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患者眼震的参数特征及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被确诊为后半规管管石症(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canalithasis,PSC-Can)的564例BPPV患者,其中男186例、女378例,年龄17~89岁,中位年龄57岁。应用视频眼震图仪客观记录PSC-Can患者Dix-Hallpike试验的诱发眼震,比较悬头位和坐起位诱发眼震的方向、潜伏期、持续时间以及强度等参数特点,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PSC-Can患者患侧Dix-Hallpike试验的悬头位和坐起位均可引出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相眼震方向分别向上和向下;眼震的潜伏期:悬头位(2.65±1.92)s(
±s,下同),坐起位(1.44±1.24)s;持续时间:悬头位(14.90±10.46)s,坐起位(15.28±8.06)s;眼震强度:悬头位(29.75±21.26)°/s,坐起位(14.08±9.48)°/s,二者强度之比近似2∶1。悬头位诱发垂直方向眼震的潜伏期、强度均明显大于坐起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31和17.296,P值均<0.01)。悬头位和坐起位诱发眼震的持续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5,P>0.05)。
PSC-Can患者Dix-Hallpike试验悬头位和坐起位诱发垂直相眼震强度之比约为2∶1,符合Ewald定律;其眼震方向、潜伏期及强度可以作为PSC-Can耳石定位诊断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