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在外语课程的讲授上尤为显著。只有将现代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外语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当下外语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简要陈述,在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融合的问题上分别就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教育技术;外语;融合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化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现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当下热议的重要课题。外语教育技术同其他教育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异,它涵盖了多种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在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信息技术为基础。将该教育技术同外语课程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一、外语教学活动存在的缺陷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语言基础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学好语言的基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写作能力较高,但是对话和听力的水平较差,这种能力上的不平衡尤其值得反思。这是当下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通病,主要是由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单方面能力的提升往往受到整体能力不足的制约,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外语人文素养的开拓程度较为浅显
当下的英语教学在传播外语人文精神的时候,主要还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主,其他以英国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往往被直接忽略掉。但是以后学生在工作中打交道的说英语的人除了来自英美国家,说不定还有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如果对他们人文精神及语言习惯了解不透彻,必然会在交流中形成屏障[1]。
(三)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积极应对
因为部分外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既没有因材施教,也不懂得推陈出新,与学生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呈现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这种教学方法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学生只要碰上一点困扰就知难而退,不能积极应对,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理论探究
(一)技术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技术和语言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是语言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一般以个人经验为主要依据,并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巩固提高形成习惯,而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磨合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和以前形成的习惯产生了冲突。因为教育技术能够利用语言活跃思维从而增强人的創新能力,所以在现实中从事的活动越多,对一门外语的熟练度就越高,这就导致技术和语言从冲突趋向于融合,由此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该种融合没有舍弃技术固有的优势,遵循陈旧的教学思路,也没有让学生依据新的教育技术完全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它将学生早已形成的学习方法与技术优势完美结合起来,既能享受到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又体会到了技术与学习习惯相融合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教育技术支配外语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外语教育技术早已从一种辅助手段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智能化水平趋于成熟和完善,在实践中的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当下的教育技术模式更加多元化,情境更加特定化,针对性也更强。多种教学元素的量变不断积累便实现了外语教学的质变,这也意味着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主导因素,操控着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技术体系的形成让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直接使用外语同他人对话,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杜绝外语学习中的死板和僵化。最典型的就是慕课和微课教育,它们革新了教学模式,“控制”了人们的学习行为。
(三)外语教育技术促进课程融合
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的“融合”包括双方的相互渗透和无缝隙对接。前者涉及到技术的信息资源、操作手段,后者涵盖了外语课程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看是技术与课程的架构、内容、运用实践结合为一个整体,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育技术和课程的融合找到了不同学科的贯通点,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和壁垒,由此促进了课程体系的建立。
三、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实践应用
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手段,教育技术应该结合经实践检验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技术将理念变成现实的重要推动力。
(一)教育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部分学生学习外语存在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备的作祟,因为口音问题不敢大声朗读英语,导致念课文的时候结巴,对话能力也较差。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帮助学生走出自备的心理阴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直接进入口语对话“大厅”同外国友人进行简单交谈,由于匿名的原因学生不必担心信息泄露,从而在交谈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信心[2]。
(二)教育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外语环境
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情景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模拟语言交流的真实性,使学生身临其境,这些都需要教学活动的辅助。比如教师为学生营造在外国超市购物结账的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开对话交流。借助投影仪设置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者在大屏幕上投放超市的场景,让学生相信场景的真实性,放松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对话交流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又激发了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了教学手段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学生不知不觉间就融入了课堂。
四、结语
外语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作为有效的助推,这种助推又需要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的完美融合。(作者单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屠俊,1978年生,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
参考文献
[1]江翀.当前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的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25-126.
[2]郑友奇,杨春红.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蜕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04):31-35+83.
关键词:教育技术;外语;融合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化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实现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当下热议的重要课题。外语教育技术同其他教育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异,它涵盖了多种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在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信息技术为基础。将该教育技术同外语课程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一、外语教学活动存在的缺陷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语言基础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学好语言的基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写作能力较高,但是对话和听力的水平较差,这种能力上的不平衡尤其值得反思。这是当下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通病,主要是由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单方面能力的提升往往受到整体能力不足的制约,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外语人文素养的开拓程度较为浅显
当下的英语教学在传播外语人文精神的时候,主要还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主,其他以英国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往往被直接忽略掉。但是以后学生在工作中打交道的说英语的人除了来自英美国家,说不定还有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如果对他们人文精神及语言习惯了解不透彻,必然会在交流中形成屏障[1]。
(三)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积极应对
因为部分外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既没有因材施教,也不懂得推陈出新,与学生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呈现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这种教学方法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学生只要碰上一点困扰就知难而退,不能积极应对,长此以往便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理论探究
(一)技术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技术和语言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是语言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一般以个人经验为主要依据,并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巩固提高形成习惯,而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磨合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和以前形成的习惯产生了冲突。因为教育技术能够利用语言活跃思维从而增强人的創新能力,所以在现实中从事的活动越多,对一门外语的熟练度就越高,这就导致技术和语言从冲突趋向于融合,由此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该种融合没有舍弃技术固有的优势,遵循陈旧的教学思路,也没有让学生依据新的教育技术完全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它将学生早已形成的学习方法与技术优势完美结合起来,既能享受到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又体会到了技术与学习习惯相融合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教育技术支配外语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外语教育技术早已从一种辅助手段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智能化水平趋于成熟和完善,在实践中的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当下的教育技术模式更加多元化,情境更加特定化,针对性也更强。多种教学元素的量变不断积累便实现了外语教学的质变,这也意味着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主导因素,操控着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技术体系的形成让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直接使用外语同他人对话,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杜绝外语学习中的死板和僵化。最典型的就是慕课和微课教育,它们革新了教学模式,“控制”了人们的学习行为。
(三)外语教育技术促进课程融合
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的“融合”包括双方的相互渗透和无缝隙对接。前者涉及到技术的信息资源、操作手段,后者涵盖了外语课程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看是技术与课程的架构、内容、运用实践结合为一个整体,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育技术和课程的融合找到了不同学科的贯通点,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和壁垒,由此促进了课程体系的建立。
三、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实践应用
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手段,教育技术应该结合经实践检验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技术将理念变成现实的重要推动力。
(一)教育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部分学生学习外语存在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备的作祟,因为口音问题不敢大声朗读英语,导致念课文的时候结巴,对话能力也较差。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帮助学生走出自备的心理阴影,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直接进入口语对话“大厅”同外国友人进行简单交谈,由于匿名的原因学生不必担心信息泄露,从而在交谈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信心[2]。
(二)教育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外语环境
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情景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模拟语言交流的真实性,使学生身临其境,这些都需要教学活动的辅助。比如教师为学生营造在外国超市购物结账的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开对话交流。借助投影仪设置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者在大屏幕上投放超市的场景,让学生相信场景的真实性,放松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对话交流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又激发了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了教学手段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学生不知不觉间就融入了课堂。
四、结语
外语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作为有效的助推,这种助推又需要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技术和外语课程的完美融合。(作者单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屠俊,1978年生,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
参考文献
[1]江翀.当前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的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25-126.
[2]郑友奇,杨春红.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蜕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04):31-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