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潮风格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埙潮风格为八个字——稳健、扎实、舒展、大方。
  稳健——沉稳有力,六合统一,稳如泰山,健若劲松。扎实——神气圆满,内劲坚韧,出手鹰捉,落步生根。
  舒展——不僵不滞,势如飞鹏,动作舒畅,气若长虹。
  大方——松静自然,中正安舒,不亢不卑,进退自如。
  很久以来,我就有一个心愿——把恩师李应埙先生超群的拳术、独特的风格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来,以传后学。思考再三,我将其定名为埙潮风格。
  “埙”取自恩师李应埙先生的名字,“潮”取自我的师兄高书潮先生的名字。
  取恩师的名字,是因为这个风格就是恩师的拳术风格。
  取师兄的名字,是因为与我相伴近50年的师兄高书潮(字医俗),品德高尚,悟性极高,对形意拳研究颇深。他尊师重道,为师传艺业呕心沥血,对形意拳在济南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也表明我辈形意拳第四代传人,传承恩师拳术风格之信念。
  形意拳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形成了河北派、山西派、河南派。再由于传承者的特长不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车式(车毅斋)、宋式(宋世荣)、尚式(尚云祥)等。
  恩师所授予我的形意拳,属河北派。师承关系是李洛能传李镜斋,李镜斋传李应埙,李应埙传于我辈,一脉传承,均为李姓,很多人称之为李式形意。其实这纯属巧合。而恩师的武学风格,才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恩师李应埙先生上世纪30年代初来济南,虽练就一身武功,却为人谦虚内敛,从不张扬。然其形意功夫之登峰造极,令人折服。济南就有“有李向左在,无人敢言形意拳”之说。吾有幸随师25年,未离左右,耳濡目染,从形意功法,养生健身,涵养气质等方面,颇受裨益。
  吾师已离开我们45年,然恩师武德之高尚,武功之深厚,气质之高雅,时时萦绕心头;恩师的音容笑貌和在拳场上的潇洒英姿,至今仍历历在目。
  吾师浓眉大眼,身量高大魁梧,大约有一米九的样子,平日里端庄儒雅,和蔼可亲。一上拳场,立即判若两人,眼神似利剑,不怒而自威。
  恩师三体式站定,下盘之稳,如千年古松之根深,又如东岳泰山之雄浑;打起五行拳,则形随气腾,舒展大气,松静自然;而打起十二形拳来,或静如深潭不惊,或动如脱兔之疾,或有大鹏逆风展翅之气势,又有猿猴闪转腾挪之轻灵。吾师对打,出手之迅,劲力之猛,变化多端,已入化境,无人能敌。吾师之形意大枪,一枪在握,威风凛凛。当时与吾师对枪,但见吾师枪尖如梭疾如闪电,拦拿扎崩势如破竹……
  呜呼,吾师已去,英名永存世间!英姿永存心中!
  惜我辈才疏学浅,不能把恩师的毕生艺业传颂后世,诚属可惜。谨将恩师拳术风格加以总结,以示对恩师的纪念,也对后学者不无小助。
  稳健、扎实、舒展、大方,这八个字,既是恩师的拳术风格,也是河北派形意拳特点的真实体现。切望后学在学拳练拳时本着恩师所行的规矩,遵行恩师的拳术风格,持之以恒地练习和钻研,将形意拳这一优秀拳种发扬光大,强身健体,利国利民。
其他文献
挂手即手臂屈肘回领的一种手法,属于武术技击奇打妙法类,挂手在实战中分有单挂手和双挂手。技法讲究偏挂离中,补打连环,手化根击,击打要害,随机变招,心身合一,放胆出招等技击要意。挂手奇打技法具有以腰用力,防守反击,招打连环,简便实用等特点,欲求此技实在战中出招见效,必须经过磨招、修功以及实战操习等修炼轨迹,望读者悟而学之、用之。现将挂手奇打技击法解析开来,以飨广大酷爱中国传统武术技击的爱好者体用。  
期刊
被誉为“武林一枝笔”的吴文翰先生今年88岁了,是否还愿意接受采访?我是有一点担心的。但《搏击》的常学刚先生说,你可以打电话试一试,只要报上你是哪个新闻单位的,我觉得也许就行了。  试探性拨通了吴老家的电话,说明采访意图。没想到吴老连说了两句,欢迎、欢迎!吴老在武术界有“武林一支笔”的美誉,如此谦和,让我的心里暖暖的。  2014年10月25日,我来到位于西城区育新街的一幢普通居民楼里,对吴老进行了
期刊
重庆市江津境内东南方向,有一座山,叫骆崃山,海拔1038米。通常人们只知道此处山清水秀、林茂茶香,却鲜有人知此山乃巴蜀境中少有的灵异之地。  汽车在重庆外环高速支坪下道,过綦河大桥溯江而上,至西湖镇往上过骆崃山小学再往山上行3公里,半山腰公路右侧即可见“武林山庄”柴门。  这山庄的主人邹帆,是重庆永川人,邹家世代无习武之人,可邹帆九岁时竟产生兴趣,不爱红妆爱武装,跑去蹲马步、耍花枪、练拳脚,拜师加
期刊
螳螂拳种产生于明末清初,在山东秘密演练。清乾隆二十七(1762)年,卢乡升霄道人首创了《罗汉行功短打全谱》,即乾隆本;嗣后,道光二十二(1842)年,《棍棒鞭全谱》出世,称道光本,是承续前谱写抄;另咸丰五(1855)年,卢乡弗遑道人据乾隆本增删编辑《重订增补罗汉行功短打》拳谱,称咸丰本,这三部清代螳螂拳谱,又是从莱阳一地所出,但遗憾的是乾隆本、咸丰本已亡佚。  民国初年,河北沧县,出现一部据道光本
期刊
编者:《搏击》杂志编辑部从即日起至今年5月15日止,举办《太极拳能不能统一》有奖征文活动,来稿择优在本刊发表。活动规则及要求详见本期封二有关介绍。  最近,在大理太极拳高峰论坛会上,又有专家呼吁要“统一太极拳”,要“制定标准的太极拳”,这种提法无疑是动听的。因为,当前的太极拳确实是乱得很。一个师傅一个样,十个徒弟九个样,五花八门,从学者往往一头雾水,不知哪个是标准的太极拳。而天下练拳的人,又哪个不
期刊
徐家拳起源于雍正年问,由山东新泰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徐盛才,生于清雍正2年(1725年),卒于嘉庆2年(1797年)。徐公自幼习武,曾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创立徐家拳雏形。百余年来,此拳世代只在徐家长子门中传承,世人知之甚少。到第六代传人徐花葶,徐家拳又掀起了一个高潮。据新泰老县志和徐氏家谱记载,徐花葶,字殿甲,生于清道光5年(1826年),卒于清光绪26年(1900年)通济村,清咸丰年
期刊
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研究者,我期待着唐山武术的辉煌发展,以我自己对武术文化的多年研究,谈谈对唐山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些看法与发展构想:  一、唐山地区是个传统武术的大宝库  1、深厚的传统武术底蕴  唐山传统武术门派众多,源流有序,文化底蕴丰厚。据我多年的寻访唐山传统武术源流,基本上清楚了唐山传统武术各个拳种流派的传承历史以及传承的内容。从寻访的结果看,唐山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
期刊
1 进香  那是一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仝凤儿在后花园练完武功,洗漱打扮之后,带着贴身丫鬟坐了轿子前往观音庙上香。  仝凤儿上香的原因,是因为她前一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她的母亲。最后哭着醒来了,泪水湿透了睡枕。  观音庙在山上,仝凤儿在山脚就下了山。她要步行走上去,以表示为母亲进香的诚心。虽然她是小脚,但丝毫不影响她爬山的速度。  这日并非初一十五,香客寥寥。  烈日当头之下,经过一番跋涉,她们
期刊
天一居士书法
期刊
父亲幸运地遇到恩师李应埙先生走上尚武之路是缘于一场大病。这场病和日本鬼子有关。  上世纪30年代,济南有三大染厂——东元盛、利民和德和永。德和永染厂就是父亲在东元盛学徒9年后于1939和其他股东一起创建的,那年他24岁。由一个学买卖的“相公”成为“德和永染厂”的第一副经理,主管经营并担任掌柜。  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厂子有了大发展。德和永染厂在标山附近买了30亩地,在工商河畔建了新厂房;从日本进了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