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同事小幺妹穿了件露肩海军条纹连衣裙,这是今年颇为流行的服饰之一。一跨入办公室,迎接她的不仅仅是女士惊艳的注目,还有男士的大加夸赞,诸如“小幺妹,今天好漂亮呀”、“这个衣服很衬你呢”之类。
回应同事们的可不是女人略显矜持的“谢谢”,只见小幺妹面色泛红,羞涩地把脸转向窗外。“哇,现在还有人脸红!”有人惊讶道。
这种可爱的情绪,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在达尔文的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得到了翔实的论述。这位进化论始祖认为,基于“自我注意”基础上的害羞、羞惭和谦虚这三种情绪,都会引发脸红。
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对小幺妹的情绪变化进行了解读。一般来说,青年男女对他人关于自身外貌的意见极度敏感,其中异性的看法尤为重要。这便属于“自我注意”。比如,美女总是更在意人们的评价,我们可爱的小幺妹无疑也将注意力投向了同事们的惊呼。
这种情形引发了小幺妹血管运动系统的微妙变化。她接受面部感觉神经的感觉中枢部分活跃起来,这一部分又通过血管运动系统对面部微血管起到了作用。接着,微血管的肌肉鞘发生宽弛,导致内部充满了血液。这时,“害羞”的潮红色便在脸部出现了。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小幺妹害羞的“面红耳赤”,实际上是因为面部微血管网充满了过多的血液。
除此之外,达尔文还指出,人类在强烈的害羞、羞惭、谦虚的情绪下,还会产生一种“要想躲藏起来”的强烈欲望,因为这时他们很难忍受别人凝视的目光。凑巧的是,在听到称赞时,小幺妹红着脸,把头转向了窗外。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达尔文召集了10个年轻妇女。当他和伙伴们制造出“让人脸红的称赞”,这些妇女立刻表现出“羞涩的情绪”,并且一律选择将脸转开,或者用袖子、围裙遮掩起来。即便有人“故作镇定”,抬起双眼,正面迎向引起她情绪的人,眼珠也会不自觉地斜视或上移。
针对这些不安定的动作,达尔文提出了联合性习惯原理。他认为,动作配合“羞涩的情绪”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特色之一。人们在已知的精神状态下,为了减轻这种感觉,或者满足一定的欲望,肢体或者肌肉会无意识地发出配合的动作。比如人们在表示无奈的时候习惯耸肩,忧伤的时候则容易嘴角下垂。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脸红也会因为年龄不同有差异。曾有一个导演朋友提起,当他暴躁地训斥“表错情”的演员时,发现青年演员比老年演员更容易脸红。达尔文在书中解释说,相比年老时期,人类在青年的时候,对于“害羞、羞惭、谦虚”的感觉更为敏锐。一系列类似“小幺妹”的现象证实,青年男女更容易受到影响,在面部产生微小的兴奋倾向,神经力量通过熟悉的通路,产生“脸红”的特殊表情。
这些诞生于100多年前的说法,于今仍然引起科学家的关注。一个名叫萨斯肯德的加拿大科学家提出,达尔文是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并且将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作为人类得以进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萨斯肯德在内的当代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羞涩、高兴、悲伤等面部特殊表情具有社交功能,能传递一个人内心的情绪。
末了,达尔文还在这本严肃的学术著作里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证明容易羞怯的妇女比“脸皮厚”的妇女更受异性欢迎。据说,几百年前有一位苏丹皇帝,他的选妃标准就是“容易脸红的姑娘们”。这样说来,我们容易脸红的小幺妹,回到过去还是个“万人迷”呢!
摘自《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杨
回应同事们的可不是女人略显矜持的“谢谢”,只见小幺妹面色泛红,羞涩地把脸转向窗外。“哇,现在还有人脸红!”有人惊讶道。
这种可爱的情绪,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在达尔文的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得到了翔实的论述。这位进化论始祖认为,基于“自我注意”基础上的害羞、羞惭和谦虚这三种情绪,都会引发脸红。
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对小幺妹的情绪变化进行了解读。一般来说,青年男女对他人关于自身外貌的意见极度敏感,其中异性的看法尤为重要。这便属于“自我注意”。比如,美女总是更在意人们的评价,我们可爱的小幺妹无疑也将注意力投向了同事们的惊呼。
这种情形引发了小幺妹血管运动系统的微妙变化。她接受面部感觉神经的感觉中枢部分活跃起来,这一部分又通过血管运动系统对面部微血管起到了作用。接着,微血管的肌肉鞘发生宽弛,导致内部充满了血液。这时,“害羞”的潮红色便在脸部出现了。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小幺妹害羞的“面红耳赤”,实际上是因为面部微血管网充满了过多的血液。
除此之外,达尔文还指出,人类在强烈的害羞、羞惭、谦虚的情绪下,还会产生一种“要想躲藏起来”的强烈欲望,因为这时他们很难忍受别人凝视的目光。凑巧的是,在听到称赞时,小幺妹红着脸,把头转向了窗外。
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达尔文召集了10个年轻妇女。当他和伙伴们制造出“让人脸红的称赞”,这些妇女立刻表现出“羞涩的情绪”,并且一律选择将脸转开,或者用袖子、围裙遮掩起来。即便有人“故作镇定”,抬起双眼,正面迎向引起她情绪的人,眼珠也会不自觉地斜视或上移。
针对这些不安定的动作,达尔文提出了联合性习惯原理。他认为,动作配合“羞涩的情绪”是人类进化史上的特色之一。人们在已知的精神状态下,为了减轻这种感觉,或者满足一定的欲望,肢体或者肌肉会无意识地发出配合的动作。比如人们在表示无奈的时候习惯耸肩,忧伤的时候则容易嘴角下垂。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脸红也会因为年龄不同有差异。曾有一个导演朋友提起,当他暴躁地训斥“表错情”的演员时,发现青年演员比老年演员更容易脸红。达尔文在书中解释说,相比年老时期,人类在青年的时候,对于“害羞、羞惭、谦虚”的感觉更为敏锐。一系列类似“小幺妹”的现象证实,青年男女更容易受到影响,在面部产生微小的兴奋倾向,神经力量通过熟悉的通路,产生“脸红”的特殊表情。
这些诞生于100多年前的说法,于今仍然引起科学家的关注。一个名叫萨斯肯德的加拿大科学家提出,达尔文是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并且将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作为人类得以进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萨斯肯德在内的当代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羞涩、高兴、悲伤等面部特殊表情具有社交功能,能传递一个人内心的情绪。
末了,达尔文还在这本严肃的学术著作里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证明容易羞怯的妇女比“脸皮厚”的妇女更受异性欢迎。据说,几百年前有一位苏丹皇帝,他的选妃标准就是“容易脸红的姑娘们”。这样说来,我们容易脸红的小幺妹,回到过去还是个“万人迷”呢!
摘自《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杨