以能工巧匠为主,其理论深度达不到可以胜任教学的层面,或许部分的实训老师有,但语言表达上面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3、实训基地的建设“形式化”现象比较突出
为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我们先来分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部分:校内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训教学重要场所,一般是按照专业大类来分区域建设的,根据不同的专业来针对性的设置,如果专业相近也会有共用的情况,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外实训基地是学院为了更好的对学生技能进行培训与锻炼,选择社会上一些有一定技术实力,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来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场所。也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际情况是校内实训基地能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的实训基地我们利用的怎么样?值得我们去深思啊!
4、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更上一个新台阶
实训教师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师资构成,是技能教学的主力军,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导师。现有的实训教师队伍有这样两个特征,一是为了设置实训员岗位而去增加实训教师,多以教学老师兼任,其技能标准大家可想而知!另外一个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聘用的能工巧匠,其学历、教育观念又值得我们去深思!如何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实训教师资队伍,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5、学生的实训形式需要做战略性调整
上面我介绍到实训基地主要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在这两个基地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多以在正常的学期中间,其实训时间比较短,技能培养层面比较浅,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不能真正的培养出来。以上是从实训时间和技能层面来分析的,再来看另外一个现状,那就是校内实训基地因为场地、设备、技术等影响,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事例:
1、 某高职院校的连锁经营实训室(商品陈列训练)里,里面有几组货架,一点实物,就以一个专业30人算,要是全部进去都难容纳得下,更不要说进行现场操作了,即使有机会进行动手操作,在这样的设备情况下又能学到多少知识!
2、 某高职院校的汽车电子实训时,实训设备在一个教室里,一个班级30人,进去以后,围成一圈,听老师讲解与演示,学生动手训练,就在讲解与演示时,站在外围的学生根本就看不到老师演示!怎么办?最后等时间过去了,随着学生一份实践小结也就宣告本次实习结束了……
学生在校内实训的现状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再看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的情况,当时我还在一家连锁超市百货部工作,某院校相近专业过来实训,首先公司把大学生分到几个部门,前台,百货,食品都有!实训的过程我就不多以文字描述了,就介绍一下学生在这几个部门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超市前台有收银、客服两部分组成,收银大家都知道就是你在超市买完东西付款部分,学生如果进入收银台实习,按理应该给他们锻炼啊!可是收银也是技术活,在超市工作的都知道,一名收银员结束一天工作向财务部门结帐时,多钱少钱都要自己赔的!超市为了“爱护”这些学生,又为了体现某超市是某大学的校外实训基地,就让这些大学生们去帮忙装袋,分在百货、食品部门的大学生多以看看现场、搬搬拿拿为主!最后也是以一篇实训小结上报学校,以此来宣告这场“意义深远”的实习结束。这样的例子很多,钢厂不会让在校的大学生来实习,是为了担心安全事故!超市不让短期实训的大学生收银,也是从营运管理角度去考虑的!企业有这样的顾虑应该没有错!但是,对我们学生来说,那就是学习时间的浪费!所以,学生的实训形式需要调整!
二、对高职教育现状的评价
1、办学观念模糊不清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以为“社会效益第一”这种办学观念要时刻体现出来,有且仅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去确定其他的观念。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过于重视经济效益。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给学校招生计划,是为了让你培养更多的人才,可事实是培养了很多半成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是你给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半成品的学生。和你当时招生宣传时所描述的“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合格人才”形成了巨大的鲜明的对比。国家给政策促大学生就业,别忘了大学生的定义!大学生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的统称。然而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载体正是高等院校!至此,我呼吁高校(不管高职,本科)都要确定“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观念。
2、民办高职生存困难
民办高职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始者或者单位都是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民办高职现在的生存很困难。很的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不比公办差,甚至有超过的,有的民办高职院校的董事长其市场感知力会超过公办院校的负责人,为什么现在民办高职感到压力大啊!两个字:生源!民办高职的生源问题直接决定着其发展步伐!你的校园再美,专业再好,师资再强,没有学生就是空架子!那么为什么民办高职的生源会紧张呢?国家给你政策:录取线比公办低那么多!毕业文凭同样也是教育部认可的大专文凭,怎么会这样子呢?学费!是这个现象的造成者。我参加招生时明显感到有很多学生因为学费问题放弃对民办学校的选择。
3、校区扩建现象严重
校区的规模不知从何时起,又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参照点!所以不管是公办、民办院校大部分都曾一度对校区进行可以说是“不理智”的扩建,学校要扩建势必需要匹配的资金,在学校现有的资金不允许的基础上只有和银行借贷款,这里我分析一点,钢厂和银行借贷款可以通过盈利去还,学校也需要盈利去还!好的,企业盈利,那是在市场中寻求到了盈利点,学校盈利该怎么做呢?生源数增加、费用增加!增加的费用谁出?学生!可是学生又从哪里出这个费用?家长!问题的答案出来了,学校盈利点归根到底是从学生家长这里,是在增加百姓负担啊!更严重的是,学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每所学校都想争取更多的生源,怎么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因为我们知道进入不同的学校是以分数线决定的。所以,会导致降分录取!降分录取会影响招生质量的!由此一步一步发展下去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校区的盲目扩建会直接导致“学校的生存风险系数增加”和土地的浪费!要刹车啦!
4、技能型教育思想需要更深一步落实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第二点中指明高职院校是以:“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我们要坚持这个指导思想往前进,更深一步的落实技能型教育思想。
三、几点建议
1、高职院校应突出技能教学
在第二部分的第四小点我提到了需要深一步的落实技能型教育思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的“一线”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突出技能教学。我要指明一点,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行双证制了,即毕业生离校前须取得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但我们还不能满足仅仅为了实行双证制而“双证制”,一定要让学生的技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2、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同步走
一定要坚持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同步走,注重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人文素质、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以及团体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校园的文化气氛更加活跃。有位很有地位的学者一直强调: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以为其意义深远,不能单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在学校给他们一个可以有益于培养他们健康品格的环境,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观念!让学生们树立追求美好人生的良好心态。
3、“定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做表面文章一定要落到实处
定单式,这个名词并不陌生,特别是高职院校。所谓定单式培养就是学校应企业的需要,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通过企业和学校的联合教育更快的融入企业的工作。这个模式是很好的,因为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直接到单位工作,我们办学的希望不就是让学生找个好工作吗?可是啊!现在很多学校没有把这一块做好。当然,其中也有企业的原因,在这里,我强调,作为学校,作为主培养方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
4、 可以建立高校技能鉴定机构尝试技能培训教育,
传统观念认为高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我以为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得不让我们认识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教育,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在学校设立技能鉴定机构,实现技能培训与认证一体化教育。这是一个双赢的计划,于学校而言,可以在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指标以外,提供有偿教育培训,为学校赢利。第二,可以让学校的技能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提高教学老师与实训老师的技能水平。第三,扩大学校影响力与知名度。于社会而言,我们让学校的资源与社会共享化,给社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培训硬件。有利必有弊,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
5、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通过“成本”优势真正建立起产学研架构改扩建校区为建立经营实体
胡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学校办学的重要指南!不断扩建学校的办学规模,理论上没有错,但是脱离实际的、盲目的去扩建就有问题了。现在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另外一个“扩张”模式,那就是改扩建校区为建立经营实体,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之上我提到我们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有校内和校外两部分,而且也做了对学生实训的作用分析以及针对性的说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学校自己建立经营实体,兴办企业。现在就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基础上来分析。如果我们以学校的名义创办一个汽车维修连锁实体,一个门店就需要员工5到8人,其中又会涉及到会计专业,营销专业。如果是10个连锁店,100个连锁门店,情况又会是怎么样?我们的维修店一定会有优势,因为我们的成本会比社会上其他的维修店低、维修技术又高于其他门店!因为我们不需要付工资,我们的员工都是学生!因为我们有从事技能教学的实训老师做技术指导!这样对学生而言,直接进入到维修一线去,经过两年的锻炼,起技术也就和社会上的专业员工水平相同了,毕业后,他也可以自己加盟我们学校创建的连锁品牌去开一个汽车维修店!或者去汽车维修企业去工作!再以一个学校建立一个旅游风景区来分析,需要导游专业的学生吧!需要烹饪、财务、营销、汽车专业等专业的学生吧!等等!也许有人说不现实!开汽车维修店、办企业,哪有时间去经营管理啊?学校让教学的老师去锻炼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你们改变一下思想一切就解决了:学校让教学的老师去学校经营的企业去锻炼实习,让学生到学校经营的企业去顶岗实习!我敢肯定的说,这将是一种很科学,很具操作性的一个想法!对高职教育起着最大的重要!不光是学校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而且,我认为民办高职一定会是这种模式的推行者之一!我们期待着吧!对于怎么样去操作这个事情,我将另文叙述!
让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更深一步的明确办学目标 ,突出技能教学打开高职教育的新局面,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真正的为社会输送一大批优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建.人性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3
[2]垢宝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技术教育》.2003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国教育报》.2006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