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儿童脓毒症原发病、致病原及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0年间入住ICU的无菌体液培养阳性或出现休克而诊断脓毒症的患儿117例,分析其年龄构成、原发病、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和并发MODS情况。结果脓毒症总病死率29.91%(35/117),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占71.79%,有10例(8.
【机 构】
:
300074天津市儿童医院ICU,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脓毒症原发病、致病原及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10年间入住ICU的无菌体液培养阳性或出现休克而诊断脓毒症的患儿117例,分析其年龄构成、原发病、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和并发MODS情况。
结果脓毒症总病死率29.91%(35/117),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占71.79%,有10例(8.55%)患儿存在先天性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及免疫缺陷病。引起脓毒症最常见的原发感染为肺炎、化脓性脑膜炎、腹泻病,占62.39%,原因不明24例,占20.51%。血培养阳性患儿40例,脑脊液阳性7例,胸水阳性5例,腹水阳性1例,心包积液阳性1例。致病菌培养前4位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多重耐药菌常见。并发MODS共44例(37.61%),以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受累频度最高。
结论脓毒症患儿病死率高,临床表现特异性差,易并发MODS导致死亡,应加强早期识别,难以确定致病原时,治疗上应覆盖常见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群。
其他文献
ICU患儿的病情较重,进展迅速,因此恰当的营养支持对于ICU患儿病情的恢复是有利的。ICU患儿需要根据其本身的营养状况以及潜在的营养风险来制定恰当的营养支持计划。营养风险筛查不仅可以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更能预测其潜在的营养风险,从而指导患儿的营养支持治疗计划的制定,最终改善预后。寻找出适用于ICU患儿的全面、简便、快捷、易行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实施恰当的营养风险筛查对ICU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疾病的
目的评估儿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AHRF)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入我院PICU诊断为AHRF的病例,首先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当PIP>30 cmH2O(1 cmH2O=0.098
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的主要死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而非呼吸衰竭。本研究旨在评估非呼吸性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NRespPELOD-2)对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
目的探讨沐舒坦和糜蛋白酶不同雾化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明确诊断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糜蛋白酶雾化,治疗组予沐舒坦压缩雾化,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后24、48、72 h比较,治疗组患儿PaO2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aCO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氧合指数较对照
目的了解新型呼吸道病毒在PICU中的检出情况及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600例PICU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600份,87例社区健康体检儿童咽拭子87份作为健康对照。应用多重PCR技术对新型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部分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 600例患儿中,新型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114例(19%),其中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
目的有关住院患儿高血压负担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对PICU患儿高血压发病率及其重要性尚无充分认知。本研究旨在确立PICU患儿高血压的定义,并评估高血压与急性肾损伤,P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设计与场所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间PICU出院患儿的相关资料。对象所有于上述时间段内自PICU出院且住院时间>6 h、年龄在1个月~17岁之间的患儿。除外外伤性脑损伤、肾移
目的了解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状况,并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胎龄≤36周,体重≤2.5 kg),于生后2周进行ROP筛查,并定期随访。将患儿全身状况及吸氧、母孕期吸氧、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5例患儿全部完成了眼底筛查,在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或病变退化后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肝衰竭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 )水平的变化,并探讨PCT与急性肝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的24例患儿血清PCT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氨、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国际标准化比值及凝血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判别意义及对手术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行阑尾切除术并同时检测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RP的患儿206例,根据术后病理类型分为坏疽性阑尾炎组(53例)和非坏疽性阑尾炎组(153例),将206例患儿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水平等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分析并绘制ROC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和肺泡灌洗的诊治效果及介入时机。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MPP合并肺不张行纤支镜和肺泡灌洗检查的患儿53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住院MPP未合并肺不张患儿35例为对照组,根据平均介入时间将试验组患儿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总结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支气管镜检查特点。结果试验组患儿平均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