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的效益及实现途径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现在全世界至少有1亿人在练太极拳。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爱太极拳呢?
  真正的太极拳,是融太极拳架、内功心法、太极智慧(思维方式)为一体的含三为一的学问,因此,所产生的效益也就比较全面。
  
   第一大效益: 祛病延年
  
  祛病延年益寿是太极拳获得全世界人青睐的重要因素。在古代太极拳经典《太极拳十三总势歌》中,有“想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论述。这就证明中国古人创编太极拳的终极目的之一是“延年益寿”,离开了这一点,太极拳就会舍本逐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众多人练拳实践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经常习练太极拳,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前列腺、类风湿、脂肪肝、便秘、胃病、失眠、腰腿疼等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从1988年起,中科院研究员曹一民等专家对练太极拳中、老年人群,作了脑电、心血、血脂、心理、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经络、骨密度、微循环等系统的测试及其机理的探讨,得出结论:太极拳锻炼对心脑机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的发病机率;改善老年人情绪、睡眠、性格、记忆力与动作稳定性;促进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平衡经络,使人体末端微循环得到改善。与不锻炼的人群相比,坚持太极拳锻炼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效果。
  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练太极拳之所以能取得祛病延年效益,其根本原因,就是经常练太极拳,可以调整阴阳、和畅气血、疏通经络、培补真气,使人的生命力得以旺盛,从而取得使病者康复,亚健康者精力恢复,老者复壮的效果。
  
  第二大效益: 强身健体
  
  习练太极拳,可提升习练者的身体素质,从而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反应敏捷。
  身强体壮的标准是:身体柔软,富有弹性,有利于气血流通;皮肉筋脉骨通透,有利于内外气息的交融;精力旺盛,不容易疲劳;反应敏捷,腿脚利索,能及时避免不必要的摔倒、擦伤等。
  从6岁开始练太极拳的朱鹤亭先生,88岁时仍能站着连续讲课3小时,不喝一口水,迈台阶,比划动作,写板书,利落潇洒,无一丝一毫拖泥带水和涩滞衰老之感。
  笔者经常习练太极拳,内在的精气神旺盛。特别奇怪的是,如果感冒了,不用吃药打针,只要有地方放松的睡上一觉,醒来后就全身轻松,感冒无影无踪。
  为什么太极拳能强壮身体,原因就是通过太极功夫的锤炼,可使内外之气通达周身,从而让人的精气神不外露,内敛、内收、内求、内化。
  如何更好的实现强身健体之目的呢?
  其一,形不破体——动作招式圆绵连活、随曲就伸、偏沉则随,内外相合、自然舒适,柔净飘逸,进入实现演练太极拳和日常生活中,均做到松稳慢匀。
  其二,气不涌出——练太极拳千万不要追求气感,亦不能让气在身体的某个部位集聚,要“气遍周身不稍滞”;更不能随意发脾气。《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些致病的七情,要避免,力争做到松散透空。
  其三,意不着相——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这个境界,需一定时间的锤炼和默识揣摩,锤炼和默识揣摩的重要内容是松空圆满。
  其四,神不外露——行拳走架和日常生活中,要收视返听,七分向内,三分向外,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要逐渐实现松化静定。
  强身健体的关键,是建立有效补充生命能量(精气神)和解除疲劳的秘密通道,这个通道,藏在太极拳中,有心人一定要发现之、践行之,深悟之。
  
  第三大效益: 克敌御辱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凭“软十三不敢沾”的太极拳技艺而成为当时的“杨无敌”。由此,太极拳才被世人所熟知。
  不过,像社区和公园里的中老年人那样慢慢悠悠在水中“摸鱼”的太极拳,是否不像传说中那样,具有克敌御辱的效益的。确实,社区和公园中老年人所练的太极拳,是一种养生术和太极操。
  真正的太极拳——含内功心法的太极拳和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是可以用太极拳来克敌御辱的。不过,要想取得这样功用,必须按照传统太极拳“门里”的训练途径去训练——比如,重要的单式反复锤炼(比如,杨禄禅主要进行的是搬拦捶的训练;练水性太极拳,要进行点、线、面、体、超立体和七层浪训练等),此外,还要经历至少100多小时的推手训练(锻炼听劲、灵敏度),然后进入散手阶段的训练。以上是笔者所知太极拳获得克敌御辱本领的步骤。
  那么,太极拳克敌御辱的特点是什么呢?
  其一,不输为宗——太极拳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以不输为宗。有一位老前辈,在洛杉矶举行的世界杯武术大赛中,用太极拳与各个国家的拳种对垒,对方均不到两个回合就弃权。为什么?因为其他拳种均以直来直去的速度和力量为特性,而他所用的太极拳之技艺,温和时,可使人觉得被风吹倒,翻跌绝妙;猛烈时,犹如受巨浪冲击,五脏皆裂,一经交手就可以使人掉之不脱,追之不着,完全处于身不由己的状态,从而让对方很别扭,因此,对手均弃权。由此,这位老前辈技压群雄,夺取了最高的金杯奖。这其中,他没有打败对方,却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太极拳不输为宗的体现。
  其二,先天之能——太极拳在克敌御辱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偏沉则随的特性,不对顶,不蹬踹,不撕扯,不用力,要自然而然地发挥先天自然之本能,利用地心吸力和对方的力量,以“四两拔千斤”为途径(注意,这里是“拔”而不是“拨”),发挥杠杆之作用,顺势而为,顺势而动,以弥漫的气势,让对方翻跌而出、腾空而起。
  太极拳克敌御侮的秘密,就是不出手不见手,动作一出,就具备圆转、大小、伸缩、开合、四正、四隅、进退、顾盼等太极八门五步十三总势的功夫。
  
  第四大效益: 开启智慧
  
  太极拳的真正价值,是让我们开启智慧的。
  开——人只有具备强壮的体魄、平和的心态、旺盛的生命力,才算是具有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这个钥匙,太极拳可算是一个。
  启——太极拳是启动智慧之门的动力。启是动词,乃生生不息的运动。这种运动,不是肢体之能,而是如外国人所称之的“运动中的冥想”、“思想者的运动。”这种运动,只能是太极拳。
  智——智,明白知识技艺的内涵和外延,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和修正能力,能恰到好处的以“无力生心”的原则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慧——太极文化是锤炼思维力、记忆力、决断力、行动力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必须落在身心健康的层面,自由自觉的按先天自然之本能,由内而达外的涵养道德和成就事功。
  台湾舞蹈家林怀民汲取太极拳的原理而编创的《云门舞集》舞蹈:“美的让人沉醉”,“反映了表象和本质,着力和不着力,男人和女人的关系。”
  中国的著名画家杨成寅著有《太极哲学》,全面梳理了从古至今的太极之学的研究成果。
  作曲家赵晓生还提出了“太极作曲系统”的理论。
  通过太极文化的熏修,至少可陆续开启如下太极智慧。
  文字智慧——太极拳经典论述、太极理论、周易、《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心经》、《坛经》等经典,都是文字智慧的体现。建议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都有意识的拓展这种文字智慧。其一,诵读这些经典;其二,站在“悟己根生”的高度,从学、解、行、证四个方面,以日记、诗文、警句、顺口溜等形式,把自己学练太极拳的经验体会留存下来,或交流发表,(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4页)
  或作为自我对照、自我省悟、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文字智慧是归纳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综合体现。
  管理智慧——太极文化的管理智慧,是身心的自主管理和团队的和谐管理。根据无极之零心态;太极之目标定位;阴阳之平衡把握;三才之天地人含三为一;四相之条件构建;五行之相生相克;六合之内外相合;七星之战略实施;八卦之支撑八面;九宫之安身立命;十方空间之气势弥漫;十三总势之混元整体等太极智慧,养成在生活和工作中,顺势借力和自然而为的不偏不倚之习惯。这对于忙碌的企业家和为生存而奔波的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
  功夫智慧——太极功夫是最难以描述的境界了。但是,练太极拳者,一定要了解什么是太极的功夫智慧,这样,前进就有了方向和动力。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把握拳架整套演练和单式默识揣摩;球体、圆体和流动、无为;放大和缩小;内壮和外溢;涵养和舍得;八门和五步等太极功夫的实质,并操之在手、在心,形成下意识,实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运动思维、体察思维、灵感思维的融通。
  总而言之,获得太极智慧可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宇宙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人人、物物、事事为一太极的境界。
  责编:曹革林
其他文献
中医对抗衰老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就有抗衰老的精辟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药是中医与疾病作斗争、保健强身的武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列为“上品”的有100多种。被列为上品的中药,为无毒、有强健身体作用的“补药”。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医又不断发现新的有抗衰老作用中药(
期刊
瑜伽在中国渐渐普及开来,各种书籍和DVD光盘充斥市场,令初学者无法分辨,因此在这里推荐四本笔者认为最值得阅读的瑜伽书,以此为本,读者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瑜伽。  最经典——《瑜伽——气功与冥想》(柏忠言、张蕙兰编著,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提起张蕙兰女士,每一位瑜伽习练者都应当不会陌生。早在80年代,张蕙兰就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教大家练习瑜伽了。在蓝色的大海边,那个戴着花环的女士宁静而安详,令不少人印
期刊
我们常说的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等。  急性胃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所以最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抗菌素治疗,病来的急好的也快。慢性胃炎
期刊
1.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2.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
期刊
多年前,练功夫的一位师弟,被检查出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让他很苦恼,也让我们很困惑。中国功夫既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为什么练功夫者还会得乙肝?  去找师父,师父听了之后哈哈大笑:“练功夫的也是人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不过,练功夫的人得病,和没有练功夫的人得病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被疾病所摆布、所折磨;而是心态平和,想办法通过功夫的锤炼,战胜疾病。”  如何战胜疾病,当时师父提出了功夫(实际
期刊
这是个发人深思的真实故事。一位有着强烈“恋父情结”的女孩,为了让妈妈离开家,竟然用“离间计”挑拨父母感情,制造爸爸出轨的假象。结果事与愿违,爸爸却离开了她和妈妈。不久,依然排斥妈妈的女孩考上了外地一所大学,远离了妈妈。直到有一天,妈妈病危,望着奄奄一息但仍然挂念着她的妈妈,女孩愧悔难当,将深藏心底多年的秘密对妈妈和盘托出……    恋父斥母    从记事开始,我就觉得妈妈和爸爸极不般配。  爸爸是
期刊
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及肥胖人数的增加,慢性病肇因——“X症候群”正威胁百姓的健康。    腰围越大毛病越多    30多岁的小王游泳时不慎弄伤脚趾头,起初丝毫不以为意,没想到伤口一直不愈合,最后在太太的陪同下就医,才发现根源。原来,身高170公分、体重74公斤的他,经医师进一步检查,发现空腹血糖112mg/dl(>110mg/dl)、三酸甘油酯196mg/dl(>150mg/dl)、血压1
期刊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消化、排泄功能不是很好,而在瑜伽中有非常好的清洁胃部和肠道的方法,这就是洁肠法。   程 序:   准备150ml水杯一个,至少1000ml的一大罐温水。在水里放一点盐,使水略有咸味。也可以不放盐,使用温的白开水。首先喝两杯水(共300ml),然后做下面5个瑜伽体位,每个体位做3遍。  一、摩天式  二、风吹树式  三、腰旋转式  四、眼镜蛇扭动式  五、腹部
期刊
学练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所以,实际学练的过程中,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士穷毕生精力仍不解其中奥秘。”也因之与太极拳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臂,从而徒留悲伤和叹息在心头。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序”字,就是
期刊
102岁,本应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卢楼村,有这样一位老人却以高龄之躯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算起来,父亲伺候儿子的日子,已经整整50年了。    “卢老先生和卢老师”    这是一所明显老旧的农家土房,与周围邻居的砖瓦新房似乎相隔一个时代。今年102岁的卢思训老人和80岁的儿子卢柏钦就住在这里。  卢思训老人出生于1905年,从小接受老式教育,20岁那年,开始在村里教私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