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那么轻,思念那么重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封封,打开了那些家书】
  爸爸去世大半年后,萧瑟的秋天和冷峭的冬天过去,直到初春那个温煦的黄昏,妈妈才平静下来,让我陪着她一起整理爸爸的旧物件。
  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爸爸一辈子不贪恋身外物,一直是豪放的性格,千金散去还复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财物上,几乎没有任何积攒。老来,连自己的工资卡也不曾见过,按天跟妈妈要零花钱,只买些花花草草。唯一贪恋过的物品是机械腕表,60岁生日时,跟我要了一块略贵的,一直戴着,到去世,带走。
  他写字台的所有抽屉里,多是用旧的指甲剪、钥匙环和笔记本之类,还有两部用坏的旧手机。他好好收藏着的,只有床头柜里满满一柜子的信件。
  确切说,是家书,奶奶的家书,成为爸爸唯一珍爱的财富。
  虽然年少的记忆里,常有邮递员敲门送信的画面,但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信。
  妈妈微微叹息,怎么会不多呢?几十年,一年两三封,也有上百封了。
  我蹲下来,小心翼翼地将那些信件取出。上面没有灰尘,没有破损,只是陈旧。信件全部用红色毛线轻柔捆成几小扎,很整齐。爸爸按照收信地址的不同,将那些家书归类。而那些地址,从郑州到陕西宝鸡再到甘肃天水最后回到郑州。
  起点到终点,便是爸爸的一生了。
  那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在爸爸的书房,一封封打开了那些家书。
  一式的褐色牛皮纸的信封,竖排的书写格式,内文的信纸不尽相同,有带一个红色方边的乳白色信纸,没有条纹或格子,有曾经小商店出售的横条和方格纸……不管哪一种,都是正式的信纸,每封信,也都有着相同的开端:安福吾儿,见字如面。
  安福,是爸爸的名字。确切说,是乳名。
  最早的信,是毛笔小楷,同样是竖排书写的格式,很工整、规矩。
  奶奶并不识字,曾经听爸爸说起过,早些时候,奶奶的家书,是托小镇上一个教书先生代写,每次写信,奶奶都要给先生送份点心或茶叶。
  村里也有识些字的人,但奶奶觉得他们写字不整齐,她看不入眼。
  奶奶不识字,可是会看。到了后来,村里识字的人渐多,一个堂哥便写一手好字,奶奶便不再去镇上了,家书都由堂哥代写。
  奶奶的信都很短,不管多年前的还是多年后的,内文只占大半张信纸的样子。无非是报平安报如常,叮嘱爸爸在外保重。
  但那么短短的话语里,也可以清晰看到光阴的痕迹,比如某一年,姑姑有了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某一年,堂哥出生了,7斤重,大伯养了一只羊,堂哥喝羊奶喝得很壮;某一年,大丰收,满地的包谷金灿灿;某一年,奶奶和失散多年的表弟团聚;某一年,堂哥结婚;某一年,奶奶荣升为奶奶,三世同堂……
  再寻常不过的家事,大多是喜悦的消息,并没有任何困顿和为难。
  而最后一句话皆是“一切安好,吾儿勿念”。
  这种语式,让我读来,总恍如穿越回一个我所不知的旧年代。
  【家书,跨度足足44年】
  奶奶的家书,最早的一封,写于1962年的春天,那年,年轻的爸爸应征入伍,分编到郑州某部队。也是在入伍后不久,便收到了奶奶的信。
  然后,爸爸在宝鸡待了两年,后又到了甘肃天水,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军人生涯。上世纪90年代初,爸爸才转业回到郑州,直到爸爸退休,还能收到奶奶的信。即使是通信发达、电话普及之后,奶奶依然保持着给爸爸写家书的习惯,直到2006年冬天,86岁高龄的奶奶辞世。
  如此简单计算,奶奶的家书,跨度足足44年,共136封。而最后一封,正是写于2006年的11月,入冬时节。那封信的内容更是极其简单,开端和落款之间,只有这样一句话:母亲不日将过去儿家小住、过冬。
  是的,那年冬天,奶奶终于第一次去了我们家。虽然奶奶在的老家,和郑州相距不足200公里,但是奶奶有生之年,都不曾离开过那个落后的小村子半步。那是她第一次离开,也是最后一次。
  那个冬天,也成了奶奶生命中最后一个冬天。
  【并不苍老,也没有沧桑苦难】
  有生之年,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不多,爸爸转业时我已6岁,才第一次回到家乡,见到家书那头,我叫奶奶的老人。
  爸爸是奶奶最小的儿子,而我,又是爸爸最小的女儿,出生时,爸爸已经年近40岁,所以幼小的我,初见奶奶时,她已年过七旬。
  记忆中的奶奶非常瘦小,一头银发晶莹洁净,用一支细细的银簪子,整齐地绾在脑后。面容同样是洁净的。并没有太过深刻的皱纹,裸露的额头依然饱满光洁,戴了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多年后,我依然不知该如何形容那目光,并不苍老,也没有沧桑苦难,只是静静地沉淀了光阴和思念,那么静那么静,静得让看到的心灵只觉温暖甘甜。
  当时是夏天,这洁净的老人穿一件质地柔软的月白色中袖斜襟的衫子,规矩的小站领,衫子的开口自领子一直到腰际,是一排小巧整齐又栩栩如生的蝴蝶盘扣。
  纯黑色人造棉的长裤,裤口用了一条略宽的黑色棉布绑腿扎得利落整齐,穿一双手工的黑色条绒布的方口布鞋,干净整齐。
  只是觉得这样的奶奶,那么清雅洁净、纤尘不染。
  还有奶奶的家,房屋低矮、结构简单,少少的桌几年代似也久远,已不见了最初的颜色,黑漆漆的桌面却干净整齐。院落的一角是几畦茂盛的青菜,后来我知道,正是爸爸爱吃的韭菜。奶奶还种了挂得满当当的豆角和正在顶花的黄瓜。
  已经年迈的奶奶,并没有跟着大伯或者姑姑,一直独居。而那个午后,满头银发、面容洁净的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便再不曾改变过。
  【艰难,都在家书的背后】
  长大后,也断断续续听妈妈说起奶奶的旧事,其中不无坎坷和艰辛。
  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20岁,而彼时的爷爷,却已经38岁,足足长了奶奶18岁,并且之前故去的妻子,已给爷爷留下了两个孩子。   当时,爷爷的父母皆已病故,留下丰足家产。而奶奶家境不好,当时时局亦动乱,父母只想给她找一处略安稳富足之所,让奶奶容身。
  就这样在媒人的撮合下,奶奶和比自己年长18岁的爷爷结为夫妻。
  也有过一段好时光吧?奶奶嫁过去后,陆续生了姑姑、伯伯和爸爸。在年代的夹缝里,过着丰衣足食的小日子。闲暇的时光,奶奶坐在阳光充足的校园里,给一家人做四季的衣衫和鞋袜。
  境况是在爸爸8岁时改变的,那年,爷爷因病去世。当时,奶奶不过34岁,而爷爷早时的两个儿子已相继成家,为家产,费尽心思欲将奶奶赶出家门,逼奶奶改嫁。
  不知道那些年,奶奶带着3个未成年孩子如何度日又怎样坚守了那个家,时局下,奶奶的家境也慢慢变得窘迫、贫困。
  但奶奶终归是将3个孩子好好养大了,并都让他们识了一些字,然后爸爸18岁时,应征入伍。
  也是因为爸爸军人的身份,他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才有所收敛,不再欺负奶奶,但也从不过问,各自过起了各自的日子。
  或者对奶奶来说,那也是她期盼的吧?贫穷怕什么?艰难又怕什么?只要心灵安静。
  之后奶奶的人生光景,我可以在那些家书中看出一二。
  但也只是轮廓,如妈妈所说,奶奶承受的艰难,都在家书的背后,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包括奶奶72岁时患了白内障,都不曾在家书里写上只言片语,也为此错过了最好的手术时间。随后,奶奶的左眼失明了。
  而奶奶瘦小的身体,那些年更是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病患,在后来爸爸陆续寄回的药物里,可以寻到痕迹:腰疼、哮喘、心律不齐、骨质增生……
  那些病痛,都不曾在奶奶的家书里出现,只在她的身体里固执停留着,陪伴奶奶老去。而那些年,不管爸爸怎样要求、恳求甚至“胁迫”,奶奶都不肯跟着她最小的儿子去城里享福。只说习惯了,离不开那个小院子里的日子。
  奶奶很固执,爸爸终究无法说服她,所以可以想见,2006年的冬天,接到奶奶最后一封家书的爸爸,该是多么欣喜若狂。
  那一年,爸爸刚好60岁,已经退休回家。
  于是86岁的奶奶,和她的小儿子、我60岁的爸爸,一起度过了她的最后一个冬天。直到她去世,我明白过来,其实,那个冬天,奶奶来到她最小的儿子身边,只是为了以后,可以让爸爸不遗憾。
  【说好了,在这里过年】
  爸爸将奶奶接过来之后,我们相信了,这一次,她是真的要住下来,带了两套过冬的衣物,黑色的大襟棉衣和深蓝色的大襟长袍——即使86岁高龄,奶奶所有的衣物,也都是出自自己的手工,那些针线,依旧针脚细密均匀。爸爸曾经评价奶奶是个苛求完美的人,一辈子,只穿自己缝的衣、吃自己做的饭,不肯也不想麻烦任何人。
  那个冬天,对我们一家来说都是非同寻常的。已经结婚的哥哥每天被要求回家吃饭,并在爸爸授意下买肉买菜,买奶奶爱吃的干果、水果。当时我在读大二,本市的院校,回家很方便,无需付出经济成本,只要回家陪着奶奶就好。
  在教育孩子上,爸爸从不霸道,给我们充分自由,只是那一个冬天,他几乎是逼着我们扮演“孝子贤孙”的角色。
  奶奶从不出门,每天在家里乐乐呵呵地看爸爸摆弄他的花草、金鱼,听妈妈给她讲那些戏里的故事。奶奶偶尔也唱两句《花木兰》。
  但奶奶也不闲着,让妈妈买了棉花、棉布,坚持给爸爸妈妈缝制了两件棉衣。她向来看不上各种成品的衣物,尤其是棉衣。在奶奶看来,没有什么比得上棉花更暖和了。
  然后,她给哥哥还不曾出世的孩子也做了几件棉袄、棉裤。
  每个周末的早上,我醒来时,几乎都会看到奶奶坐在窗口透过的阳光下,安静地娴熟地飞针走线。阳光照得她满头银发发出亮晶晶的光泽,洁净而高贵。而此时,我也总会看到爸爸,就坐在床边看着奶奶,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奶奶聊着家常。
  爸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娘,说好了,在这里过年。
  奶奶就点头,嗯,在这里过年。
  娘俩都笑呵呵的,一次次重复着这个邀约和承诺。
  每天晚上,爸爸会给奶奶洗脚,不让旁人插手,他坐在那里,弯下已经发福的身体,把手放到暖暖的水中,放到奶奶瘦小的脚上,轻轻按揉,然后放到怀里,用毛巾擦干。
  然后,我会主动要求背着奶奶回屋。
  她亦不拒绝,会听话地递了手给我,伏到我的背上。
  86岁的奶奶,身体已经非常轻,因为“骨头都没有分量了”,奶奶说,“活到这个年纪,心也越来越轻了”。
  【他们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可是就在离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候,那天早上,奶奶忽然对爸爸说,想回家。并且,一定要回家,不管我们怎么劝阻。
  爸爸到底没有拗过奶奶,当天下午,找车把奶奶送了回去。
  一路上,爸爸委屈地埋怨,怨奶奶不守信用。
  奶奶也不解释,只是说,在这儿住好些天了,知足了。
  然后,就在奶奶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晚上,她安然辞世。死于心脏病突发。
  之前,奶奶的身体没有任何发病的征兆,但她还是敏感地预知了生命的玄机。
  没有麻烦任何人,奶奶在离开之际,已经穿戴整齐——她生前早早为自己备下的衣衫,华丽地绣着金黄色凤凰的宝蓝色衣裙,宝蓝色的绣花鞋。内里,是红色绣花的棉夹袄,每一层,都穿得妥妥帖帖。
  奶奶走得安静而整齐。
  从此,爸爸再也没有收过家书。
  7年后,2013年的初秋,爸爸也跟奶奶去了。按照他生前的愿望,我们把他送回了老家,就葬在奶奶的坟墓旁边。
  爸爸和奶奶,挨得很近很近,用妈妈的话说,在各自的屋里张望,就可以看见对方。
  那么,来世,奶奶不用再给她最小的儿子写家书了吧?我愿意相信,在另一个世界,爸爸和奶奶已经团聚,他们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其他文献
On the basis of the Langevin equation and the Fokker-Planck equation, a stochastic model of bubble distribu- tion in a gas-solid fluidized bed was developed. A
马季先生有个相声说宇宙牌香烟吹牛,这家拉面馆看上去也像吹牛,还没迎客先钉个乌黑油亮的招牌:老牌拉面。好在,这条短街只此一家,没人扯皮。那年夏天,我刚从北面来武汉上班,
高等艺术院校是使学习艺术的学生成为社会音乐事业发展的接班人的人才基地,也是传承本国音乐文化的集散地。如何将这些优秀的、灿烂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教学是学校得以实现的
花边艺术与舞蹈艺术虽不同科,似乎相去甚远,但在笔者留学白俄罗斯的近6年时间里,经过对当地多门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发现,白俄罗斯的花边艺术与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非常
本文通过150例正常新生儿,36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及3例严重窒息并发肾功能衰竭新生儿之各种尿酶检测,发现轻度窒息者尿酶增加(Lys 3.6倍,LDH 1.2倍,NAG 1.7倍),严重窒息并发肾功
“招帖”小考易严世界上最先出现招贴广告的是我们中国。中国是纸的发明国,而纸发明于汉代,因之,招贴最早出现于汉代社会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据《后汉书》卷52《崔S传》附崔烈:“灵帝
近年来,围绕收费公路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而真正能够全面、理性思考的并不太多。本刊曾于2012年第23期刊登过《收费公路或成趋势一一国际收费公路协会第80届年会手记》,分析了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其词风格豪迈,同时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辛弃疾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他醉倒在松树旁边,还问
《滹南遗老王先生文集》,也称《滹南遗老集》,是金代学者王若虚的文集,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清道光时藏书家顾沅艺海楼手抄本。该书四十五卷附诗一卷,线装五册,半页八行,行二十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随身之物,在中学生群体中也迅速普及。手机具有的便携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例如,利用手机可随时随地观看微课,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