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并针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阐述应当从计算机内容课程的设置、内容、授课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出的在当前我国国情下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就业是民生之本,强化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等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本,也是职教与普教的根本差异之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中职学校教学的根本要求。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这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适应就业需要为指导思想,扎实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确保各项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改革的前提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目标: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ASP、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3.计算机网络和硬件维护: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硬件维护人员。4.多媒体技术: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5.平面图像处理: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二、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所以,中职教材改革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中职计算机教材建设应与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相适应,与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软件和新技术,以及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新教材中。
教材模式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理论叙述体系要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出发,对于每一节课教学内容最好采用完整的案例入手引入理论知识,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从整体知识考虑,再将问题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老师在校本教研中,要着力研究教材的选用,应尽可能选择为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材;平常老师们要不断积累经验,尽可能编制适合本校教学的校本教材,以更好适应本校的教学需要和就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中职学校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技术人员而不是计算机高级工程师,所以在教材选用或编写教材时,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突出中职职业教学内容特色。
三、优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保障
教学模式的实际执行者是教学的实践者和实践对象,即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实践主体,当代的一些教育理论家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人认为,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坚持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教学计划,针对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编排的方法,建立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最终达成共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只有按照这种培养模式进行教与学改革,才能够使中职的计算机教学适应多元、多变的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才能使中职学校适应社会就业形势。
为了使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除包括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外,还包括教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除加强课堂实践环节外,中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要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反复实践中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对理论的知识不大感兴趣,长篇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起兴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想学、会学,自主的学。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比如,学习网络技术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时,到摄影楼去,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的搭配、色相饱和度的调整、色阶的应用等;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时,让学生先到网上查阅各种硬件的网上价格,给自己开一台电脑的配置清单,与电脑经销商开的配置清单进行对比等等。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创新教学评价是改革的关键
在学生的实践练习过程中,中职教师应多展示学生的习作,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多对学生作品进行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认识到学好计算机实践技术并不难;只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会变得更加自信,从而会让自己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实践,这将会给他们以后就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良性循环。
现在有些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实验室考试;常用“笔试”、“机试”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知大家的有没有发现,在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都就业难的时代,为什么却出现了“技工荒”?好多平常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到企业单位工作时,还是给人的感觉好象是什么都不会一样;那些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专业的学生却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墨盒、色带,不懂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等等,这些情况说明中职学校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评价考核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中职学校不能不反思和改革,本人认为:“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用人单位欢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所以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走出校园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一代的职教工作者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蓝领”,也要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要采用多样化、个性化,让学生更好适应行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制订阶段实践技能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在教学阶段考核过程中,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进行综合性考核时师生可共同设计好课题,只规定完成的期限。如:本人在教动画科目时,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布置综合实践技能考核,给出选题:“手机促销宣传”、“学校招生宣传”、“地震知识教育片”、“环保宣传片”、“MTV歌曲”、“小故事的卡通动画”、“QQ空间网页设计”等题目或自先先题目或主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并进行独特风格设计创作,学生的创作热情大大提高,制作出来的作品技术含量自然也高,应付现象大大减少。这种考核方式不但将所学的Flash、Photoshop等多门课程进行整合,而且还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继续加大力度举办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能比赛,如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组装、拆装、图形设计、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动漫及多媒体宣传片制作等等比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评价考核。
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专业的主攻方向,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探索更加主动;使学生清楚自己离专业水准的差距;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突出以人为本;在教师的帮扶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自然而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就会更强,学习就会更加努力、更有成效。
总之,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必须相互配合,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始终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深化各方面教学改革,中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才能占据主动的优势。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出的在当前我国国情下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就业是民生之本,强化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等的需求,这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本,也是职教与普教的根本差异之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中职学校教学的根本要求。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这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适应就业需要为指导思想,扎实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确保各项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改革的前提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目标: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ASP、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3.计算机网络和硬件维护: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硬件维护人员。4.多媒体技术: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5.平面图像处理: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二、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所以,中职教材改革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中职计算机教材建设应与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相适应,与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软件和新技术,以及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新教材中。
教材模式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理论叙述体系要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出发,对于每一节课教学内容最好采用完整的案例入手引入理论知识,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从整体知识考虑,再将问题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老师在校本教研中,要着力研究教材的选用,应尽可能选择为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材;平常老师们要不断积累经验,尽可能编制适合本校教学的校本教材,以更好适应本校的教学需要和就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中职学校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技术人员而不是计算机高级工程师,所以在教材选用或编写教材时,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突出中职职业教学内容特色。
三、优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保障
教学模式的实际执行者是教学的实践者和实践对象,即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实践主体,当代的一些教育理论家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人认为,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坚持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教学计划,针对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编排的方法,建立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最终达成共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只有按照这种培养模式进行教与学改革,才能够使中职的计算机教学适应多元、多变的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才能使中职学校适应社会就业形势。
为了使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除包括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外,还包括教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除加强课堂实践环节外,中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训课题,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整合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要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反复实践中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对理论的知识不大感兴趣,长篇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起兴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想学、会学,自主的学。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比如,学习网络技术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时,到摄影楼去,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的搭配、色相饱和度的调整、色阶的应用等;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时,让学生先到网上查阅各种硬件的网上价格,给自己开一台电脑的配置清单,与电脑经销商开的配置清单进行对比等等。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创新教学评价是改革的关键
在学生的实践练习过程中,中职教师应多展示学生的习作,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多对学生作品进行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认识到学好计算机实践技术并不难;只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会变得更加自信,从而会让自己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实践,这将会给他们以后就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良性循环。
现在有些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实验室考试;常用“笔试”、“机试”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知大家的有没有发现,在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都就业难的时代,为什么却出现了“技工荒”?好多平常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到企业单位工作时,还是给人的感觉好象是什么都不会一样;那些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专业的学生却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墨盒、色带,不懂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等等,这些情况说明中职学校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评价考核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中职学校不能不反思和改革,本人认为:“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用人单位欢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所以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走出校园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一代的职教工作者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蓝领”,也要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要采用多样化、个性化,让学生更好适应行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制订阶段实践技能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在教学阶段考核过程中,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进行综合性考核时师生可共同设计好课题,只规定完成的期限。如:本人在教动画科目时,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布置综合实践技能考核,给出选题:“手机促销宣传”、“学校招生宣传”、“地震知识教育片”、“环保宣传片”、“MTV歌曲”、“小故事的卡通动画”、“QQ空间网页设计”等题目或自先先题目或主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并进行独特风格设计创作,学生的创作热情大大提高,制作出来的作品技术含量自然也高,应付现象大大减少。这种考核方式不但将所学的Flash、Photoshop等多门课程进行整合,而且还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继续加大力度举办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能比赛,如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组装、拆装、图形设计、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动漫及多媒体宣传片制作等等比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评价考核。
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专业的主攻方向,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探索更加主动;使学生清楚自己离专业水准的差距;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突出以人为本;在教师的帮扶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自然而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就会更强,学习就会更加努力、更有成效。
总之,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必须相互配合,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始终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深化各方面教学改革,中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才能占据主动的优势。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