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女人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衣着华丽的黑人老太太,优雅的宽檐帽,大大的太阳镜,设计精致的手提包,恰到好处的妆容。整整半个世纪,她都与钻石打交道。
  她是美国的一名钻石大盗。
  她是矿工与裁缝的女儿,家里穷。10岁出头时,母亲让她给珠宝店老板娘送成衣去,珠光宝气炫耀得她睁不开眼,迈不开腿,就信口说了句:如果我今年成绩好,妈妈答应给我买块表。
  老板娘拿出一些表来让她试戴,不巧一名白人顾客进来了,那时还是种族隔离的年代,老板娘立即让她回避。黑人小姑娘匆匆逃出门外,才发现腕上还戴着一块小金表。
  当然她把金表还给了老板娘,但她由此知道,“拿”走宝贝,一点儿也不难。
  此后她经常去做这种“试戴”游戏,随着个子长高身体丰满,她发现人们越来越愿意让她“试戴”,只要举止足够自然、大方、优雅。
  18岁时父母亲离异,雪上加霜的是她又怀了孕。她开始将“试戴”的珠宝“拿”走,当然起先都是些廉价的。直到23岁那年,她轻松猎取了第一块高价钻石——标价2.2万美元。
  她的“职业生涯”就此开始。她将自己打扮成养尊处优的时髦贵妇,气质温婉高雅,态度和蔼有教养,而且满口专业行话,谈论关于宝石的成色、切割、瑕疵。店员们都会为这样的大买主到来而兴奋不已,谁会想到她竟是一个大盗贼呢?
  40岁上下时,她不满足于本土了,开始向巴黎、伦敦这样的时尚大都市进军。通常她将钻石藏在手心里,大摇大摆地晃出店门,搭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出租车,直奔机场,迅速消失在这个城市。
  当然在漫长的盗窃生涯中她也曾被发现、被拘捕过,蹲监狱最长的一次是5年。但总的说她很少失手,在几年前,75岁的老太太再次被审讯,法官问她为什么别的不偷只偷钻石,她的回答是:因为钻石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容易偷。
  还记得黑人小姑娘第一次被珠光宝气炫耀得睁不开眼,迈不开腿的情形吗?其实所有的人都逃不出这情境。她说,一般来说,珠宝店每次只允许出示一件贵重首饰,但当顾客显得财大气粗的时候,店员总会兴奋得忘记原则。
  令人炫目,令人兴奋,令人忘记原则、放松警惕——钻石大盗只不过是成功地利用了钻石的魅力而已。
  金灵荐自《今晚报》
其他文献
成功的冷门    靠擦皮鞋致富,也许有人能够做到。而选择一辈子擦皮鞋不光成富翁,还跻身成为社会上层名流,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但有一个人确实做到了,他就是日本人源太郎。  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源太郎所在的那家企业倒闭了,他成了一名下岗工人。无所事事的他整天上街溜达,因为没有特长,缺乏信息,两个月过去了,依然找不到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  那天,他在一家美国师傅开的名牌鞋店门前徘徊良久,试图从中发现
期刊
由此看来,中华民族过去被西方列强称为“东亚病夫”,并不简单指我们身体羸弱、体质不好,还有精神、人格、品德层面的否定。看看象征着美国和西方文化标志的好莱坞电影里过去绝大多数华人的形象,你就知道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那种本身也非常sick的观点了。Sick man,是一个侮辱性词汇,sickman of Asia,是中华民族奇耻大辱的过去。  ——徐小平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行之际以《“东亚病夫”原来是这
期刊
19世纪末,“昆虫界的荷马”、56岁的老法布尔花一大笔钱,在法国塞利里昂小镇上买下一块荒地——即著名的“荒石园”,用来观察和研究昆虫。法布尔十分钟爱这块不毛之地,他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35年,直到最后因尿毒症逝世。每每看到昆虫,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法布尔,想起法布尔,我就觉得他生得真不是地方:假如他是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山村里,他又何须破费银钱买什么荒石园?中国的哪一个山村不是现成的荒石园呢?我老家那个
期刊
如今每个人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但不太知道的是,时间是生意人的历史发明。  你应该曾坐在高档餐厅里,看着墙上的时钟,然后注意到这时是纽约的午夜12点。伦敦的凌晨5点,时间。  在1876年前,巴黎的早上6点,东京的下午1点。你觉得这稀松平常,理所当然,这根本就和日出、日落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  但标准时间绝非自然的一部分。即使今天,世界上仍有一些地方不遵行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没有标准时区。那时候,
期刊
我们还在“恐日”吗?    抗战胜利60多年后,中国人还在传递并放大着对日本人凶残的恐怖。有一种比较,即前苏联人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胜利了的前苏联人中间并未反弹出一种“恐德症”;中国人战胜了日本法西斯,胜利了的中国人中间总是拂不去“恐日症”的旧梦。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宣传出了毛病。挖掘“大屠杀”的物证,固然有利于不忘国耻;但回避“抗战”的战场较量,将“抗日战争”省略为一场日本人的“大屠杀”,却是
期刊
南大美若天仙的女同学,在读罢我的专栏文字《画线》后,用手机传了个短讯过来:“好一篇《画线》,你真懂得生活。”  我有点哭笑不得,不是懂得生活啦,是穷困使我失去画线的机会;穷人家的孩子,无法圆梦,来生即使做鸡,也要做只富贵鸡,彻底摆脱穷困!  自古笑贫不笑娼,很多人都长着“白鸽眼”,只要荷包有钱,错的也变成对的。任意践踏无助的人,拍马屁的掌声雷动,大贵人真了不起,踩得好哟!  富贵吐气扬眉,难怪中外
期刊
近日读到一篇短文,文中讲到一个瑞典孩子的原则问题:  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阅读题,大意是猎人一边教儿子狩猎的技巧,一边教儿子做人的道理。文章下面列出了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回答。  这个孩子在试卷上写道:“请老师原谅,这是一篇很无聊的文章,我拒绝回答和它相关的任何问题。”  老师看到后,既生气又不解,于是问道:“你为什么觉得这篇文章无聊?”孩子毫不掩饰地回答:“我们全家都是动物保护者,狩猎是非法的,而这篇
期刊
美国第30位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少言寡语,人送绰号“沉默的卡尔”。1923年,沃伦·G·哈定总统病逝,时任副总统的柯立芝于翌日宣誓就任总统。可他并没有马上住进白宫,而是继续住在距白宫不远的威拉德酒店,因为哈定夫人还需要在白宫居住一段时间。  一天深夜,一盗贼越窗潜入柯立芝的房间。他翻遍柯立芝的衣兜,找到了一个钱夹子。又动手去解挂在衣服上的怀表。就在这时,黑暗之中传来一个平静的声音:“请不要把我的怀表
期刊
男人A揣着钱逛街,看见一家酒吧,进去,掏钱给老板B;买一杯酒,喝。男人A感觉酒有劲、够味,又掏钱给老板B,买一杯酒,喝。如此数杯下肚,男人A越发快乐。我们把快乐简称C。那么,刚才的活动可以简单图示为:A→B→C。  由于C给A以享受,所以,A对C是迷恋的。为了获得C,A就常常去B处购买C。这个行为看起来是A主动去做的,但其实又是被C驱使的。我们可以简单图示为:C→A→B→C。  这天,A想找B买酒
期刊
前两天朋友抄了一份“成语新解”给我看:  “知书达理(礼)”:光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度日如年”:日子非常好过,天天都像过年一样。  “杯水车薪”:每天在公司泡杯茶喝,月底拿到的工资可以买辆车。  “知足常乐”:知道有人请客去做足底按摩,就非常快乐。  “见异思迁”:看见漂亮的异性,就想搬到他或她那儿去住。  “语重心长”:别人批评自己的话讲重了,怀恨在心的时间很长。  “有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