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都有最大化的体验. 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思考,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效益
农民在春天面对土地都要做一下盘算,为一年的劳作做充分的准备. 作为一名教师,在踏上课堂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时,也要做好精心的盘算.
1. 想一想要准备什么
我认为除了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自己. 在对教材了然于胸的基础上,课前,我还是要先问问自己,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与这个内容相关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还要让学生了解多少. 比如,教学数对时,我想生活中有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学生知道多少,于是我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对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些认识,还有知道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于是我上网查阅了这些知识,了解了GPS定位原理及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经过思考,它们其实都是数对的其他表达方式.教学“年、月、日”时,我知道了关于太阳历的产生,大月、小月背后的故事,阳历与阴历的区别(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 这种学习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而这些知识我会在课堂上适时地渗透给学生,它们丰富了我们自身,丰富了我们的学生,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 我想这也应是教学相长吧.
2. 想一想怎样开始
我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因为好的开始的确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也常为一堂怎样开始煞费苦心. 我认为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唤醒学生,也能激发教师自己的情绪,进而直接点燃整个课堂. 导入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眼睛,更要抓住学生的心.
在上“观察的范围”一课时,让学生们看图猜谜语(一名学生被一片叶子遮住了眼睛),学生猜到是“一叶障目”,师出示完整的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师追问:一叶障目,真的不见泰山吗?我们试一试. 这样的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导入里蕴含了本节内容的本质,可称为“独具匠心”式. 还有 “蛙声一片”式,也就是引起学生的共鸣. 比如上“展开与折叠”一课时,我问学生:大家小时候有没有拆玩具的经历啊?学生说有,还有学生说前两天我还拆了一个呢. 我接着说:我小时候不仅拆过玩具,还拆过闹钟呢,而且在重新装好后,还有个惊喜的发现,多了两螺丝. 学生大笑. 我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拆东西——正方体. 而同样一堂课,在给王汝新老师备课时,大家提出了很多导入的方式,如表现纸箱制作过程的视频,实物折叠蛋糕盒,手工模型的制作,最后定在了正方体沙包的制作过程上,我觉得既生活又贴切. 而在这么多的导入方式取舍的过程中,就是对这堂课的一步步深入的理解.
3. 想一想,如何处理
(1)将错就错
(2)节外生枝
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在学生们刚刚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一个平时很少言语的学生小声说道,“老师,我有个发现.”“你说吧.”“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都不是3的倍数,它们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这个发现有点突然,当时我想了想,好像是对的,但又不敢确定,我可以说“很好,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研究一下吧,” 但我还是决定当堂研究一下,因为这名学生很少发言,很少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一次对她来说很重要.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她的发现吧”. 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说,“好像真是对的啊.”“真了不起.”片刻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后来我还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竟然拓展到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这个意外,占用了一些课堂时间,但我觉得是超值的. 不仅让那名学生自信满满,还让全班加深了对3的倍数特征的认识,可谓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啊. 正像华应龙老师说的那样,课堂上的差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如此.
二、方法,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根基
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方法,是数学的根基.
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一课时,课的最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大小不一,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在纸上画出小明家的平面图(长、宽数据已给). 学生经过合作测量和计算,总共耗时10多分钟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先选比例尺,然后画图,再修改;有的小组先画再计算比例尺,方法多样. 之后又用了近10分钟,对每个小组的作品和方法做了集体点评. 这一问题就占了半节课的时间,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我觉得给予了学生思想和方法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才是有根基的课堂.
三、文化,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灵魂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我觉得当一个教师本身有文化底蕴和修养,他的课堂教学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文化气息. 我这里说得文化是广义的,不单指读书,还有音乐、体育、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些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都有很大好处. 而文化元素决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应充分挖掘文化的教育功能. 比如在上“角的度量”一课,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过贝克汉姆的射门角度,学生体验了数学与体育的关系;“观察范围”一课的结尾,学生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全课做了总结,体验了数学与文学的关系;在“圆的认识”一课,让学生用所学的圆的知识去理解《老子》中的“大方无隅”,体会了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比的应用”中,我现场演奏了“杯琴”(让音乐老师忙了两天,才调准的),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音乐的关系. 这些点滴的文化,是会渗透到学生心灵的,这样的课堂是有灵魂的课堂.
思考、方法、文化是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简单地勾勒,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觉得这三方面也是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的重要因素.
一、思考,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效益
农民在春天面对土地都要做一下盘算,为一年的劳作做充分的准备. 作为一名教师,在踏上课堂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时,也要做好精心的盘算.
1. 想一想要准备什么
我认为除了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自己. 在对教材了然于胸的基础上,课前,我还是要先问问自己,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与这个内容相关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还要让学生了解多少. 比如,教学数对时,我想生活中有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学生知道多少,于是我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对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些认识,还有知道GPS全球定位系统的,于是我上网查阅了这些知识,了解了GPS定位原理及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经过思考,它们其实都是数对的其他表达方式.教学“年、月、日”时,我知道了关于太阳历的产生,大月、小月背后的故事,阳历与阴历的区别(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 这种学习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而这些知识我会在课堂上适时地渗透给学生,它们丰富了我们自身,丰富了我们的学生,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 我想这也应是教学相长吧.
2. 想一想怎样开始
我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因为好的开始的确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也常为一堂怎样开始煞费苦心. 我认为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唤醒学生,也能激发教师自己的情绪,进而直接点燃整个课堂. 导入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眼睛,更要抓住学生的心.
在上“观察的范围”一课时,让学生们看图猜谜语(一名学生被一片叶子遮住了眼睛),学生猜到是“一叶障目”,师出示完整的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师追问:一叶障目,真的不见泰山吗?我们试一试. 这样的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导入里蕴含了本节内容的本质,可称为“独具匠心”式. 还有 “蛙声一片”式,也就是引起学生的共鸣. 比如上“展开与折叠”一课时,我问学生:大家小时候有没有拆玩具的经历啊?学生说有,还有学生说前两天我还拆了一个呢. 我接着说:我小时候不仅拆过玩具,还拆过闹钟呢,而且在重新装好后,还有个惊喜的发现,多了两螺丝. 学生大笑. 我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拆东西——正方体. 而同样一堂课,在给王汝新老师备课时,大家提出了很多导入的方式,如表现纸箱制作过程的视频,实物折叠蛋糕盒,手工模型的制作,最后定在了正方体沙包的制作过程上,我觉得既生活又贴切. 而在这么多的导入方式取舍的过程中,就是对这堂课的一步步深入的理解.
3. 想一想,如何处理
(1)将错就错
(2)节外生枝
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在学生们刚刚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一个平时很少言语的学生小声说道,“老师,我有个发现.”“你说吧.”“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都不是3的倍数,它们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这个发现有点突然,当时我想了想,好像是对的,但又不敢确定,我可以说“很好,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研究一下吧,” 但我还是决定当堂研究一下,因为这名学生很少发言,很少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一次对她来说很重要.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她的发现吧”. 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说,“好像真是对的啊.”“真了不起.”片刻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后来我还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竟然拓展到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这个意外,占用了一些课堂时间,但我觉得是超值的. 不仅让那名学生自信满满,还让全班加深了对3的倍数特征的认识,可谓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啊. 正像华应龙老师说的那样,课堂上的差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如此.
二、方法,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根基
思想,是数学的精髓,方法,是数学的根基.
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一课时,课的最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大小不一,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在纸上画出小明家的平面图(长、宽数据已给). 学生经过合作测量和计算,总共耗时10多分钟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先选比例尺,然后画图,再修改;有的小组先画再计算比例尺,方法多样. 之后又用了近10分钟,对每个小组的作品和方法做了集体点评. 这一问题就占了半节课的时间,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我觉得给予了学生思想和方法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才是有根基的课堂.
三、文化,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灵魂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我觉得当一个教师本身有文化底蕴和修养,他的课堂教学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文化气息. 我这里说得文化是广义的,不单指读书,还有音乐、体育、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些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都有很大好处. 而文化元素决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应充分挖掘文化的教育功能. 比如在上“角的度量”一课,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过贝克汉姆的射门角度,学生体验了数学与体育的关系;“观察范围”一课的结尾,学生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全课做了总结,体验了数学与文学的关系;在“圆的认识”一课,让学生用所学的圆的知识去理解《老子》中的“大方无隅”,体会了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比的应用”中,我现场演奏了“杯琴”(让音乐老师忙了两天,才调准的),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音乐的关系. 这些点滴的文化,是会渗透到学生心灵的,这样的课堂是有灵魂的课堂.
思考、方法、文化是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简单地勾勒,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觉得这三方面也是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