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择校需量力而行
在中国,每到招生的季节,几乎所有学生的家长都会格外忙碌。他们四处奔走,一掷万金,托人情,找门路,只是为了让孩子挤进教学质量更高、师资队伍更强的学校。这就是目前中国社会中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潮。
那么,这股热潮的热度有多高呢?一些社会调查已经给出了答案。2009 年,《中国青年报》通过网络,对全国各地31个市的14000多名公众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多达98.5%的公众表示身边的亲戚朋友存在择校现象,而且,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择校热潮已经覆盖了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同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5个省的10个大中城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了大规模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择校行为调查”。在12000多名被调查者中,近5000名家长没有让孩子就近入学,而是给孩子择校。调查得出的择校率达到了惊人的40.5%,其中,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择校现象更严重,调查中省会城市的家长给孩子择校的比率为42.7%,明显高于地级市的36.5%。
而择校热的背后,则是学生家长的艰难拼搏。一方面,中国政府并不鼓励学生择校,为保证教育公平,政府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原则上都应当就近入学,这意味着择校可能需要家长绞尽脑汁在居住地(比如抢购学区房)或者户籍上做文章。另一方面,择校也是一场争夺优秀教育资源的战争,比拼的是家庭的实力,家长们为此需要动用金钱和社会关系,有时甚至还要搞点“小腐败”。所以,对于许多不太富裕的或者社会关系不够硬的家庭来说,在遇到择校问题时,面对着高昂的择校费、公关费,往往焦头烂额、不胜负荷。
那么,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择校是明智的吗?
好环境未必有好效果
许多家长之所以择校,是因为好学校能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好学校的好环境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完善的硬件教学设施、高水平的老师以及成绩优秀的同学,其中,最后一项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因为按照一般的想法,优秀的同学会彼此影响,互相促进。但是,实际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
择校,确实能够让孩子结识更多的好同学,孩子也会有较高的机率从好同学那里受益。这种期望很符合经济学中的一个现象——同伴效应。所谓同伴效应,就是指你的同伴对你会有影响,而你可以想办法利用这种影响。比如,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所以你在工作中不会轻易得罪同事;生活中,你的朋友会影响你的爱好,所以聪明人会远离损友。同样,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结成同伴,一个数学很好的同桌可以给孩子讲题,带动孩子的数学成绩,而一个竞争意识很强的小伙伴,会通过考试比赛的方式激发孩子努力。
然而许多家长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同伴效应如果想要发挥作用,就需要个体(即孩子与好的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但一般情况下,相似的个体会更容易结成同伴一起进步,而差异过大的两个个体则很难产生足够的有效交流,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学霸的朋友往往都是学霸,学渣的朋友往往都是学渣,而学霸与学渣之间往往没有足够的交流,难以产生同伴效应。有趣的是,学霸如果成绩退步,往往是受到了部分中等生的影响,而学渣如果进步,也往往是受中等生的影响,这就是因为个体之间差异相对较小,使同伴效应发挥了作用。
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通过择校,将孩子硬塞到一群学霸中间,那么有些孩子可能难以与同学产生同伴效应,非但成绩提高不了,还有可能被同学孤立,学习的快乐也没了。举一个最普通的例子,设想一个装满了优等生的课堂里,孩子们水平很高,而且没有人调皮捣蛋,那么老师的精力都会放在讲课上面,这正是好学校(或者好班级)的优势所在。但实力不够的孩子未必会适应这样的课堂,他可能会调皮捣蛋,影响课堂氛围,被同学和老师视为异类,或者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当老师询问道:“听懂了吗?”优秀的孩子都会说听懂了,那么老师势必不会关心没听懂且不张嘴的孩子。
所以,好的环境未必有好的效果,能力有限的孩子到优质学校就读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遭遇择校问题时,家长还要了解孩子自身的特质(比如贪玩调皮、自制力差、基础差)再做决定。
择校引起连锁负面反应
过度择校还会加大学校的负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据调查,如今中国的城市重点中小学普遍超负荷。学校招生数量年年递增,但师资力量和硬件設施却没有改变,学校教室、操场拥挤,人均活动面积小,校园环境恶劣。学校本身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此超负荷运转,自然也不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再优质的学校也会穷于应付,沦为平庸。
而且,如今择校费已经成为那些享有优质资源的重点高中“公开”营利的有力武器,“创收” 几乎成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德高为范的理念几乎荡然无存。非但如此,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流入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差,办学质量就会不断恶化,教育的均衡将更难实现。这对公平、公正的教育理想而言,无疑令人感到悲哀。
择校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择校从愿望到行为的落实,事实上是家长之间的经济实力、社会关系、政治权力、社会地位之间的较量,这无形中助长了中小学生之间不健康的攀比心理。一些普通家庭倾全家之力加入择校行列,难保不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更有甚者,会在“因为我是差生而让父母多花钱”的心理压力下,走上“死了能让父母省上十万”的极端。
在经过重重拼搏,终于把孩子送进自己心仪的名校后,很多家长都会长吁一口气,觉得总算完成了任务,于是再也不操心孩子了,这其实是家长不负责任的一个表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选个好学校没有错,但家长们要明白,学校教育,有传播知识的作用,但是在习惯养成和做人做事方面,家庭教育更加重要。在孩子的一生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代替,永远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不上名校不要紧,家长不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却很糟糕。所以,考虑到这一点,不需寄宿的就近入学其实是挺不错的。这样,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家长可以更好的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国,每到招生的季节,几乎所有学生的家长都会格外忙碌。他们四处奔走,一掷万金,托人情,找门路,只是为了让孩子挤进教学质量更高、师资队伍更强的学校。这就是目前中国社会中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潮。
那么,这股热潮的热度有多高呢?一些社会调查已经给出了答案。2009 年,《中国青年报》通过网络,对全国各地31个市的14000多名公众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多达98.5%的公众表示身边的亲戚朋友存在择校现象,而且,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择校热潮已经覆盖了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同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5个省的10个大中城市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了大规模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择校行为调查”。在12000多名被调查者中,近5000名家长没有让孩子就近入学,而是给孩子择校。调查得出的择校率达到了惊人的40.5%,其中,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择校现象更严重,调查中省会城市的家长给孩子择校的比率为42.7%,明显高于地级市的36.5%。
而择校热的背后,则是学生家长的艰难拼搏。一方面,中国政府并不鼓励学生择校,为保证教育公平,政府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原则上都应当就近入学,这意味着择校可能需要家长绞尽脑汁在居住地(比如抢购学区房)或者户籍上做文章。另一方面,择校也是一场争夺优秀教育资源的战争,比拼的是家庭的实力,家长们为此需要动用金钱和社会关系,有时甚至还要搞点“小腐败”。所以,对于许多不太富裕的或者社会关系不够硬的家庭来说,在遇到择校问题时,面对着高昂的择校费、公关费,往往焦头烂额、不胜负荷。
那么,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择校是明智的吗?
好环境未必有好效果
许多家长之所以择校,是因为好学校能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好学校的好环境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完善的硬件教学设施、高水平的老师以及成绩优秀的同学,其中,最后一项是家长们最为看重的。因为按照一般的想法,优秀的同学会彼此影响,互相促进。但是,实际情况远没有这样简单。
择校,确实能够让孩子结识更多的好同学,孩子也会有较高的机率从好同学那里受益。这种期望很符合经济学中的一个现象——同伴效应。所谓同伴效应,就是指你的同伴对你会有影响,而你可以想办法利用这种影响。比如,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所以你在工作中不会轻易得罪同事;生活中,你的朋友会影响你的爱好,所以聪明人会远离损友。同样,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结成同伴,一个数学很好的同桌可以给孩子讲题,带动孩子的数学成绩,而一个竞争意识很强的小伙伴,会通过考试比赛的方式激发孩子努力。
然而许多家长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同伴效应如果想要发挥作用,就需要个体(即孩子与好的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但一般情况下,相似的个体会更容易结成同伴一起进步,而差异过大的两个个体则很难产生足够的有效交流,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学霸的朋友往往都是学霸,学渣的朋友往往都是学渣,而学霸与学渣之间往往没有足够的交流,难以产生同伴效应。有趣的是,学霸如果成绩退步,往往是受到了部分中等生的影响,而学渣如果进步,也往往是受中等生的影响,这就是因为个体之间差异相对较小,使同伴效应发挥了作用。
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通过择校,将孩子硬塞到一群学霸中间,那么有些孩子可能难以与同学产生同伴效应,非但成绩提高不了,还有可能被同学孤立,学习的快乐也没了。举一个最普通的例子,设想一个装满了优等生的课堂里,孩子们水平很高,而且没有人调皮捣蛋,那么老师的精力都会放在讲课上面,这正是好学校(或者好班级)的优势所在。但实力不够的孩子未必会适应这样的课堂,他可能会调皮捣蛋,影响课堂氛围,被同学和老师视为异类,或者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当老师询问道:“听懂了吗?”优秀的孩子都会说听懂了,那么老师势必不会关心没听懂且不张嘴的孩子。
所以,好的环境未必有好的效果,能力有限的孩子到优质学校就读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遭遇择校问题时,家长还要了解孩子自身的特质(比如贪玩调皮、自制力差、基础差)再做决定。
择校引起连锁负面反应
过度择校还会加大学校的负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据调查,如今中国的城市重点中小学普遍超负荷。学校招生数量年年递增,但师资力量和硬件設施却没有改变,学校教室、操场拥挤,人均活动面积小,校园环境恶劣。学校本身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此超负荷运转,自然也不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再优质的学校也会穷于应付,沦为平庸。
而且,如今择校费已经成为那些享有优质资源的重点高中“公开”营利的有力武器,“创收” 几乎成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德高为范的理念几乎荡然无存。非但如此,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流入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差,办学质量就会不断恶化,教育的均衡将更难实现。这对公平、公正的教育理想而言,无疑令人感到悲哀。
择校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择校从愿望到行为的落实,事实上是家长之间的经济实力、社会关系、政治权力、社会地位之间的较量,这无形中助长了中小学生之间不健康的攀比心理。一些普通家庭倾全家之力加入择校行列,难保不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更有甚者,会在“因为我是差生而让父母多花钱”的心理压力下,走上“死了能让父母省上十万”的极端。
在经过重重拼搏,终于把孩子送进自己心仪的名校后,很多家长都会长吁一口气,觉得总算完成了任务,于是再也不操心孩子了,这其实是家长不负责任的一个表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选个好学校没有错,但家长们要明白,学校教育,有传播知识的作用,但是在习惯养成和做人做事方面,家庭教育更加重要。在孩子的一生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代替,永远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不上名校不要紧,家长不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却很糟糕。所以,考虑到这一点,不需寄宿的就近入学其实是挺不错的。这样,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家长可以更好的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