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要以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思想为指导,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职业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3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才能使毕业生上岗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决算等技术人才。
一、新时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新需要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要以党的现行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各项原则为依据,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1.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实用性。今后的计算机教学将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2.教学过程需要做到渐进性。过去的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使基础课与专业课存在脱节现象。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就要做到渐进,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3.课程内容强调方向性。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应用人才的任务。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上,以前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应用能力差的问题。今后的计算机教学需要我们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加具有方向性,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职业技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二、新时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法
1.活化教学资源。首先要活化教师中的课程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挖掘教师的潜力。其次要活化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利用其个体差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还要注意活化信息资源,把微观或抽象的知识宏观化、形象化,使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活化的课程资源必须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开发、利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课程标准才能达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的。
2.重视知识区分。一要注意区分结论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前者仅仅告诉了学生“是什么”,而后者将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做的方法。二要注意区分事实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前者大多是学生能在计算机屏幕看到的表面知识,后者才会对学生经验的积累起到帮助作用。三要立足于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不好高骛远。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对知识目标处理的策略将是高职计算机教师的重要工作。
3.规范过程评价。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教学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方案时,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高职计算机课程标准应是指导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行为的标准,应考虑到课程理念的重设、课程结构的调整等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诸多方面,应比传统的教学大纲等指导文件更细致、准确,以确保高职计算机的学习成果朝预期的教学目标及其职业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华松.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2]顾勤.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
[3]李志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1)
[4]蒋欣.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11)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3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产学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才能使毕业生上岗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决算等技术人才。
一、新时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新需要
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要以党的现行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各项原则为依据,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1.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实用性。今后的计算机教学将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2.教学过程需要做到渐进性。过去的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使基础课与专业课存在脱节现象。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就要做到渐进,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3.课程内容强调方向性。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应用人才的任务。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上,以前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应用能力差的问题。今后的计算机教学需要我们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加具有方向性,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建立以职业技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二、新时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法
1.活化教学资源。首先要活化教师中的课程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挖掘教师的潜力。其次要活化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利用其个体差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还要注意活化信息资源,把微观或抽象的知识宏观化、形象化,使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活化的课程资源必须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开发、利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课程标准才能达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的。
2.重视知识区分。一要注意区分结论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前者仅仅告诉了学生“是什么”,而后者将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做的方法。二要注意区分事实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前者大多是学生能在计算机屏幕看到的表面知识,后者才会对学生经验的积累起到帮助作用。三要立足于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不好高骛远。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对知识目标处理的策略将是高职计算机教师的重要工作。
3.规范过程评价。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教学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成效。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方案时,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高职计算机课程标准应是指导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行为的标准,应考虑到课程理念的重设、课程结构的调整等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诸多方面,应比传统的教学大纲等指导文件更细致、准确,以确保高职计算机的学习成果朝预期的教学目标及其职业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华松.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2]顾勤.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
[3]李志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1)
[4]蒋欣.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