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总体实力增强
新疆工业总体实力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405亿元,比1978年增长15.9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1亿元,比1978年增长160.6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2.57。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2007年,全区生产原油产量2604万吨,比1978年增长6.4倍:原油加工量1692万吨,增长11倍;天然气210亿立方米,增长82.7倍;发电量404亿千瓦小时,增长18倍;粗钢446万吨,增长52倍;水泥1537万吨,增长18.7倍:成品糖64.9万吨,增长30倍;乙烯23.9万吨。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39.9%,工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7%,成为推动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支柱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目前已建成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三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独—克、乌鲁木齐、吐—哈,南疆等4个石油炼制和加工基地。2007年,新疆原油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一,“西气东输”、中哈原油,乌兰成品油、西部原油管道等相继建成投产,新疆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主产区和21世纪国家重要的石油战略基地。氯碱工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PVC和离子膜烧碱生产区之一;煤电煤化工产业快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批优势矿产开发项目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机电行业初步形成了输变电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石化通用机械,汽车等行业,以特变电工、金风科技、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纺织行业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棉纺生产规模达到350万锭,居西部12省、市、自治区之首。轻工行业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新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花颗粒、番茄酱及甜菜糖生产基地。建材行业全面发展,水泥制品,石灰、石材,玻璃钢、建筑陶瓷、化学建材等九大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主导产品产能水泥近2000万吨。有色行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2007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7.18万吨,精铝占有全国80%以上的市场。冶金行业目前已形成以宝钢八钢公司为骨干,其他钢铁企业配套,分工与合作,铁、钢、材协调发展的格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2007年末发电装机873万千瓦,实现220千伏电网全疆联网,火、水、风电装机比例为74:22:4。黄金行业发展后劲增强,黄金产量再次居全国重点产金省(区)行列。
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产业集中度提高
1992年,新疆成立了第一个开发区。2005年自治区召开新型工业化会议以后,新疆各地工业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7年底,全区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两级政府审批的工业园区(开发区)32个。自治区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6亿元,入驻企业7808家,企业累计完成投资924亿元。2007年,自治区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47%。工业园区日益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自治区吸引神华,宝钢、首钢,中粮、新汶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新疆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天业集团,有色集团等一批地方企业迅速做大做强。2007年末,全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已达10户。大企业大集团对新疆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2007年,工业领域中小企业数已达到38714个,比1978年增长9.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31.9%,从业人数占全区工业从业人数的69.3%。中小企业成为自治区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企业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
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呈逐步加快趋势。2007年,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2亿元,比1978年增长141.8倍。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10亿元。以中泰化学36万吨聚氯乙烯和30万吨离子膜烧碱,八钢板带热轧及高炉建设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组织实施了一批自治区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产学研联合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了2006年、2008年新疆产学研展洽会。截至2007年末,新疆企业建立技术中心87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建立了40个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特变电工、新疆众和、金风科技、新能源、驰达电器等一批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循环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近年来,新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目前,自治区已有1个城市、1个园区,3家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范围。
万元GDP能耗呈逐步下降趋势。2007年,新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3.35吨标准煤,下降到的2.03吨标准煤,对新疆典型的重化工业结构来说,成绩来之不易。重点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不断下降。
能源消费结构趋于优化。2006年,新疆煤炭消费比重由1 978年的72.5%下降到56.7%,水电、风电由2.6%增长到4.3%,天然气由3.4%增长到14.3%。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近年来,新疆加强尾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回采率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2005年,综合利用率已达到5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节能执法监察、检测能力不断增强,节能服务机构检测范围逐步扩大。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不断提高。
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新疆商贸流通业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流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比1978年增长37.7倍,年均增长13.4%。以流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294万人,占社会就业人数的35.4%。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市场供给充裕,消费需求旺盛,物价保持稳定,彻底改变了1978年以前商品物资供应短缺的状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流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营销方式发展迅猛。物流配送业逐步兴起。流通领域科技含量和流通效率不断提高。流通业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家乐福,百盛、王府井、国美,苏宁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疆。
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截至2007年底,流通领域国企改制面达98%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流通行业的主体,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以上。
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商品市场发展较快,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华凌综合市场,国际商贸城,边疆宾馆,北园春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对全区及周边国家经济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家店、配送中心等连锁网点已覆盖全区92%的县(市)、86%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市场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初步建立。畜禽进点屠宰率达到98%。肉,糖等国家重要商品储备任务落实完成,调控市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交通运输规模迅速扩大,运输保障能力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全区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要方式,铁路运输为主骨架,民航和管道运输相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方面,初步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地州市、东联兄弟省市,西出周边国家的公路交通网。截至2007年底,全区通车里程达14.5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5倍。
铁路方面,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线路质量逐步改善。南疆线抵达喀什市。兰新线东段建成复线,西段实现与哈萨克斯坦接轨。2007年,精伊霍铁路、奎北铁路、吐库二线、乌精复线、乌准铁路相继开工建设。截至2007年底,铁路营运里程2925公里,比197B年增长1.8倍。
民航方面,全区已有14个民用运输机场和1个通用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141条,通航里程16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33.5倍。
管道方面,全区油气管线总里程已达6793公里,比1978年增长14.3倍。
经贸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国防科技工业在基础项目和军品配套上实现突破,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民爆行业科技含量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新疆经济建设的需求。经贸培训工作初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教育与服务体系,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各类技能型人才。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经贸系统主管的行业协会共有65个。经贸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有效地保证了经贸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疆经贸工作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国务院32号文件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两轮驱动”,共同发展,加快技术进步,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全国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基地、煤炭开发储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国家其他急需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基地、优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以及依托内地面向周边国家乃至欧洲的出口商品基地,促进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新疆将实现工业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1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确保年均增长2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实现预期目标。
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7%: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2020年,新疆将基本实现工业化。
新疆工业总体实力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405亿元,比1978年增长15.9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1亿元,比1978年增长160.6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2.57。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2007年,全区生产原油产量2604万吨,比1978年增长6.4倍:原油加工量1692万吨,增长11倍;天然气210亿立方米,增长82.7倍;发电量404亿千瓦小时,增长18倍;粗钢446万吨,增长52倍;水泥1537万吨,增长18.7倍:成品糖64.9万吨,增长30倍;乙烯23.9万吨。2007年,工业增加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39.9%,工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7%,成为推动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支柱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目前已建成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三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独—克、乌鲁木齐、吐—哈,南疆等4个石油炼制和加工基地。2007年,新疆原油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一,“西气东输”、中哈原油,乌兰成品油、西部原油管道等相继建成投产,新疆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主产区和21世纪国家重要的石油战略基地。氯碱工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PVC和离子膜烧碱生产区之一;煤电煤化工产业快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批优势矿产开发项目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机电行业初步形成了输变电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石化通用机械,汽车等行业,以特变电工、金风科技、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纺织行业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棉纺生产规模达到350万锭,居西部12省、市、自治区之首。轻工行业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新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花颗粒、番茄酱及甜菜糖生产基地。建材行业全面发展,水泥制品,石灰、石材,玻璃钢、建筑陶瓷、化学建材等九大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主导产品产能水泥近2000万吨。有色行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2007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7.18万吨,精铝占有全国80%以上的市场。冶金行业目前已形成以宝钢八钢公司为骨干,其他钢铁企业配套,分工与合作,铁、钢、材协调发展的格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2007年末发电装机873万千瓦,实现220千伏电网全疆联网,火、水、风电装机比例为74:22:4。黄金行业发展后劲增强,黄金产量再次居全国重点产金省(区)行列。
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产业集中度提高
1992年,新疆成立了第一个开发区。2005年自治区召开新型工业化会议以后,新疆各地工业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7年底,全区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两级政府审批的工业园区(开发区)32个。自治区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6亿元,入驻企业7808家,企业累计完成投资924亿元。2007年,自治区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47%。工业园区日益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自治区吸引神华,宝钢、首钢,中粮、新汶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新疆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天业集团,有色集团等一批地方企业迅速做大做强。2007年末,全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已达10户。大企业大集团对新疆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2007年,工业领域中小企业数已达到38714个,比1978年增长9.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31.9%,从业人数占全区工业从业人数的69.3%。中小企业成为自治区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企业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
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呈逐步加快趋势。2007年,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2亿元,比1978年增长141.8倍。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10亿元。以中泰化学36万吨聚氯乙烯和30万吨离子膜烧碱,八钢板带热轧及高炉建设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组织实施了一批自治区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产学研联合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了2006年、2008年新疆产学研展洽会。截至2007年末,新疆企业建立技术中心87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建立了40个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特变电工、新疆众和、金风科技、新能源、驰达电器等一批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循环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近年来,新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目前,自治区已有1个城市、1个园区,3家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范围。
万元GDP能耗呈逐步下降趋势。2007年,新疆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1995年的3.35吨标准煤,下降到的2.03吨标准煤,对新疆典型的重化工业结构来说,成绩来之不易。重点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不断下降。
能源消费结构趋于优化。2006年,新疆煤炭消费比重由1 978年的72.5%下降到56.7%,水电、风电由2.6%增长到4.3%,天然气由3.4%增长到14.3%。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近年来,新疆加强尾矿、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回采率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2005年,综合利用率已达到5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节能执法监察、检测能力不断增强,节能服务机构检测范围逐步扩大。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状况及用能水平不断提高。
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新疆商贸流通业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流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比1978年增长37.7倍,年均增长13.4%。以流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294万人,占社会就业人数的35.4%。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市场供给充裕,消费需求旺盛,物价保持稳定,彻底改变了1978年以前商品物资供应短缺的状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流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营销方式发展迅猛。物流配送业逐步兴起。流通领域科技含量和流通效率不断提高。流通业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家乐福,百盛、王府井、国美,苏宁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新疆。
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截至2007年底,流通领域国企改制面达98%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流通行业的主体,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以上。
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商品市场发展较快,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华凌综合市场,国际商贸城,边疆宾馆,北园春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市场对全区及周边国家经济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家店、配送中心等连锁网点已覆盖全区92%的县(市)、86%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市场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初步建立。畜禽进点屠宰率达到98%。肉,糖等国家重要商品储备任务落实完成,调控市场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交通运输规模迅速扩大,运输保障能力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全区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要方式,铁路运输为主骨架,民航和管道运输相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方面,初步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地州市、东联兄弟省市,西出周边国家的公路交通网。截至2007年底,全区通车里程达14.5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5倍。
铁路方面,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线路质量逐步改善。南疆线抵达喀什市。兰新线东段建成复线,西段实现与哈萨克斯坦接轨。2007年,精伊霍铁路、奎北铁路、吐库二线、乌精复线、乌准铁路相继开工建设。截至2007年底,铁路营运里程2925公里,比197B年增长1.8倍。
民航方面,全区已有14个民用运输机场和1个通用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141条,通航里程16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33.5倍。
管道方面,全区油气管线总里程已达6793公里,比1978年增长14.3倍。
经贸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国防科技工业在基础项目和军品配套上实现突破,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民爆行业科技含量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新疆经济建设的需求。经贸培训工作初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教育与服务体系,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各类技能型人才。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经贸系统主管的行业协会共有65个。经贸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有效地保证了经贸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疆经贸工作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国务院32号文件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两轮驱动”,共同发展,加快技术进步,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全国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基地、煤炭开发储备和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国家其他急需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基地、优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以及依托内地面向周边国家乃至欧洲的出口商品基地,促进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新疆将实现工业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1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确保年均增长2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实现预期目标。
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7%:工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21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2020年,新疆将基本实现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