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认知范围的拓展,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的传授以及学生专业学习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关系协调上:一方面,学生的专业学习尤其是个体成长需要科学合理的德育作为保障;另一方面,各种社会观点的影响使得中职学生难以接纳传统德育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就提醒所有从事中职德育教学的教师,要随着学生认知方式与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实施好德育教学。而学生在中职学校中学习的第一需要就是专业学习,于是探究德育课与专业学习的有效结合就成为一项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结合
据笔者了解,不同职业学校所设置的专业有着不小的差异,专业课程的设置是职业学校的生长点,其首先服务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德育课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生命力体现在通过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并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品德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有了这样的教学定位,那么德育课的教学就要结合专业特点,并寻找与学生专业学习能够产生紧密联系的联结点,然后实施教学。
笔者以为应当具有这样的思路:一是不同专业要有共同的德育基础的教学,即不管什么样的专业,对于那种奠定思想品德底色的内容必须高度重视且不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二是对于需要强烈的职业操守的专业,则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学。如旅游专业的德育课程,可以结合导游职业的发展与导游个体的需要,给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以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这样一个风光与付出并重的专业,也是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操守的。
笔者曾经结合所在学校开设的数十个专业,对德育课程的教学重点进行了调整,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德育课堂上接受到重点不同的品德教育,这样的调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与专业学习方式的有效统一
如果说德育内容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的话,那么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显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目前专业教学都特别强调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体验中生成专业知识,强调在实训中形成专业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德育教师还抱着传统的讲授思路不放,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跟学生讲德育知识,那么再大的道理学生也不愿意接纳,再正确的观点学生也难以接受。
因此,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式要紧跟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跟学生的兴趣特点,紧跟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要努力将三者融合起来,以寻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笔者曾经对学校一个学年所开展的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除了专业课堂上进行的体验式教学之外,在学校、专业层面的活动中,学生一个学年至少有不下二十次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些方式可能是不为学生所知晓的,但是学生在经过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顶岗实习之后,似乎总有说不尽的话,而这些话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学生说不尽的收获。如果在德育教学中也能让学生有这样的表现,那就是德育教学的成功了。于是笔者结合这些活动与方式,尝试在社会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例,如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学生消费观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策划大赛等,这些材料的提供来源于现实,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镶嵌于体验、合作当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生成了一些观点,从而为社会对学生的良好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中)、公司对学生的高度评价(顶岗实习后)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这样的教学尝试告诉我们,德育教学的效果几乎完全取决于教学方式,要改变德育在学生头脑中说教的形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德育的目的隐藏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生成相关认识。
三、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与专业发展目标的有效融合
在学生看来,德育课似乎是一门多余的课程,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说了那么多,他们根本就记不住,即使记住了,那还是死记硬背的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化解之道在于将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德育在专业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力量。
此时,德育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德育促进专业学习的例子,以期对学生起到一个引领与促进的作用。应当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德育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可以开阔一个人的专业视野,而这些又都是专业学习的重要境界。一旦学生认识到忽视了个体修养而纯粹地钻研专业会导致一定的盲目性时,学生就会认识到德育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中职学生已经具有了理性思考的意识,德育教学的突破途径在于结合学生的理性思维,让他们将德育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这样德育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结合
据笔者了解,不同职业学校所设置的专业有着不小的差异,专业课程的设置是职业学校的生长点,其首先服务于学校与学生的发展。德育课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生命力体现在通过不断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并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品德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有了这样的教学定位,那么德育课的教学就要结合专业特点,并寻找与学生专业学习能够产生紧密联系的联结点,然后实施教学。
笔者以为应当具有这样的思路:一是不同专业要有共同的德育基础的教学,即不管什么样的专业,对于那种奠定思想品德底色的内容必须高度重视且不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二是对于需要强烈的职业操守的专业,则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学。如旅游专业的德育课程,可以结合导游职业的发展与导游个体的需要,给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以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这样一个风光与付出并重的专业,也是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操守的。
笔者曾经结合所在学校开设的数十个专业,对德育课程的教学重点进行了调整,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德育课堂上接受到重点不同的品德教育,这样的调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与专业学习方式的有效统一
如果说德育内容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的话,那么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显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目前专业教学都特别强调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体验中生成专业知识,强调在实训中形成专业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德育教师还抱着传统的讲授思路不放,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跟学生讲德育知识,那么再大的道理学生也不愿意接纳,再正确的观点学生也难以接受。
因此,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式要紧跟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跟学生的兴趣特点,紧跟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要努力将三者融合起来,以寻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笔者曾经对学校一个学年所开展的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除了专业课堂上进行的体验式教学之外,在学校、专业层面的活动中,学生一个学年至少有不下二十次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些方式可能是不为学生所知晓的,但是学生在经过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顶岗实习之后,似乎总有说不尽的话,而这些话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学生说不尽的收获。如果在德育教学中也能让学生有这样的表现,那就是德育教学的成功了。于是笔者结合这些活动与方式,尝试在社会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一些事例,如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学生消费观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策划大赛等,这些材料的提供来源于现实,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镶嵌于体验、合作当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生成了一些观点,从而为社会对学生的良好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中)、公司对学生的高度评价(顶岗实习后)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这样的教学尝试告诉我们,德育教学的效果几乎完全取决于教学方式,要改变德育在学生头脑中说教的形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德育的目的隐藏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生成相关认识。
三、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与专业发展目标的有效融合
在学生看来,德育课似乎是一门多余的课程,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说了那么多,他们根本就记不住,即使记住了,那还是死记硬背的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化解之道在于将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德育在专业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力量。
此时,德育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德育促进专业学习的例子,以期对学生起到一个引领与促进的作用。应当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德育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可以开阔一个人的专业视野,而这些又都是专业学习的重要境界。一旦学生认识到忽视了个体修养而纯粹地钻研专业会导致一定的盲目性时,学生就会认识到德育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中职学生已经具有了理性思考的意识,德育教学的突破途径在于结合学生的理性思维,让他们将德育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这样德育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