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一种常见的误区,就是把“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归结为性格内向,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想改变内向的性格
小高今年24岁,小小的个子和温柔的声音,眼前这个江南水乡女子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小高的工作是做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主动与陌生人沟通,说服他们接受访谈或者填写调查问卷。但是,她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困境—遇到陌生人就没话可说。“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很想做好,但是性格太内向了,我该怎么克服呢?”
那小高遇到陌生人不爱说话的行为是否真的是性格内向造成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咨询正式开始了。我让小高具体描述她所提到的困境,最好是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
小高想了想,说道:“比如,我们可能下周要去一个商场做问卷调查,当我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开始紧张,脑子里都是想这件事。随着调研任务日期越来越近,我会越来越担心。我需要不断鼓励自己,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做心理建设,告诉自己没问题,这样才能够硬着头皮去做。”小高在讲述的时候,眉头紧皱,仿佛那种焦虑的情绪再次涌现出来。
“你看,你工作了快两年,每次调研都会很紧张吗?”
小高噘着嘴巴,思考了一会,“嗯,差不多吧。”我更进一步询问,“那每次紧张的程度会有什么不同?”
听完这个问题,小高陷入了回忆,停顿一会后,她回答说:“好像是有些不同。如果是面对一个或者两个陌生人,紧张的程度会弱一些;如果是一群陌生人,我基本是不敢上前搭话的。有一次我面对一群陌生人发问卷,结果从看到他们就开始给自己鼓劲,直到他们走远了,我硬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讲到这,小高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那在工作之外,你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
听到这个问题,小高的表情立刻轻松了不少,她说自己业余时间会在网络上发布教授制作手工的广告,而制作手工的地点就在自己家里。“那个时候我是完全不紧张的,基本上每周都会在家里接待3-5个陌生人吧,完全不紧张。”
我好奇地看着她,“同样是陌生人,为什么你的反应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小高轻松地回答说:“因为是在我的家里呀,这里是我说了算。而且他们都忙着做手工呢,对我也没有那么关注。”
性格内向VS社交焦虑
一般来讲,性格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不同的情境中是具有一致性的。但是小高的表现让我推测,她在工作中面对陌生人表现出来的内向可能不是性格内向导致的,而是一种因为安全感不足引起的社交焦虑。
我把自己的推测与小高做了分享,小高恍然大悟,看着我的眼睛说:“我真的是挺缺乏安全感的。”我也看着小高的眼睛,等待着她更多的分享。大概过了5秒钟,我看到小高的眼睛有些变红,脸上流露出难过的表情。等到她开口讲话,她说:“我这两年好多了,因为自己不断在反思,也看了很多书……”
当我听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感觉她刚才涌现上来的情绪好像被理智迅速地压抑下去了。我知道,刚才那个情绪涌现的瞬间是咨询的重要节点。我看着她的眼睛,轻轻做了一个手势,同时非常真诚地说:“抱歉打断你一下,就在刚才谈到安全感的时候,我会感受到你很强烈的情绪,但是后面我又会感觉到你用另外一些东西努力把那些情绪压抑下去了。”讲到这里,我沉默着,等待她的回应。
小高用力地抿著嘴唇,接着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是的,我刚才想到了我的妈妈,想到过去的很多经历,我在努力地告诉自己—‘我要勇敢,我要勇敢,我不能哭’”。接着小高开始跟我分享她那悲惨的成长经历。
像孩子一样的妈妈VS像妈妈一样的孩子
从小高有记忆开始,就记得被妈妈打骂:考试没考好会被打,放学回家晚会被打,吃饭的时候没胃口也会被打。而且父母之间也是每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妈妈发现爸爸出轨后在家里又哭又闹,对着小高撕心裂肺地喊道:“你爸爸这个混蛋,不要我们了,要不是为了你我一定跟他离婚,都是你害了我!”妈妈一边喊一边扇小高耳光。那年,小高才五岁。
此后,小高总是尽可能避免惹妈妈生气,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妈妈的情绪,比如多做家务、尽可能考第一名等等。从某种角度而言,妈妈更像是一个情绪很不稳定的孩子,而小高则扮演了妈妈的角色,不断安抚妈妈的焦虑、不安、惶恐与愤怒。
当小高走出家庭,面对同学、朋友、同事和老板,小高也总是力求避免冲突,如果发生了冲突,往往是小高做出让步、息事宁人。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焦虑安抚机制”,大概的意思是照顾者(一般是指妈妈)通过自己稳定而耐心的情绪、及时的回应来缓解婴儿的焦虑与恐惧,让婴儿感受到安全和稳定;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会慢慢将实际的照顾者及其带来的安抚作用内化到内心中,成为自身应对焦虑和恐惧的一种功能。但是,小高从小缺乏好的照顾者,缺少有效的焦虑安抚机制,所以安全感始终没有被很好地建立起来。而这种安全感不足更多体现在与陌生人的人际交往上。
心理咨询有一个规律:心理问题发生得越早,需要咨询的时间越长。在后面的咨询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小高进行心理治疗。
首先,针对小高的认知做出调整,帮助她认识到自己与陌生人存在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性格内向,而是人际安全感不足。这样小高就不会一直否定和排斥自己的性格特点,也逐渐减少对自己人际表现上的偏见与指责,从而降低了自身的焦虑和羞耻感,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工作上。
其次,帮助小高认识到界限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小高被卷入到妈妈的情绪和需求中,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为此,我在后面的咨询中一点点帮助小高意识到每个人,特别是每个成年人都是有独立的空间的,与妈妈保持一定的界限对于小高的情绪稳定很有必要。另外,给予妈妈一些独立面对事情和困难的机会,其实也是在帮助妈妈成长。
第三,我们通过长期的咨询,帮助小高重新去梳理、体验和回顾早期的经历,把内心压抑的不满、委屈、愤怒表达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给出和妈妈不一样的反应—共情、理解、接纳、支持。小高在这种互动中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可以勇敢表达真实感受而不受惩罚,会体验到被关注和被理解,这些积极的体验会营造一种安全的氛围,帮助小高走出过去的阴影。
最终,小高把种种在咨询中体验到的积极感受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更加独立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我想改变内向的性格
小高今年24岁,小小的个子和温柔的声音,眼前这个江南水乡女子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小高的工作是做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主动与陌生人沟通,说服他们接受访谈或者填写调查问卷。但是,她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困境—遇到陌生人就没话可说。“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很想做好,但是性格太内向了,我该怎么克服呢?”
那小高遇到陌生人不爱说话的行为是否真的是性格内向造成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咨询正式开始了。我让小高具体描述她所提到的困境,最好是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
小高想了想,说道:“比如,我们可能下周要去一个商场做问卷调查,当我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开始紧张,脑子里都是想这件事。随着调研任务日期越来越近,我会越来越担心。我需要不断鼓励自己,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做心理建设,告诉自己没问题,这样才能够硬着头皮去做。”小高在讲述的时候,眉头紧皱,仿佛那种焦虑的情绪再次涌现出来。
“你看,你工作了快两年,每次调研都会很紧张吗?”
小高噘着嘴巴,思考了一会,“嗯,差不多吧。”我更进一步询问,“那每次紧张的程度会有什么不同?”
听完这个问题,小高陷入了回忆,停顿一会后,她回答说:“好像是有些不同。如果是面对一个或者两个陌生人,紧张的程度会弱一些;如果是一群陌生人,我基本是不敢上前搭话的。有一次我面对一群陌生人发问卷,结果从看到他们就开始给自己鼓劲,直到他们走远了,我硬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讲到这,小高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那在工作之外,你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
听到这个问题,小高的表情立刻轻松了不少,她说自己业余时间会在网络上发布教授制作手工的广告,而制作手工的地点就在自己家里。“那个时候我是完全不紧张的,基本上每周都会在家里接待3-5个陌生人吧,完全不紧张。”
我好奇地看着她,“同样是陌生人,为什么你的反应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小高轻松地回答说:“因为是在我的家里呀,这里是我说了算。而且他们都忙着做手工呢,对我也没有那么关注。”
性格内向VS社交焦虑
一般来讲,性格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不同的情境中是具有一致性的。但是小高的表现让我推测,她在工作中面对陌生人表现出来的内向可能不是性格内向导致的,而是一种因为安全感不足引起的社交焦虑。
我把自己的推测与小高做了分享,小高恍然大悟,看着我的眼睛说:“我真的是挺缺乏安全感的。”我也看着小高的眼睛,等待着她更多的分享。大概过了5秒钟,我看到小高的眼睛有些变红,脸上流露出难过的表情。等到她开口讲话,她说:“我这两年好多了,因为自己不断在反思,也看了很多书……”
当我听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感觉她刚才涌现上来的情绪好像被理智迅速地压抑下去了。我知道,刚才那个情绪涌现的瞬间是咨询的重要节点。我看着她的眼睛,轻轻做了一个手势,同时非常真诚地说:“抱歉打断你一下,就在刚才谈到安全感的时候,我会感受到你很强烈的情绪,但是后面我又会感觉到你用另外一些东西努力把那些情绪压抑下去了。”讲到这里,我沉默着,等待她的回应。
小高用力地抿著嘴唇,接着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是的,我刚才想到了我的妈妈,想到过去的很多经历,我在努力地告诉自己—‘我要勇敢,我要勇敢,我不能哭’”。接着小高开始跟我分享她那悲惨的成长经历。
像孩子一样的妈妈VS像妈妈一样的孩子
从小高有记忆开始,就记得被妈妈打骂:考试没考好会被打,放学回家晚会被打,吃饭的时候没胃口也会被打。而且父母之间也是每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妈妈发现爸爸出轨后在家里又哭又闹,对着小高撕心裂肺地喊道:“你爸爸这个混蛋,不要我们了,要不是为了你我一定跟他离婚,都是你害了我!”妈妈一边喊一边扇小高耳光。那年,小高才五岁。
此后,小高总是尽可能避免惹妈妈生气,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妈妈的情绪,比如多做家务、尽可能考第一名等等。从某种角度而言,妈妈更像是一个情绪很不稳定的孩子,而小高则扮演了妈妈的角色,不断安抚妈妈的焦虑、不安、惶恐与愤怒。
当小高走出家庭,面对同学、朋友、同事和老板,小高也总是力求避免冲突,如果发生了冲突,往往是小高做出让步、息事宁人。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焦虑安抚机制”,大概的意思是照顾者(一般是指妈妈)通过自己稳定而耐心的情绪、及时的回应来缓解婴儿的焦虑与恐惧,让婴儿感受到安全和稳定;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会慢慢将实际的照顾者及其带来的安抚作用内化到内心中,成为自身应对焦虑和恐惧的一种功能。但是,小高从小缺乏好的照顾者,缺少有效的焦虑安抚机制,所以安全感始终没有被很好地建立起来。而这种安全感不足更多体现在与陌生人的人际交往上。
心理咨询有一个规律:心理问题发生得越早,需要咨询的时间越长。在后面的咨询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小高进行心理治疗。
首先,针对小高的认知做出调整,帮助她认识到自己与陌生人存在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性格内向,而是人际安全感不足。这样小高就不会一直否定和排斥自己的性格特点,也逐渐减少对自己人际表现上的偏见与指责,从而降低了自身的焦虑和羞耻感,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工作上。
其次,帮助小高认识到界限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小高被卷入到妈妈的情绪和需求中,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为此,我在后面的咨询中一点点帮助小高意识到每个人,特别是每个成年人都是有独立的空间的,与妈妈保持一定的界限对于小高的情绪稳定很有必要。另外,给予妈妈一些独立面对事情和困难的机会,其实也是在帮助妈妈成长。
第三,我们通过长期的咨询,帮助小高重新去梳理、体验和回顾早期的经历,把内心压抑的不满、委屈、愤怒表达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给出和妈妈不一样的反应—共情、理解、接纳、支持。小高在这种互动中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可以勇敢表达真实感受而不受惩罚,会体验到被关注和被理解,这些积极的体验会营造一种安全的氛围,帮助小高走出过去的阴影。
最终,小高把种种在咨询中体验到的积极感受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更加独立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