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日,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彭承志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千米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在实验中,“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了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基于共享密钥,中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了图片加密传输,并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维也纳的加密视频通信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彭承志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千米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在实验中,“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了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基于共享密钥,中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了图片加密传输,并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维也纳的加密视频通信系统,成功举行了75分钟的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
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能力。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其他文献
贾斯汀·帕哈拉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了免疫与感染学学士学位,生物细胞学硕士学位和生物技术与电子学博士学位。凭借他在学术、企业界和个人创业方面的不断探索,获得了由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生物倡导项目、谷歌公司和美国极点大学联合授予的“杰出青年领袖人才奖”。在就读博士的最后一年里,他创办了信息与生物技术初创企业Synbiota(辛柏奥达)公司,以开发合成生物基础技术为主导。当你在
朱莉·勒高特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具有将生命科学融入现实生活的技术开发能力。作为一个具有“以人为本”思想的设计师和创客,她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增强产品体验性来传播复杂的科学和技术概念。她以自己的梦想、勇气和探究精神,为Amino Labs产品开发了关键技术,形成了使用一体化的合成生物实验微装置,便于更多的不同专业的人们能置身于合成生物的探索之中。 你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某种生物病症的影响。饥
我们知道,基因工程是中学生物学的一块重要的知识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而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周期较长,囿于课时量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很难在学校开展。即使有机会在学校开设实验课程,也会由于仪器繁杂,基因提取和转化步骤繁琐,无菌操作要求较高等诸多因素,使得实验过程困难重重,实验结果也常常不够理想。现在,有了朱丽·勒高特发明的Amino装置,我们就能够感悟到不一样的精彩了。为了进一步了解合成生物学,我们
说起试管,大家就会想起那些奥妙无穷的化学实验。是的,作为一种简单的化学仪器,试管曾经为化学的发展立下过许多功劳。然而,今天出现在试管中的奇迹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试管婴儿1978年7月25日,英国曼彻斯特市郊外的一座医院里一片忙碌,医生和护士正在为迎接一个婴儿的诞生而紧张奔波。一个女婴降生了,取名路易丝,全院一片欢腾。为什么人们对这个婴儿特别关注呢?原来这是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试管婴儿”。
就在高山滑雪健儿们在平昌冬奥会面临狂风挑战的时候,参加属于它们自己的滑雪“奥运会”的机器人却不怕这样的问题。參赛机器人的身高要超过50厘米,能“双腿”站立,有肘关节和膝关节,配备独立的动力系统,能使用滑雪板和滑雪杖。机器人还配备了相机传感器,这样它们从初级赛道滑下来的时候就能够探测到路上的蓝色和红色旗杆。比赛根据机器人躲开的旗杆数以及到达终点的时间来计算分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近期在半导体量子芯片研制方面首次实现了半导体体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逻辑门操控,为未来研制可扩展、可集成化半导体量子芯片迈出坚实一步。国际应用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应用》日前发表了该成果。开发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的半导体全电控量子芯片,是当前量子计算机研制的重要方向之一。该团队通过理論计算分析,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个基于半导体量子点体系的三电荷量子比特逻辑门,进一步提升了
科学家在南极半岛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企鹅栖息地。这个栖息地位于南极半岛北端的丹杰群岛,生活着超过150万只阿得利企鹅。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科学家通过地面人工计数、无人机群岛摄影,得到完整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影像画面显示大量企鹅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陆地上。他們用神经网络软件分析图像来自动计算企鹅数量。经过分析,丹杰群岛共有超过75万对正在筑巢繁殖的阿德利企鹅,比南极半岛其他地区的阿德利企鹅总数还
说到剪刀,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于基因编辑的“剪刀”,许多人肯定不会太清楚。它充满了神奇魔力,使得基因工程不断成为科技热点,备受世人关注。1997年,一只名叫“多利”的克隆羊在英国诞生,一时轰动世界。这是世界首例无性繁殖产生的哺乳动物,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一般认知。今年1月,一对名叫“中中”和“华华”的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这是利用基因技术实现无性繁殖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因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
当人体的某种器官遭受严重病变,器官移植往往是唯一延续生命的方法。但是器官的合法来源只能依靠志愿者捐献,全世界大约只有不到10%的患者能等到合适的器官,而大多数患者只能在排队等待器官的过程中绝望而逝。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既然人体器官如此稀缺,能否用动物的器官代替?别说,还真有科学家打起了猪器官的主意,不过要将猪器官成功移植到人体内,并让其长期存活,面临着重重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就需要基因编辑技术的
三次抗癌大革命 复杂多变的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人类近千年来与之持续搏斗着。回顾征程,人类从抗癌战争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三次大革命:第一次是针对癌细胞毒性的放化疗治疗,第二次是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而近些年进行的第三次革命是针对免疫系统的免疫疗法。2016年初,美国政府已启动攻克癌症的“登月计划”,投入大量资源,主攻的也是免疫疗法。研究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是恶性肿瘤之所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