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译者语言风格评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37889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风格的准确传译是保证原作风格翻译的基础。以往经验型、内省型的语言风格评论,过于主观、片面,缺乏说服力。本文将采用主客观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培根的名作“Of Studies”原文的语言风格,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及切入点,利用平行语料库对“Of Studies”的王佐良和水天同的中译本进行风格评析,发现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作的风格。
  关键词:语言风格 平行语料库 WordSmith Wconcord ParaConc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萧乾指出,“得体”(appropriateness)是翻译的最高标准,译文除忠实和流畅外,还要得体。美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奈达也认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寻找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等值语言:首先是意义上的等值,其次是风格上的等值”。这里提到的不管“得体”还是“等值”,实际上就是翻译中所涉及到的“风格传译”。“语言风格”作为“风格传译”的主要内容,要求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以往对翻译作品的研究、评论中,涉及译作的文体、风格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中一般也只采取“经验型”或“内省型”方法,对译作语言风格进行简单研究。另外,由于受译作篇幅等因素的影响,也很难对译作文体风格开展准确的、量化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翻译评价的客观性得到了很大提高。语料库是指根据一定标准搜集和整理的文本集合,其中平行语料库对翻译研究最有用,它是“由原文文本及其平行对应的译语文本构成的双语语料库,其双语对应程度可有词级、句级和段级几种”。但王佐良、丁往道则认为,文学作品中虽有相当的部分可以作文体语言分析,但是,也还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很难靠分析出来的数字统计再现出来。可见,片面依赖或过分强调语料库的量化评价标准,往往也很难对译文及其语言风格等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本文提出采用语料库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以培根的名作“of Studies”为例,分析其原作的语言原创风格,并对“Of Studies”的两个中译本(王佐良先生和水天同先生的译本)进行风格对比和评析。研究表明,采用综合分析方法,能对原作语言风格更好把握的同时,亦能对译作的语言风格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二 培根 “Of Studies”的原创风格
  培根的Of Studies一文,短小精悍,含义隽永。全文仅503个词,却把读书的妙用和读书的方法两个问题说得非常透彻。本文从词语、句子及修辞3个方面对原文进行分析探究其文体风格。
  1 词语及句子风格
  “Of Studies”这篇随笔,文字干净利落,多用古语词(archaism) 和大词(big words),语言显得庄重、典雅,给人以厚重、正式的感觉。文中的文言词,就像古汉语中“之乎者也”一样,给人一种古老、厚重的感觉。文中还用到一些现代英语词的古用法形式,其中很多词今天已经不再具备它原有的语法和语义功能。它们和文言文一样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语言色彩。文中还用到一些大词即书卷词语,如ornament,disposition,conference,impediment,demonstrations 等等。这些词给人一种高雅、庄严的色彩感觉。
  培根的“Of Studies”全文共19个句子,大多用短句,间或点缀以复句。大量的短句使节奏紧凑,简洁有力,其中还有12个句子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均衡,体现了语言的均衡美。同时,作者十分注意长、短句的交替使用,以避免整齐划一的句式在文中显得单调乏味,使行文更富节奏感。
  2 修辞格的运用
  英语的parallelism(平行结构)即汉语中的排比,作为一个常见的结构修辞格,由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其目的在于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Of Studies”一文中排比结构俯拾皆是,而且作者运用得当,气势磅礴,读者读起来铿锵有力。文中的许多句子采用句子内部平行结构,或以逗号使同位成分及短语结构平行,或以分号使分句结构平行。优美的散文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优美的节奏。在Of Studies这篇散文中,培根就十分注重使用排比结构来实现节奏美。
  三 两中译本的译者风格语料库评析
  原作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使用大量文言词和大词、节奏紧凑的短句以及增强语势的排比结构上,从而确定了建立平行语料库的研究目的。
  1 平行语料库的建立
  首先,确定用平行语料库来研究什么问题,因为研究目的直接决定语料的选取、对齐方式以及语料标注。本文从培根Of Studies的词语、句子及修辞风格方面的特点,确定两中译本的对比数据。
  其次,收集语料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语料的代表性,最好是收集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全文。由于培根的“Of Studies”不长,所以本文采用的是收录全文的方法。
  然后,进行语料电子化及预编辑。从网络上下载“Of Studies”的原文本及要研究的两个中译本,校正完之后将语料存为纯文本文件(*.txt) 即可。为了能让WordSmith 和Wconcord检索处理,中文语料的每个汉字之间需加一个空格,因此先将两文本文件进行文字预处理。要完成这一步,可以使用金山公司的WPS2003,将要增加空格的语料复制到WPS2003 中,依次选择“工具”→“文字”→“增加文字”即可;或者可以在word文档里,使用“查找、替换”功能,“查找内容”选为“特殊字符”里的“任意字符”,替换为“查找内容加一空格”,全部替换后复制到文本文件即可。
  最后对语料进行对齐和标注。将句子对齐,即将原文每个句子替换成一个段落,并在译文的句子与原文中的每个句(现为段落)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要研究排比句的翻译情况,还必须进行标注。首先将原文中的排比句标注出来,方法是在排比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分别添加符号和(pa为parallelism 的缩写)表示排比开始和结束。在没有将每个句子分段之前的原段落前面和最后,分别增加符号和 (p为paragraph的缩写)。除此以外还可以在个别特殊的地方做上标注。中文语料也进行类似的标注,并在每个新段落的后面增加文本译者或来源信息,比如<王佐良>。将标注后的原文及每个译文分别保存为纯文本文件,就建成了标注过的平行语料库。
  2 译者风格评析
  (1)词语风格评析
  文言词语是语言风格的标志性特点,“Of Study”原作中使用了许多大词,文言韵味较浓。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译本中文言词语的使用进行对比。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词语,如者、之、则、乃、皆、其、盖、然、亦、矣、令、凡,比较其在两译文中的使用频率,可清楚地看出其语言风格。
  首先,用汉语词语分割软件将王、水的译文文本进行词语分割,分割后的文件以*_cla.txt的形式保存。然后用concappV4软件打开分割后的文件,点击Concordance → concordance search,在search string 中输入所要查找的字词即可。总体来看,王佐良使用的文言词语较多,共61个。水天同文本中只用了17个。文言意味较浓的“之”在王译文中达16次之多,而水译文中仅4次;“则”在王译文中出现5次,在水译文中出现3次;“者”在王译文中出现10次,而在水译文中没有出现。王佐良先生之所以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原作,是因为原作本身就是一篇古色古香、用词精练的古典散文。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译者的特色词汇看出译文风格。特色词汇是指译者使用的一些特有词汇,是在其他译文中所没有的。用Con300软件先打开经过词语分割的水天同文本,然后打开王佐良文本,但必须在王佐良文本上加一标题“王佐良译文”,标题不空格,这样在检索表中很容易找出“王佐良译文”,其下方就是王佐良译文特色词汇。从检索表中可清楚地看出,特色词汇均为古体或书面体,词频最高的是“须”和“者”,两者均为文言词。
  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水天同译文的特色词汇。唯一不同的是,Con300软件先打开王佐良文本,后打开水天同译本,同样在水译文文本上加一标题“水天同译文”。检索表中“水天同译文”下方就是水天同译文的特色词汇。其中,特色词汇“的”为白话文的标志性词语,词频最高达69次;“学问”15次;“他”12次;“就”7次等,这些特色词汇反映了水天同译文中词汇大多为口语体。
  (2)句子风格评析
  词频是指各类符号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其作用是可用于观察、比较不同词的使用频率。平均句长是指文本中的句子的平均长度。可以通过平均句长近似地判断文本的类型。用Wconcorder分别打开王佐良、水天同译文,点击“Build frequency word”进行词频统计,点击右键中的sort by frequency,词频就按从高到低排列。根据词频表,选取标点符号进行对比。王译文中总标点符号84次,句号17次;水译文中总标点85次,句号18次。王佐良译本总字数为653,水天同译本总字数883,根据两译文本的总字数和标点符号对比数,得出王译文平均句长为7.77字,水译文平均句长为10.39字。王佐良译本字数少,平均句长短,可以推断出其译文短句居多,节奏紧凑。
  根据词汇品种和词汇总数,得出平均词频。王佐良译本词汇品种255个,词汇总数464个,平均词频1.82;水天同译本中词汇品种297个,词汇总数639个,平均词频2.15。王佐良译本的平均词频较低,说明其语言简洁,更为贴近原作的简约风格。
  (3)修辞格对比
  “Of Studies”原文中的大量排比结构,增强了语势,提高了表达效果,同时实现了散文的节奏美。所以,有必要研究两译文对原文中的排比句处理。
  首先,运行ParaConc,打开“Load Corpus File(s)”将“Parallel Texts”设为2,将其中一个语料库的语言选为“English (United States)”,并点击“Add”载入英文原文的语料库文件,将其他两个语料库的语言选为“Chinese(PRC)”并依次载入两个不同的译文语料库文件。在“Search”中搜索查找“pa_”(这是标注的排比句的开头) ,结果显示一共搜索到11个排比句,只要选中其中一个英文句子,两个译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都会被选中,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照比较两个不同的译文。通过依次分析索引到的原文中的11个排比句的翻译情况,可以发现,王佐良译文使用的排比句比水天同译文多,保留了原文的修辞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王佐良的译文很好地体现了原文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保留了原文的句式特点;而水天同的译文在整体上没有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
  四 结语
  本文采用了语料库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通过分析培根的“Of Studies”原文的语言风格,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及切入点,并利用平行语料库对王佐良和水天同的译本进行评析。研究表明,王佐良的译本不仅忠实地表达了原作的思想内容,而且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作的风格,真正达到了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得体”。
  此外,通过本文开展的研究,可以看到平行语料库在翻译评价中的应用潜力,它可以用于共时的研究,即研究同一时期的不同译本乃至译者的风格,还可以分析一些翻译现象,比如同一原语词语的不同理解和表达;也可以用于历时研究,即研究不同时期的译文之间的差异。基于语料库的综合分析法,为原作和译作的语言风格对比和分析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手段。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D/2008/01/035)。
  
   参考文献:
   [1] 王理行:《忠实是文学翻译的目标和标准——谈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批评》,《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2] 孙燕:《文学风格及其翻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王克非:《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范锋,女,1975—,江苏启东人,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级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弘一大师是中国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出家前曾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先驱,后被书法界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大书法家之一,被佛教界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前哲时贤关于弘一大师的传记和研究类的资料已具相当规模,同时也启发了笔者的灵感:建立“弘学”,让弘一大师的光辉永耀人间。  关键词:弘学 书学 佛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国文艺的天空群星灿烂,然而最令
期刊
摘要作于公元1895年的《感春四首》是末代帝师陈宝琛的代表作。这四首诗歌是陈宝琛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作,首首咏落花,却句句寄寓家国之慨:诗人借抒发对花落的弥天悲伤之情,而传达对国是日非的悲慨之意。《感春四首》悲慨遥深,哀感顽艳,在近代诗坛享有盛誉,当时就已传诵海内。  关键词:感春 落花 家国之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
期刊
摘要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框架内对此种话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采用的语用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境 心理 社交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具体来说
期刊
摘要《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故笔者不揣浅陋,就这几个事象作以文化渊源与文献依据的考索,以求教于戏曲学及民俗学界的同仁。  关键词:牡丹亭 闺塾 风俗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牡丹亭》是明朝
期刊
摘要《红楼梦》用神妙的笔触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宝、黛、钗等重要人物,也有一些不为众人熟知的小人物,而这些小人物也是光彩夺目并具有丰富结构意义的形象群体。如红楼十二官——贾府一个特殊的戏子班底,她们为迎接元妃省亲这一特殊举动而被买入贾府。她们不但是一群充满生机活力、各具性情的青春美少女,也是身处底层、失去自由与尊严的薄命红颜!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十二官 藕官 蕊官
期刊
摘要世界文化的昌盛繁荣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文化差异、文化渗透、文化交融及人们的求异心理,决定了异化策略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传播大师,林语堂的写作中有翻译,翻译中有写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简要介绍林语堂的翻译观,研究其中国特色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分析其以异化为主、阐释为辅的翻译手段,从而弥补国内学术界对林氏翻译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异化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什么?本文脱离了直译和意译之争,从目的论和多系统论出发分析翻译者的倾向,多角度阐释一个新的译文的产生,表明目标文本的功能和历史环境决定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翻译 目的 多系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精心制造的艺术,所以文学翻译不仅仅要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还要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得到与读原作时一样的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若诚先生译本的诗歌译文对比分析,发现英若诚译本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照顾到观众的感受,从而保证了舞台演出的需要。  关键词:英若诚 世界名剧 话剧 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度口语化,突出话剧语言之本  话剧和小说、诗歌、散文等虽同属语言艺术,但若从语体上区分,后者是书面语言艺术,而话剧则是口语语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的诗作Sonnet 18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本文以这首诗的3个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译文的音韵、形式、意境,浅论英诗汉译的特点。  关键词:Sonnet 18 音韵 形式 意境 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颂友谊与爱情,浸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尤以Sonnet 18为最。这首诗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译者分别为梁宗岱、屠岸、梁实秋、戴镏龄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应艺术地再现原作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是译者再创造的“第二自然”。译者应创造性地建构“第二自然”,进行“二度创作”,再现原作的风貌和艺术世界。艺术地再现,并非一定就要以牺牲“真”为代价,以“真”为美应向广义扩展。  关键词:译者 主体性 真 美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信奉“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认为艺术只有通过模仿才真,只有真才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