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的建设,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无疑就是会计信息化、智能终端化,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建设会计信息化,才能准确及时提供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决策及管理,本文主要阐述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会计 信息化 建设 优化方法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模式呈现出了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按照GDP的增长比例推行生均拨款,各省份开始调高学生收费标准,教育经费投入与学校事业收入显著增长,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运行模式及管理目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转变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势在必行,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要将绩效最大化、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即讲求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
如何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如何平衡教学、学科建设与学校正常运行各种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高校财会工作者深思的。我们只有利用先进的会计信息工具,为学校管理者、信息使用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利用会计管理的一套系统理论,然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会计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体,将学校的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及时有效的为单位的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始标志性时间就是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
1978年国家在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1996年财政部出台《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一些企业自主开发财务软件,然后在内部推广应用,适用于单项业务处理;从1991年到1995年,商品化财务软件快速发展,会计业务进入全面处理阶段,财务软件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从1995年至2000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体化,2000年之后,财务分析智能化、会计数据处理从大集中向财务共享方向发展,单位不再简单地要求软件系统进行记账与报表输出,还要求软件系统能够提供业务相关的成本、盈利以及绩效等方面的支持决策信息,这就促使财务软件逐渐向管理型的软件发展,如基于网络化信息技术平台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新一轮扩招、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新校区建设、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断的发展壮大,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内部管理不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协同与集中管理,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和标准,数据流程再造过程漫长,会计人员只专注平时的报销业务,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很少,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的应用技能不强,适应性不强,能够引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绩效管理的人员匮乏,制度建设特别是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待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存在较大风险,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以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基准,以学校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以内部管理为手段,认真分析研究新的财务管理需求,考量软件、硬件运行环境,搭建财务组织架构、配备精干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认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新设计会计业务处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高等学校要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统筹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实施可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考虑软硬件投入具有一次性特点,在选择财务专网建设时要求安全、可靠、稳定,数据要求实时性强。整体硬件围绕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区分用户访问专区及财务人员专区,后台数据只向财务人员开放,普通用户仅能参与查询区数据(以网闸作为界限),整体拓扑图如下:
软件建设应优先选择商业开发模块,例如天大天财、用友公司、复旦天翼开发的高校财务管理软件。选择应用时应与自身开发相结合,与校内各部门开发端口相连接。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优化
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运动,从目前高校资金运作情况看,应该以预算管理、账务核算、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功能模块为核心,对管理目标进行优化。
(四)进行财务管理数据处理流程再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分析为核心,重新规划数据流程,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以提供决策依据,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五)优化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很多高校实现了无现金报账、网上预约报账、网上缴费、校园一卡通、支付宝圈存等新的财务服务模式,随着财务管理机构的整合、会计人员的配备与培训,财务数据处理向着相对集中方向发展,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缩短了报账和缴费的时间,提升了服务体验,但仍存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高、业务处理流畅度低的问题。
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处理,可达到降低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
例如:会计报销业务为例
由于原始票据属于事后提交,经济业务发生后即可进行费用结算,简化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
(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学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用人机制与体制,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身的专业结构,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结语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不同阶段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资源优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是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迎难而上,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张丽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203-204.
[3]李武珍.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变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
【关键词】高校会计 信息化 建设 优化方法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模式呈现出了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按照GDP的增长比例推行生均拨款,各省份开始调高学生收费标准,教育经费投入与学校事业收入显著增长,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运行模式及管理目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转变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势在必行,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要将绩效最大化、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即讲求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
如何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如何平衡教学、学科建设与学校正常运行各种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高校财会工作者深思的。我们只有利用先进的会计信息工具,为学校管理者、信息使用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利用会计管理的一套系统理论,然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会计业务流程整合为一体,将学校的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及时有效的为单位的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始标志性时间就是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软件在电子计算机上处理工资,使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
1978年国家在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1996年财政部出台《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我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一些企业自主开发财务软件,然后在内部推广应用,适用于单项业务处理;从1991年到1995年,商品化财务软件快速发展,会计业务进入全面处理阶段,财务软件的发展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从1995年至2000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体化,2000年之后,财务分析智能化、会计数据处理从大集中向财务共享方向发展,单位不再简单地要求软件系统进行记账与报表输出,还要求软件系统能够提供业务相关的成本、盈利以及绩效等方面的支持决策信息,这就促使财务软件逐渐向管理型的软件发展,如基于网络化信息技术平台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未来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新一轮扩招、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新校区建设、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断的发展壮大,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内部管理不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协同与集中管理,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和标准,数据流程再造过程漫长,会计人员只专注平时的报销业务,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很少,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的应用技能不强,适应性不强,能够引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绩效管理的人员匮乏,制度建设特别是内控制度的建设有待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存在较大风险,制约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
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以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基准,以学校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以内部管理为手段,认真分析研究新的财务管理需求,考量软件、硬件运行环境,搭建财务组织架构、配备精干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认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新设计会计业务处理与数据处理流程。
(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高等学校要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统筹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实施可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考虑软硬件投入具有一次性特点,在选择财务专网建设时要求安全、可靠、稳定,数据要求实时性强。整体硬件围绕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区分用户访问专区及财务人员专区,后台数据只向财务人员开放,普通用户仅能参与查询区数据(以网闸作为界限),整体拓扑图如下:
软件建设应优先选择商业开发模块,例如天大天财、用友公司、复旦天翼开发的高校财务管理软件。选择应用时应与自身开发相结合,与校内各部门开发端口相连接。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优化
财务管理对象是资金运动,从目前高校资金运作情况看,应该以预算管理、账务核算、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功能模块为核心,对管理目标进行优化。
(四)进行财务管理数据处理流程再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财务分析为核心,重新规划数据流程,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以提供决策依据,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五)优化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很多高校实现了无现金报账、网上预约报账、网上缴费、校园一卡通、支付宝圈存等新的财务服务模式,随着财务管理机构的整合、会计人员的配备与培训,财务数据处理向着相对集中方向发展,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缩短了报账和缴费的时间,提升了服务体验,但仍存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不高、业务处理流畅度低的问题。
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处理,可达到降低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
例如:会计报销业务为例
由于原始票据属于事后提交,经济业务发生后即可进行费用结算,简化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
(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学校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用人机制与体制,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身的专业结构,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结语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不同阶段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资源优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是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迎难而上,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张丽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203-204.
[3]李武珍.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变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