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力度,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也可以这样说,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与人文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脉相承的。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高尚情操 个人素质
高校阶段的素质教育,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科目十分繁杂。要看到,当前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逐渐转向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层面,即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探讨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现实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培养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高尚的情操
在探讨本文的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清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诉求。何为人文素质,其实就是指一切文化、文明和进步素质的综合体。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大学生的优秀、全面的素质的集合。有了这样一层概念的理解,我们更容易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有了清晰的研判。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其实正是透过语言文学知识、汉语言理论、各类文学作品教育教学的进程,来不断提升和培育大学生的综合文化、文明素养。所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具体来说,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浓厚的中华民族意识。要知道,一切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的来源其实都和爱国、爱国息息相关。古来大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和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近现代的诸多文学作品等,其大都流露出国家、民族、天下的主题,都投射出众多文学创造者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怀。让大学生接受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和洗礼,其实也是培养他们民族和国家情感的有效路径,这个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升华的过程。
再者,通过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高尚的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知道,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既包含国家优选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各高校举办的各类文学教育活动。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洗礼,抑或是实践活动的亲力亲为,都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思索的空间和进步的范畴。简言之,行之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可以讓大学生走进思想境界深远、人生价值高端的深层次境地,这对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塑造是一次必不可少的过程。总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全过程,也恰恰是大学生找寻情感着落、定位人生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人文素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这是优化和进步的过程。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提升个人气质
要知道,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承接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进程,二者之前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以汉语言和基本文学知识框架都主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尽情徜徉,吸收文学素养的自由天地。在汉语言文学的空间内,大学生不仅可以品读到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和领悟优秀文学家的思想与精神,而且可以透过诸多的文学创作,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知识的魔力。这样的文学教育和感悟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培养自身的品格和人格,建立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发展观。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指导下,可以透过基本文学知识和文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个人气质,形成优雅、大方和高端的艺术品位,而这些恰恰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体现的不仅仅是作品的语言之美、艺术之美,更多的为人们展现了作品背后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境界。比如《爱莲说》中着重描绘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品格,其实就为人们展示出了人生基本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性,那就是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情操,轻易不可动摇。大凡此类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其根本的诉求就是培养大学生们优秀的个人品格与思想素质。对此,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明显而重大的。这种作用,虽然不具备剧烈的显性力量,但是其蕴含的思想渗透能力和潜移默化的感悟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陈容辉.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作用及有关举措[J]. 企业家天地,2011(04) .
[2]许秀清.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S1) .
[3]刘芳. 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
[4]陈晶瑞,陈建新.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试点中的几点尝试——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2010(03) .
[5]刘晨红.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与策略——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高尚情操 个人素质
高校阶段的素质教育,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科目十分繁杂。要看到,当前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逐渐转向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层面,即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探讨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现实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培养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高尚的情操
在探讨本文的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清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诉求。何为人文素质,其实就是指一切文化、文明和进步素质的综合体。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大学生的优秀、全面的素质的集合。有了这样一层概念的理解,我们更容易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有了清晰的研判。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其实正是透过语言文学知识、汉语言理论、各类文学作品教育教学的进程,来不断提升和培育大学生的综合文化、文明素养。所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具体来说,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浓厚的中华民族意识。要知道,一切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的来源其实都和爱国、爱国息息相关。古来大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和国家、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近现代的诸多文学作品等,其大都流露出国家、民族、天下的主题,都投射出众多文学创造者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怀。让大学生接受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和洗礼,其实也是培养他们民族和国家情感的有效路径,这个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升华的过程。
再者,通过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高尚的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知道,高校开展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既包含国家优选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各高校举办的各类文学教育活动。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洗礼,抑或是实践活动的亲力亲为,都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思索的空间和进步的范畴。简言之,行之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可以讓大学生走进思想境界深远、人生价值高端的深层次境地,这对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塑造是一次必不可少的过程。总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全过程,也恰恰是大学生找寻情感着落、定位人生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会有进一步的提升,人文素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这是优化和进步的过程。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提升个人气质
要知道,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承接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进程,二者之前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以汉语言和基本文学知识框架都主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尽情徜徉,吸收文学素养的自由天地。在汉语言文学的空间内,大学生不仅可以品读到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体会和领悟优秀文学家的思想与精神,而且可以透过诸多的文学创作,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知识的魔力。这样的文学教育和感悟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培养自身的品格和人格,建立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发展观。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指导下,可以透过基本文学知识和文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个人气质,形成优雅、大方和高端的艺术品位,而这些恰恰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体现的不仅仅是作品的语言之美、艺术之美,更多的为人们展现了作品背后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境界。比如《爱莲说》中着重描绘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品格,其实就为人们展示出了人生基本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性,那就是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情操,轻易不可动摇。大凡此类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其根本的诉求就是培养大学生们优秀的个人品格与思想素质。对此,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明显而重大的。这种作用,虽然不具备剧烈的显性力量,但是其蕴含的思想渗透能力和潜移默化的感悟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陈容辉.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作用及有关举措[J]. 企业家天地,2011(04) .
[2]许秀清.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S1) .
[3]刘芳. 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
[4]陈晶瑞,陈建新.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试点中的几点尝试——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 新西部(下半月),2010(03) .
[5]刘晨红.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与策略——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