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南京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刻把握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的同根、同源、同步特性,统筹推动碳减排和污染防治深入攻坚,以低碳发展路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用实际行动和过硬成果践行“两个维护”。
践行绿色发展,创获减污降碳“新成效”
南京是长三角区域特大型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交汇点枢纽城市,地处江苏最西部,工业产业多沿江布局,人口多沿水聚居,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减污降碳压力巨大。近年来,南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定位,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目标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市PM2.5年均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1.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64.4%增加到83.1%,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全市域河湖基本消除劣V类,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由45.5%提升至100%;污染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由2016年的5.46万吨提高到32.74万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推进,解决了一批历史积存、长期困扰的突出环境问题,群众生态环境满意率逐年提升。
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3∶39.7∶58优化为2020年的2.0∶35.2∶62.8,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3个、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4.8个百分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十三五”期间累计关停155家化工企业,退出钢铁产能200万吨,完成水泥去产能572万吨,化解船舶产能140万吨,完成119家企业低端低效产能淘汰任务,整治182家铸造企业。有序推动沿江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得到有力有效落实。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煤炭消耗总量较2015年削减324.2万吨,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约400M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達29%。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冷热供应、农业加工等四大电能替代核心领域,大力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着力推动“再电气化”。经过持续努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4.7%。
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标准,2017年以来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近5000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200万平方米。2020年全市累计地铁运营里程达378公里,位居全国第六,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近13万辆,充电桩26696根。2019年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2.5%,城市公共汽车中新能源及清洁燃料车辆比例分别达到80%。
低碳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全国低碳城市试点任务,启动《南京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稳步推进浦口开发区低碳谷、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江北新区低碳生态示范区等低碳示范区建设,加快江北国际健康城人才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等“近零碳”示范建筑建设。
对标“双碳”目标,把准减污降碳“新挑战”
尽管“十三五”期间南京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南京发展仍面临着创新发展动能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防范风险隐患压力加大等诸多严峻挑战。
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任务繁重。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提升城市首位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在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型产业发展、居民生活改善需求等因素,能源资源消费仍呈现刚性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有一个过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亟待优化。虽然南京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碳排放总量依然巨大,位居全省第二,人均碳排放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全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矛盾依然突出,传统污染物末端减排空间有限,五大传统行业高碳锁定特征明显。受制于资源禀赋,缺乏水能和大规模风光电开发利用条件,清洁低碳能源选择面不足,能源供给仍然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外部输入。
企业排放监管力度仍需强化。目前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仍然面临着无组织废气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末端治理效率不高、集群整治不够深入等问题。多数企业对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减排等最新政策要求认识不深,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同时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尚缺乏法规标准约束,有效监管明显不足。
推动走在前列,探索减污降碳“新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实现碳排放达峰的攻坚期和窗口期。南京是省会城市,肩负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何科学谋划、有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稳步迈向碳中和愿景开好局、起好步,对推动建设低碳先锋城市,引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意义十分重大。针对南京减污降碳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要把降碳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倒逼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注重源头治理、源头减量,强化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协同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要在六个方面发力。 着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南京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污染防治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并重”转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加力治气攻坚。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补齐臭氧治理短板,对VOCs排放量大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细化治理。以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等化工集聚区以及江宁、浦口、溧水等汽车产业集聚区等为重点,实施一批VOCs污染治理项目。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八达标两承诺一公示”,施行绿色施工,应用绿色建材。深入推进餐饮油烟和住宅油烟整治,全面深化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二是全面巩固治水成果。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幸福河湖建设为目标,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做到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对重点河流(河段)开展生态护岸、滨河带治理、河道疏浚、底泥清淤等综合整治措施,实现全市稳定消除劣V类水体,保障全市饮用水安全。加快长江等重点河道和湖泊的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工业尾水循环和再生利用水平。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断面长制”,探索建立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评价体系。三是扎实推进治土治废。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评审,深入推进污染地块的风险评估,加强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和农业废弃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治理能力匹配化,实现固废全过程监管。全力提升危废、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加快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健全收运体系,提高运行效能,确保安全处置万无一失。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源,也是减污降碳的主攻点。减污降碳的要害是减煤,既要降低煤炭消费强度,更要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南京煤炭消费占45%,污染排放量约占总量的67.7%,是能源体系源头减量的核心。要下力严控高能耗项目,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终端能源清洁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新体系。一是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大钢铁、石化、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考核,严控能耗强度。强化煤炭减量化和清洁高效化利用,推动煤炭消费实现“稳中有降,降中提质”。加强煤电规模控制,有序控制钢铁、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耗煤量。探索建立碳排放评估制度,强化项目碳排放评估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新上项目碳排放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二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构建现代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逐步降低非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开展煤电电源侧灵活性改造,提升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为大规模消纳非化石能源电力提供支撑。推动现役煤电机组提质增效发展,通过热电联产等途径降低燃煤发电行业整体能耗水平。持续扩大天然气替代规模应用领域,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加快实施绿色集中供热中心等在建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扩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医院、酒店、写字楼、办公楼等公共建筑领域应用。三是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推动太阳能利用,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在工业园区、开发区、公共机构、公共交通场站等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开展“光伏+充电桩”“光伏+路灯/信号灯”“光伏+建筑”等推广和利用。促进生物质能源化发展,有序扩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规模,推动农村沼气由户用单一用途向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发展。
着力推动高能耗行业低碳转型。高能耗行业的低碳转型是减污降碳的关键,也是推动南京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南京已建、在建“两高”项目达40多个,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排放占比达到84.8%。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导向,严格落实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求,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企业布局优化调整,加强重点行业工艺革新,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平。一是全力推动钢铁行业转型。严格执行国家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控”政策,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等相关规定,围绕低碳冶金、高效轧制、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弧炉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力度。在钢厂普及推广烧结烟气循环、熔融鋼渣余热回收、中低温余热利用等技术,鼓励发展电弧炉短流程炼钢,提升钢渣、水渣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固废零排放。二是全力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推动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专业化、安全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化工企业入园率,构建循环发展、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现代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绿色安全环保的企业和项目。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全流程推动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进步。围绕关键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绿色石化产品。三是全力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程,推动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优化调整水泥产品原材料结构,实现熟料替代;提高建筑垃圾和工业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逐步以机制砂石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石;着力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技术;鼓励玻璃行业、陶瓷行业积极开展窑炉节能改造、燃料煤改气和用能信息化管理。
着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创新驱动是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南京实现减污降碳的重要抓手。要以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依托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积极培育绿色新兴产业,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强化工业节能降碳,推进循环型产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创新链,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一是做强智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八大产业强链递进培育工程,着力在技术、设计、品牌、供应链等领域锻长板、补短板,加快建设省级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做大绿色新兴产业。聚焦前沿领域,积极发展新型电力装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强化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和场景应用,加快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大力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前瞻布局氢能、储能、CCUS等领域,积极开发商业化应用场景,抢占产业竞争发展制高点。三是做优绿色制造体系。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分类创建绿色工厂,采用电热联供、电热冷联供等技术提高工厂一次能源利用率。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鼓励园区提高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打造绿色智慧园区。 着力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实现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无论是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革命,还是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源头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还是末端治理,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科技创新。南京科研院所众多,建有一批国家级科技平台载体,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数量、在南京工作的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载体为我们绿色低碳技术供给提供了支撑。要进一步发挥好人才、技术、平台优势,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技术攻关,为有效激发低碳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一是突出重大载体创新。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平台,积极开展绿色集成电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碳行业转型等技术创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推动成立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借助政府的产学研重大创新资金,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牵头、落地园区、定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加速区域低碳产业发展。二是突出低碳科技创新。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技术攻关,力争在智能电网及储能技术攻关等碳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开发关键新能源,力争在生物柴油、石化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上取得新进展,为下游减碳提供支持;聚力突破换电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换电设施建设,强化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可持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换电产业生态体系。三是突出数字技术创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牵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升级。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传统高碳方式的替代;鼓励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推广供应链碳信息披露、企业碳资产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满足市场需求的行业APP,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赋能。
着力提升绿色低碳治理效能。减污降碳工作,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全社会的每个单元、每个个体,需要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减污降碳社会协同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一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定修订,尽早出台《南京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为南京低碳发展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制定《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南京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印发《南京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各板块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制定重点领域、行业、园区、企业专项行动方案或计划及保障政策措施,全面构建“1+3+12+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二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绿色金融为纽带,集成政府和市场力量,加快发展碳金融市场。积极探索推动用能权、用煤权、碳排放、碳汇和绿电等交易创新,完善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建立有约束力的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全面发展。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国内国际低碳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以高端人才为引领、各类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人才队伍体系。支持跨国跨区联合创办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吸纳国际顶尖人才,联合开展重大技术研发,深度融合全球创新资源;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发现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一批低碳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四是营造绿色低碳氛围。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和减污降碳培训工作,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专题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公益性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扩大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共识,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理念转化为全体市民建设美丽古都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
践行绿色发展,创获减污降碳“新成效”
南京是长三角区域特大型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交汇点枢纽城市,地处江苏最西部,工业产业多沿江布局,人口多沿水聚居,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减污降碳压力巨大。近年来,南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定位,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目标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市PM2.5年均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1.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64.4%增加到83.1%,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全市域河湖基本消除劣V类,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由45.5%提升至100%;污染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由2016年的5.46万吨提高到32.74万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推进,解决了一批历史积存、长期困扰的突出环境问题,群众生态环境满意率逐年提升。
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3∶39.7∶58优化为2020年的2.0∶35.2∶62.8,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3个、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4.8个百分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十三五”期间累计关停155家化工企业,退出钢铁产能200万吨,完成水泥去产能572万吨,化解船舶产能140万吨,完成119家企业低端低效产能淘汰任务,整治182家铸造企业。有序推动沿江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得到有力有效落实。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煤炭消耗总量较2015年削减324.2万吨,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约400MW,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達29%。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冷热供应、农业加工等四大电能替代核心领域,大力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着力推动“再电气化”。经过持续努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4.7%。
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标准,2017年以来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近5000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200万平方米。2020年全市累计地铁运营里程达378公里,位居全国第六,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近13万辆,充电桩26696根。2019年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2.5%,城市公共汽车中新能源及清洁燃料车辆比例分别达到80%。
低碳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全国低碳城市试点任务,启动《南京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稳步推进浦口开发区低碳谷、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江北新区低碳生态示范区等低碳示范区建设,加快江北国际健康城人才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等“近零碳”示范建筑建设。
对标“双碳”目标,把准减污降碳“新挑战”
尽管“十三五”期间南京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南京发展仍面临着创新发展动能不足、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防范风险隐患压力加大等诸多严峻挑战。
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任务繁重。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提升城市首位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在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加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型产业发展、居民生活改善需求等因素,能源资源消费仍呈现刚性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有一个过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亟待优化。虽然南京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碳排放总量依然巨大,位居全省第二,人均碳排放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全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矛盾依然突出,传统污染物末端减排空间有限,五大传统行业高碳锁定特征明显。受制于资源禀赋,缺乏水能和大规模风光电开发利用条件,清洁低碳能源选择面不足,能源供给仍然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外部输入。
企业排放监管力度仍需强化。目前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仍然面临着无组织废气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末端治理效率不高、集群整治不够深入等问题。多数企业对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减排等最新政策要求认识不深,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同时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尚缺乏法规标准约束,有效监管明显不足。
推动走在前列,探索减污降碳“新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实现碳排放达峰的攻坚期和窗口期。南京是省会城市,肩负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何科学谋划、有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稳步迈向碳中和愿景开好局、起好步,对推动建设低碳先锋城市,引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意义十分重大。针对南京减污降碳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要把降碳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倒逼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注重源头治理、源头减量,强化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协同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要在六个方面发力。 着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前南京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污染防治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并重”转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加力治气攻坚。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补齐臭氧治理短板,对VOCs排放量大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细化治理。以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等化工集聚区以及江宁、浦口、溧水等汽车产业集聚区等为重点,实施一批VOCs污染治理项目。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八达标两承诺一公示”,施行绿色施工,应用绿色建材。深入推进餐饮油烟和住宅油烟整治,全面深化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二是全面巩固治水成果。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幸福河湖建设为目标,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做到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对重点河流(河段)开展生态护岸、滨河带治理、河道疏浚、底泥清淤等综合整治措施,实现全市稳定消除劣V类水体,保障全市饮用水安全。加快长江等重点河道和湖泊的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工业尾水循环和再生利用水平。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断面长制”,探索建立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评价体系。三是扎实推进治土治废。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评审,深入推进污染地块的风险评估,加强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和农业废弃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治理能力匹配化,实现固废全过程监管。全力提升危废、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加快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健全收运体系,提高运行效能,确保安全处置万无一失。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源,也是减污降碳的主攻点。减污降碳的要害是减煤,既要降低煤炭消费强度,更要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南京煤炭消费占45%,污染排放量约占总量的67.7%,是能源体系源头减量的核心。要下力严控高能耗项目,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终端能源清洁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新体系。一是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大钢铁、石化、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考核,严控能耗强度。强化煤炭减量化和清洁高效化利用,推动煤炭消费实现“稳中有降,降中提质”。加强煤电规模控制,有序控制钢铁、化工、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耗煤量。探索建立碳排放评估制度,强化项目碳排放评估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新上项目碳排放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二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构建现代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逐步降低非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开展煤电电源侧灵活性改造,提升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为大规模消纳非化石能源电力提供支撑。推动现役煤电机组提质增效发展,通过热电联产等途径降低燃煤发电行业整体能耗水平。持续扩大天然气替代规模应用领域,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加快实施绿色集中供热中心等在建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扩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医院、酒店、写字楼、办公楼等公共建筑领域应用。三是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推动太阳能利用,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在工业园区、开发区、公共机构、公共交通场站等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开展“光伏+充电桩”“光伏+路灯/信号灯”“光伏+建筑”等推广和利用。促进生物质能源化发展,有序扩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规模,推动农村沼气由户用单一用途向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发展。
着力推动高能耗行业低碳转型。高能耗行业的低碳转型是减污降碳的关键,也是推动南京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南京已建、在建“两高”项目达40多个,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排放占比达到84.8%。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导向,严格落实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求,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企业布局优化调整,加强重点行业工艺革新,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平。一是全力推动钢铁行业转型。严格执行国家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控”政策,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等相关规定,围绕低碳冶金、高效轧制、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等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先进电弧炉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力度。在钢厂普及推广烧结烟气循环、熔融鋼渣余热回收、中低温余热利用等技术,鼓励发展电弧炉短流程炼钢,提升钢渣、水渣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固废零排放。二是全力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推动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专业化、安全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化工企业入园率,构建循环发展、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现代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绿色安全环保的企业和项目。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全流程推动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进步。围绕关键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绿色石化产品。三是全力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程,推动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优化调整水泥产品原材料结构,实现熟料替代;提高建筑垃圾和工业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逐步以机制砂石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石;着力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技术;鼓励玻璃行业、陶瓷行业积极开展窑炉节能改造、燃料煤改气和用能信息化管理。
着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创新驱动是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南京实现减污降碳的重要抓手。要以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依托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积极培育绿色新兴产业,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强化工业节能降碳,推进循环型产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创新链,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一是做强智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等八大产业强链递进培育工程,着力在技术、设计、品牌、供应链等领域锻长板、补短板,加快建设省级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做大绿色新兴产业。聚焦前沿领域,积极发展新型电力装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强化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和场景应用,加快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大力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前瞻布局氢能、储能、CCUS等领域,积极开发商业化应用场景,抢占产业竞争发展制高点。三是做优绿色制造体系。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分类创建绿色工厂,采用电热联供、电热冷联供等技术提高工厂一次能源利用率。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鼓励园区提高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打造绿色智慧园区。 着力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实现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无论是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革命,还是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源头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还是末端治理,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科技创新。南京科研院所众多,建有一批国家级科技平台载体,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和学科数量、在南京工作的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载体为我们绿色低碳技术供给提供了支撑。要进一步发挥好人才、技术、平台优势,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技术攻关,为有效激发低碳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一是突出重大载体创新。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平台,积极开展绿色集成电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碳行业转型等技术创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推动成立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借助政府的产学研重大创新资金,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牵头、落地园区、定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加速区域低碳产业发展。二是突出低碳科技创新。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技术攻关,力争在智能电网及储能技术攻关等碳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开发关键新能源,力争在生物柴油、石化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上取得新进展,为下游减碳提供支持;聚力突破换电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换电设施建设,强化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可持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换电产业生态体系。三是突出数字技术创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牵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升级。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化;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传统高碳方式的替代;鼓励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推广供应链碳信息披露、企业碳资产管理、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满足市场需求的行业APP,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赋能。
着力提升绿色低碳治理效能。减污降碳工作,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全社会的每个单元、每个个体,需要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减污降碳社会协同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一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定修订,尽早出台《南京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为南京低碳发展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制定《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南京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印发《南京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各板块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制定重点领域、行业、园区、企业专项行动方案或计划及保障政策措施,全面构建“1+3+12+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二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绿色金融为纽带,集成政府和市场力量,加快发展碳金融市场。积极探索推动用能权、用煤权、碳排放、碳汇和绿电等交易创新,完善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建立有约束力的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全面发展。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国内国际低碳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以高端人才为引领、各类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人才队伍体系。支持跨国跨区联合创办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吸纳国际顶尖人才,联合开展重大技术研发,深度融合全球创新资源;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发现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一批低碳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四是营造绿色低碳氛围。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和减污降碳培训工作,结合“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专题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公益性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扩大绿色低碳消费市场。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共识,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理念转化为全体市民建设美丽古都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